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

2025/07/09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 篇1

大家好!

跟袁隆平很亲近的人说,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有一段时间,他的购物欲十分强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场去购物。可他有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着说,你这位同志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他对夫人笑笑说。深知他生活习性的邓哲不多说什么,只报以莞尔一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钱,什么意大利的“老人头”、“鳄鱼”牌等服饰,他觉得这些昂贵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但是,中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了。

然而这位最富有的“赤贫者”对自己清心寡欲,却对社会极慷慨、极具忧患意识,至今,他将所获的12.5万美元世界粮食奖的奖金,捐赠给了由他发起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会,以扶掖新人……

谢谢大家!

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通用5篇)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这位了不起的老人究竟是谁?没错,他就是我最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立志学农

袁隆平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但他却不是普通农民的孩子。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华静是教会的老师。在袁隆平的童年记忆里,无论那个年代多么动荡,从未放弃过让袁隆平兄弟姐妹的机会。

可是父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全力支持孩子上学,到考大学时,孩子却要选择学农。袁隆平回忆:“一,郊游时看见一个美丽的园艺场,非常喜欢,心中特别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随着年龄增长,愿望愈加强烈,学农成为志向。但父母不同意,父亲让我学医、学理工,母亲说学农辛苦,要当农民等等。我便和母亲争辩学农的重要性,说以后也要办园艺场,要有田园乐。”

父母最终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袁隆平如愿以偿进入农学殿堂。他在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遗传育种学习四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看到当时的贫穷落后,我是有点雄心壮志的,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我认为学农的就应该有这个义务。”

挑战权威

当时世界范围内,育种学界权威观点是自花授粉植物自交无退化现象,因此杂交无优势现象。袁隆平对权威产生了怀疑,他勇敢地挑战了权威。

后来,回忆起当时的心路,袁隆平说:“我在安江农校就是一个普通的中等农校的,而老一辈的很多专家都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我的压力非常大。但我对水稻的杂交优势有信心。首先我从事实中发现了这一点;其次,虽然书本里说水稻杂交没有优势,但我认为它的理论依据有问题――杂交优势既然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那水稻也不会例外,而且这种优势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大方向正确,通过努力,即使有挫折也不能轻易放弃,最终是可以到达光明的彼岸的。”

不惧失败

根据天然杂交稻进行推想,袁隆平认为,必定存在天然雄性不育稻株,雄蕊退化,不能授精,而雌蕊却正常。要想人工培育杂交稻,就要先培育出这种雄性不育水稻的种子。为此,袁隆平开始遍地寻找具有花药不开裂等特征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早上吃了早饭就下田,带个水壶,两个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才返回。六七月份,那是最热的时候,也是水稻开花最盛,寻找不正常雄蕊的最佳时期。他每天走在千千万万株稻穗里,大海捞针。上面太阳晒,很热;下面赤着脚,踩在水中。艰苦的条件下,他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胃痛了,就一手压着痛处,另一只手不停地翻开稻穗仔细看。

日复一日,没有,但袁隆平总是乐观期待着明天。寻找的第14天,在拿放大镜观察了14万个稻穗后,从洞庭早籼品种中发现了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就这样不断试验,不断整理,在8年后,种子终于配制成功了。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爷爷凭着几十年前的梦想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用汗水灌溉了“杂交水稻”,造福了世界人民。我为他那不忘初心、执着追求的精神点赞!

写袁隆平的优秀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知道袁隆平是谁?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他于一九三零年出生,今年已是九十岁高龄了,现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袁隆平自幼就有一个当“农民”的梦想。

袁隆平小时候,他的父亲曾把家里人聚焦在一起,问他们有什么梦想。当时,袁隆平的父亲在政府工作,他希望袁隆平也能同他一样,在政府部门工作。

袁隆平的表弟、表姐们都说自己想在政府工作,但袁隆平却望向田野:那里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田野中,一位农夫正辛勤地耕耘。袁隆平见了这一幕,顿了一下,说:“我要当农民!”这句话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几年后,袁隆平报考了农业大学。他的父亲在他临走前失望地说:“别人都是望子成龙,而我却是望子成农啊!”袁隆平听了,十分伤感,但向往“农门”却坚定不移!

几年后,袁隆平大学毕业了。在大学毕业以后的某一天,袁隆平正在一片实验田边走着。突然,他发现,有一株水稻长势旺盛,结了许多颗粒饱满的稻穗。第二年,袁隆平将这株水稻的后代播种下去,长势却有的`高,有的低。

袁隆平十分好奇,便大量阅读资料,发现这符合西方“分离学说”,而那株高产水稻,正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这株天然的杂交水稻成了实验的开始。

在此之前,美国和日本的两位专家也曾发现过这种现象,也曾做过这种实验,但最终都失败了。有人劝袁隆平:“那么多外国的科学家都失败了,你怎么可能顺利成功呢?”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坚持。

杂交水稻需要“雄性不育株”做“种子选手”,但这类水稻却十分罕见。于是,袁隆平顶着炎炎烈日,在水稻田里苦苦寻找。但不知怎么,多少年过去了,一直都无法如愿。几年后,一场地震毁了所有的实验品。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隆平想到,他只有用野生的雄性不育株。

几年后,他的团队有海南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水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野败”。这株水稻成了实验的转折点,几年后,“南优3号”杂交水稻被培育出来了。

袁隆平为了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耗费了自己几十年的青春。因此,我们要为他鼓掌,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