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2025/05/2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准确把握新教材特点

新教材新在哪里?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的。在培训中我明确了这样几点:

1、继承传统文化

统编新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仅古诗文一项,1—6年级共选入了124篇,占所有选文的30%。由此可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

2、强化阅读指导

统编新教材重视学生读书。由课内教读,学生自读到亲子共读、课外阅读,读书已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会读书的孩子,也必将成为会语文的孩子。

3、重视语文素养

统编新教材在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方面,有独特的设计。在单元人文主题内容中渗透语文素养的养成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4、落实书写能力

统编新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无论是汉字的规范书写,或是句段篇的书写,均有明确的指导要求。为学生读写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切实落实新教材教学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用好新教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提纲挈领

熟读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才能行有方向,教有目标。

2、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心中有数

全体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师教学用书,借助教材,借助网络,用心研读课本,明确每单元,每一课教材的编排特点用编者用心之处,依据课标要求切实落实每一课的任务,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3、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有效落实以阅读为例,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实施:

①上好“教读”课。新教材选文整体减少了,但每一篇文章都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些文章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及语文能力的`培养。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也在动特外貌描写和用词准确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②倡导亲子共读。新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栏目,把亲子阅读、课外阅读纳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家校合力,共育英才。老师一定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好习惯。

③重视名著导读。新教材重视阅读,但仅仅是课内的文章,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因此,加强名著导读就是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是必然的要求。如二上六单元〈看图讲故事〉后推荐学生读《父与子》一书。

④多样的读书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徜佯书海。

总之,只有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伴随着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培训。这股学习的暖流如春风般沐浴了我的数学教学。使我感受到了教材和教材的重要性。研读教参,参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我从来只知道教教材例题。听了红旗小学张美菊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顿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首先,张老师带着我们纵向梳理了整个学段的知识网络。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的计量、统计知识方面的内容,整体把握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其次,通观全册、全单元。从每一单元在教学目标和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使我们对每一单元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

最后,张老师带着我们解读每一课时的教法及学法。推荐我们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每一课练习的疑难问题,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内容结构给我们进行了分析讲解,及每一节课的练习题,都给我们做了合理的分析和建议。真是对这册教材事事巨细的给我们做了解读,使我们在教学中找准了支点,把握准了方向,合理的使用教材进行数学教学。

总之,通过这次数学教材学习培训,我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更高层次的理解。相信对今后的教学有更高意义上的帮助。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4月24日下午,我校一年级的老师在进校阶梯教室参加了一年级数学后三个单元的教材辅导。这次辅导包括一节实践活动课展示和评课,以及三个单元的解析和答疑,帮助我们一年级老师更好的使用新教材。在三位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和挖掘下,我们对改版后的新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一、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三位老师将新旧教材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我们了解了教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图是什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同时将后三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分析。最吸引我们的是三位老师逐个例题进行解读,使我们对后三个单元做到了心中有数,对教学内容由陌生到熟悉。

二、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观念和教法。通过这次教材辅导中的评课环节,我们认识到新教材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和针对性,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考、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

三、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张校长和我们分享了一篇文章,使我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小学的数学教学能给孩子的一生留下些什么呢?知识?能力?由此我们联想到了三位老师都提到了要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数学思维。在新课标中,关于解决问题增加了两个能力要求: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多角度数学思维找到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再根据所学知识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新教材的编排还要求老师在上课时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的正确性,还应重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在解决问题时,要侧重检验、回顾环节,形成一定的反思思维,同时让孩子勇敢的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的解决问题能力。

这次培训,我们都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和深入挖掘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认真研读新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本质,才能用好新教材、践行新课程标准。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参加了新教材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我的收获却是不可估量的。它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不仅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感受到这次课改不仅是教材的改变,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便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就有更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疏忽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约束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新课程着重于学生的发展,着重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从新旧教材的区别和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调整,使内容编排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强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明确分为了三步:阅读与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加大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机会。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首先,开阔了我的视野。平时在教学第一线,忙于上课,我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成,而无暇顾及其他。因此,视野相对比较狭窄。

其次,丰富了我对全册教材知识的新认识。

另一方面,我对新课程又有了新的`体会。

一、转变观念仍是关键新教材的出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体验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系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三、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总之,教材的重新修订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以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广泛的应用提供保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