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第十一根红布条》的小学读后感

2025/07/3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第十一根红布条》的小学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十一根红布条》的小学读后感 篇1

红色,象征着热情与豪迈,象征着一颗炽热的心,正如麻子爷爷那平凡而又朴实的心。

麻子爷爷只是那璀璨的星空中一颗最渺小的星,可他确是最最耀眼的,最最不平凡的。麻子爷爷也心疼那只牛,他只是为了驯服那只“不听话”的牛,他不为别的,只为了救更多的孩子,一条条无辜的小生命。那被锯断的角,正如在麻子爷爷心头的那道伤痕,稍一动,就会撕裂,剧痛无比,而谁又会看到他眼里的不舍和眼神中的无奈?面对一个个活泼的孩子在生死边缘上徘徊,他又能怎样?他不顾自己的年老体弱,拼命地驱赶着,跑着。你可以想象到吗?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奋力地追赶着一匹瘦弱的老马,汗水一滴一滴地留下,却还是不停下来,那汗水,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抛物线,滴落到地上,与那马蹄溅起的灰尘融会在一起,散发着余热……他不愿不给予他人希望,他要证明着,这个孩子还有救,还有救……孩子最终活了,这不是奇迹么?他们留了一根红布条,系在那独角牛的角上,便拂袖而去,留下的只是麻子爷爷那疲倦的笑容,那深邃得望不到底的'眼神。麻子爷爷的脸上带着会意的笑容,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他死后,人们才关注到他,这又能怎样,逝者已矣,留下的也只有后悔。只有独角牛懂他的无奈,愿随主人生死与共,那麻木不仁的人们,连一个牲畜也不如吗?人们留给麻子爷爷的只是那十一根红布条,而那红布条,不正是他无私的标志吗?他渺小,没有人会在欢乐或是团聚是想起他,他“凶狠”,孩子们一直误会着他。但是,他真的不平凡。他用自己一颗正直的心拯救了一个个的小生灵,难道你不觉得他伟大吗?

其实伟大并不专属于伟人,伟大同样适合着这一位也许是头发早已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眼里尽是沧桑的老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真正的伟大。第十一根红布条飘荡着,麻子爷爷也永远闭上了眼睛。

布条红,红得像晚霞落在了天边;布条红,柔得像丝绒缠绕在你身边;布条红,红得像思念浸透了灵魂。那象征着麻子爷爷的红布条,为我们照亮了前面的光明大道,它们让黑夜不再漆黑,也不再孤寂。飘荡在空中的红丝带啊,你不正是麻子爷爷的那颗心么?你带走了我们心中的多少的期盼?

《第十一根红布条》的小学读后感 篇2

在暑假里,我读了《第一根红布条》,深受启发。看了书,我知道麻子爷爷满脸的黑麻子,个子很矮,还驼背,像背一口沉重的铁锅。他从来没有笑过。他有一头独角牛,一只角被锯掉了。麻子爷爷性情古怪,他不近人情,十分冷漠,麻子爷爷和牛都老了,饱经沧桑,他们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得不到人们的认同,他们默默地选择了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

孩子们因此不理他,人们都忘了他。我又知道了只有当孩子落水时,大家才会想起他的牛。亮仔翻下河,人们把他的牛牵过来,放在背上,不停地跑,麻子爷爷没有力气了,还跑。麻子爷爷救了十个人,最后一个——亮仔是用生命换来的,麻子爷爷累死了,牛也累死了。

那鲜红如血的第十一根红布条是无声的语音,他诉说着爷爷的一生。我想,每个老人都是一部拥有很多故事的大书。麻子爷爷冷漠,但他又是善良的、慷慨的、乐于助人,具有崇高思想的老人,他的内心世界是柔软而又丰富的,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让他变得古怪而又冷漠,但是,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定要读懂他那温暖的内心世界。

我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激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和公共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人。

《第十一根红布条》的小学读后感 篇3

爱是什么?很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是,在读了《第十一根红布条》后,我得到了爱的真正诠释,时时刻刻都在震撼着我的心。书中的情节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还记得麻子爷爷赶独角牛救亮仔的人生最后一次奔跑吗?那时,麻子爷爷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目光变得焦灼起来,他难道不累吗?不!他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因为他心里装着对新生命亮仔的渴望!但他,却牺牲了自己,用奉献生命,还来亮仔的安全!爱,是奉献。

还记得《远山,有座雕像》里的达儿吗?这个残疾大哥哥,时刻关爱着流篱。更忘不了那不褪色的一幕:流篱买裙子时,遭到耻笑,达儿得知了,回去找店员打架。回来时,达儿第一句就说:我把他们打出了血!这难道不是关心流篱吗?爱,是关心。

还记得《十一月的雨滴》里“我”的母亲那一次次慈祥的目光吗?那对温柔的目光中,没有夹杂一丝怀疑的目光,而总向人投来信任的目光。所以,爱,是真诚。

爱的含义,远不止这些。爱,能让心灵更纯洁!

《第十一根红布条》的小学读后感 篇4

在这世间,最平凡、最随处可见的便是爱。可是每个人对爱的理解,表达却不一样,但爱却是善良,乐于助人最好的表达方式,因为只有善良才会去爱每一个人。

《第十一根红布条》便是这个故事的题目,第一次看这个题目时,我的心中出现了很多疑惑:红布条与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前面会有十根红布条?我带着这些疑惑读了下去。

这篇故事主要是由麻子爷爷和他的独角牛为题写的。刚开始读时,我非常讨厌麻子爷爷,因为我觉得他不仅不喜欢孩子,并且对于他的独角牛更是不让人碰,而且是他亲手把独角牛的一只角锯下来的,可想而知,当时独角牛的痛苦,但孩子们却很想逗弄他的独角牛。想要在他的背上骑。有一次,一个孩子趁麻子爷爷不注意,便骑上了他的独角牛,可是麻子爷爷一下子就看到了,甚至不出一声,就追了过来,还把那个孩子从牛背上拽了下来,摔到了地上,那个孩子顿时就哭了,可麻子爷爷一点都不在意,还用眼睛瞪着孩子,便把牛拉走了。这可能就是我讨厌麻子爷爷的原因。因为我实在想不明白,毕竟孩子还小,贪玩也算正常,可是麻子爷爷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是因为他讨厌小孩儿吗?我也不知道真正地原因什么。接着我又读了下去。

读着读着,我便慢慢的发现,其实,麻子爷爷并非我想象地那样。在他们那个村里,有许多的大河小沟纵横交错,家家户户都挨着,到处都是水,可是,他们都十分的担心孩子在玩耍时,掉入水中淹死。所以这便想出一个办法:把孩子放在牛背上,让牛在谷场上跑,让孩子把水吐出来,而麻子爷爷的独角牛是全村最胜任的一头牛。

可是如今,麻子爷爷的独角牛也很少被人提到了,因为他老了,跑起来非常慢,甚至有孩子掉落水中时,村中也有医生。

有一天,一个孩子落入水中,一个打鱼的`叔叔看见了便大喊,有孩子落水了!河边的人都纷纷跑过去,焦急地问着,忽然有人看出那个孩子是亮仔,这时河边已经围满了人。亮仔的妈妈听到消息后,立马来到了出事地,紧紧地抱着亮仔,巧的是,这天刚好医生去城中买药了,大家紧张着,立即有人说:快去,找麻子爷爷,牵他的独角牛来。说完后,便有人跟向了麻子爷爷住的那片林子,当时麻子爷爷躺卧在小铺上,像快入土的老人一样,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听完小伙子的话后就颤颤微微的下了床,牵了牛就往林子外跑。人们把孩子放在独角牛身上,而麻子爷爷紧紧地抓住牛尾,让牛去跑,亮仔的妈妈呼唤着:亮仔,乖乖,回来吧!村上的人们都在喊着,读到这儿,我的心也揪起来了,仿佛我的心也在呐喊着:“亮仔,回来吧。”也多么的希望亮仔能起死回生,毕竟还是那么小的生命。经过一翻斗争,独角牛站住了,麻子爷爷看了一眼亮仔,他活过来了,麻子爷爷把牛绳放在地方,朝前面草垛走着,倒在了草垛上,人们把一根红布绳拿出来拴在牛角上,只知道,一头牛,救个孩子便拴一根红绳。

过了一会儿,人们打算离开了,这时独角牛朝天空叫着,并在草垛那儿来回走动,人们想起了麻子爷爷,走到草垛前发现麻子爷爷已经睡觉了,而独角牛在那来回走动着,喉咙发出“呜呜”声,一个老人说:“他已经死了。”顿时,人们便哭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深深地进入了反思,其实麻子爷爷表面上虽然是非常地冷漠、古怪、不近人性,而实际上却非常的善良、乐于助人,刚读时,我只是微观地看出麻子爷爷表面做的事,非常令人不解,而没有宏观地看到他做这件事的目的。

他不让孩子骑牛,是怕孩子受到危险,他锯掉独角牛的角,是因为当地独角牛没有听他的话,去求人,才这么做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大多的人,因为他们爱的人,因为他们善良的心去做一些,很让人不解地事情,但是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去舍命相助,其实当我们误解一个人的时候,不应该去指责、厌恶他,而是应该去深度的了解他,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爱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