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狼》读后感(精选5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狼》读后感 篇1
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其中一篇文章《狼》颇有感触。
《狼》中有三个关于狼和屠人的小故事,但其结局却都是屠人战胜了狼,最终平安到家。由此可见,狼虽然狡黠,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在第一个小故事中,屠人其实也算不得凶残,只是格外聪明。他先是用刀威胁狼,使它不敢靠近。后见狼仍然步步紧逼,于是宁愿舍弃肉来换取自己的生命。而最见其大智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把肉直接扔在地上,而是用钩子穿住挂在树上,等着第二天早上再来取回去。而狼又何其笨,缘木求鱼,非但没有得到肉,反而还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最终得不偿失,令人贻笑大方,也只能算是咎由自取吧。
而在第二个故事中,两只狼却实在贪得无厌。屠人刚开始就投了骨头给两只狼,而它们却并不知足,仍然并驱如故,最后才丢失了性命。但在此故事中,两只狼却又有点小聪明,一狼假寐以诱敌,一狼自后袭击,原本以为配合得天衣无缝,但却忽略了它们遇到的对手是屠人,“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最终,对于前狼“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以数刀毙之”,而对另一狼“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但我却认为,狼固然贪婪,屠人却也未免有些太残忍。狼作为一种肉食动物,吃肉是它们的天性,觅食也是一种本能。既然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又何必自相残杀呢?
第三个小故事,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屠人的凶残、智慧、谨慎和贪婪。当屠人进入路旁的行室,抓住了狼的爪子时,他“思无计可以死之”。短短几个字,却将屠人的本性暴露无遗。然而看到屠人“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时,他的智慧却又让人不得不折服,难怪蒲松龄最后会发出“非屠,乌能作此谋也”的感叹。而后来屠人“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又体现了他何其谨慎的态度。最后屠人“遂负之以归”而不是直接把狼留在原地,蒲松龄寥寥几笔勾画出了屠人多么贪婪的形象!
这却又让我不得不想起狼的贪婪了。狼贪婪是为了食物,而屠人贪婪是为了钱财。每个人都有一颗贪婪之心,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目的,而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控制住自己的贪心。虽然如此,但想要控制贪心却实在很难。鉴于此,我想一首佛偈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只要我们把世间万物都看淡了,不再为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动心时,又有什么能再来扰乱我们的心呢?
窗外突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蒲松龄故事中的狼和屠人已背对我们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光阴,但在今天,狼和屠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狼》读后感 篇2
我读过一些书,但是没有几本给我留下奇特的感受,《海狼》给我留下了奇特的感受。
《海狼》主要讲了主人公范·魏登夏天在旧金山的海滩上游玩,不小心失足落水,被一艘猎海豹的船给救了。船长海狼·拉尔森是一个“原始人”,他对手下非常暴力(简单说就是暴力倾向)。范·魏登在船上坐着海浪的手下,海狼从不打他。但别看海狼没念过书,他天赋极高,自己识字,读了很多名著,有着丰富的知识。后来,又在一批被救的人当中,范魏·登遇见了旧交—女诗人茅德·布露丝特。他们俩是超一流的文明人,但海浪却是一个超一流的野蛮人。他们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逃了出去,但“幽灵”号也停在了他们的那个岛上。然后,他们被救回了美国,拉尔森因脑病去世了。
读完后,我觉得海狼他有点变态,一遇到不顺心的是就拿汤米当出气桶,把他狠狠的打一顿。我还清楚的记得,又一次他竟然把汤米仍到海里,让鲨鱼吃了一条腿,他还笑嘻嘻的,很得意的样子。有感觉他是个冷血动物,没有一点人情味,真是心狠手辣、蛇毒心肠。要换成我是范·魏登,我也会不敢上前去劝架,怕会被当成驴肝肺,还会被海狼打一顿,只能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虽然他读过很多书,但是在思想上还是没有开窍,我想其原因应该是除了他固执的天性,还在于他的权利和膂力,还有绝对权利的败坏。他从不听被人的话,一意孤行,可以是到死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思想。要是我时海狼的话,我决对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为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会听别人好的建议。我想《海狼》的基本思想是:海狼是一个返祖现象的极好例子。我把他当做是一个纯粹的原始人,是那种人类演化出道德天性之前便来到人世间的人。也在告诉我们别做那种人。
《海狼》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文明的人,寻找属于自己的思想吧!
《狼》读后感 篇3
非常喜欢看书,假期学校为我们推荐阅读金曾豪的小说《独狼》。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进一步认识动物,了解动物,也更加喜欢动物了!
狼是理性的、睿智的、恩怨分明、重情重义。《独狼》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故事:第一个《独狼》讲的是一只狼,经过了许多磨难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当上老狼王的故事;第二个《苍狼》讲的是一个狼部落,在一次枪火的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老狼王和一只年轻的母狼逃脱了死亡的魔爪,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苍狼》这个故事中对狼的父爱、母爱、及手足亲情的描写。在老鹰捕捉幼狼时,公狼舍身引诱老鹰;当幼狼落入人类的陷阱,母狼奋力营救;及母狼和小狼被困陷阱无食物来源,唯一自由的幼狼中稍微大一点的“大狼”为家庭觅食,投到陷阱中使母狼和其它小狼不至于饿死;为躲避人类的陷阱不满足人类给予的孤岛,母狼带领小狼渡河寻觅的安身之地时,老狼伤重不愿拖累家庭,悄然离去,母狼携幼子渡河老鹰趁机捉小狼,小狼至死不松口咬住妈妈的尾巴,保证其后的弟弟不被大水冲走……真正的的动物是不喜欢被人类束缚,失去自由的,尽管豢养的动物可以不受风雨侵袭、不会饥肠辘辘,但是野性的动物更向往那日出的瑰丽、海涛的恢弘、瀑布的激越、小溪的悠闲……从这本书对狼的描写中我深深感受到狼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瑰丽,受到力量、意志、精神的熏染。虽然人类可以踩踏狼的信心,但狼的信心永远不会消失。
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重叠着的,但是沟通却很难。作者以其知识性、趣味性和传奇性的手法描写了具有独特的、野性的、神秘的特性的狼。 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讲过《东郭先生和狼》、《狼来了》、《狼和小山羊》等等许多关于狼的童话故事及各种传说,几乎所有的的故事对狼的描写都是冷血无情的、凶残可恨的。大灰狼等于凶残,小山羊等于善良,小白兔等于胆怯,小孔雀等于骄傲……而在《独狼》这本书中客观的围绕狼与人类的较量,在大自然中各种气候、环境的挣扎及与动物的相处等方面的描写使我真正有了想去了解自然,了解动物的冲动。通过阅读我查阅了有关狼的介绍,了解到狼的习性、狼的特点等知识,使我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动物!动物的聪明虽不及人类,但是他们在艰难的生存中始终保持着坚强、机警、睿智!
阅读《独狼》使我意识到动物尚能遇到困难就会迎难而上,想尽办法去克服困难,热爱家庭,热爱自然!我们人类更应该学习狼这种坚韧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坚强,努力对社会奉献爱心和力量!
……
《狼》读后感 篇4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而比较受人喜欢的宠物就是狗了。到了傍晚更是那些貌似大老板、阔太太、大小姐的主人,带着她们的“宝贝”“儿子”“女儿”“孙子”出来走秀的时刻,那个亲热劲儿,让人看了好生羡慕!被牵着的狗,虽然脖子上有根粗壮的绳索,但也许穿了主人精心挑选的`马甲而显得十分的享受,同样,主人有了狗儿不时的跑前跑后、摆头摇尾,气质似乎一下提升了很多,腰也挺拔了不少。
看着这些衣着光鲜、小鸟依人的狗儿子、狗孙子们,我突然想到了他们的祖先——狼!是啊!狗的祖先是狼!是被驯化了的、变了种的狼。当然,驯化后的不能再称之为“狼”,只能唤之为“狗”了。
我对狼有着一种敬畏的心理。小时候,老人讲述的故事和所看的文章中,狼被多数人刻上了狡诈、残酷、冷血的符号,典型的文章便是蒲松龄老先生的《狼》三则了。我们真的了解狼吗?
其实我们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见过野外生存的狼,但他们的确和我们人类一样世世代代繁衍在这个地球上,只不过他们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杀而隐藏在穷山野沟或茫茫草原中了,虽生存环境恶劣,但他们生生不息,而兽中之王的狮子、老虎却沦落到需要人工繁殖才能延续种族的地步了。究其缘由,妄大的兽中之王总是独来独往,而狼却咬着冷冷的牙,在凄风中顽强地寻找着食物,支撑他们的是身边的家族,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做对集体有利,如何默默的配合才能狩猎成功,而这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深层意识,让人望尘莫及了。狗却不用去考虑这些,因为他有高跷摇晃的尾巴,他能寄人篱下,他有嗟来之食,实在没了食物,屎也是不错的选择。而狼却始终拖着尾巴,行走在冷冷的黑夜,为了生存而不断地行走着。我时常在想,狼的奔走何时而止?何时才能卸落他的疲惫?是不是将永远奔走,永不停息,直至变成寒夜中的一部分?他的胃,除了肉,什么都容纳不了,即使饿极至死也不会啃食一叶青草。这也许就是我最最为之敬仰的原因吧,因为走进了他,你会发现他其实就是你一直苦苦寻找着的、为之神往的、执着的行者!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有只狼的幼崽自小被人和狗放在一起驯养,从小狼也滑稽地学着狗叫,突然有一天,本性迸发,他仰天长嗥,吓得一起长大的狗瑟瑟发抖。还曾听说,当猎人追赶一只落单的狼,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即使前面是悬崖他也会纵身跃下,如果前面没有悬崖,他也会保持一个高贵的姿势,泰然面对猎人的尖刀。而狗就识时务得多了,当主人皮鞭高举,尚未落下时,他就立马呜咽倒地,摇尾乞怜,甚至一个“萌萌哒”就能换回主人的爱抚。外形相似的狼和狗缘何这么格格不入呢?究其根源还是“狼性”了,狗在进化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生存之道”,但也渐渐丢失了“狼性”,成了众人口中的“狗奴才”了。
可喜的是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同感了。我要感谢一部动画片和一首歌,为狼树碑立传。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不仅是孩子喜欢的,我也很喜欢,难怪现在的女生都说“嫁人就嫁灰太狼”,说灰太狼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爱老婆胜过爱自己、感情还十分专一。原来狼的这些优点的根源是他对感情的专一,你万万没想到的是狼——“一夫一妻”制。再看看狗,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墙角旮旯,还经常“跨种族”作战。“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方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寒风中再次响起齐秦那凄凉激昂的歌声。
当然,在狼和狗的世界里,没有对,没有错,他们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生存。只不过他们生存的方式和手段有差异,就看你自己愿意以何种心态去生存罢了。
我愿做茫茫北疆寒风中行走的一匹狼,而并非安于主人暖怀中的狗。一路前行!孤独凄凉的旅途中我向往蓝天,傲视大地。一路前行!我会在无路的荒野看到别人不曾看过的风景。一路前行!孤傲中到达那风雪群山时,谁又能看见我狰狞的微笑?
《狼》读后感 篇5
《天狼》这本书的名字十分威风,有一种威严的气魄。整本书记录了狼、狗与人类之间发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我看书时,仿佛身临其境。我跟着“雪虎”一起在“鬼跳崖”意外见到失散多年的老主人后激动地哭。当它发现老主人变成一名罪犯,想从“鬼跳崖”逃跑时,身为警犬的它心境十分矛盾。但当狱警向老主人举起枪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扑向狱警,甩掉了他手中的抢,和老主人一起冲出了监狱,我震惊了,没想到狗对老主人的感情竟这样深厚。当“雪虎”的孩子“小斑点”被雪虎误以为临阵脱逃咬下了“小斑点”的一只耳朵并赶走了他,我心里难过极了。当雪虎与独眼狼珍珍撕咬搏斗,眼看就要没命的时候,小斑点不知从什么地方冲了出来,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妈妈。雪虎失声痛哭,我也跟着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泪。我被“血杜鹃”与“侠客”狼犬之间相爱的感情所感动。这之间一个个离奇的故事使我入迷。狼犬、犬类与人类间的关系是那么复杂矛盾。它记载着一场战斗,一场搭上了无数条生命的战斗,一场几代狼与人之间恩怨的战斗。
造成这一切后果的,都是“仇”“恨”造成的,使动物与人结下恩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呀!而化解仇恨的仅有爱,就如同“血杜鹃”“和侠客”,本来是仇人,结果却结成了伴侣。白狗雪玉(虎)与独眼狼珍珍,独眼狼珍珍与人类,他们之间的关系注定是你死我活,你杀死我的母亲,我杀害你的命。你杀死我的儿子,我杀死你的孩子。一命还一命,最终,人类死了一位父亲,也是一位好猎手。,犬类只活了白脖和雪玉。而狼类,一心只想着复仇,最终却只剩下了山妖。山妖几经周折当上了狼王,并率领狼群攻击小村,最终留下的仅有人类、狼类、狗类的一堆白骨……。
那狼类与人类间的仇报了,狗类与狼类间的仇也报了,换来的却仅有一堆白骨,……爱!是多么的重要,它能把人与兽之间紧紧的联系起来,仇恨最终只能带来两败俱伤。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时刻提醒自己,爱是永恒的!是最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