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与美同行》有感作文

2025/07/2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与美同行》有感作文(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与美同行》有感作文 篇1

《与美同行》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感恩向善、爱学善思、踏实能干的人。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都令我感动心头,受益匪浅。

我发现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好人好事,比如:医院里的志愿者,马路边的好心人……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次新闻上的交警:

10月7日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孩子发烧了,她的父母带她去儿保医院。可是高 架上车多十分拥挤,到一位交警,她开了门,急冲冲地对交警说:“警察,我的孩子病了, 路上又堵估计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孩子病了,作为父母是非常着急的,忽然,她母亲看 车了,能用车带我们一下吗?”交警毫无犹豫地点了头。于是,从这个站把他们带到下一个 站,下一个站的交警又把他们带到了下一个站。就这样,他们用了2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儿 保医院。我知道,这就是爱的接力,把爱从一个站传递到了下一个站,一个接一个的传下 去,爱就传递给了大家。看了这个事例,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做好事有许多种方式,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从这个事例中,我明白了一句话: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如果,你做过好事就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如 果,你还没做过好事,那就请你从一点小事开始做起。先做一件好事,再做一件好事…… 坚持一辈子做你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读《与美同行》有感作文 篇2

合上《与美同行》,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那一幅幅美的画面:博学多才的孔子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不知;认真的宋濂做到了有借有还的承诺;张杰老爷爷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价值不菲的教学楼……

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很美的事。每当我想到我饱饱的小肚皮和身上干净的衣服时,我便会想起两位默默无闻的老者——我的外公和外婆。

每天早晨,外公外婆早早起了床,快速地洗漱完毕,就再厨房忙开了,他们正精心给我们做早饭呢。今天水饺,明天面条……他们总能变着法儿的整出些我们爱吃的早餐。有时我都弄不明白他们脑袋里怎么会装下那么多种花样的食物啊?我们美美地吃着早餐,我却发现外公外婆总是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我们。我们叫他们也吃,他们却总说:“你们吃,你们吃,我们就喜欢看你们吃!嘿嘿……”又是一番开心地傻笑。

吃过早餐,爸爸妈妈匆匆上班,我也匆匆上学。外公外婆一起送我们出门,嘱咐了又嘱咐“注意安全”,询问了又询问“今天想吃啥”,有时觉得有些啰嗦,却又觉得温暖。傍晚回家,早上换下的脏衣服已明亮如新,还散发着太阳的气息,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也在餐桌上静静等候着我们。我们能看见的也依旧是一对老人乐呵呵地看着我们……

虽说烧饭洗衣是家常事,但365天如一日的付出,却是很大的艰辛。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们浓浓的爱。现在,两位老人渐渐老了,但他们对子孙的赤诚之心依旧那么真,那么美。我爱他们,我的外公外婆,他们是我心中最美的人。

读《与美同行》有感作文 篇3

《与美同行》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这本书分为四大章,每章里有三个小节。

第一章是做个诚实守信的人:第一节是对人真诚,讲究信用;第二节是遵守约定,言而有信;第三节是认真思考,慎重决定。

第二章是做个感恩向上的人:第一节是孝敬长辈,懂得感恩;第二节是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第三节是珍爱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章是做个爱学善思的人:第一节是珍惜光阴,主动学习;第二节是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第三节是与书为伴,勇于实践。第四章是做个踏实能干的人:第一节是脚踏实地,从我做起;第二节是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第三节是遵循规律,敢想敢做,里面还有故事屋,这里有许多事例和插图和名人名句,比如孔子、老子、孟子等。其中还可以为自己打分,真是丰富多彩。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做事不能不守约定,这样别人以后就不会再信任你。要爱护大自然,多种树,净化空气,让自然更美丽,我会竭力做好这几点。

读了《与美同行》,我有许多感想,我要做以下几点美:一、心灵内在美,要诚实守信,为人要善,心地善良,心胸宽阔;二、外在美,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课不迟到,作业又快又对,身体强壮;三、理想美,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要有理想,要去实现它。

《与美同行》真是一本有许多感动故事,很有道理的极美的书。

读《与美同行》有感作文 篇4

漆黑如墨,星月隐进厚实的云层,望着自家阳台上里明亮的灯光,心内升起一种别样的情感。又一次捧起《与美同行》这本书,如痴如醉。欣然体会着清风的律动,那模糊的旋律,好似正在演奏着一曲梦幻般的风月,不胜的伤感而又优美。我看见了《日行一善的小天使》,她轻轻告诉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驻足疑望,那柔柔的晚风轻轻地吹,吹过那城市的缝隙。

那灯光柔柔的,就像妈妈的手;那灯光亮亮的,就像妈妈的眼睛……

奶奶说:“快过年了,我们把阳台上挂上灯笼吧!”同往年一样,得了“圣旨”的爸爸便忙开了,而我也欢呼雀跃地帮着忙。一会儿,灯笼挂好了,便也增加了许多喜庆的气氛。特别是晚上,天一黑,奶奶就嘱咐我们点上灯笼。再后来,周围的人家也都挂起灯笼,过年的 气氛也越来越浓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转眼过了正月十五,周围人家的灯笼慢慢地不再亮了,我知道我们家的灯笼也马上要摘下了。

一贯默契的爸爸拿来了高脚凳准备取下灯笼。谁知奶奶却说:“我看看灯笼挂着挺好的,很喜庆,再说还没有过正月呢!等过了正月再取下吧”呵呵,我对爸爸说:“奶奶今年怎么大方起来了,不需要节省电了吗?”妈妈只是神秘地笑笑。正月过去了,可是奶奶仍没有要把灯笼取下来的意思,没有奶奶的“圣旨”,谁也不敢去取下。我纳闷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奶奶每次还没有完全天黑就吩咐妈妈打开灯,有次,奶奶到姑姑家小住几天,每天总会会打电话叮嘱我们打开阳台上灯笼。

一天晚饭后,我站在阳台上远眺。这时,耳边响起轻轻的铃声,我恍然入境,仿佛置身沙漠的驼队中。近了,更近了,才知道从我们阳台下经过的是一辆收费纸的三轮车。那蹬车的应该是爸爸吧,可是他只有一只手,后面车斗里坐着妈妈,还有一位小姑娘。那小女孩瘦瘦的,应该跟我差多大小吧。小姑娘依偎在妈妈怀里,跟妈妈说:“真好,妈妈,这里现在有亮光了,我们再也不用摸黑走这段路了。”妈妈附和说:“是呀!”我听着,似乎有些明白。

斜对面便是他们简陋的家,与其说是家,更多的是废纸的家。车子一停下,小姑娘忙着和妈妈搬下车上的废纸。妈妈烧饭了,爸爸还在整理,而那个小姑娘搬出一张小凳子,就着灯光开始写作业,好温馨的一幕!那是,我们家的灯光!不,那是奶奶的善良。

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城里的灯光把我照亮,请温暖你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