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师德报告会演讲稿

2025/05/09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师德报告会演讲稿(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师德报告会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有机会在这个台上,和大家分享从教以来对教育的点滴感悟,我倍感荣幸。上个礼拜五,胡主任对我说,要我围绕责任心写一篇稿子,准备在会上发言,于是这两天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并为我的这篇发言稿取了个名字叫“爱在左,责任在右”。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句话对老师这个职业而言,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是平凡的,我们从事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它是由点点滴滴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琐事组成,如果缺个责任心,浑浑噩噩地应付工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伤害了自己只有一次的宝贵人生,伤害了学生只有一次的'花朵般的年华,而且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家庭而言,有可能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责任心显得多么重要。

然而想起前不久临川发生的学生杀死老师的事件,仿佛就是因为老师负责人的管理学生,缴了学生的手机,才招来杀身之祸的,那是什么让责任变成了坏事,甚至变成了一场祸害。

昨天,我有幸作为委评参与了学校的普通话比赛,听到吴明辉老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你参考的教案有多优秀,你的教学经验有多丰富,而是你的学生是否适应这份优秀教案,是否经受得起你所谓教学经验的折腾。”我突然想到,那个临川的学生,很可能就是不能消受老师的这份责任心,把老师负责任的行为,理解为对他的折腾,认为老师在为难他,所以才会对老师心怀怨恨,痛下狠手。

这里,我想岔开说一下,作为老师,一开始往往都是责任心的驱使让我们去做某件我们认为对学生负责任的事情,可一旦和学生有了暂时的矛盾,有些时候责任心就有可能成为某些老师捍卫自己师道尊严的手段,成了一个幌子,所谓的负责任的行为也确实变了味,极容易让学生理解成折腾和刁难。

临川事件中,如果只是学生误解老师的话,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可以用真诚的交流让对方感受到的,如果老师能用某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这其实是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的话,即使学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也一定不会对老师有如此举动的。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教师的责任首先来源对学生的爱。”如果能让学生理解到你对他的负责任的管束是建立在关爱的基础上。他即使不赞同你,也一定会理解你的。

去年,我在高二年级组办公,有一天因为学生在寝室赌博一事,班主任把他班上一位同学的家长叫来,准备叫家长带孩子回家反省,家长来了之后,和孩子一样对带孩子回家反省一事很不能理解,认为只是单纯的对孩子犯下错误的惩罚,请求老师原谅,不肯带孩子回去,孩子的态度更是从一开始就不好,甚至叫嚣着“老师,请你放我一马!”这让班主任非常生气。

我坐在一旁很气愤,忍不住说几句,我说:“这位同学,我不是你的老师,本来不关我的事,但是我实在看不下去,你我素不相识,我对你不是很了解,但我和你的班主任同事这么久,我了解你的班主任是一位有耐心,性格温和的人,而今天他对你生这么大的气,我敢肯定,错一定是你,在你和你的班主任刚刚的争辩中,我了解到你之前也是多次犯事,但在你一次次的跟老师保证改过之后,老师一次次原谅了你,希望你能有悔过,自己改正,可事实证明你把老师对你的一次次宽容,当做了一次次的纵容,非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这就像一个孩子感冒了,开始医生总相信他自己有抵抗力,能扛过去,没给他打针吃药,可是后来发现感冒非但美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于是医生觉得需要打针了,打针会让孩子觉得痛,于是孩子不愿打针,可医生坚持要打,因为这个痛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试想,如果星期天的晚自习,有哪位同学没按时到校,你的班主任一定会打电话给家长,问清原委,会催促同学尽快到校上课,为什么一方面同学没来,老师要催他来,而另一方面,你这么不愿意回家,老师却这么坚持要家长带你回去,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出于对学生的责任和爱护。因为你需要这一针的痛,才能深刻反省,只有这份反省才能让你将来到学校学习的时间变得有效果,否则只能让你误入歧途,越走越远。

你刚刚向老师叫嚣,让老师放你一马,你把老师对你的这份良苦用心当作对你的折腾和刁难,你有没有想过,一位负责任的班主任,在对他的学生做出这个决定时,他的内心一定是挣扎和痛苦的,你的老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思,而今天你的表现,让这么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不关为你流汗,还要为你伤心流泪。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没有竞争,没有根本的矛盾,老师总是一心希望学生好的,可是的刚刚的态度像是对待一个仇人一样,把老师推向敌对的一面,你将来走向社会,有多少人是要跟你争,跟你抢的,有多少人对你是机关算尽的,今天,因为你的错误,你跟一心想你好的老师的关系都搞成这样,你将来面对社会的时候,又将如何立足?”我在讲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是严厉而生硬的,但这个孩子没有回一句嘴,一直默不作声的站着,我想这些话不光让他醒悟到班主任对他的负责,更让他感受到老师责任心背后的那份温情的爱。

很喜欢一段话,愿意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梭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最后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成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的老师。

谢谢大家!

师德报告会演讲稿(精选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德报告会演讲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报告会演讲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在座的朋友们:

大家好!

晨光朦胧,我在抗震纪念碑的石雕下默立良久,又在古老而清新的月光中绕到一片地震遗留下来的废墟前。透过堆堆烟土,我仿佛看见了疾驰而至的火球和千奇百怪耀眼的光亮;我仿佛听到了飓风般的呼啸和轰隆隆沉闷的巨响。山崩地裂、房摇树晃,大地发泄仇恨般地疯狂痉挛,二十四万同胞丧生。我校刘华枝老师的一儿一女也不幸死于这场劫难。

谁没有舔犊之情?谁不爱自己的亲生骨肉?失去了膝下绕行的一双小儿女,二十五岁的刘老师心里总是隐隐作痛。极目远眺,大地只剩下一片苍茫……亚里斯多德曾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悲痛过后,刘老师便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洒在教学中。

刘老师二十九岁那年冬天,她刚怀孕两个月。刘老师给来问问题的几名学生讲完最后一道题,正要回家,突然一个学生跑来,说她班上的王大明头摔了很长的一条大口子,还在流血呢!刘老师一急,从楼上往楼下跑,一脚踏空摔了下去……王大明的头被及时止血包扎了,而我们刘老师的孩子却再也保不住了,医生诊断说她再也不能生育。丈夫闻讯,心如刀绞,他用双手使劲捶打着自己的头。苍天在上,你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夺走他们的孩子呢?巍巍群山不语,回报给她的是满目葱茏;滔滔江河无声,流淌着她对党对人民的一片真情……填海的精卫啊!逐日的夸父啊!你们都来看看,她虽没有彩衣飞舞,没有功章闪耀,但她是天地间行走的最美、最神圣的精灵!她公而忘私、刚直不阿,不正是我们唐山人民抗震精神之所在,不正是我们共和国师魂精髓之所在吗?

二十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连年在区里排前几名,她以火一样的热情教育并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有位叫刘金成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家里只有重病的父亲,他想辍学。刘老师便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每月抽出几十元,从初中供到高中,又从高中供到大学毕业。当刘金成从税务局领取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望刘老师时,这个生性坚强的小伙子竟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任凭眼泪刷刷地流……

由于长期站立,刘老师患了严重的静脉曲张。19XX年冬天,有一天上课时,她实在支撑不住了,双腿一软,从高高的水泥台上跌了下来。学生们扑过来想扶起她,可她却强装笑容说:“我没事,你们快做练习去。”望着刘老师那痛苦的样子,学生们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刘老师不是将军,也不是劳模,然而为了神圣的事业,她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大的奉献!在那之后不久,她竟分不清哪里是大雪堆、哪里是路,医生检查后说她左眼0.4,右眼0.3,患了严重的青光眼,必须马上手术治疗。可她想自己是班主任,又教着四个班的课,学生又临近大考,再说哪有足够的钱做手术呢?于是她悄悄请别的医生开了些止痛药,硬撑到放假。后来,她再吃止痛药也不管用了,她才不得不来到医院做手术。医生诊断说由于耽误治疗,双眼已不可能完全恢复。学生们得知后,排着整整齐齐的队来到医院门口,班长捧着学生们捐来的夹杂着硬币的三百元钱,望着刘老师苍白的脸及缠着厚厚的白纱布的眼睛,他早已泣不成声。“刘老师啊,我们虽然看不到您往日两汪清水似的大眼睛,但我们却看得见您透明的心灵……”让历史停留在这一秒钟吧,让我为我们敬爱的刘华枝老师行一个深情的注目礼!青春会在这里留下美好,世纪会在这里刻下永恒的丰碑!

我们晨观日出,暮看日落,珍视生命,忙忙碌碌在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而我身边的刘老师,心中曾满布伤痕,但她从不慨叹命运的沉浮,像马尔克斯一样,她用行动着就了新时代的“《百年孤独》”。她正如一股山间的清泉,又像一轮九天的明月,带给我们一片清新、爽朗和光明。每当我在夕阳的余辉里注视着她瘦小而背略弯的身影,每当我亲眼目睹着她手提几块很重的小黑板,头发上、身上又沾满了粉笔灰的情景,我的心中便涌起一阵阵感动!望着她风中飘飞的白发,望着她眼角额头深深的皱纹,望着她那永远也不会让人淡忘的笑容,朋友啊,您难道不为祖国拥有这么好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刘华枝一样的人接过共和国教育这面大旗,延续着人类的文明;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唐山人,以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建设并改变着这座美丽的新城!

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

聚在一块,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个星空;

站在一处,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信念不倒的墙!

携起手来,让我们肩并肩,用青春和热血铸造共和国的师魂!

谢谢大家!

师德报告会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同事:

大家好!

昨天接到领导老杨电话,给我布置任务,让我今天在大会上谈谈做班主任过程中的育人经验和师德师风方面的体会。说实话,接到这样一个任务,我心里有些惶恐,教书时间不长,作为班主任更是个新兵,哪里有什么经验可谈,仓促中应承下来,理理思路,想想能谈的也只有我个人入职后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在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权做是向大家汇报、交流,不当之处见笑大方,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前辈理解、指正。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践行师德,以爱育人》。

师德是什么?我常常问自己。为此,我曾特意查阅过师德的含义,词条里是这样解释的: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回头想想我不长的育人教书生涯,虽然我没有刻意去想、去做,但我发现,在践行师德这个问题上,我的实践与师德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其实我对师德的理解很简单:用一颗对学生的真心,赢得学生对我教育的认可与配合。如果说,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培养、拥有崇高的师德和无限的爱心境界是务虚的话,那么践行师德,把要求、境界化为自身的具体行动来感化影响学生就是实实在在的务实,这一虚一实,在我看来,无可缺一,共同构成了对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全部要求。

记得陶行知陶老师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是老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德行来影响学生,以无尽的爱心来感染学生。这句话至今我仍印象深刻,它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名教师身上肩负着多么大的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我实际的育人工作的中,我也努力的践行着这样一个理念。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工作中的两个方面:

一、身体力行,化师德为具体行动

育人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往往身教的力量会大过言传。所谓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的行为习惯无形当中就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老师能够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那么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渐学会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老师每天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工作,让正能量充满身心,那么无形中,学生也会被这种正能量所感染和影响。

比如,在解决班级晨读秩序这个问题上,我就体会到了身教大于言传的力量。我要求班级同学7:30前进教室,40分开始早读。但接班初期,情况并不是理想,迟到、早读混乱现象时有发生。虽经多次教育整顿但效果仍不明显,在和学生交流,查找症结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会以老师也不守时来作为搪塞的理由。学生的这个托词,让我忽然意识到了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鉴于此,在班上我提出,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

就这样,作为班主任的我,开始当起了学生的表率,我家住相城,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50分钟,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每天早晨7:30之前到校,尽量做到不迟到,不旷班,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兑现给学生的承诺,我的坚持也让学生大为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晨读迟到现象近乎不见,即使是最爱迟到的杨同学,经过我的努力与坚持,也能在班级规定的时间之前到校。这种喜人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已经内化为了班级同学的一种习惯。鉴于这件事的示范效应,在此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目的就是想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经验证明,这种做法在育人工作中,效果显着,屡试不爽。

二、真诚沟通,用尊重筑起育人的根基

苏霍姆林斯基苏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爱,师生之间就会没有阻隔。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的'人。

说到爱学生,在我看来它的外在表现首先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个体,一个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

每学期我给自己布置了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和每位学生谈心、聊天。每天课间或放学后,只要时机适当,我都会主动叫上几位学生和我聊聊天,话题主要是请他们给自己的老师提提意见,对身边的发生的事发表一下看法,对每位学生的谈话,我都十分专注地倾听;对每位学生遇到的苦恼,我都朋友样地给以真诚地帮助。

其实,与每位学生聊天,受益最大的不是学生,而是我自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为经常与学生们真诚而平等的交流,师生之间彼此加深了了解,不仅使我能更准确地洞察到他们的观点、态度和内心活动,摸清他们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随时反思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更主要是这种基于对学生尊重的做法,使我身边多了几十个最纯真无邪的朋友,他们愿意也乐于接受我的意见与教育,来实现自身的转变和进步。

再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等生同样重要,对后进生我们只要关心、爱护他们,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爱,使他们有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上的一位学生,一直对老师的教育阳奉阴违,无心向学,很多老师对他也多是批评。他自认老师看不起他,自己的自尊心得不到尊重所以自暴自弃。我深入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谈心,从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到老师没有歧视他,把他和优等生一样看待,而且对他是“偏爱”的,同时,教学时我给他多个“优先”,即发言优先,质疑优先,辅导优先,训练优先,对他在学习或纪律上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但同时又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消除了自暴自弃的心理,不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李镇西李老师说:教育,无非就是人格熏染和行为养成。但无论是人格塑造还是行为养成,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践行师德,用爱育人这一前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做一个在育人教学上踏实耕耘的实践者。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