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优秀
倚栏轩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优秀(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
到了我们这个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你如果安于现状不努力就有可能被塞到某个角落或者是被调离岗位。不要再抱有吃大锅饭的思想,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就敲一天钟工资照领的日子不再了。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后,我更加迫切地认识到要积极进取争做名师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求我们敢于担当,不忘初心,不能做名师但也要向着名师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一个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的好老师。以下是我结合十年来的教学经验的两点读书感悟。
一方面教学教研上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在魏书生任教的40年的岁月里,他都是不怕吃苦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的干好每一件事。魏书生说“每月给你200元工资不变,面前放着两副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挑哪一副占便宜?”有的青年教师说“当然挑100斤占便宜。”魏书生问“为什么?”答案是省了力气。而魏书生觉得不少青年人能力差工作平平,原因恰在这个观念上,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想想自己平时有时候也会出现懒惰的情况。比如局里面有人下来检查了,要求上公开课,自己心里面也忐忑最好不是抽到自己去上。而不是反观这是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上得不好最多受到上级的批评,但是这其实是使自己变成了强者的机会。多吃苦,多磨炼自己,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而魏书生平时也是勇担重担,有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同时还当教导处主任。而我们现在有谁做两个班的班主任?所以自己要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在我选择教师行业的那天起,我就选择了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身为物理教师的我能为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非常荣幸的。就如以前我们学校没有水电工人,而当时又是学校创强的关键时刻,许多的事情需要去做,这项工作多而且难,没人去做。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每天都汗流浃背把旧的开关换掉装上新的开关。给每一盏旧光管按上盖子,拉好新的线路。哪个班级的灯坏了马上修好,学生的龙头坏了马上修好。当时住在学校以校为家,也比较方便随叫随到,有时候晚修上着课突然没电了,自己饭也顾不得吃马上就去检修了。我认认真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创强也很顺利地过了。我积极的工作态度得到领导老师的好评,他们说我是做得最好、检修得最快的水电工。我时刻谨记着敢于担当不忘初心,在艰苦的环境里是最能磨练人的。现在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变,有了红色的塑胶跑道多建了一幢宿舍楼和教学楼。还有了体、音、美专用教室。昔日不尽人意的条件没有了,新的不尽人意的事情又出现了:工作安逸了,互斗出现了。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上,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
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经常抱怨现在社会环境变了,网络发达,学生家长又不管自己的小孩,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每个时代都有不尽人意的环境。魏书生刚教书时做班主任,并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学生呢?不尽人意56位学生全都是男生,是从各个班淘汰出来的学习后进生(一听到这我们现在的老师肯定头皮发麻了)。他们爱玩怕上课,有几位同学填学生登记表,连父母的名字都写不对。问他,他却埋怨:“都怪我爸的名字太难写!”面对这样的环境,魏书生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想等环境好了自己再好好教。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魏书生认识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面对现实,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长时间,他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有了明显的变化,全是男同学的班级学生们也和他成为了朋友,也帮着他搞教学改革,帮他设计公开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出人意料的高。看到这里比起我们现在的班级管理可见小巫见大巫了。在我接任的有个内宿班班主任,班级里的纪律也是乱成一团。刚开始接任,班里面的学生鸡飞狗跳,一开学有位同学就从我的背后推了我一把,差点把我推倒了。后来了解到这位学生在七年级时用刀子捅了同班同学一刀,刀子从后背穿到前胸。我了解到事态的严重,这位学生心理有严重的问题。其他老师劝我别管他了,把他当屁放了,万一你管他,他从后面捅你一刀怎么办?我说我要管他我要治理好他,以后死还不如现在死,现在我就要管他。我找了他家长过来了3次,叫家长和学生写了保证书,在班里惩戒了学生,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课后又给他做了多次思想工作。后来这位同学在我的悉心教导后变得认真了,上课认真听讲都不睡觉了,平时劳动也变得积极了。在街上看到我也都跟我打招呼了,我很开心他的变化。如果当时我接手他们时,放任这一学生不管,那么他就会变得更加变态,整个班级也会变得一塌糊涂。所以不要抱怨环境,要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努力改变现实环境。
以上是我在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后的点滴感悟。也以此来告诫自己时刻谨记敢于担当,不忘初心。
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
静心品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深深的折服于魏老师的博学与智慧,心领神会之间,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魏老师宽广的胸襟,宽阔的视野,智慧的诠释,给了我有力的指引。让我摆正心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都要以乐观、豁达的心胸面对,对所有的不尽人意一笑而过,留出时间执着追求自己的事业。魏老师告诉我们,要不断挑战自己,不能仅仅把教育当作一种职业,而应把教育当作事业来经营,要让工作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内在的需要,成为展示自己智慧的舞台,这样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才能实现自主发展,构筑教育人生的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教师,确实平凡,但平凡的人,只要有心同样能感受到这平凡日子中里点点滴滴的幸福。站在平凡的岗位上,感受着一群活力四射的蓬勃生命,领略平凡中的'幸福和快乐,何尝又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名利也好,恩怨也罢,都可以放置一旁,不去管它,只要我们心胸宽广,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气。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快乐,工作的快乐,拥有自己的精彩。
二、在学习与反思中成长
翻阅魏老师的成长经历,正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慢慢走向他的“那份教育晴空”。教师要在学习与思考中凝练生命的精华,让生命不断增值。教师要多读书,多反思,多总结,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做思考着的教师!
当我们置身于班级繁忙的事务中时,反思就显得愈加重要。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去忙,更要用心去忙。因为班级管理的艺术,更多的体现在调整、谋划、经营。所以,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这里的“理”就是思考,就是反思。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只是注重“管”,而忽视了“理”,总觉得自己对工作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多干苦干,就可以了。其实,智慧方法更重要。“管”与“理”是我们对班级工作的一个梳理与反思的过程,对班级管理而言,我们不能只顾低头苦走,更应该抬头看路。”
一直很欣赏一句话“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作为教师,要想拥有智慧,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始终处于“行动”之中,坚守着自己的思想追求,坚守着对事业和学生的真爱,始终如一地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迈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在不断的追求中更优秀的成长。
三、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关键在于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尝试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应当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我们还要学会在学生的必然行为中找偶然的进步。孩子的。优秀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缺点也不是永远存在的。要及时捕捉到,把握住,运用好。在一系列正面方法的鼓励下,学生一些微弱而闪光的优点,最终都会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班主任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衰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平等地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与爱护,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相信一定会收获和谐的爱的阳光。用自己的宽大胸襟和智慧,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静心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似与魏老师倾心交谈,给了我太多的启示,这些启示会指引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立足平凡,却不甘平庸,用博爱与智慧点燃梦想,拥有自己的精彩!
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3
最近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受益匪浅。我被魏老师的大工作量和高教学质量深深地感动着,魏书生老师和别的专家最为不同的是他总是深入浅出,用最简单的事例引发人们最深刻的思考,用最通俗的话语阐述最精辟的道理。
全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事例,叙述了魏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魏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发展每一位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其实就是因材施教、照顾差异,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学习上,课堂上不搞齐步走”。摸清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推进,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这是魏老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全班教学质量的法宝,是魏老师教学生涯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实际上,这一做法更适合于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也是我们大家正在努力或应该做的。
读了《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我觉得魏老师的成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然,魏老师说过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但我认为魏老师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原谅学生的缺点,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才是成功的关键,也就是对学生深深的爱和满腔热忱的责任感。只有爱学生,才会为学生当前的健康成长想奇招、妙招和实招;只有对学生有责任感,才会对学生未来的幸福明天找准支撑点和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还为班主任量身定位、打造良好的教育形象,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详细、科学、实用。之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不是教给我们工作方法,而是向我们阐释了做班主任的一种超然境界,只有进入了这个境界,无法也是法,也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本书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魏老师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但书中魏老师许多成功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笑对人生;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尊人者,人尊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扬长开始;科学管理班集体;调解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好;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前唱一支歌等。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1、具有了解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学生问题。
2、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而不是对学生大呼小叫,批评指责。班主任要做到以言动心,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教育的艺术。
3、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班主任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和交往能力。
读后我深感魏书生老师是中国大地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老师、是中国教育界杰出的人物。我要向魏书生老师学习,以神圣的态度,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无愧于我们的学生,无愧我们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平凡却伟大的历史。
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4
自从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后,一直想借他的书来看。今天终于得到了这本梦寐以求的书,看着封面上那熟悉的像,感觉是那样亲切。他就像你的一位同事,在和你闲聊工作上的事情,又像你的邻居,在和你拉家常。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看着那些文字,犹如又听到了魏老师那亲切的声音。这本书共八章,第一章是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第二章是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读每一章节都有不同的感受,以下就是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我们都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是埋怨,是悲观,是失望呢?失望过了,悲观过了,又能怎么样呢?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人不能让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提高了,才会发现事物都是新的。
二、怎样对待后进生
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魏老师的方法真是多得数不可数,有这么多的方法去对待后进生,难怪会有这么好的效果。纵观自己的方法,多是训斥一顿,有时也好言相劝、讲道理,但效果不大,于是就会放弃或置之不理。今天魏老师的这些方法无疑是我怎样对待后进生的一
盏明灯。如果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我相信会有收获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15种方法总会有它适用的地方。
三、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我们的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他们学会做人。但提高学习的效率都有哪些方法呢?魏老师为我们指出了很多方法,以前我也试过一些,但效果不明显自己也就放弃了。其实,我自己也有懒散、拖拉、犹豫这些坏习惯,学生有这些习惯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要想让学生有改变,必须先改变自己。针对这些情况,我教会学生学会利用“边角涂料”,这种方法对于诗句、格言、要求背诵的课文都很有效,而且抽一定的时间去检验,同学们的兴趣都很高。我就不用发愁诗句、格言等内容。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四、和学生一起接近大自然
当读到魏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到双台河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一起开荒种地、一起到河边去摸鱼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欢乐的画面,耳边响起了一曲曲动听歌声。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是啊!回顾我们现在,根本不敢带学生去玩,一宗宗安全事故、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望而却步,即使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我们也会找出千百种理由去说服他们。于是,在千百种理由下,同学们不在用渴求的目光去探寻美妙的大自然,用那种近乎呆板的神情看着那令他们心烦的课本。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这个局面?是那一条条生硬的规章制度、是那一宗宗血的事例。曾记得我们读书时,每到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都会带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去追逐春天的
脚步,到河边去倾听小鱼儿的谈话。而这些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灵的深处,让我不时回味。现在的学生,他们没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一起领略儿时的快乐。曾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连弹珠珠都不让学生玩,学生的童年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我真的希望能带着学生一起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