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2025/06/2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篇1

我曾把暑假生活幻想的其乐无穷,有过无数种计划,但是妈妈说做什么都不如读一本好书。我同意了妈妈的建议。

于是,我万里挑一,选中了《科学家的故事》一书,它包含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故事。讲述的都是伟大的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故事。他们经历了种种挫折,仍然坚强面对,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读后给我很大的启发。

有一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最大,公元1608年,荷兰的眼镜匠李泊斯用两片透镜一前一后观察物体,在无意中他发现远处物体看得更清晰,可是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他的足够的重视,所以他没有发明望远镜,可以说这时候的李泊斯距发明望远镜只有一步之遥,机遇就这样从他身边溜走了。当伽利略知道这个现象后,立即抓住了伟大的机遇,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望远镜,开辟了天文学的新纪元。这个事例也证明了一个真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在生活中一切都有为什么,我曾经也提起过一两个为什么,可惜我没有去探索,当然就没有好的.结果。我不仅仅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缺少一个发现美的大脑。这真的是一本好书,读过后我不仅仅知道了苹果砸在了牛顿身上,我更明白了苹果为什么会砸在牛顿身上。

读过这本书,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也开始问为什么了:为什么宇宙黑洞会吸收光?星系爆炸为什么我们却听不到呢?电是什么东西等等问题。

在灯光下写作,我不禁会想起放射性光体镭。那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长期勤恳工作的成果。很难想像当年的简陋的屋里他们是怎样忍受过来的。0.2克镭,多么微小的数字,却值得一位科学家用一生的青春岁月去追求。是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孜孜不倦,刻苦认真的品质,而现在的我们正缺少这种品质。

《科学家的故事》是一本好书,不仅仅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阔,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要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美好品质。它还告诉我们,学习要从一点一滴积累,绝不能丢三落四。这个暑假我过得很充实,因为有这本书的陪伴,读过后我感觉似乎长大了许多。

暑假,读一本好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篇2

看了《科学家的故事》的一系列杂志后,让我十分着迷,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从书中我了解了在野外野营时要注意的问题;还了解了人类脑袋、脊椎的一些知识;并学习到自然界中的许多的知识。

《科学家的故事》里有一个“尺子穿过砖块”的故事:程小真要量一量从一块砖的一个顶点到和隔着砖的中心对称的另一个顶点有多长?结果用3快砖头摆出了一个东西:两块砖并排着,其中一块砖上还另外叠加着一块。可是怎么让尺子伸进砖头里去量呢?我思索了好长时间,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量的:原来是从上面的一块砖的'靠近内侧的上面的顶点,量到没有叠加砖的外侧的对称的顶点,相当于是把3块砖空下的位置当做了一块砖,真是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了砖头,不是要真的用尺子来穿过砖块。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让你大受启发?

《科学家的故事》里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和知识。我仿照“自制小喷泉”的故事,自己还制作了一个小喷泉,用一个饮料瓶,第一步是往瓶子里吹气,使瓶子里气压增加,把水“挤”出来;第二步是在外面倒开水,使瓶内的空气体积受热膨胀,把水“挤”出来。《科学家的故事》还通过漫画的形式告诉了我们鼻子的作用、毛毛虫的防身术。

《科学家的故事》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知识也增加了。我觉得《科学家的故事》是值得阅读的好杂志,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篇3

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熠熠闪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的一生光辉而灿烂。

然而,当读完《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爱迪生》这本书时,我才知道,原来在他“成功”的光环下,他也曾饱受“失败”的折磨:他在发明电灯的试验中失败了几千次;他在进行科学计算时也有过健忘和失算;他在开采矿山、经营水泥的那段时间,遭遇了起起落落……他的一位好朋友曾经对他说:“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了这么多大量的工作,可都失败了。”他微笑着反驳道:“怎么能说失败了呢?至少我已知道了几千多种办法是不能用的。”正是爱迪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成功的科学态度,才成就了今天他在大众心目中的“巨人”形象。

“失败和成功一样重要”,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思考: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味着开始,失败从来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我们出生起,我们牙牙学语,我们蹒跚学步,需要不断地尝试,经历一次次失败,最后我们才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如果我们没有失败,那么我们将永远不会说话和行走。

每当想起去年的期末考试,我心里非常委屈,甚至一度失去了去努力获取成功的信心。但是,读完爱迪生的故事之后,我幡然醒悟,一次失败算什么,千万次失败又奈我何?关键要自己正确面对失败,把失败当作财富并从中找到失误所在,寻找对策,迎难而上,这样你才有机会去收获成功!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游戏叫“愤怒的小鸟”,很多人喜欢这个游戏。他们一关一关地闯,虽然经常失败,却乐此不疲,失败激发了斗志,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最终成功通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人在经历失败后,能够最终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为什么爱迪生能做到这一点,而一般人却做不到?我想,那是因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人们往往会被外界因素所羁绊,而伟人却是将失败当作垫脚石。

让我们永远铭记爱迪生的话:“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因为只有直到我知道一切失败的方法之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请记住:失败和成功一样重要!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篇4

爱迪至12岁时开始他艰苦的闯荡生涯,他作过火车上的报童,学会了发报技术,到过波士顿、纽约,一直到24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爱迪生在1878年时宣布要发明一种光线柔和、价格便宜的安全电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验过硼、钌、铬、碳精以及各种金属合金,共1600多种材料,历时13个月,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风,说爱迪生这次是“吃进了自己啃不动的东西”。

一个曾经在爱迪生那里工作过的物理学家称这个试验是“大海捞针”。但是,爱迪生不怕失败,坚持试验,下决心要从大海中捞起针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时,爱迪生点亮了用碳化棉丝作灯丝的灯泡,他亲自观察和做记录。

这一次,灯泡明亮、稳定,1小时、2小时、3小时、……灯泡一直亮着。从19日、20日到21日,没有一个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时,当点燃到第45个钟头的时候,爱迪生叫助手把电压加高一点,灯泡更亮了。又过了几分钟,灯丝终于烧断了。12月21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用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灯泡试验成功的消息。爱迪生获得了全部专利,人们公认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1879年除夕,爱迪生把60个灯泡点亮了挂在门罗公园里,当时下着大雪,竟有3000多人顶着大雪来参观。

爱迪生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有人说,发明是命运的产物,爱迪生是天才。爱迪生却感叹地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当有人问他在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时候,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相反,他找到了1万种无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写下的3400本详细记录发明设想、实验情况的笔记,就是这段话的有力佐证。爱迪生77岁那年有人问他:“您什么时候退休?”

他脱口而出说:“在我出殡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爱迪生:“您是否同意给科学十年休假?”爱迪生严肃地回答说:“科学是一天也不会休息的,在已经过去的亿万年间,它每分钟都在工作,并且还要这样继续工作下去。”的确,爱迪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已经80多岁了,为了“做出更多的发明”,仍在勤奋地工作,致力于从本国的杂草中提取胶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