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水浒传

2025/05/10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水浒传(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水浒传 篇1

在《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最丰满,最鲜明的便是林冲了。他身在官场,宦海沉浮使他循规蹈矩,后被陷害发配远方,最后被逼上梁山,生活经历是最丰富的一个了。他慈悲为怀,懦弱怕事,但又天性冲动,情感世界也丰富。我认为关于“座位”这个问题是最值得讨论的。

他被人陷害发配远方,因为担心妻子会受到他人欺负,所以不敢妄意轻为。他一路上被两个公差所欺负,脚上因走路而磨出了泡,还经常被他们骂走得慢,简直是受尽了虐待,吃饭时坐在最低下的位置直到鲁智深在薛霸的水火棒下救下了他。正当鲁智深要打死薛霸,他却阻止了鲁智深。有了鲁智深的介入,林冲重新坐上了最高座——两个公差对他恭恭敬敬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变化。但到鲁智深走后,林冲又自觉地坐在了最下座,对两个公差惟命是从,稍有不慎便受到折磨。

但事态并没如此发展下去。不多时,林冲被押到了柴进的庄上,被迫与洪教头交手,不出二招洪教头便狼狈地败下阵来,于是名正言顺地坐上了头等席。这是他第一次不靠他人平凭自己的实力赢得他人的赞美和尊敬。最后他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嫉妒。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自己也坐上了山寨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名的位子。直至死亡,林冲都是畏手畏脚的。他虽有一身武力,但总受人欺负,受人排挤,总是没能找对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并不看好他。更高的位置是需要用努力争取的,更要去放手一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攀上更高的座位。

水浒传 篇2

在这闷热无聊的暑假中,最惬意不过的就是读一本好书,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这不,我就在暑假中看了一本由施耐庵写的、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从小父母也许就会和我们讲有关于《水浒传》的故事了,比如说三拳打死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武松打虎等,这些故事我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是文学界的学者们一直议论纷纷的一件事,有的人说是施耐庵写的,有的人说是罗贯中写的,还有人说是施、罗合作的。

《水浒传》内容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

在三拳打死镇关西中,鲁达无意中听见金翠莲在哭泣,问明情况后得知是镇关西欺辱她们父女,心中怒火顿起,先把金翠莲父女给安顿好了之后,自己便去找镇关西评理,先开始耍郑屠,镇关西看见鲁达身强力壮,就没敢吱声,但是时间长了,镇关西很累,也火冒三丈冲鲁达发火,鲁达看见激将法成功,便说明是为了金翠莲父女而来,然后不容分说对镇关西的肚子就是一脚,镇关西趴在地上没起得来,接着鲁达又补了三拳,镇关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死了,鲁达看见之后很是害怕,于是回去后收拾行李走了,后来官府也通缉了他。就这件事而言,鲁达也就是后来的鲁智深,见义勇为,这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他处理的的方法确实欠佳,他不由分说动起了手,而且还把人打死了,这点做的很不好,但是镇关西也欺人太甚,鲁智深太激动了。

《水浒传》中前七十回主要写的是朝廷腐败,人们纷纷竖起义旗,去梁山入伙,有的是朝廷官员,比如说:双鞭呼延灼、急先锋索超等;还有的则是一些普通的人民群众,比如:浪里白条张顺、阮氏三雄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虽然人物们种种个性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义。

《水浒传》这本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让我们读者受益匪浅,值得一看。

水浒传 篇3

合上《水浒传》,我的脑子里浮现出书中一个个有着英雄气概的108员猛将,为头的宋江最为英雄。

宋江,是一个押司,一向仗义疏财,为了接英雄,救好汉,可以大把大把地花钱,人称“及时雨”。他还是个精忠报国的人。他拉动其他英雄归顺朝廷,上战场,保卫祖国,宁朝廷负“我”,也不让“我”负朝廷,喝下朝廷御赐毒酒,毫无怨言,这样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世界上能有几个。

他不禁让我想到了抗击金兵的英雄,岳飞。

岳飞,虽说不上仗义疏财,但他年轻时就从军,开始保卫祖国,为了让自己时刻知道要报效祖国,他让他母亲在自己的背上刺伤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从军后,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打得金兵落花流水。可是。当时朝廷腐败,皇帝听信大臣之言,命岳飞收兵,岳飞为了打败金兵,冒着会死的危险,抗命继续带兵杀敌,可皇帝下十二道金牌令回京,岳飞只好不情愿地带兵回京,真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啊。

再看看国家不腐败时的八路军战士,为了国家的生存,在战场上与敌人血拼到底,战死沙场,面不改色。

这不也就像宋江一样吗?

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更应该像宋江一样。努力学习,以后不管怎么样,都要用自己的一份力精忠报国。

水浒传 篇4

《水浒传》中,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们身上带着的匪气和绿林好汉似的行径也深深地印在额我的心里。

现在,咱们先来说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 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 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 农民革命” ?显然都不是。 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 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 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 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 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 没忘进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 ,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 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 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以上种种,虽然看似粗暴贪财,但也展现出了好汉们的真性情,如果他们真是大奸大恶之人,又怎会被逼上梁山呢?他们有这种行为,只能归咎于当时吃人的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