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

2025/05/1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1

孩子上学已经两个月了,不管孩子也好,我也好,都在这两个月里慢慢改变着,因为孩子体质不好,我上班的工作时间又不规律,孩子从小和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别说学前班,连幼儿园也没怎么上,同事的孩子都学了英语,美术什么的,问起马昕炀,他总是不肯学,我也放任他去玩,我总想着:他不肯学,逼他去学,他也学不好,万一在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反而更糟。

直到开家长会那天,全班50个孩子竟有近40个孩子上过学前班,我当时心惊了一下,开始有些后悔当时因为顾忌他的身体没让他上幼儿园了,开学的前一段时间,我和孩子都处在紧张的状态中,他不能再随性了,而我每天起床送他上学,到班上没干什么活就要接他放学,在送他,干不了什么活又要接,晚上还要看他写作业,一整天似乎什么都干不了,就是围着他转,他晚上写作业还不好好写,看着他就写点,只要一走开,就开始玩,让我很火大,导致有那么几天,一些作业我就吼他,一吼他就更不会,我就更生气,甚至于打他手,孩子也难受,我也难受,父母看我教训孩子也难受,有时候心里也明白不能逼他,可是看他什么都不会,心里那个火就上来了,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写作业,我忽然发现,孩子的左胳膊老是抖,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知道,一紧张就抖,我当时心里特难受,我知道是因为这几天我老吼他的事,从那天起,我开始调整自己,是我当初没有让他上幼儿园,是我选择了放任他自由的玩,所以现在就应该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追赶,而不能把所有的压力给孩子,我不在吼他,即便说了好几次他仍不会,我也耐心的跟他讲,每天接送他上学也不在当做一种负担,在路上我们一起聊天,聊他的校园生活,聊他的同学,直到现在,他写作业我不用再盯着看了,他能自己认真写作业并检查,虽然有错也常常检查不出来,但他不在当学习室一种负担了,还一个劲的要求我给他报一个学画画的班,我能看见孩子的努力,他比我要强很多。

那天听了张厚超老师的讲课,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没有从哪里拿东西放到哪里的好习惯,我总粗心大意,孩子也和我一样总是粗心大意,我试着改变,希望带着孩子一起改变,不是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就会改掉一个坏习惯,希望我们能养成更多的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2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

现在孩子刚上学,我觉得应该先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觉得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回家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再玩。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要让他在玩的当中学习。对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好我觉得一定要耐心,要慢慢引导他。另外我觉得让他快乐是最重要的当然在学习上对他要求要严格,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他在学校中的生活也要关心,对他遇到的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还要多多学习。

我对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快快乐乐的长大,做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

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3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也是最困惑的一个问题。今天听了x教授的讲座后,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孩子首先应从家长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要还要积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可塑性强,儿童阶段更是教育的黄金时期,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时期,对于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聆听今天的讲座,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高分就苛责孩子,而要鼓励他说“考得不错”、“考得挺好”,帮助孩子分析没做对或者没做出来的原因,找到做题的方法,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做束手无策了。赏识孩子会带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动力、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为孩子创造良了的学习环境

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很言。有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家长要常读书、常读报,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不侈求孩子将来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只愿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拥有自信自强的心态,拥有独立的人格,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爱。

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4

x月x日下午,在xx参加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座谈会后,我深有感触。

学校能为我们构建这样一个好的家长与学校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作为学生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的我有很多的时候都是只能用无奈两个字来总结,孩子就是只听老师的,在家和学校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老师是最爱他们的,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老师说一不二.....老师是最会激励孩子的,孩子什么时候须要表扬,什么时候须要帮助,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父母,我们就没有学校老师那么有经验,那么有耐心。我觉得当孩子入校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应当入学,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毕业……

根据这次报告精神,结合我们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经过认真的反思,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爱护,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我们双方从事的工作性质,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从上托儿所开始就在学校全托,现在一年级了也几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顾。更为严重的是,双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绪控制,在家里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型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冲突,给孩子一种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觉,也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这一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转性。对此,现在我们得做到及时的纠正,首先,双方做了沟通,彼此理解对方,解除相互间的误解,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二、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首先是双亲一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为战,使孩子无所适从。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三、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

四、锲而不舍,强化孩子的素质教育

要强化自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因此,我们要从小刻意地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对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于答应,要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提供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读书的兴趣,要选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培养孩子“深读”的习惯。

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以上这些体会非常浮浅,本人建议,由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从整体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配合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实现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