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像山那样思考》读后感

2025/07/14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像山那样思考》读后感 篇1

我现在想,正想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样那一座山海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呵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用机器、选票和美金的是我们。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送这一点去衡量成就,似乎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眼前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也许,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是救星的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

自然有自己的大智慧,亿万年来,它调动着世界万物依照它制定的“规律”生息繁衍,而人类却自以为是万物之灵,一心想让自然为我所用,甚至不惜破坏基本的“规律”听,山谷间回荡着狼的哀嚎就是人类践踏“规则”的实证。

“狼——鹿——草“这条食物链被折断,当你再次面对一棵草、一株树、一窝蚂蚁,一群飞鸟的时候,是否也会这样提醒自己:像山那样思考。

其实,长久地倾听着自然声音的何止是群山?试想,占据地球3/4面积的海洋,面对人类的所作所为,又会思考些什么呢

《像山那样思考》读后感 篇2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收录的一则随笔。文章第一段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文笔简洁传神,携裹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接下来的一段记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第四至九段在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文章文笔简洁洗练,从中可以体验到哲人的深刻,又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激情和想像。这一切,构成了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科学的事实和诗的描述合拍合辙,让读者首先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中,然后开始评论和思考。最后,回归于心灵的顿悟和思想的升华。

《像山那样思考》读后感 篇3

无论是湖的寂寞,还是山的思考,都不得不承认,就在这湖光山色的迭映交辉中,人类那一颗颗经过现代工业文明的电光石火炙烤烘焙而日益膨胀麻木的心,在迷茫的无措中,已经在惊觉,在沉思。

狼的一声声嗥叫,像警棍一样敲击着人们日益麻木的心。也许有些人还没有听到,但利奥波德却从这声声无助的嗥叫中觉醒了!他用最犀利最真诚地文字观照忏悔着自己。一弹射出,一狼倒下,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走去。当我们看到老狼眼里闪烁着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时,那久已麻木的灵魂才为之悸动,为之振颤,我们才发现了某种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狼这个生命和山才知道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呢?正如作者开头所言:秘密。

秘密即生态规则,这个规则有点神秘。狼可以吃掉鹿群中的弱者,但人却不能为了所谓的安全而打死狼。这是自然的隐秘。可人类却不顾这个隐秘,自高自大,忘乎所以。

“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天堂。”有多少人曾像作者这样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过!可是结果呢,带来的却是地狱般地恶梦。随着狼的一只只倒下,大肆繁殖的鹿群,毫无止境的争食,就像潘多拉打开了魔盒,让灾难接踵而至:山体上,美丽的灌木树林大片大片地消失;泥石流、沙尘暴随时逞威,人类全然没有了安全可言。鹿群中,同类相残,白骨累累,惨不忍睹!人类啊,原是想呵护他们一厢情愿中的生命,却不曾想残害了它们!这一切,似乎是对人类漠视秘密的一种讽刺,一种无情地莫大地讽刺。

在所有存在物中,只有人类才能倾听存在的声音。海德格尔曾这样颂扬人类。可当无知地掠夺无情地漠视酿成一幕幕悲剧时,利奥波德有了深深的忧患。是啊,人类何曾尖起耳朵去倾听去细辨狼嗥的忽高忽底或近或远?又何曾谦卑地低下高贵的头颅,去思考狼的嗥叫中隐藏着的潜在含义?狼也是自然万物的一分子,它有感情,也有生命的尊严;山也是会思考的,它深知狼对于它的重要作用。万物都是造化的神手刻意丢下的,有灵性的啊。文中,作者似乎想告诉人类这一切。

利奥波德深知,人类只是自然链条中的一环,他们没有权利拆散破坏这个链条,甚至超拔于自然之上。人类与自然是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成员的关系,有共生,有寄生,也有竞争。如此,才构成了恒久的秘密系统或者说神秘的系统。这秘密和神秘,容不得人类如此地漠视和亵渎。所以,作者以最深切敏锐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心灵的惊觉和沉思,以期引起人们的警醒。应当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像山那样思考》读后感 篇4

人类不愧地球的主宰,万物之灵长。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似乎都是人类的俘虏。有人曾叫嚣: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老子什么都敢吃。听,多么勇敢的家伙。是啊,请看人类的食谱:不是动物的,就是植物的,那一样不是有生命的。那些慈悲为怀的和尚、尼姑,主张吃素,但素菜不也是生物吗?而有些野和尚更是为自己的野性辩护:说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留……但反过来,人如果不吃荤的,也不吃素的,还能吃什么?有时我在想,人类除了消耗能源,破坏环境以外,还能给这个地球带来什么?

难道不是吗?自从人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出现以后,其他动物似乎已经停止了进化。由于人类过于追求近期目标与眼前利益,一味的向地球索取资源,原本这颗宇宙中美丽的蓝色星球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过度的捕杀野生动物,特别是肉食类动物,导致大自然中食物链被破坏,食草类小动物大量繁衍,于是导致大批草原的消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泛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辽阔的草原、清澈的湖水成了梦中家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如果再不加以控制,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招来灭顶之灾。有人曾作过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将有2亿人将因为海平面升高、洪涝或干旱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大气、噪音、水质等几大污染已经、并且还将严重损害人类自身的'健康。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果人类再不停止对环境的破坏,人类必将毁灭自己。

原野上,狼那声“深沉的、骄傲的”在我听来更有些凄厉的嗥叫,应该引发我们每一个人“像山那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