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750字

2025/05/1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750字(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750字 篇1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我轻轻地合上这本书,这句话便一直在我耳边回响。闭上双眼,我仔细的回想着书中的每一个情节,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幅幅图片,我的心也随之来到了那片波涛汹涌的海域……

《老人与海》这本书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一个年老的古巴渔夫在湾流中捕鱼,但八十四天都没捕到鱼。前四十天有个小男孩跟着他,但后来男孩的父母说老人是个衰神,让男孩去了别的船,男孩却仍然尽力帮助老人。第八十五天,老人去了深海,并成功捕到了一条比小船还要长的大马林鱼,但在返航途中鱼遭到了鲨鱼群的攻击,最后只带回了大马林鱼的骨头。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是的,失败是痛苦的,甚至可以说是可怕的,但当它遇到像圣迪亚哥这样的“硬汉子”时,就会变得渺小。因为他成功的将失败踩在了脚下,他战胜了困难,也超越了极限!当我读到圣迪亚哥连续出海八十四天却一无所获时,第八十五天他仍然选择出海捕鱼时,我不禁要问,他凭什么这样做呢?凭他掌握的鱼汛?凭经验?凭风向?也许都有,但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他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没错,如他所说,他是一个怪老头,一个永不言败的怪老头!

当我读到圣迪亚哥最后只把鱼骨带了回来时,我为他兴奋,为他惋惜,也很敬佩他的勇气。诚然,从表面上看,圣迪亚哥败了,鲨鱼赢了,硕大的鱼骨象征着他的惨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鱼骨不也是圣迪亚哥与鲨鱼激烈斗争的见证吗?鲨鱼就是生活中的恶势力,大海则是变幻无常的社会,老人捕获的大马林鱼又象征着劳动果实。哦,原来还有这层隐含的寓意啊!

老人八十四天没捕获一条鱼,但我们能因此说老人失败了吗?显然不能。他说过:“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是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失败便不算什么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正视它,让我们向圣迪亚哥学习,把失败踩在脚下!

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750字 篇2

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750字 篇3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当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对于刚刚扬帆起航的老人来说,这是一段充满着探索和冒险的旅程,他不需要别人相信他,他有足够的自信。在老人的眼中,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他对每一天都充满希望。昨天的失败,彼时的疼痛不算数了,一切都从今天开始。人不走运是正常的,但信心和希望应是永存的。

“我这一辈子,初生的太阳老是刺痛我的眼睛。”

“然而眼睛还是好好的。”

面对如生活般刺眼的太阳,刺痛感是人人都会有的。而面对这样的处境,有的人选择在刺痛感中痛苦得死去活来,在这种痛苦中沉迷,有的人选择在刺痛感中平复自己的情绪,脚却像灌了铅一样再也抬不起来,而老人不一样,他选择在其中微笑,拥抱这种感觉,一直向他的目标前行。

“我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即使他们是这次较量的对立面,但这并不妨碍老人对这条大鱼的欣赏与钦佩之情。在老人心中,大马林鱼就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对于两个斗争到底的战士,即使不能同舟共济,能战出胜负,使出彼此此生的力量来斗争,也是最好的归宿。

“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这是大马林鱼被鲨鱼吃掉四十磅肉后的无奈感慨。既然老人已经全力以赴,就不必为失败而痛心或后悔。就像居里夫人说过:“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现在,老人的敌人是一条接一条的凶猛而健壮的大鲨鱼,双方实力悬殊,而老人这样说“但是只要我有桨,短棍和航把,我就要试试。”这样的“武器”,对于鲨鱼真是微不足道。但知道有一丝若隐若现的希望,老人就从来不会放弃。总而言之,杀死鲨鱼的,不是短棍,百家笔记网而是意志和智慧。“跟他们斗,我要跟他们斗到底。”在黑暗里,看不见天际的反光,也看不见灯火,什么都没有。老人没有陪伴,没有依托,这是场毅力和耐力的竞赛,而老人都不缺,从来都没有东西可以使人放弃。

他从失落的阴影中洒脱地走出,“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每过一分钟,你就离家进一步。虽然丢了四十磅肉,但你航行起来更轻松了。”老人身处逆境,却保持一颗乐观的心。

在如此的惨状下,老人自信的烈火仍熊熊燃烧,人不是被命运掌控的,极度的疲劳和体力不支袭扰着老人的意志,庆幸的是,他没有被这种困境所击倒,他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的阳光总会是别人想象不到的耀眼。

老人坚信,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750字 篇4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老人与海》这一部小说,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去读一读这本小说。而高一课本中就有《老人与海》这篇小说,虽然说是删减版但亦足矣。

在语文课本中,这篇课文可以算的上长的了,但我还是耐着性子把它看完。当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就被这个故事中老人的勇气所震撼到。一个人是怎么做到在年纪这么大的情况下,坐在一艘小木船上,是怎么样杀死数条鲨鱼的?有些人或许会说,他杀了那么多鲨鱼有什么用?最终他最开始打的鱼已经被鲨鱼咬光了,有任何意义而言吗?我认为这种想法既是正确的同时也是错误的。从客观而言,没错,老人的目标没有达成,没有将那条鱼带回乡镇,他最初的目的是没达成的。但是从主观上来看,他在乘船回来的过程当中,他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活着回到乡镇。这个心愿达成了,即便他带着只剩骨头的鱼回来我认为他也是成功的。我想,不管他的目的有没有达到,他绝对是成功的。

当我第二次读的时候,我更加仔细了些。发现有许多许多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其中,固然有对老人勇气更加细节的描写。但最主要还是我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在老人第一次抵挡住鲨鱼后,老人进行了一段长时间的自言自语。一开始没仔细看其内容,认为只不过是老人增加自己信心的手段。但第二遍仔细读了之后发现,其内容竟是老人对他自己杀了一条鲨鱼,一个生命的谴责,以及说服自己,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采取的手段。这个片段我至今未能理解,还是我自己本身弄错了呢?所以并不作过多评论。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老人自认为活不下去的时候,想到了乡镇灯火通明,许多许多的人都在等他回去,而不知是讽刺还是因删减或是因为其他,当老人回到乡镇的时候,一切都静悄悄的,感觉像是没有人在关心他的感觉。这点我也至今为明白。

虽然诺贝尔奖颁奖言是围绕着主题的,但我却发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或许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吧,也许也只是我的粗心或是其他原因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