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佛家训》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哈佛家训》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哈佛家训》有感 篇1
这个寒假,我读了《哈佛家训》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个小故事,令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篇《五分钟造就一生》的小故事。
卡尔·华尔德是爱尔斯金的钢琴老师。有一次,他问他的学生:“你每天练习多长时间钢琴?”学生答道:“3或4小时。”“每次练习隔的时间都很长,对吗?”“对,差不多每次一个小时,至少半个小时。”老师却否定了学生的做法:“不,不要这样。以后,你不会有那么多时间,一有空就练习,哪怕几分钟。”于是,爱尔斯金就采取了老师的方法。收获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时间像海滩上的沙粒,要一点一点抓取。累计很多时我们才能知道它的分量。现在,有很多人以“没时间”为借口,偷懒。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做的'事情却是不一样的。上学前,晚饭后,我们都会有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其实,我们可以用这些时间干很多事情。假如,我们每天浪费10分钟,那一周就要浪费70分钟,一个月就要浪费280分钟,一年就要浪费3650分钟。但是,假如我们都能每天抽出时间读十分钟书,一年就可以读3650分钟书,一生呢?每一个一分钟很渺小,但你把每个一分钟累积起来就很庞大。
有一次,我抱怨爸爸给我安排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开始,爸爸向我表示了歉意,接着,他沉默了。过了好一阵子,他把我叫过来说:“龙儿,对不起。我承认,爸爸忽略了你的阅读,但是,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上。你有时会浪费掉许多时间,你可能觉得无所谓,但你知不知道,利用这些时间,哪怕是十分钟,你可以读书或干别的有意义的事请。我会每天给你读书的时间,但你要知道,时间是挤出来的,就像哈佛家训里说的那样。我还希望你能好好利用时间。”听完了这段话,我不禁愧疚地低下了头:我有时,也会磨蹭,浪费时间。不去读书,而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却埋怨别人,其实,责任在我自己。
当“没有时间”成为你无所作为的借口时,平庸就会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我们总想用一块完整的时间来做一件事,那我们可能永远一事无成。我们不要小看一分钟,更不要浪费一分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读《哈佛家训》有感 篇2
最近,我读了博文主编的《哈佛家训》,“家训”顾名思义是教育人的。这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300年最顶级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训精华,从人生哲理、优秀品质、杰出本领、人性弱点,以及哈佛家训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了哈佛大学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和哈佛家训的要旨,触及了人生中最朴素的感情和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并挖掘出成长路上最丰富的成功内涵来为成功为社会精英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数《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中的'《真正要学习的是学习方法》和《能力比知识重要》了,它们让我颇有感触。
歌德说过:“真正的学者知道怎样从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在于必须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不能死学,要灵活掌握学习方法。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前低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但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原因就是因为课本上的好多知识我都是“死”背“死”抄,一单元学过去后就基本忘了。等考试了,救灾去看去背,可最后,一个也没记住。考试只能考几十分。现在想起来,我就惭愧。而读了这篇后,我学习上开始注意学习方法的改进,不“死”背“死”抄,而是抓重点要点,从理解入手……现在成绩也一点一点地上去了。我为此很高兴。
在《能力比知识重要》中说,在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更好的生存能力。生存下来,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书中还举了个很明显的事例。
一名大学教授在乘船时间船夫会不会数学。船夫说不会。教授摇了摇头,他认为船夫失去了了人生的2/6。而当快要下雨时,船夫问教授会不会游泳,教授也说不会。船夫摇了摇头,因为教授将失去全部的人生。是啊,没有能力,有知识有什么用呢?到明白过来,那就一切都晚了。
《哈佛家训》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生命的价值、时间的宝贵、学习的原因、人生的价值……而这些都往往是被我们忽略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吧这些错误找出来并去改正它。
读《哈佛家训》有感 篇3
《哈佛家训》是一本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好处的书,书中介绍了许多名人成功的关键,也有许多看似平凡却含义深刻的故事。它能够使一个人由平庸变得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震撼着人的心灵。
打开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目录中的几行大字,“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梦想——装点岁月的风景,真爱——永恒不息的心跳……”再往下翻,你就会被深深地吸引。我就是如此,这些故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其中的《不能流泪就微笑》,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震撼。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辛蒂。她在医科大学读书时,不幸患上可怕的“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这种病到目前为止仍无药可医,使辛蒂对香水、洗发水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一切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的支气管发炎。患病前几年,辛蒂一向流口水,尿液变成绿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构成了一块块疤痕。她甚至不能经过防火处理的床垫上,否则就会引发心悸和四肢抽搐。她只能生活在无毒房间中,与世隔绝。更可怕的是她同样不能流泪,因为她的泪水同样有毒。可她并没有被这些所吓倒,她依然开心地生活,一向到死。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这寂静的世界里,我感到很充实。因为我不能流泪,所以我选取了微笑。”读到这,我完全被震撼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病,这是多么痛苦的人生,没有花香,没有欢快的鸟声,感觉不了阳光、流水和风的快慰。灰白的世界,如同死寂般的的生活,怎样能让人承受的了呢?
或许当灾难来临时,人能够努力回避;如果回避不了,能够抗争:如果抗争不了,就得承受;要是承受不了,就得哭泣流泪;如果连流泪也不行,那该怎样办呢?绝望还是放下?文中的辛蒂则恰恰相反,她选取了微笑,她笑对人生,她的笑代替了她的痛苦,她笑着走完了余下的年华。辛蒂的勇气令我想到了现实中的`我。我在家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吃不了一点苦,每遇到一点小困难,便连连摇头,不停叹气,甚至嚎啕大哭也不足为奇。此刻想想,何必呢?自我所遇的困难真有这么大吗?即使有,为什么必须要以哭、放下来解决呢?何不以换个角度,笑着重新做一遍,这样的效果岂不是更好?生活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已由上帝安排定局,如果你不喜欢,你能够努力,你能够让自我的勇气汇成力量,去推翻定局,亲手创造一个令你满意的世界。
人的一生是那么短暂,又是那么漫长。一年又一年,当你还在努力学习“a、e、o……”时,一下子,就到了小学毕业。虽然人生就像苍茫的大海,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但你能够自信、乐观地应对,努力去做,那你也将会成功。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就要成为天上永远飞翔的雏鹰;假如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就要成为最勇敢,冲在最前方的浪花。总之,我要坚强,我要勇敢!《哈佛家训》让我一生受益!
读《哈佛家训》有感 篇4
今天,我读了《哈弗家训》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人生而平等,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我们没有必要丧失自己的尊严、降低自己的人格去向权贵名流表达平白无故的敬意。
真爱——永恒不息的心跳:《改变一生的赞美》,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孩子一次真诚的赞美,可能胜过一次严厉的责备。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有成功的人生,然而,很多人因为缺少正确指导,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误入歧途。《哈佛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女是父母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
哈佛家训读后感
有一个忠实勤劳的人——罕斯,罕斯给他的主人打工,在准备回去的时候,主人给了他一大块金子,接着他用这块金子换了马,用马换了奶牛,用奶牛换了一头猪,然后用猪换了一只鹅,最后又把鹅换成了一块磨,最后他不小心把石磨丢河里了。
如果把罕斯换成我们,故事就会变成这样:赤手空拳的去拿走一块石头,然后想方设法的.去换成一只鹅,再绞尽脑汁的去换成一头猪,接下来再不择手段的换来一头牛,然后换成一匹马,最后把它变成一大块金子……
罕斯的每一次失去,都是一次放下,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得到了完全的自我,于是成了真正快乐的人。一无所有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不用担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