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书剑恩仇录》有感

2025/08/0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书剑恩仇录》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书剑恩仇录》有感 篇1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金大侠的.这十四部武侠小说,自打学生时代起便一直重复在看,一遍二遍三遍,有时候一年一遍,看的那会又是废寝忘食,想来生活中也极少有别的物或事能让我如此着迷。这些日子屈指算来倒也已有二三年未温了,不由得心里生痒,于是一有空就扑进图书馆,打算按作者写作的时间顺序再一一重温,看看会不会如古人所言那般又知新许多?

金大侠的第一部小说乃《书剑恩仇录》,这次读来觉得其受《水浒》,《隋唐起义》这些描写草莽英雄的小说的影响甚重,尤其是前者。君不见《书》一书人物诸多,红花会更像是清朝版的梁山泊,从陈家洛到文泰来,从无尘到余鱼同,每一个角色都是形象鲜明,凭一股子热血闯荡江湖。而且金大侠也在自己的小说中加入了被朝庭“招安”这一情节,所不同的是把〈水〉的现实主义转化为了〈书〉的浪漫主义。

与绿林好汉相比,江湖人物更为快意恩仇,以一身武艺锄强扶弱,且高手过招,多是精彩绝伦,令观者随主角的一招一式而展开丰富想象。〈书剑恩仇录〉作为一部武侠小说,除了有反清,伸张下义等传统描述外,更加入了中原人士驰骋西域一说,金庸对这一节的描写乃该书精华之所在。流沙,狼群,回回,高昌古城等无一不让人充满暇想,让人神往。

书中主人公陈家洛与金庸笔下别的主角如萧峰,杨过之类的相比颇为不足,污点在于他竟然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义而将心爱的香香公主赠于乾隆,且不说乾隆根本无反清之意,即便陈家洛的如意算盘打对了,这种顾国不顾家,玷污爱情的做法实在为人所唾弃。

虽然许多人认为金庸笔下的男性人物原比女性角色要来的生动鲜活,然而我觉得其对江湖女子的刻画并不逊色。《书》中智慧超群的翠羽黄衫霍青桐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女子,也是该书中最让我留恋的人物;另外如李沅芷,骆冰,周绮等美女皆各有特点,令读者怦然心动。至于香香公主,我一直认为这个世上是不会有此类女子,她只是一个理想人物,金庸把她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加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也随之顿增。同时香香公主大概也是金庸笔下最美的女子。

《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全书共二十回,计上这次,我大概看过三遍,这遍看的最是饶有趣味,特别推荐给大伙,看过的不妨再看一遍,没看过的更要找来看看,绝计不会错。

读《书剑恩仇录》有感 篇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读完以后,我很佩服那些武侠高手们。

《书剑恩仇录》主要说的是:清朝年间,相传乾隆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换入朝廷。陈阁老的二儿子陈家洛和一群想恢复汉家光业的武侠高手,建成了红花会。并拿出种种证据,证明乾隆是汉人,让他把清人逐出关内,乾隆同意了。

可是乾隆违背了承诺,他不但没有清人逐出关内,还派兵攻打回人,俘获了陈家洛的心上人,一个绝色美女——香香公主。陈家洛为了恢复汉家光业,忍痛把香香公主送给乾隆。但乾隆没有报答他,而是派人刺杀他。香香公主为了陈家洛,在皇宫中自杀,给陈家洛留下一条警示:“不可信皇帝”。陈家洛知道后,大怒,率领红花会群雄、回人和少林寺僧人攻打皇宫,最后定居天山脚下。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一个人的外表并不重要,如果你有一项本领,别人也不会嘲笑你。像书中的无尘道长,他没有右臂,却精通剑术,江湖上没有一个人敢嘲笑他。

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读《书剑恩仇录》有感 篇3

作为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子,我却是从小喜欢武侠。有人话说武侠是中国人的童话,我真是不能同意更多了,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很多武侠电视剧、武侠小说我都是看了又看,不管是看影片还是看文字描述都觉得酣畅淋漓。

《书剑恩仇录》的故事之前没有看过原著,只是看了电视剧,是乔振宇的版本,在挑选的时候,只是偏爱这版的演员和装扮一些。在偶然的机会中我才知道,原来这部电视剧拍的和原著很多情节有不同,尤其是九王爷这么个贯穿始终的腹黑角色都是没有的,我顿觉非常必要去看下原著,于是就很快从网上找来阅读。

看完原著之后发现,电视剧大部分也算是忠于原著,可能就是觉得原著阴谋不够多,故事不够虐,拍成电视剧剧情不够丰满吧,所以才加了九王爷这个角色,让于万亭黑化。不过个人感觉,电视剧拍得非常虎头蛇尾,结局简直不能接受,让人看了憋得慌,总觉得还应该再来一集;但是原著的结局也一般,不过感觉也安排不出更好的结局了,毕竟历史摆在这里,毕竟是一群英雄草寇,设计成能够要挟皇帝做些为民的事情,已经是非常不合逻辑了;如果不是这个结局,那就是要么红花会的全部被铲除,或者是像水浒传里的一样被招安,然后慢慢铲除。。。

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两个角色是霍青桐和李沅芷。喜欢霍青桐,主要是因为她太帅气能干了,不仅武艺高强有谋略,而胸襟广阔,活脱脱一个女中豪杰的形象,不能不让人喜欢,连李沅芷第一次看了,都像痴汉一样都看呆了。至于李沅芷,我觉得是里面一个个性非常鲜明、有血有肉的女子。乔振宇版的李沅芷,个人觉得也演得非常好。她古灵精怪、活泼调皮、机智聪明,面对爱情羞涩却也勇敢,她不像传统女子一样压抑自己的感情,而是一往无前地去追求幸福。在心爱的人面前,她一个官家大小姐一退再退,卑微到尘埃里;同时她也会使些小心机,最后终于将金笛秀的人和心都给收了,也算结局圆满。在处理感情方面,书剑里的其他人都是及不上李沅芷的,最典型的就是主角陈家洛,在没有香香公主的时候,他喜欢霍青桐,但是当他误以为李沅芷是爱慕霍青桐的男子,就放弃追求霍青桐;等见到香香公主后,便移情香香;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在两姐妹中摇摆不定。香香公主天真无暇,在感情方面大方而直接,另外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姐姐也喜欢陈,随意倒是没受什么伤害,只是却苦了我们家青桐姑娘。相比李沅芷,陈家洛对回族姐妹的爱都显得肤浅,没有人知道他爱谁,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像前期的张无忌,扛着别人给自己的责任,从来不懂自己的心。特别喜欢看李沅芷和他师傅互动的情节,一个顽皮任性,一个冷静老练;陆菲青对徒儿疼惜爱护又经常无可奈何,看的时候就感觉特别有爱。对于李姑娘苦苦追求的余鱼同,我是没有半点喜欢的,觉得他一点都配不上沅芷,对外心高气傲,内心又逃不出自己的围城,从有悖人伦的单恋中拔不出来,又不敢面对李沅芷的追求,只想通过出家来逃避。所以在看李沅芷和余鱼同的情节时,我都想快点翻过去,舍不得姑娘受委屈。

我在想和余鱼同最终虽然在一起了,他们真的过得幸福吗?在余鱼同的心里,会不会是「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读《书剑恩仇录》有感 篇4

初中的某一个周日下午,父母都出门去了。我打开电视机,看到了一幕武打的场景,就饶有兴味地看了下去。

爱看武侠片的习惯,大概是从读幼儿园就自发喜欢上的,无可自拔。最早是追看香港拍的《蜀山奇侠》,后来是台湾80年代拍的《金剑雕翎》,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片子。然而这两部我印象最深,至今不可忘怀。

在电视剧还很寥落的年代,它们是平淡的学生生活中骤现的火光,很容易就点燃敏感而贫瘠的内心。

那个星期天下午,我看到的是这部《书剑恩仇录》。那个手持金笛与人相斗的是金笛秀才,而后来出现了短短时间的李沅芷,一下子俘获了我的心。19岁的曹颖水灵清艳,一派自然天真。该娇嗔的时候娇嗔,该机灵的时候灵秀无比,而深情时则凄楚明艳,哀怨动人,然后很快,又还是恢复了聪慧娇嗔的本性。那一两集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明白,那个手持金笛的侠客,为何对她如此狠心。我实在太恨他的无情了。

时间一到,片尾曲响起。我心想:完了,明天开始要上五天的课。我大概再也看不到这部剧了。

之后,父母回来,买回来了一套崭新的餐桌餐椅。我对此毫无兴趣,只想跟他们诉说我一个下午的奇异感受,却似乎什么也说不清楚。

后来我大概还是追到了一两集,可里面刚好没有余李两人的身影,我很是惆怅。只有歌词写得异常漂亮整饬的片头曲,略微慰藉了一下我的内心。“红花遇清风,聚散更离别。回首伤心处,正是情太怯。”我拿着纸笔,对着电视上一闪而过的字幕奋笔疾书,终于录下了一份完整的歌词。

后来,我在父亲的书架上发现了一套《书剑恩仇录》,书页都黄掉了,也不知道他是哪里得来的,其实他自己也并未看过。

看完才知道“针笛情缘”的始终,而其他人对于我来说,也都不如一个李沅芷刻骨铭心了。作为金庸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情节硬伤太多,男主角智商情商堪忧,处处拎不清,很不讨喜,然而早在这一部里,金庸写情的本事却已展露无遗,只以我关注的写李沅芷的那几段,都令人心下长叹。

这个女孩子几乎成为我少女时代的偶像,虽然我只看过她可能不到半个小时的戏份。我在书中找到了更完整的她,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曹颖所饰演形象的深爱不移。我曾经无数次地幻想,书中所写的那些,在电视剧中会是怎样的呢?我也只能仅凭书中仅有零星与她有关的插图,另作想象了。

就这样,我度过了我的初中、高中,就是大学之后都不可忘怀。有自己喜欢的人,遇到喜欢自己的人,也许看似一帆风顺,然而兜兜转转,辗转反侧,很多事情,更向何人说。生活不像小说,不像我自小热爱的江湖浩渺,刀光剑影,偶尔想起来,我更忘不了这个明艳少女的深情与不依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