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发言稿
倚栏轩整理的读书交流发言稿(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书交流发言稿 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我们学校第二届读书活动的启动日!此时此刻,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读书活动的经验交流,我受宠若惊,也让我感到汗颜,因为我确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给我搭建了一个平台,谈不上经验交流,读书活动怎么开展,我们都处在摸索阶段,我只是把我对读书活动的感受和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勉。
一. 李振村先生曾经说过:“简单的事情反复做,有益的事情用心做,只要坚持,你的人生就别有一种境界。”
读书,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我校组织编纂的《蒙学精选》,那是民族的精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国粹,应该值得一读。目前我班的学生《三字经》基本能背诵,《弟子规》有百分之三十的孩子能过六级,百分之六十的孩子能过四级,五级,其余的也都基本上能过三级。虽然这不是什么可喜的成绩,但他们的读书习惯在逐步的养成。每天早读课时,我让他们读五到十分钟《蒙学》,家庭作业中布置一小段让背诵,每天坚持,《弟子规》可能就是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背诵。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为他们讲解其意思,家庭条件好的还可以自己上网,了解其意思。即使他们现在不懂什么意思,对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二. 当然,读课外书并不仅仅限于读《蒙学精选》,这样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的,只要对学生身心有益的书,我们都可以读。
这学期,我班尝试建立了“流动图书角”,就是每个孩子至少向班级交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老师进行编号,登记,然后把这些书相互借阅,一周或者两周,再交换,做到资源共享,我把这叫做“流动图书角。”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必须把借来的书看完,并且完好无损得还回来。这样,学生看的书就多了,知识面也就自然的越宽越广。
三.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督促他们在家读书,我尝试让他们写读书随笔,积累好词佳句,写读后的`感受,哪怕只有一句话,那也是他们通过自己读书悟出来的,为习作打下基础。
四. 另外,孩子们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也要督促他们认真读,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
我偶尔也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上周我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读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就是这样》,由于是图文结合,同学们很喜欢。
这些活动,都需要老师来引导,监督,这就要求老师们有足够的耐心,如果持之以恒,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其实,对于读书,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都有自己行之有效方法,今天我斗胆站这里抛砖引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同学们读书的兴趣,让真正他们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谢谢大家!
读书交流发言稿 篇2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认真的地看了大家的读书交流,我非常振奋,也非常惊喜。下面我谈三点感受:
第一,为什么我们要读书?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读书史就是他的心灵发展史,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读书来使我们的心灵变得丰盈、变得细腻,变得丰富,对这个世界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独特的感受,这就是我们读书的意义之一吧。我曾经看过明朝三兄弟也是三大家称作公安派袁宏道、袁崇道、袁明道。他们有一天晚上得到一本书,什么书呢?叫《徐渭文集》,就是徐文长的一本文集,他们,嗯,三个人什么反应呢?我印象极深,六个字:喜复叫,叫复跳。为什么他们看到徐文长的文集有如此大的感触激动与兴奋呢?因为他们从书中引起了自己强烈的共鸣,寻觅到了自己。也就是在世界上无论多么遥远的时代,多么遥远的空间,有这么一个人,或者说有这么一群人、这样一类人这么活着,以这样的方式活着。我们找到了同类,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与自己心灵共鸣的人,读书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发现自己寻觅精神的满足和快乐。三袁看徐文长文集的感受,是任何金钱权势地位买不到的,我希望大家在阅读中也能寻觅到这样的书!。
第二 杨绛《我们仨》这本书,几位同学都给我们展示了书的封面,给我们什么感受啊?朴素!
没有花里胡哨的包装,书的风格,我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个是干净,不拖泥带水,文字很干净,找不到赘余的字词;第二个是明净,就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心态,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淡定从容,无事不可对人言的云水襟怀;第三个就是纯净,她对丈夫的爱,对女儿的爱纯真、纯一、纯净、真诚得惊人。所以字里行间中我们读出了真与善,读出了亲情的力量。看了三位同学的展示,我有三句评价,一人一句。第一位是小冯同学,他真正的读懂了“他们仨”的情怀;第二位小刘同学,他从这本书中读出了自己,读懂了自己,他讲自己在家里面性情有些焦躁,跟父母有矛盾,看了《我们仨》,他自己有了一份反省,这就是读出了自己。书成了一面镜子,映照了他的好与不好,父母的好与不好,让我非常感动,书有灵魂了!第三位同学是读明白了《我们仨》这本书中传递的温暖力量。小苏同学颇有文青气质。对于家的理解,我以为吾心安处即吾家。家是我们灵魂安顿的地方,是我们思想栖歇的地方,是心停止漂泊的地方。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之外,安顿我们的一个极佳之处或许就是读书了。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书中能找到自己灵魂的家,灵魂栖歇的地方。
第三 杨绛先生翻译了《堂吉诃德》,其译本最为准确、详实、通达,优雅。《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塞万提斯是在4月23号去世的,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读书日。我非常高兴在我们班主任朱长明老师的引导下,在我们非常有心非常坚持的林燕芬老师悉心指导下,高二(13)班明沁阁读书氛围这么好。总的一个感受是什么呢?高二(13)班明沁阁的阅读氛围和水平,超乎我的想象!
谢谢!
读书交流发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沟通会发言稿。”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实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乐,让我们庄重思索,可以让我们奋勉图强,让我们勇于创建!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会广袤的天地,观赏壮美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远眺将来的奇丽!热爱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上下五千年光辉绚丽的文明,正是通过历代优秀的不朽的'书籍,才得以薪火相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
一个民族因读书而兴盛;
一个国家因读书而富强;
一个人的一生因读书而漂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周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创新,要创新离不开学习,要学习离不开读书。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界经济学问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我们须要学习更多的新学问,须要练就更强的新本事。终身学习必将成为每个人的立世之本,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故,读书、学习、创新、发展就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重要和须要。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开卷有益!让书籍,成为我们一生的挚友,在读书中体会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我们试验小学正努力以“书香”营造书画的校内特色,打造“书香校内”文化。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投身于火热的读书活动吧。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内和家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充溢地走向美妙,走向将来老师们、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试验小学的一员,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泛舟书海,亲近书本,阅读书本,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好书为伍,与经典为友,享受读书的欢乐,谱写诗意的人生,愿我们的校内书香飘溢。最终,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阅读,让贫乏和平凡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挽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感谢大家。
读书交流发言稿 篇4
我校将读书活动列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全员参与、读写结合、以校为主、辐射家庭"为活动思路,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确保实效、持之以恒"为活动要求,从"三个层面"打造书香校园,引领着师生与知识为友,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习惯,营造了与书香为伴、享受教育的文化氛围。经过几年的探索,读书活动已经成为我们路下侨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建立保障机制
1、努力创造适应学生阅读要求的物质条件。
学校设有阅览室、图书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
另外学校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图书全部录入电脑,实行开放式借阅,制定了借阅制度,有序地开展借阅活动。
学校积极充实学生读物,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我校为每个班级精心打制了经济实用的书架。从图书室借来的图书,学生自带的图书等都到书架中落户安家。书架的设置,使图书角更好地发挥了图书集散地和阅读角落的功能。想读的书,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随读随取,随取随读。小小的书架增加了教室里的书卷气,使读书之风初见端倪。
2、各年级认真研究课外阅读指导的规律和方法。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研究的重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有益读物,从读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不断提高的阅读能力中获得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
3、固定阅读时段。每天早晨安排20分钟学生自由阅读,旁晚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经典篇章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开设阅读兴趣小组,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
二、营造阅读氛围
要让读书真正成为最能让学生津津有味的精神食粮,就得让书的香气像花香一样弥漫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布置美化书香校园
在楼道、教室、阅览室等室内外醒目的地方张挂了读书名言、格言、警句和各类宣传标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每个班级都精心创设了专题读书角,读书角内有学生推荐的精彩篇章,有学生写的读书心得,也有学生精心制作的诗文欣赏手抄报。这些做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走近阅读,成为习惯,并乐在其中,反复玩味,品尝甘甜。
2、结合教材有意识渗透
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篇名著,用其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诱发学生,使学生想阅读老师介绍的书,去寻找老师介绍的有趣故事。
3、开展读书交流及各类读书竞赛活动
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交流、共享。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会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
同时每学期开展各类读书竞赛活动,如“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热爱祖国主题演讲会”、“读书笔记展示评比”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三、抓好读书活动
为了提高读书的质量,保证读书活动高效开展,我们学校从三个层面开展读书活动。
教师层面——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只有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学校才能真正成为书香校园。教师是学生读书的榜样,是学生读书的领路人。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爱读书的学生。因此,教师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读书。
1、根据本校实际,教导主任每人每学期向教师推介二篇学习材料;学校安排两名骨干教师进行读书辅导、组织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讨论会,使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几年来我校教师集体阅读的书目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
2、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利用晨读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
学生层面——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开展读书活动,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美术课教师指导学生绘画创作,办“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手抄报。语文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和精美诗文诵读活动,撰写《我的读书心得》有奖作文。
(二)是读书活动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懂礼仪、知美丑、识善恶、明是非,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孝敬父母、自信自强、勤奋学习、奋发向上,懂得如何做人处事。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互帮互助的小义工身影随处可见。
(三)是读书活动与课外积累相结合。学校把阅读纳入课程计划,每天坚持晨读、午读、晚读,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真正在书海里自由畅游,尽享书中的乐趣。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在阅读中学会做笔记,摘录好词佳句,背诵精美诗文、写读后感,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是读书活动与班团会活动相结合,各班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读书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活动。如“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演讲会”、“《中国精神颂》故事会”“精美诗文诵读比赛”“读书笔记展示评比”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读书使人心胸开阔、头脑清明,诚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书籍中汲取生命的清泉,让生命之树葱茏繁茂”是我们路下侨中全体师生在读书活动中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