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儿童保健心得体会

2025/07/11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儿童保健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童保健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了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专业主任医师张雅琴教授关于《幼儿卫生保健》的专题讲座,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为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这个讲座也对我科学的制定和执行幼儿的一日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抓好幼儿的晨练和户外活动,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在一日生活当中要多对幼儿每日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查,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并对幼儿进行安全、营养、卫生保健常识的教育,培养幼儿不挑食的 习惯,提醒幼儿多喝水。

还要注意家园合作,将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落实到家庭当中,向家长介绍一些幼儿卫生、营养、预防疾病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和育儿能力。总之抓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儿童保健心得体会 篇2

回顾20xx年的儿保工作,在医院及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儿童保健工作。先将工作总结如下:

1、截止20xx年10月1日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XX人,0—3岁儿童数XX人,新生儿数XX人。

2、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XX人,XX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XX人,按要求进行421(0—1岁一年检4次,1—3岁一年检2次,3—7岁一年检一次)免费体检,同时给于发育、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

3、本年度共有XX名新生儿,对其中XX名进行了家庭访视,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几个发那个面进行指导,并作针对性指导,尤其新生儿脐疝,得到家长的好评及认可。

4、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发放联系卡,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并对高危儿童进行电话随访。

5、开展儿童保健针对性健康宣传,如婴儿抚触,疫苗接种,甲流防控等。

6、对辖区内儿童贫血、佝偻病、腹泻、肺炎等常见病及体弱儿专案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人数XX人,共XX人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发现中重度贫血XX人,并及时转诊。

7、每天上网查询新生儿数,与妇保医生共同打电话确认是否居住在本辖区,与新生儿家长联系确定产后访视时间,准备上门访视。每年度上报相应的'报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儿童保健知识,虚心像兄弟单位儿保岗位的同行学习请教,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童保健心得体会 篇3

在领导下,圆满的完成了20xx年的'儿童保健工作。先将工作总结如下: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在20XX年内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2948人,0—3岁儿童数1378人,新生儿163人,0—7岁包括外来儿童3032人,0—3岁包括外来儿童1438人。

2、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为94。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342人,覆盖率95。5%。按要求进行421(0—1岁一年检4次,1—3岁一年检2次,3—7岁一年检一次)免费体检,同时给与发育,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

3、本年度共有135名新生儿,对其中35名进行了家庭访视,使访视率达到95%。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并作针对性指导,尤其新生儿脐疝,得到家长好评及认可。

4、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并对高危儿童进行电话随访。

5、开展儿童保健针对性健康宣传,如婴儿抚触,疫苗接种,甲流防控等。

6、每天上网查询新生儿数,与乡医医生打电话确认是否居住在本辖区,与新生儿家长联系确定产后访视时间,准备上门访视。

7、每月按时做好报表,并上报相应的报表。

总上所述,儿保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同时,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再接再厉,将儿保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儿童保健心得体会 篇4

养育环境应安全、稳定,孩子小时不要经常四处走亲戚。

1、照看人应相对固定,使孩子养成健康依恋。注意:母亲对孩子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工作不是非常重要的,可考虑辞职或请长假把孩子带到3岁左右。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而自己不管,那样对孩子成长不利。

2、饮食、营养应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少吃高蛋白食品。

3、晒太阳很重要,户外活动不能缺少,但应循序渐进,不可多日不带孩子活动,又突然带孩子活动很长时间。

4、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比如大孩子可吃黄金搭档、成长快等。

5、儿童医院有vip儿童保健,三到四百元一年,由主治医生以上级别的专家专职提供儿童保健检查、咨询,工作时间9点后均可进行,且有急病无须挂号。3岁以下的'孩子可考虑加入。

5、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最好去医院检查2~4次。同时注意心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