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军训的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14天军训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4天军训的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是我们军训的第二天,天气明显变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感觉很冷。但是我们依然兴奋不减昨天,没有一个退缩的,还都互相摸摸手问:“冷吗?”我感到军训让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今天先是高教官为我们示范标准动作,高教官的声音明显比昨天大,口音也清楚了许多。只见高教官身体站得笔直,像一棵挺立的大树,每一个动作都铿锵有力。我们瞪大了眼睛,充满了羡慕,真希望自己也能做的那样好。
我们先是继续昨天的练习,稍息立正,做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高教官说我们比昨天有了很大的进步。接着又学习了向右转向左转。高教官要求我们向左转时以左脚跟为轴,右脚掌为辅,做半旋转动作,向右转时则相反。只听高教官一声令下“向右转”,稀里哗啦!怎么会面对着面呢?原来有做对的有做错的。高教官哭笑不得地说:“怎么都左右不分了呢?”
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累,有什么可怕,明天我会更努力!!
14天军训的心得体会 篇2
在夏日,燥热的日子里,我们开始了军训的第三天。
仍旧是纯净的天空,却又肆意地放纵着烈日,让它毫无忌惮地覆盖整个大地。只是在校内的小路上,留下一片绿荫。
每一天,我们都从这片小路上静静走过,看着一个个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数的精英在这里汇聚,在往后的日子里,竞争无处不在。我想,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军训中,我们这些莘莘学子,都应该不断地去超越,去迎接新的挑战。军训,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的舞台。
在这一条小路上,我们曾经开始了军训的第一天,在这条小路上,我们挥洒了我们在一中的第一份汗水,付出了我们在一中的第一次努力。我们的'努力,随着这条悠长的小路,慢慢延续。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操场。
满眼的绿色。天空仍然是那么的纯净,纯净地看不到一丝云朵,只有那蓝蓝的天空。
军训时,静静地站在广阔的操场上,只觉得一张张渐渐熟悉的面孔,在我的身边纹丝不动地站立,我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炎热的天气,丝毫不能动摇我们坚定的信念,我们在心中默念,坚持下去,永不言弃!
我们站立着,烈日不能催垮我们的意志,因为现在,我们都是一中人。
坚持不懈,这就是一中人应有的信念!
在烈日中,我们挺立着,九百五十个身影,在操场上刻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
14天军训的心得体会 篇3
金秋九月,带着几多新奇、几多梦想,我们步入了初中。在9月1日开学这天,学校组织了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到广东省武警总队一支队(白云山西侧),进行为期五天的军事训练以及体验军人生活的实践活动。
对于我们这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虽然,五天的军事训练时间在别人的眼中可能是很短很短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十分漫长的。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在军事训练中学习到了许许多多在家、在学校所学习不到的东西。这几天的回忆将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灵里,一生一世,永远不会忘记。在这里,我们学会了独立自主;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互爱互助;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坚持不懈;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吃苦耐劳;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总而言之,在这里,我们学会了许许多多!烈日炎炎的五天军事训练即将结束了,我不禁想起了家中的父母和一切。经过这次军事训练,我改变了很多,不知道回到家里会不会不习惯呢?
五天的磨练,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体会到了军人的生活是多么艰苦。我希望下一次的军训可以比这次学到更多东西,把我们的意志磨练得更加坚强,更加强化我们的责任感和劳动观念。
军事训练结束了,我们又回复到了平静的初中学习、初中生活!
14天军训的心得体会 篇4
在军训的日子,我们训练了项目有,如;三大步伐,整理服装等。我感觉在这些日子中军训已把我们这一群十六岁的人锻炼成了真正的高中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汗水,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以及让我们学会怎样独立,怎样面对生活,面对困难,怎样去承担那份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转眼间,到了军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们要会操,也就是把我们这几天所学的东西给展示出来,我们这个班平常训练的时候比较散漫,有时教官被我们弄的的也没话可说,但一到这种场合的时候,我们变得是那么认真,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我们大家团结一致懂得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纪律性就一定会得到胜利的。果然不出所料,最终我们以良好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军训后让我深知,军训能增强体质,军训能磨练意志,军训能提高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在军训中,有人退场也不放松,有人倒下也不放弃,我不愿当两脚书柜,军训是给我们最好的证明机会。六天的军训是漫长也是简短的,说漫长,因为苦和累;说简短,因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克服它。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做到了!这是对一切苦和累最好的回报。
军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句号,而是漫长的高中生活中的一个逗号。需要我们努力的日子还很长。正如屈原的《离骚》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