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艺术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艺术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应会: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书中提出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够选择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从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和个人感受方面写一篇观后感。
2. 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增添了对中国画的兴趣。
(2)用齐白石老人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激励学生做事要善于观察,持之以恒。
(3)引导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
难点:用简单的美术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对齐白石的作品及艺术成就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一)、设问引入
1.讲有关齐白石的故事,让孩子们初步感知,猜一猜,他是谁?(生答)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出示课题,板书:齐白石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2.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引导学生了解齐白石传奇的一生,感受他刻苦、勤奋以及对艺术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
(三)、欣赏齐白石的花鸟鱼虫作品
1.欣赏齐白石在众多的花鸟中,齐白石画的虾和蟹勘称一绝(出示课件) 作品。 欣赏小组交流:
你觉得齐白石画的怎么样?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生:生动、栩栩如生、逼真)
我们再来看一下,画中的虾和生活中的虾有什么不同之处?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生讨论)谁来说一下你的发现?(生:触须长、钳子长、比现实的瘦一些、并且画的非常明显)
2.你能发现画家是用什么墨色表现画中的虾呢?
3.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有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下面分组欣赏以下几幅画,讨论后汇报:
(1)《蛙声十里出山泉》
①画作是如何表现诗句的?
看着蝌蚪,仿佛随着流水,听到了蛙鸣,使人产生联想。
②说说你看画的感受。
展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简意远。
师补充简介:这是51年老舍持清人查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白石老人作的一幅画。
(2)《竹楼荷塘》
①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宁静、朴实、深远,诗一般的意境。
②读一读这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这幅画。
(3)《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
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4.诗书画印的全才
课件介绍白石老人的书法、篆刻和诗文作品1.齐白石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的艺术大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人的书法、篆刻和诗文作品。
同时感受齐白石绘画内容的全面、鸟虫花卉的精妙、山水画意境的深远。
齐白石不仅画画得好,诗作得妙,而且他的书法、篆刻、样样精通(课件)
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板书:人民艺术家(完善课题)
小学艺术教案 篇2
课题: 友谊地久天长3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能从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友谊带给自己和别人的欢乐,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进一步懂得友谊的真正含义。能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表现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旋律。
难点: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唱好三度音程。
媒体设计: 歌颂友谊的格言、诗歌。《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少先队友谊之歌》等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学生排队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物品。
二、发声练习
(1)断音练习(小黑板)
(2)长音练习。
(3)三声部练习(轮唱练习)
三、复习歌曲
1、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分声部复习,两声部合唱注意音准节奏准确。
3、出示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听音乐范唱。
4、分声部进行学唱歌曲。强调歌曲中的'八分休止拍,说一说八分休止拍在歌曲中的作用。(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情绪。)
5、听录音进行模唱。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唱好三度音程。
6、听音乐分声部唱旋律,注意两声部的和谐均衡。
7、完整地把歌曲旋律唱一遍,感受旋律的二段体结构和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感受英格兰歌曲的风格及交谊舞的美感。
8、跟录音伴奏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四、欣赏歌曲
1、出示歌曲《同一首歌》,(毛阿敏、蔡国庆的两种唱法)。
2、请学生说一说听了两位歌手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分别轻声跟唱歌曲,感受歌曲舒展的节奏、抒情优美的旋律,体验深情歌唱的情感。
4、比较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曲式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这类歌曲的特点。
5、有感情地分别唱一遍两首歌曲。
五、结束课题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小学艺术教案 篇3
本组概述: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月光曲》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同步阅读》教材《贝多芬》《齐白石画虾三变》反映艺术的成就需要孜孜不倦的追求;《街头艺术家》诠释了艺术就在身边,重要的是我们勇于展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以散文的笔调写出季先生亲游泰姬陵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不论是课文还是同步阅读的课文,都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进而感受艺术的魅力,得到鼓舞和力量,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1册第八单元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贝多芬》《齐白石画虾三变》《街头艺术家》《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教学重点
走进艺术的百花坛,感受艺术的魅力,得到鼓舞和力量,受到美的熏陶。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步骤:
1.导入谈话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美,走向艺术所传递的美(板书:艺术)。
这节课,我们将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走进艺术(出示课件)。艺术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对艺术有不同的感受,更会让这棵艺术之树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2.主题回顾
走进第八单元的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自主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明确本组单元文章的主题:《伯牙绝弦》:知音(艺术因为知音而迸发更多的灵感。)《月光曲》:情感(真正的艺术创作除了艺术的天分和执着的精神,更需要高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魅力(艺术的美在于它有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我的舞台》:神奇《艺术的神奇吸引着我走进艺术的舞台》)
3.片断分享:
(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八篇以艺术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通过知识树出示课件四篇文章题目)。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同步阅读卡片》。请孩子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4.学生汇报:
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说主要内容。(注: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发现艺术的本质特点: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板书))
5.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出主题(相机出示课件,完成知识树)
《贝多芬》:执著──(预想引导方式:贝多芬一生经历命运的磨难,成就他成为最著名的音乐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齐白石画虾三变》:创新──(预想引导方式:从62岁到80岁,齐白石画虾的三变,让你体会到什么?)
《街头艺术家》:展示──(预想引导方式:艺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街头艺术家们以其不拘一格的表演方式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真理,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敢于──)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感受──(预想引导方式:正如季老先生所说:“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你才会真正感受到,没有任何的照片和绘画能真正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而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能用心──)
6.片断赏析与精彩展示:
(过渡)读了《同步阅读》教材中的这四篇关于艺术的文章,老师相信总有一些地方能打动你们的心,能读一读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吗?提个小小的要求,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按课交流)
结合朗读重点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走进艺术:
在分享中预想可能出现下面问题,重点关注其中的两至三个问题。
《贝多芬》:经历如此磨难,会何贝多芬选择勇往直前?
呈现方式:辩论──如果你是贝多芬,你会选择退却吗?(让孩子结合文本进行交流)
知难而退:人生苦短,应该安于现状。
勇往直前:执著于艺术的人,必要时要甘心交会出个人的生命。
辩论核心:对音乐的执著的爱,因为这样的爱才成就了艺术最可宝贵的执着之美。
《齐白石画虾三变》:对于齐白石老人,为何在62时还要对艺术进行孜孜不倦的创新?
引发矛盾交点:生活中62岁的老人,应该是安享晚年,对于62岁的齐白石老人,为何仍一直寻求画虾的创新?(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交流)
核心关注:艺术的不朽魅力,让不满足成为进步的车轮。
《街头艺术家》:当我羞涩于展示自我的才能这时,这些街头泊艺术家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片断分享:爱音乐的人,不一定非得穿得正正式式,规规矩矩坐在剧院里才能欣赏,这样的艺术环境,多令人称羡!
质疑:面对行人的挑剔,你会感觉怎样?(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交流。)
想象: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情景描述,学生情感朗读(音乐起):
当晨光曦微时,匆匆而走的上班的人,你优美的音乐让他们一天的工作都充满力量──
当暮色降临时,面对匆匆而行的回家的人,你静静地奏起一曲回家的歌谣──
夜色已深,整座城市开始安睡,你的音乐与这静寂的城市一样缓缓流淌──
分享:情感朗读片断。
核心关注: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哪里就有艺术。
7.主题拓展
(音乐继续)通过刚才的阅读与展示,我们一起诠释了艺术特有的魅力,再看看这棵知识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中向我们传递着另一美的艺术。
亲爱的孩子,回到课前的那个问题,在你心中,你觉得艺术是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写出心中的艺术。(学生写完后自由交流,板书学生描写的关键词)
8.小结(结合学生回答及板书以散文诗的方式进行)
艺术在我们身边,
它是一种力量
需要我们用心发现
艺术在我们身边
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
我们静静欣赏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等待我们创造
小学艺术教案 篇4
课题: 友谊地久天长3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能从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友谊带给自己和别人的欢乐,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进一步懂得友谊的真正含义。能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表现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旋律。
难点: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唱好三度音程。
媒体设计: 歌颂友谊的格言、诗歌。《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少先队友谊之歌》等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学生排队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物品。
二、发声练习
(1)断音练习(小黑板)
(2)长音练习。
(3)三声部练习(轮唱练习)
三、复习歌曲
1、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分声部复习,两声部合唱注意音准节奏准确。
3、出示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听音乐范唱。
4、分声部进行学唱歌曲。强调歌曲中的八分休止拍,说一说八分休止拍在歌曲中的`作用。(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情绪。)
5、听录音进行模唱。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唱好三度音程。
6、听音乐分声部唱旋律,注意两声部的和谐均衡。
7、完整地把歌曲旋律唱一遍,感受旋律的二段体结构和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感受英格兰歌曲的风格及交谊舞的美感。
8、跟录音伴奏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四、欣赏歌曲
1、出示歌曲《同一首歌》,(毛阿敏、蔡国庆的两种唱法)。
2、请学生说一说听了两位歌手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分别轻声跟唱歌曲,感受歌曲舒展的节奏、抒情优美的旋律,体验深情歌唱的情感。
4、比较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曲式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这类歌曲的特点。
5、有感情地分别唱一遍两首歌曲。
五、结束课题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