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750字
倚栏轩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750字(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750字 篇1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所作的一部融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作品。
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巴金说:“它(《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法布尔是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其巨著《昆虫记》闻名于世。该书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球。法布尔自幼家境贫寒,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凭着自己“对科学真理的热情”走上科学之路。他一生涉猎广泛,被誉为“现代昆虫学之父”,在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等领域也是硕果累累。
在《昆虫记》中,作者用充满爱与诗意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螳螂外表看起来很虔诚,但是性情非常凶猛,它有像镰刀一样的捕捉足,常对过路的昆虫发出致命的一击;人们都说蝉是个懒家伙,但实际它很勤劳,自食其力,反而是蚂蚁常来抢它的食物;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发着亮光,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殊不知它却有着相当高超也相当残忍的猎食方法;蜘蛛和蜂类都是天生高明的建筑学家,它们运用几何学,一个把网织得对称而结实,一个把巢建的稳固而精致;还有快来的歌唱家蟋蟀,为爱而生的大孔雀蝶,笨拙可笑的松毛虫……
在这部作品中,法布尔用哲学一般的思维、美术家一般的眼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文笔,为枯燥的、定义式的昆虫知识赋予了无限的灵性与情趣,因此每一种昆虫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都活灵活现。由于对昆虫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法布尔在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多次引用寓言、神话等来充实文章内容,以诗意的语言、活泼的笔调,传达丰富的知识,将理性的科学与感性的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才华,也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昆虫记》真实、详尽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熔法布尔毕生精力、人生感悟、研究成果和哲学思考与一炉,同时也承载着他痴迷昆虫研究、励志为昆虫写史的生平抱负,彰显着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对一切生命形态的关爱和尊重。
读《昆虫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昆虫世界不可思议的生命之美,领悟这部巨著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昆虫记》读后感750字 篇2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第一次读《昆虫记》,当我翻开第一页,就像被麻绳捆住了一样。深深地被书里那些平实的文字吸引了,昆虫们在法布尔的笔下,仿佛被赐予了灵性,变得生动有趣。
《昆虫记》中记载了许多昆虫,分别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习性、本能、繁衍、死亡……当我看完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昆虫界中还有这么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蟋蟀是很勤劳的,它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杨柳天牛是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螳螂善于用“心理战术”去制服敌人,使对方惊慌失措而占了下风……这些昆虫们是多么的可爱、有趣!《昆虫记》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昆虫世界的无比奇妙,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呢!《昆虫记》中每一个故事都很有趣,都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大胆的想象、反复的思考、加上法布文的心血凝聚出来的。为了能够更加了解这些昆虫的习性,他不惜自己的生命前往那些危险的丛林。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这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我第一次感到了“科学精神”是如此的伟大!《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
这就是法布尔精神!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750字 篇3
老师推荐我们看《昆虫记》这本书。当我拿起这本书后,我便被这里有趣的情节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屎壳郎如何滚屎球,了解了蝉的习性,蟋蟀是如何捕食的,松毛虫的“家”在哪儿,蜘蛛常见的种类等等,还有勤劳的蜜蜂,愚笨的毛虫,漂亮的孔雀蛾……
这里介绍了几十种昆虫,每一篇都是那么精彩。
作者法布尔用人性化的方式观察虫子,向我们展现了昆虫的生活。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显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蝉,是一种神奇的昆虫,它在夏天的夜晚就会悄悄爬出来换上华丽的新装,然后开始它的歌唱生涯。但我怎么也想不到,蝉居然是一种害虫!“七月时节,当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寻找饮料时,蝉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奇特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藏在它的胸部,能刺穿树皮,吸树的汁液。它坐在树上唱歌,渴了的时候只要钻通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屎壳郎在我的印象里是一种很恶心的昆虫,但我发现其实它是一种很有趣的昆虫。为了更了解屎壳郎,我还专门调出了屎壳郎滚屎球的录像。看着视频中跌跌撞撞地滚石球的屎壳郎,我不禁发现屎壳郎的意志力多么强。
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极为漂亮的毛虫变来的,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它们靠吃杏叶为生。这种蛾子不懂得吃,寿命只有两三天的时间。我真为它惋惜。
《昆虫记》是法布尔用毕生的心血和研究成果写成的世界名着,这里聚集了法布尔智慧的结晶。真想不到,昆虫的世界是如此丰富。昆虫,如此微小的生命也能这样精彩。我们应该保护昆虫,爱护大自然,多读名著,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昆虫记》读后感750字 篇4
假期,妈妈从同事阿姨那里借来一套图画丛书—法布尔《昆虫记》,一共十二册。一开始我就被图书的精美图画吸引了,爸爸告诉我这书写很有意思,非常值得看的。爸爸还告诉我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也很厉害,他是一个法国人,小时候他家很穷,因为连买面包的钱也没有,但他仍然努力学习,获得了物理、数学、自然科学学士学位,以及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虫世界,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翻译改编的版本。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昆虫世界非常奇妙!有些昆虫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卷心菜毛虫,每年十月左右他的妈妈就会把卵产在卷心菜上。小毛虫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吃菜叶了,不到两个小时,它们就把一大堆卷心菜的叶子给吃光了,只剩下中间粗大的叶脉。
又如高鼻蜂把卵产在苍蝇的卵旁,他的孩子出生后直接将苍蝇的幼虫当食物,怎么样?聪明吧!还有蜣螂就是我们非常厌恶的屎壳螂,整天和那些粪便粪便打交道,揉成团占为己有,但它是名副其实的大自然的“清洁工”,他们爱吃牛、马等的粪便,还将粪便球的外表修理的很光很结实,将自己的孩子放在里面生长,孩子们既不会被饿到,也不会被其他动物伤害。蜣螂虽然外表丑陋,但是他清理一些动物的粪便,让人类的家园更加美丽;穿着绿色霓裳羽衣的美丽螳螂,它可是一种肉食性昆虫,最喜欢吃蚊子、蝗虫、蛾类、蟋蟀等,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就像一把锋利的大刀。别看它身材纤细优雅,只要有虫子飞过,它马上就挥舞起大刀迅速捕杀。
我很喜欢这套书,一有时间就看,很快就把这套书看完,从书中我了解了很多科普知识,也想到了应该保护环境。不管那种昆虫外表美丽还是丑陋,外壳坚硬还是身体纤软,不论体型大小,都会出生、死亡,都能会全力捕捉食物,都会成为天敌的食物,每种动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所有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的平衡,爱护地球--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