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 篇1
德胜公司的员工大多数是来自聂圣哲的黄山老家的农民,公司的固定资产达3亿元人民币,全由他一人运作和管理。聂圣哲是奇才,称《德胜员工守则》为管理界的圣经不为过!
在读的时候我一直非常认可德胜公司每次开会时,聂总带领大家说的一句话“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有的只是认真做事的精神。”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又蕴含多么巨大的道理,确实在我们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可以称得上不平凡的事情只有一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做事,如果能够长期养成这样的工作生活习惯,那就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另外,书中一直不断的提到德胜公司提倡的价值观: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既是价值观,又是德胜公司员工的信仰,更是德胜公司的企业文化,当一个企业能够建立这样朴实而又伟大的企业文化,并且不停留于表面纸上,能够切实地执行,那这样的企业注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还有“鱼钩和鱼网”这段,以织鱼网的目标去经营一家公司,他们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为整个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公司以后的发展来考虑。这样的公司是很有远见的。
德胜公司教给员工的,不止是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认真负责。德胜公司始终把这一点作为座右铭。德胜公司的员工不论是谁,每天早上一定要默读:“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这就杜绝人产生飘飘然忘乎所以的思想,使得:诚信爱心精业感恩成为员工生活和工作的信仰,在工作中充满“爱”和“诚”。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雄狮的队伍必有钢铁般的纪律做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用铁的手腕执行制度,用爱去体恤,用包容接纳别人。
我想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所学校,想要做强做大,就是需要这种敬业精神,全体员工从我做起,做好本职工作,各个岗位,密切配合,一起合作,才能_完成这一事业。我们学习德胜公司的精神,必须养成人人都要有爱心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有爱心才不会伤害别人,才会尊重别人,才会把事情做的更好,“爱心需要勤劳、诚实做基础,爱心同样也要求不走捷径。”“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看似简单的十一个字,其实蕴藏着太多内容,它让我想了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的人?因为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更强大、持久,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只有做这样的人,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仔细拜读《德胜员工守则》这本被誉为企业圣经的书,紧接着给我的感觉是震撼。读这本书之前也读过不少书籍,但收获都不大,准确说是不会灵活运用。《德胜员工守则》从中国儒家传统和现代工商文明的高度,继承和发扬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提出了“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成为德胜人的精神和制胜法宝。他的言论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蔑视程序的人,永远是德胜的敌人”、“一个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不遵守制度的民族是一个不可靠的民族!”对照我所从事的工作,使人汗颜,同时像黑夜中的明灯向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他有这样的思想:德胜迟早是要倒闭的,我能做的是让它尽量往后推迟!一个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才有机会做到基业长青。正因为他有危机意识,德胜的业绩做到了年销售3个亿,在员工管理方面,他敢于提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同时保持人格的平等。他提出的员工关系简单化,并提倡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反对耍小聪明。他实行上班不打卡但要求上班必须满负荷工作;他提出管理人员必须是出类拔萃的员工,反对公司官僚文化;他严格要求工作程序化,严格质量和过程管理,信奉细节决定成败;提倡员工敬业、认真,关于员工是否重要的问题,他谈到:你如果把事情做得很出众,你有点重要,如果你把事情做得一般,你不重要,你如果把事情做得不好,就是一个起反面作用的人。
最后让我感动和佩服的是德胜公司提倡的“诚信”和“实力”(质量),从不请客送礼使回扣。在当今物欲横流、无视规则的市场中生存可谓少之又少,他也向中国的企业表明了自己靠“诚信赢天下”的操守,德胜,德胜,以德取胜!
日本地震让全世界看到了日本人的高素质,而人们对日本人高素质的判断仅仅是从地震发生,人们在超市里井然有序地排队购物,避难所里大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坦然面对自然灾害。而已,小小的几个细节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明礼仪课,由此我想到了这几天为了完成任务正在看《德胜员工守则》,它就是从吃饭、走路、睡觉、人际关系等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面面俱到地规范员工的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游戏有游戏规则,企业有规章制度,《德胜员工守则》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他是教你如何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德胜员工守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_规》,不知道制定制度的人是否从《_规》中受到的启发,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注重自身的修养的,看《_规》感觉有好多,我们现在有些已无法做到,有的也没必要这么做,而《德胜员工守则》可以说是更适合现代人的白话版的《_规》,我边看边对照着自己的日常行为,发现许多细节被忽略了,有些原本有的好习惯慢慢地被丢弃了,有人爱把白领和高素质人群等同起来,其实并非如此,人在这个社会上要受到别人的尊重,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你可以做不了一个白领,但你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德胜公司的成功使素质教育有了范本,我也找到了这本书为什么受欢迎的原因了。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管理的高明之处在于着眼于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提高,公司的总裁把提升员工的总体素质作为头等大事,要求在公司建立君子的天下,提倡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简单的而和谐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公司官僚文化,批判传统文化中垃圾的东西,公司员工在其所工作的环境里不断受到好评。
学习《德胜员工守则》,自己受益匪浅。德胜是一家外资公司,可德胜的这些要求正是我们的孔孟之道,正是我们的先人追求的道德目标。最后一句话做结尾“只要对学校有好处”相信当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想到这句话,那么我们的学校一定会更好!
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 篇2
读完《德胜员工守则》,我非常敬佩这样的公司,因为这个企业不仅盈利赚钱,还一直教育员工如何把人做好,同时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我个人认为德胜公司始终所提倡的价值观——“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就是该书的精髓。
当然,德胜的制度也从侧面衬托出德胜公司员工的伟大。比如说德胜所推崇的“洗马桶精神”,评判标准就是马桶洗干净后水可以漱口。其实很多单位也有关于洗马桶的规定,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去执行,正所谓做到不等于做好。洗马桶并不像我们所想得那么简单,它不是一件我们马马虎虎对待就能应付过去的事情,它体现了一种工作精神——员工要有不怕脏、不怕烦的精神。
写到这里,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不禁问自己为什么有时对制度的执行不够完美,反思良久我觉得还是因为对制度缺乏敬畏。我只是在享受制度带来的温暖,却没有更多地感受到制度的威严,而一旦感受到,必然会严格遵守。因此,作为营销中心一名员工,我必须要重新认识我们的规章制度,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关于企业文化篇,我觉得德胜公司创始人聂圣哲先生的几句话和他所推崇的平民教育让我感到回味无穷的同时又甚是敬佩。
“一个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不遵守制度的民族是一个不可靠的民族!”这话说得朴实而又豪迈,它是一个企业家、一个文化人、更是一个公民的呐喊;“制度只能对君子有效,对于小人,任何优良制度的威力都将大打折扣,或者是无效的。德胜公司的合格员工应该努力使自己变成君子,做合格公民。”
中国自古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觉得社会也好、企业也罢,能否和谐而有效率地运行,最重要的就是看它有多少遵循公民准则的“良民”。试问一下你愿意整天和一个好逸恶劳,偷奸耍滑,冷漠自私的人相处吗?除非你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或者你疯了。尽管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做一个合格公民是我们的底线。
聂圣哲先生所推崇的平民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完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加速度地向前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越来越需要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这与聂圣哲所推崇的平民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让更多普通人获得职业教育机会,培养一技之长,提升个人品格和素养。
读完全书仍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它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反思自己。可能,我站的角度没那么高,只是从自身角度去严格要求自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深入学习领会我们的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我们的规章制度,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做一个有规矩守秩序的人,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 篇3
《德胜员工守则》中提出的价值观: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让我们懂得了作为一名公司员工,应该具有爱岗敬业、关心集体、遵守制度等良好品质。本期向您推荐的是新桥营销中心员工唐强的《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让我们体会一下他读过《德胜员工守则》的感受。
《德胜员工守则》是我入职新锐团队读的第一本书。在阅读之前,我曾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本枯燥无味的、关于规章制度的书,而阅读之后,发现实则不然,该书包涵着深刻的管理思想和对中国人的透彻理解,触及了中国最复杂的管理问题,也就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问题。
《德胜员工守则》是德胜员工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不背后议论同事和领导及公司的一切;上下班不打卡,让员工自觉;不讨好政界人员,不搞商业贿赂,一切以产品的品质说话;财务规范做账,财务报销由报销人的信用作背书;管理人员不脱产,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是出类拔萃的员工,然后才是管理者;与同事、领导保持合适的距离等等。在我们的新锐团队也有类似的管理制度,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规定都是结合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总结制订出的。它们都是从员工的吃饭、走路、睡觉、人际关系等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面面俱到地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实际上,制度对于一个不自觉的人而言,或许是一种制约、一种束缚,而对于一个自觉的人来说,则是专心工作、舒心工作的保障。严格而琐碎的规定,是为了让员工形成一种习惯,一种认真负责的习惯,这种习惯,可以促成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发展又可以提高企业对员工的福利。所以,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习惯成自然,自然也就成了德胜的企业文化。从《德胜员工守则》可以看出,德胜公司是一个把价值观融进了制度规范的企业,是一个把制度规范做到极致的企业,是一个把制度提升为文化的企业。
聂圣哲先生,一个安徽山区农民的儿子,他不仅把美国先进的住宅技术带到中国,还把做人的道理也教给了在德胜工作的每一名员工,进而极大地影响了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德胜公司没有任何背景,发展壮大也不靠运气和地域优势,靠的是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理念,靠的是"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德胜公司的员工大多来自偏远及经济落后的农村,他们来到德胜后都要进行价值观及行为的改造,改造后的他们变得彬彬有礼,变得勇担责任,变得做事认真,变得行为文明。德胜把他们培养成一群绅士和淑女,使他们从农民一跃而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尽管这些工人的收入只是行业里的中等水平,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们坚守了"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优秀品质,在精神上,他们是贵族。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刚加入新锐团队时,领导给我安排的主要任务却是打扫卫生,当时很是不理解,但现在我完全明白了领导的良苦用心,那是要我明白,想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好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就是在培养我要有"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
我对德胜公司核心价值观中的"不走捷径"特别感同身受。当下,逐利之风日盛,为获得"成功",投机取巧、走捷径成了许多人的价值观,甚至"骗"也有了赞许的人群。"不走捷径"恰恰道出了许多人就是喜欢走捷径,小到青青草坪上那一条条小路,大到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这些都是走捷径的印证。"不走捷径"其实就是要按规矩做事,要走程序,德胜公司要求按照既定的程序一板一眼地去工作,除了可以体现较强的执行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员工做一个有规矩守秩序的人。
阅读《德胜员工守则》后发现,能留在德胜公司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做到敬业,你就是德胜合格的员工。德胜永远是敬业人的天下,这样的人明白职业所给予的薪水仅仅是他工作报酬的一部分,他得到的还有宝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一部分才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德胜管理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你是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人,无论在哪个公司你都会是一名好员工。
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 篇4
本期向您推荐营销中心员工吴皓的《读有感》。他结合两段自己实习的亲身经历,从德胜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工作氛围等四方面出发,得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从小事、从细节做起,慢慢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有品位的人,有规矩守秩序的人,受人尊敬的人。
德胜公司是苏州一家房地产公司,我参加工作前在某地实习的时候曾有幸陪同该公司领导去德胜公司参观过一次,当时对德胜公司就有一些感触,通览《德胜员工守则》后,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不小的震撼,因此之后又断断续续翻阅了好几次,结合我在营销中心的工作,有以会。
一、优良的制度是稳固企业的框架,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用了很大的篇幅详细列出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刚看的时候很疑惑:如果说一个公司对员工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列举并进行规定是情理之中,那么德胜公司的制度对员工的约束就真的是相当"苛刻",因为连小到吃饭喝茶的事情,员工守则中都有详细规定应该怎么做,是不是管得过细了?但当我看完整本书之后,却对这些做法有了新的理解。员工是公司的细胞,健康的细胞才能保证肌体的完美运作。德胜公司的做法就是要确保所有的员工都健康完善,从选人开始,即将入职的员工必须要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并确定能够遵守公司的规定,入职后的新员工都需要进行新的教育培训,然后在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以筛选出最优秀的员工。
社会行为的底线是法律,公司的底线是规章制度。德胜公司无疑是提升了这个底线,他们已经不仅限于让员工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而是着重于改造培养员工的社会道德素质。整体员工素质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运作水平就会提高,产品的质量才会有所保证,而产品的质量就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之源。
我们新桥矿业营销系统的管理制度就从这本书上借鉴了很多,营销中心的领导很细致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不论作为德胜的员工还是新桥矿业的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因为这是员工所要具备的最最基本的素质。
二、"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
这句话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其实这句话可以说就是对德胜员工守则的提炼,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员工观念。我刚参加工作时在井巷工区实习,随同一起的三名大学生中有两名学的是地质专业,一名学的是财会专业,当得知我们需要下井工作的时候,财会专业的同学表示自己不想下井工作,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生产无关,不需要到生产一线实习。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我对他说,矿业公司安排新进大学生下井实习的初衷并不是让我们去做多少重体力劳动,而是让我们去了解井下采矿的生产流程,让我们对矿山的生产过程有个基本了解,以便于自己开展以后的工作。听了我的解释,这名大学生终于理解了矿业公司对实习安排的用意,高兴地同我们一起下井了。
现在我觉得矿业公司安排新员工下基层实习,是用心良苦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熟悉生产的流程。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井下员工的艰苦,每天我们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厚厚的下井工作服,跟随清淤组的师傅们一起下井清淤。井下环境与地表不同,在井下工作有轻微的缺氧感,往往挥了几锹之后就会气喘吁吁,每次想休息的时候,看看身边的师傅们依然在那里不停地挥锹铲泥,心生惭愧的同时又不禁生出一股子劲儿,拿起铁锹又继续跟着师傅后面干。
实习时我们几乎每天下井,从不间断,从刚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欣然接受,我觉得我们在渐渐地完成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蜕变。在这里我们剥去了大学生的光环,和普通工人一样下井工作,浑身泥灰。我想这正是我们现在急需的,那就是要放下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高傲,融入这个朴素的群体,了解基层工作的艰苦,珍惜自己以后将要迈向的'工作岗位。试想想,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做着这样的脏活累活,以后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
"我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本事,我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实习时每次下井前我都默念这句话,将自己作为井巷工区的一个普通的矿工对待,努力做好下井清淤工作,上到地表后打扫好读书室的卫生,积极参与工区内大扫除活动。这样的生活工作并没有使我感到疲惫,反而让我更加充实,让我切实体会到自己在公司的存在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三、一切以团队和公司利益为重,团队的成功即是个人的成功
德胜公司有一个理念,就是不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希望你所在的公司好。如果你在公司工作,你必须要希望公司好;如果你要跳槽,你也要希望公司好,因为假如你离开原来的公司去一个新的公司,你可以很自豪地说起你曾经工作过的公司的情况;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决定要跟所在公司打官司,你也得希望公司好,因为只有强大的公司才能给你相应的赔偿。这个理念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非常具有说服力,这使得"一切为了公司利益"的观念深入人心。
共同的奋斗目标能让一个团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如果说"百年铜化,百亿铜化"这个共同理想太过抽象,那么我们在井下的清淤工作就非常具体。记得第一天下井的时候,我被安排在-339米帮忙清理凿顶落下的矸石,当时我们都没有做体力活的心理准备,干活拖拖拉拉的,大部分的活儿都是师傅们在做。之后和两位学地质的同学在一起聊天时谈到了此事,经过交流,我们几个达成了共识:既然下了井,那就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虽然我们笔杆子拿了十几年,但是这么一批年轻小伙子不能总让大叔大伯们冲在前面。于是之后每次下井,我们都会问清楚师傅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然后我们几个小伙子一个个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本来需要两三天才能清理完的巷道,我们一个早上就可以基本清理完。
团队的合作力量显而易见。当时我们工作的-300米正四穿,水沟和轨道两边的淤泥很厚,而且由于混着水泥,铲的时间长了之后就变得很难铲起。有一次,我们干了半个多小时还没前进几米,后来经过师傅的指点,我们分工合作,一个人用镐子刮泥,一个人用平锹铲起,另一个用废旧矿帽做成的瓢盛着稀泥倒进车皮里,这样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好几倍。每次看着原本淤泥堆积的巷道变得平坦清爽,心里的成就感澎湃得无法平复。几个大学生开玩笑说:"没想到咱们在井下竟然找到了人生价值!"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我却实实在在地在这样的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发掘了自己的潜力。
四、企业员工应当做好沟通交流,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阅读《德胜员工守则》,我注意到一些很值得称赞的细节。 比如公司规定员工之间不得询问薪资情况,不得经常私人聚会,不可以从瞬间的表情来揣度他人的心理。这些看似无法理解的规定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员工之间相互猜忌和拉帮结派的现象,也就杜绝了公司组织内部的无意义争斗和分裂。
20xx年我在某公司实习期间,曾亲身经历过"内部斗争",结果是两败俱伤:两名销售精英,一人辞职,另一人虽得到提拔,但是从此被他人孤立。
因此企业员工在遵守企业规定、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必须要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拉帮结派、不勾心斗角,公平竞争、合作共赢。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工作态度。前面说过,刚到井巷工区的时候,学会计的那位同学很不理解为什么要下井,每次劳动时候抵触情绪非常大,时常一个人站在一边,有几次甚至坐在办公室不下去,感觉他始终无法放下身为"大学生"的天然优越感,认为自己不需要做这种活,一定是领导的想法错了。通过我和他的几次聊天之后,他渐渐地改变了想法,后来下井工作时,他每次都很积极主动,干了很长时间以后,稍事休息,便会主动来接班,实习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
好的工作氛围可以提高团队士气、提升工作积极性;坏的工作氛围能让组织四分五裂、濒临崩溃。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的,而保持沟通脉络的畅通,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内强固团队这座堡垒是每个员工应尽的义务。
看完这本书有很多想法,对一些理念的理解还有待加深,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步步去领会,积极融入团队,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从小事、从细节做起,慢慢完善自我,尽快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有品位的人,有规矩守秩序的人,受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