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小学生信息安全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培养中小学生信息安全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安全方案 篇1
衡量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是否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信息社会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对学校网站、网络的管理,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为各项教学竞赛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化指导小组。为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正常、有序、高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学校其他行政成员
二、技术团队
1.网络信息安全与保障小组:
XX(组长)、XX
2.信息技术支持组:
XX(组长)、XX
三、工作职责
1.网络信息安全与保障组:负责管理学校网站、QQ群,保障各教学楼、综合楼办公室、电脑教室、录播教室网络的正常顺畅运行。
2.信息技术支持组:保障学校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学校新、旧多媒体教室和广播室的正常运行,以及学校大型活动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对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3.网络信息安全与保障组和信息技术支持组所有成员,共同负责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带头参与信息技术能力展示或竞赛,为学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讨、展示、竞赛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制作授课课件或背景视频、音频、图片等。
4.技术团队组长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技术交流,促进团队成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工作方式
1.技术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老师提供技术支持。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或占用上课时间的,须报教务处批准。
2.每次活动所需技术支持,原则上由参加活动的教师本人按本年级(六年级除外)→本教研组(六年级除外)→信息技术支持组其他成员(六年级除外)→网络信息安全与保障组其他成员及六年级团队成员的顺序主动申请;也可按照双方自愿原则提供技术支持。
3.大型集中活动或其它特殊情况需由学校指派专人提供技术支持的,按学校指定的人员和方式提供技术支持。
五、奖罚措施
1.技术团队成员为学校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参与的各级各类教学研讨和竞赛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学校按如下标准给予奖励:参赛教师获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课件、视频制作人100元/次(多人合作则分享奖金,下同);市级一(特)等奖、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80元/次;县级一(特)等奖及以上,奖励60元;校级一(特)等奖及以上,奖励40元/次;校级二等奖及以下或未获奖、未评奖的,每次奖励(补助)30元。
2.国家、省、市组织的大型集中活动(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论获奖等次或是否获奖,均按60元/次给予课件、视频制作者奖励,并在年度教师考评中予以0.1分/次的奖励加分(如果制作者有多人,只给主要制作者加分)。
参与学校网站、网络、QQ群等的管理,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维护,对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等的加班补助,按学校其他相关规定或方案执行。
3.团队成员全期未履行职责,或无正当理由拒绝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支持,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4.非技术团队成员教师参加学校安排的教学展示、竞赛活动,自行制作课件等多媒体教学素材的,参照本项第2条给予奖励。
六、其他说明
1.本方案中的奖励措施与学校原有规定重复的,以本方案的规定为准。
2.团队成员制作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软件,版权归原制作者所有。学校教科室有权在保留原制作者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对团队成员制作的课件、视频进行保存、修改和合理利用;学校其他处室和个人如需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制作者同意。
3.非原创作品,不予奖励。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安全方案 篇2
1、目标:进一步深化“网络安全在我身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健康、文明教育,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为担负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内容:
组织引导全体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网安全活动、结合案例分析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掌握一定的防范措施。
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一、感受病毒
1、情境创设。
2、调查表决。
3、揭示结果,引出课题。
教师揭示这是电脑中毒的表现,演示或者说明打开后的电脑中毒的严重后果。
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举手表决。
学生观看,亲身感受病毒带来的危害。
通过一个真实情景的创设,引发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对病毒防范意识如何。
通过教师的演示说明,让学生充分感受病毒的危害,增强他们对病毒知识学习的欲望。
二、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1、病毒的概念
教师讲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程序不同,它能够自我复制并会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从而计算机的使用。
2、病毒的危害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病毒的了解。
上网了解计算机病毒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的事例,并填写表格。教师可以提示一些具体的病毒名称:cih,熊猫烧香,震荡波,狐狸王某某。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病毒的危害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认真理解病毒概念。并认识几种常见木马病毒。
学生根据平时接触到的,或者听说的,谈谈自己了解的病毒以及危害。
学生上网搜索资料,每个小组重点查找一种病毒,并把相关资料,归纳后填写表格集体交流查找的资料。
学生自己尝试归纳病毒危害的体现。
让学生自主地从网络获取信息,一方面有效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互相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更多让学生体会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冶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案例分析:请说说哪些做法可能会使得病毒传播?
小明今天在市场上花了5元前,买了张盗版软件,回家后十分高兴就马上往电脑里装软件。
小张今天在机房里看到一张软盘,就用它来把小明的电脑的文件,直接拷到了自己的电脑上来了。
小白今天上网,也不知道进了什么网站,看到一个小游戏十分有趣,就知道把它小载小xx装起来玩了。
根据学生对以上做法的分析,总结归纳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并提醒学生养xx全意识。
a、光盘等存储媒介传播。
b、网络传播如电邮、系统漏洞。
(2)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
a、教师进行总结。
第一、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反病毒软件(杀毒软件、专杀工具)。
b、认识并使用杀毒软件。
教师:常用杀毒软件的介绍。(瑞星、卡巴、江某某)在线杀毒。
注意:由于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产生,为了发挥杀毒软件的功效,需要经常对反病毒软件进行升级。
教师:演示升级,并介绍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
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说出做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学生讨论策略。
任务:请学生给自己电脑杀杀毒。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平时生活中一些易传播病毒的情况,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效增强防范意识。
讨论,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有效激发的思维。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杀毒的一般方法。
四、如何增强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呢?
(1)安装正版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和上网安全助手,并及时升级。
(2)使用带有漏洞修复功能的软件,定时打好补丁,弥补系统漏洞。
(3)不浏览陌生网站,不随意下载安装可疑插件。
(4)不接收qq、msn等传来的可疑文件。安全级别最好选择为“高”!
(5)上网时打开杀毒软件的网页监控功能。ie上网的安装畅游巡警!能检测网页病毒的!
(6)把网游、qq等重要软件加入到带有帐号保护功能的软件中,可以有效保护密码安全。
(7)定期浏览各大杀毒软件官网,看看最新的病毒情况,并做好预防!
(8)安装多一点辅助软件,一般只安装杀毒和防火墙是不够的。
五、小结
学生谈谈今天学习的收获。
环境:
在现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不够成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网络上各种信息迷惑,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事情。增强中小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建立安全的,可持续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指导小学生正确上网,从小培养正确的上网观念,多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安全方案 篇3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电脑吗?上过网的请举手; “你们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学生回答)
2.师述:看来,同学们利用网络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通过网络我们能查资料,玩游戏,聊天,看天气预报,看新闻,看小说,发邮件,听音乐,看电影,购物等。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网络世界是精彩的,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截止2011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5.13亿。但是如果不会科学、安全、合理的上网,同样会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一)警钟长鸣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在什么地方上网?你每周的上网时间大约是几小时呢?(请同学们说一说)适度的上网对我们来说是可以的。如果经常长时间的上网,好不好呢?那么长时间的上网会对我们未成年人有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看一看真实的案例
(二)网络的危害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请小组长记录下来。
2.学生发言。
3.老师补充并总结。
(1)、危害身心健康
(2)、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弱化道德意识
(4)、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5)、影响人生观、价值观
老师建议:1.上网前定好上网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2.根据任务,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长度。3上网前最好经过家长的同意。4.上网时间最多不要超过2小时。
5.一定要上健康的网页,如中国儿童资源网,六一儿童网,腾讯儿童,里面有很多丰富的内容。
(三)什么叫“网瘾”? (板书)
你知道什么叫网瘾吗?
“网瘾”可谓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
如何判断上网成瘾呢?
主要表现为,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以上症状是上网综合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表现为上网时身体会颤抖,手指头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与两颊僵硬甚至失去自制力,出现幻觉。
防止网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宜。儿童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更应严格节制。
(四)未成年人上网指导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网瘾”及网瘾的危害,大家说说你今后应该怎样对待上网问题呢?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请小组长记录下来。
2.学生发言。
3.老师补充并总结。
(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
(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
(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逃避。
4.为了指导青少年能够科学、文明、安全地上网,团中央,教育部,文化
部还联合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借此机会,下面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至耳旁,让我们庄严地宣誓: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四、小结
同学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承诺,我相信同学们从现在起一定能做到“远离网吧,安全文明上网”,希望大家课下把学习到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广泛宣传,人人争做安全小卫士。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安全方案 篇4
一、主题: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二、目标与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有效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养成电脑防毒、杀毒和信息备份的习惯;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了解赌博、暴力、色情等网络产品对人的危害;提高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三、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形式:
教师可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信息安全保护的知识,教师除了教授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达成共识和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并用表格、概念图等方式列出使用互联网时应该注意的安
全问题以及保护举措等。此外,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是融入日常教学的、渗透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与常规教学之中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网络安全宣传,普及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师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基本能力。
具体活动如下:
1.开展一次国旗下信息安全意识讲话。利用周一升起国旗,举行一次关于信息安全意识的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科学使用网络,文明上网,维护网络纯净天空。
2.开展一次手抄报评选。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以“信息安全关乎你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并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
3.开展一次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班主任要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学生知识读本,开一次信息安全意识主题班会,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多渠道宣传信息安全意识。制作电子版网络安全宣传单,滚动宣传,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悬挂网络安全横幅及摆放宣传板;在学校网站和家长微信群,增加网络安全宣传知识,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校网络安全活动方案等。校园广播站广播有关网络安全的常识,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五、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