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方案大全 > 正文

疫情防控复课工作方案

2025/05/07方案大全

倚栏轩整理的疫情防控复课工作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疫情防控复课工作方案 篇1

为切实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结合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坚决阻断疫情进校园、确保师生不被感染”为目标,科学制定学校开学前后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学校顺利开学,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防控任务

(一)开学防控准备做到“四个到位”

1、摸底排查到位

一要摸清滞留区外师生情况,实行信息化远端管理。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摸排当前滞留区外的师生人数,按教职工和学生分类登记,建立电子台帐。建立“日报告”制度,每日逐级上报人员流动信息。

二要摸清全体师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对全校师生及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大起底。重点做到“四个摸清”:摸清是否来自或滞留疫情较重地区;摸清是否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摸清是否有不适症状;摸清假期活动行踪。建立师生健康卡管理制度,每位师生每日填报健康状况和行踪,在此基础上,逐级汇总形成全市师生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监测。(工会负责)

2、分类隔离到位

一要设置独立集中隔离点。二要严格落实分类隔离。

3、物资储备到位

要提早储备学校疫情防控所需防护物资,对紧缺的口罩,采取由属地政府供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购买、学生家长自筹、向社会募捐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要为所属学校提供必需测温仪、消毒液,学校要统筹安排好学校安保、保洁等人员。

4、重点场所消毒到位

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做好校舍室内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工作。

(二)开学后防疫做到“四个周密”

1、周密安排师生上课作息,实行“三错时”

一、进校错时,分年级按间隔10-15分进校。

二、要实行错时上下学(课),分年级按间隔10-15分钟依次错时上下学(课)。

三、要实行错峰就餐。

2、周密守护师生健康,落实“五项制度”

一要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制度。学校要严格出入管理制度,在封闭管理期间,师生不得随意出入校门,上学、放学统一刷卡进出校门。如有学生患病等突发情况的,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出校门。

二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对全体师生员工每日最少进行两次体温检测(进校门进宿舍、时必须测体温)。

三要落实疫情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各学校要随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向所在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进行健康检查,并视情况及时安排到指定医院就诊。

四要落实因病缺勤(课)登记和追踪报告制度。学校每日要统计师生的出勤(到校)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课)师生要及时登记报告,指定专人负责,实行病因追踪。病愈后由学校领导和医生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共同研究认可后方可返校。不允许师生带病上班(课)。

五要落实健康教育制度。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好健康教育课。同时,要通过新媒介宣传手段,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确保师生知晓率达100%。要做好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为师生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

3、周密管控集体活动,做到“四个严禁”

一要严禁聚集性活动。学校不得召开学生晨会、家长会,不得举办活动、讲座等聚集性活动,取消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

二要严禁师生串岗串班。教师上班期间实行签到坐班制,不得相互串岗串门;学生以班为单位管理,严禁串宿串班,不得扎堆聊天,不得成群结队、追逐打闹,出入教室、餐厅、宿舍门口时,不得拥挤推搡、聚集就餐。

三要严禁校门口人员聚集。学生上下学出入校门口时,保持1米距离,有序出入。保安人员要维持上下学时校门口秩序。不允许任何人员在校门口逗留聚集。

四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确因工作需要来访人员须进行严格登记、测量体温,禁止未佩戴口罩或体温异常人员进入校园。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场地一律暂停对外开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一律暂停。

4、周密管控重点场所,做到“三个严格”

一要严格食堂管理。各学校要规范食堂管理,实行“明厨亮灶”,严把材料进口关、食品加工操作关、从业人员体检关,落实食堂操作人员、采购人员、配送人员、检验人员佩戴口罩、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制度。

二要严格住宿管理。实行宿舍封闭管理,建立出入人员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住宿生一旦入住,不得接受外来食品。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学生就寝后“零报告”制度,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日消毒两次。

三要严格教学场所管理。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对教室、办公场所、图书馆计算机室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日消毒两次。对学生经常触摸的门把手、桌面、计算机(鼠标、键盘)等重点物品、部位要定期用酒精擦拭消毒,并建好消毒擦拭记录。

疫情防控复课工作方案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的部署,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防控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贯彻落实到位,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领导

成立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长室,负责处理防控工作事务,办公室负责人由校长兼任,成立若干工作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组员包括级长、教研组长,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防控工作,压实责任。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制订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领导。

三、工作组及分工

1、防控组:XXX担任组长。建立疫情通报机制,按时上传下达。提出疫情控制措施。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落实防控工作指引,规范处置流程。建立疫情处置队伍。统筹工作小组工作和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2、保障组:XXX担任组长。制定防控物资保障及应急方案。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供应和调节。防控物资的资金申请。环境卫生的整治、消毒,保障校园的干净、整洁、平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3、教学组:XXX担任组长。开学前,制定网络教学方案。落实分工责任,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开学后,根据情势科学合理调整课程计划、教学方式。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和辅导。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4、宣传组:XXX担任组长。做好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正面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跟踪网络和上级要求,做好舆论引导。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5、维稳组:XXX担任组长。做好学生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讲,杜绝谣言。及时通过晨检等手段发现病患者,及时检查、诊疗、确诊。做好密切接确者的隔离。处置防疫工作家校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6、督查组:XXX担任组长。检查防控工作进度和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防控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防控工作难题。检查督导防控工作人员的作风和态度,做到令行禁止。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具体措施

1、积极开展防疫宣传。

学校要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微课掌上通等途径发送发布相关疫情防控知识和核心信息,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和家长居家或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外出活动戴口罩,尽量减少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外出返家及时清洁双手,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开学前1周,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再次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做好本校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

2、开展爱国卫生行动。

全校统一部署,在假期师生返校前、师生在校期间,持续、深入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重点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的专项行动,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推进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全力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3、全面掌握师生假期动向。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开展师生动向全面大排查,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并做好排查登记。重点摸排学校湖北籍教职员工、学生的数量以及近期进出湖北的师生情况,做好台账。对返校师生通过短信、微信等途径,做好点对点的提示提醒。对滞留防疫重点地区的师生劝其推迟返校。已经返回的,安排专人做好登记,井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中心,采取隔离措施。

4、建立师生健康登记制度。

安排专门人员,了解每一名教职员工(含校内居住的其他人员)和学生假期去向及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好登记并报教育主管部门o如发现学校师生员工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症状,根据《学校发热呼吸道症状病例应急处理方案》,引导其隔离就诊直至康复后再返回学校。并填写《师生因病缺勤登记表》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疫情防控复课工作方案 篇3

为了做好我校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疫情在校园内发生,确保我校师生返校复学安全顺利,根据省、市、区新冠肺炎应急指挥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区教体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要害在早、重点在查、关键在控、基础在防”的防控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防止疫情在校(园)发生,守护师生健康,维护校园稳定,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员工返校复学。

成立复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确保安全、统筹兼顾。在确保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学习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2.坚持分段错峰、分级推进。根据学校实际科学合理安排相应间隔时间,学生错峰上下学,避免人员聚集。目前在封控区、管控区区域内的学校暂不复学。

3.坚持责任落实、保障到位。落实校长书记主管责任、分管校长监管责任、各包保年级行政人员负责各年级,学科教师及班主任落实责任,师生员工和家长的自我防护责任,确保防控措施和物资保障到位。

三、返校时间

2022年5月23日全校师生返校复课。

四、返校条件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如下:

(一)学校(园)所在地属于我市封控区、管控区的暂不组织返校复课;师生员工居住地属于我市封控区、管控区的暂不返校复课;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本土聚集性疫情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复课。

(二)不属于《西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2022年春季学期返校负面清单》(附件1)中任何一种情况。

(三)学校(园)疫情防控条件达到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园)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到位。

(四)所有返校复课人员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返校前提前2天配合学校(班主任)填写《健康信息申报卡》(附件2)并线上提交,在健康申报合格后,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昌通码绿码、核验行程卡返校。

五、重点工作

(一)复学前期准备工作

1.返校前的准备工作(总负责:向捷)

(1)整治校园卫生。(负责人:程银,刘国飞成员:校医、保洁)

复学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大整治,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健康观察区(室)等重点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师生高频接触的设施设备进行全覆盖卫生清洗、消毒、通风换气,务必在复学前做一次彻底的消杀,复学后整治消杀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消杀造成校园环境污染。

(2).严格校园管控。(负责人:王华,成员:所有保安)

严格执行门岗管理制度,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严禁任何社会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校园,严禁任何学生、家长进入校园,严禁任何未佩戴口罩人员进入校园。学校出入口按要求张贴“昌通码”二维码,所有入校人员核验身份,“四查一戴”(查验体温、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情况,戴口罩)严格履行“四查一戴”(查验体温、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情况,戴口罩)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

(3)落实健康监测。(负责人:刘国飞,成员:杨思、所有班主任)

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持续监测全校教职工、学生的每日健康情况,精准掌握目前居住在封控区、管控区以及红码、黄码师生的详细信息。根据不同情况,按照居住地社区要求落实分类防控措施,实行“一人一案”,确定具体返校(岗)时间,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返校(岗),确保所有师生员工都能够得到健康监测。

所有返校复课人员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返校前提前2天(5月20日—21日)打开微信小程序二维码(见附件:南昌市铁路第一小学防疫信息采集)在线提交《健康信息申报卡》和《防疫承诺书》。教师在学校工作群中打开小程序在线提交。

5月22日家长需在线提交学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时间是截止到23日上午9:00)、昌通码绿码、核验行程卡(勾选了行程码的一屏展码截图)。教师在学校工作群中打开小程序在线提交。

以上家长提交的资料由班主任收集并审核,在健康申报合格后,经班主任许可后方能返校。

全校教职工及后勤人员的电子稿由杨思老师负责审核,在健康申报合格后,教师方能返校。

以上《健康信息申报卡》、《防疫承诺书》和本人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一屏展码纸质材料须在23日上交,教职工的由总务刘国飞主任负责收集,学生的由班主任统一收齐后交总务处刘国飞主任处。

(4)加强防疫培训。(负责人:刘国飞)

根据最新的《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等文件要求,邀请属地疾控、卫监部门对学校师生员工进行一次防疫培训。分类开展师生日常自我防护措施、保安人员校园管控措施、保洁人员环境消杀措施、餐饮服务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等培训,进一步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

(5)做好物资储备。(负责人:程银、刘国飞)

提前准备好一个月数量的防护用品,特别是消毒液、医用酒精、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红外体温测量仪(测温枪)等要配足配齐。要按省教育厅通知要求设置远离人群密集场所且环境通风良好的“健康观察区室”。对卫生间、食堂等处公共洗手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完善。

(二)返校时的有关工作(总负责:向捷)

1.有序组织报到。(负责人:杨丽萍、陈芳)

分年级、分批次、分区域合理有序安排学生返校,减少学生聚集次数和时间。所有入校(园)人员要核验身份,进行“四查一戴”(查验体温、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情况,戴口罩),来访人员经批准同意入校后,可做抗原检测并进行登记,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严禁入校并按规定流程处置。

学校返校时,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储物包,内装几个口罩和一件雨衣。

返校报到时,所有师生员工须向所在学校提供个人健康报告(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等)及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教职员工本人或学生家长(监护人)签字确认。

2.加强人员管理。(负责人:刘国飞,成员:杨思)

师生员工应实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监测体温,确保在离家出门上学前无发热、无症状,不带病上学(岗)。返校时,所有师生员工须向所在学校提供个人健康报告,小学生由家长填写,教职员工由自己申报,内容包含健康状况和近期出行情况等需要关注的事项(由学校提前向学生或家长告知申报内容)。在逐一核实信息后,无《西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2022年春季学期返校复课负面清单》的师生按照要求返校。仍在隔离以及居住在封控区、管控区的人员暂不返校,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人员暂不返校。对暂不能返校的师生由学校和班主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3.加强上下学管理。(负责人:王华,成员:全体教职工)

实行不同年级错峰到校、错峰放学。师生在上下学(班)路途中做好健康防护,避免人员聚集,尽可能做到学校、家庭往来“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学生返校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教职工尽量自驾车往返学校,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并尽量减少与公共物品、人员的接触。学校主动联系属地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维持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时,要按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在东门指定的放学点接孩子,避免扎堆聚集,家长等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校园。

因铁路七村社区目前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上下课期间通过社区内部道路到达学校西门的门岗已封闭,故师生只能从东门进入校园。学校维稳办要调整学生上下课放学时间及接送点,以避免家长人员聚集。

(三)返校后的防控工作(总负责:向捷)

(1)规范校内活动。(负责人:吴颖、熊林、王华、班主任)

按照“网格化”要求实行划片管理,结合课间安全岗设立楼层执勤岗位,加强楼栋间、楼层学生管理,避免楼栋间无关人员流动,降低各班级间学生相互接触。以班为基本单位,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相对固定和保持安全距离。在疫情结束前暂停各类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根据上级的通知,学生的课后看护不进行第三方的课外兴趣类班级活动。

(2)严格落实晨、午检。(负责人:程银,每天值勤行政、每天测温岗教师、班主任)

师生进校前在家自行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无发热状况则可到校(学生要在进校前出示每天体温监测登记表)。学生进入校园前要在测温点通过测温通道进行体温监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校园,体温异常者要进行二次复测。各班班主任上下午第一节课前要对学生进行晨午检(用额温枪检测),对对体温有异常的,发热或有其他疑似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送往学校隔离室休息,同时通知家长及时安排送医就诊,同时上报校医并进行登记。如不是新冠肺炎症状,则要求发热学生就诊后做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返校。如是新冠肺炎患者学校则根据上级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全校师生在校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上体育课、用餐除外)。

(3)严格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负责人:刘国飞,杨思及全体班主任)

班主任和当天值勤行政在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对师生进行考勤,及时了解因病缺勤师生的患病情况和原因。对可疑症状者,应每日追踪了解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并建档登记(要的相关佐证材料)。

(4)严格做好校(园)日常卫生消毒工作。(负责人:程银,成员:校医、保洁)

在配餐间、卫生间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安排专人每日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车辆、幼儿园玩具器械、教育辅助设备、电梯、桌椅、地面等进行2次消毒,对教室、办公室等场所早、中、晚非上课(办公)时间打开门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要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标识明显),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5)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负责人:程银、王华、中餐看护教师)

疫情结束前,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值守;错峰上学入校时段,保安对非上下午(8:00-8:20;13:40-14:00)时间段进入校园的教职工、学生要核验身份进行“四查一戴”(查验体温、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情况,戴口罩),且体温正常方可入校,严禁带病上学上岗。避免学生或家长在校门聚集等候停留,谢绝一切与学校教学活动、卫生防疫等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同时加学生用餐管理,复学前督促配送餐企业相关人员到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方可返岗复工,对身体健康状况有疑问的,要求其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要加强对配餐企业有关人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所在社区报告,按规定到指定医院就诊。严格执行加工、售卖、储存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餐具、用具消毒操作规范,食品留样、餐厨垃圾处理等应符合规定并做好记录。就餐要采取分餐制,实行分年级、分班级、错时间、分教室就餐,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原则上所有学生自愿参加中餐看护,但为减少学生上课途中的接触感染的不安全因素,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所有学生在学校自愿用餐,不允许外卖和其他方式送餐。

保安对送入校园的物品(教师的快递、家长送孩子的物品等)要严格落实外包装消毒措施。快递、包裹等一律实行无接触配送并放置在指定区域,按规范消毒(消毒剂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为30分钟),消毒后静置30分钟,并建立详细登记台账(包括快递来源地址、收件人、签收人及中转人、消毒人、消毒时间、消毒方式等)。

(6)严格落实健康教育课,关爱贫困生(负责人:李文曼、吴颖、王艳、李永昌、熊燕萍、熊林、健康课教师)

把对学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和传染病防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返校健康教育“第一课”,通过晨会、少先队活动课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应对疫情。对曾经出现过确诊、疑似、隔离、发热的师生不得歧视。对贫困生要关爱,引导师生、家长强化自我防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规定,避免或减少前往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非必要不离昌,养成在人群密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一米线”等基本卫生习惯。

(7)严格落实应急处置。(负责人:黄城红、向捷、各班班主任)

如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症状和异常情况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以下几方面应对措施:

①如教职工和学生在校出现发热(≥37.3℃)、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结膜充血、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为其佩戴医用口罩并送往健康观察室,同时向学校校长或分管校长及所在社区报告,并通知家长(家属),同时按规定学校向教体局和属地疾控中心报告。

②如发现教职工和学生疑似或确诊病例,应配合属地疾控中心、社区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和后续工作,在其指导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疑似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所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功能室,以及使用过的物品等进行终末消毒。

③如教职工和学生被疾控部门评估确认为密切接触者,应立即按照划定报接触者人员名单,督促相关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落实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要求,同时做好参与疫情处置人员的防护以及特定场所的消毒工作。

④如学校发生1例及以上疑似、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应启动学校内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应急机制。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协助做好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限制疫点区域人员出入等工作。必要时,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防疫指挥部批准,采取停课措施。

(8)持续推进核酸检测“适时抽检”。(负责人:刘国飞、校医)

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返校后对复课学生实行滚动抽检,每日抽检比例不低于20%,教师及其他后勤人员每日一检(根据上级要求适时调整)。各班学生在返校后准备一张学生本人的健康二维码并过塑,以备在校园进行核酸检测时的信息登记。

(9)做好线上教学与返校后教学工作衔接。(负责人:李文曼、王艳、熊燕萍、各学科教师)

认真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参加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摸底评估,掌握其熟悉情况,结合自习课、课后服务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辅导。要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防疫一线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针对尚在封控区、管控区、黄码、红码或因身体原因等暂时无法到校学习的学生,学校要安排专人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做好教学辅导和关心关爱工作。

六、工作要求

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安排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校园疫情防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深化思想认识。全体教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坚决服从市指挥部和属地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严防严控、联防联控,坚决守住校园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

2.压实工作责任。全体教师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主体责任,坚守岗位、严守职责,强化担当、层层负责。各行政人员要按职责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切实相负起应尽的责任,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困难,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3.加强统筹协调。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疫情防控、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年级、班级、老师、家长的积极性,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织密群防群控的工作防线。

4.严格督导检查。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全体教师要按方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的,不敢担当、作风漂浮、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

疫情防控复课工作方案 篇4

为指导高等学校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高等学校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精准防控,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开学前

(一)学校的准备

1、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按照教育部门复学复课有关规定,学校做好秋冬季节高发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师生和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周密安排学生返校报到,有序推进秋季开学工作。

2、严格落实辖区党委和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提前有序做好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和工作安排。

3、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教育部门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指导,推动学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服务,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

4、学校提前熟悉掌握当地医疗服务预案,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来源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各项防控措施。校医院、医务室等应当充分发挥联系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纽带作用。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开展防控应急演练。

5、提前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储备。在学校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卫生设施管理、卫生保障、监督落实等工作。培养学校卫生管理员、志愿者、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

6、开学前对校园开展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所有场所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

7、组织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开展防控法规和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8、做好新生入学防疫准备。做好预案和健康提示,开展新生和家长防疫知识宣传和防护指导。统一安排好新生接送、报到、注册等各环节的防控防护措施。

(二)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准备

9、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开学前进行连续14天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如实上报学校。

10、及时掌握学校的各项防控制度和本地及学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势、防控规定。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加强锻炼,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11、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开学时间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返校时须向学校出示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材料。

二、返校途中

(一)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

(三)如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当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三、开学后

(一)学校管理要求

1、严格日常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等。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加强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体魄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提升。开展经常性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2、聚集性活动管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体育等活动。尽量开放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3、进出校登记制度。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学校要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4、教室卫生管理。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卫生清洁,垃圾及时清理。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5、食堂卫生管理。采取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建立就餐、消毒等食品卫生管理台账。加强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餐余垃圾及时清理和收集。

6、宿舍管理。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

7、工作人员防护措施。校(楼)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工作服。

8、健康教育课堂。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入学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师生、家长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师生主动接种流感等疫苗。关注学生心理等问题,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二)学生管理要求

1、学生到校时,应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安全有序报到。入校时接受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合格后方可入校。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接送人员进入校区。

2、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注意用眼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

3、严格遵守学校进出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在校园内的学生和授课老师,可不戴口罩。

四、应急处置

(一)学校所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当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

(二)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学生应当及时报告辅导员,教职员工应当及时报告校医院。学校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进行观察,由指定专人负责对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未设置校医院(医务室)的学校,应当就近前往社区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

(三)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四)学校对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