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住户心得体会

2025/05/05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住户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住户心得体会 篇1

下沉住户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经常性措施,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第二轮住户工作正如火如荼全面展开。各级党员干部怎样让走家入户的过程真正变为牢固党群干群关系,深植执政基础、维护团结稳定的过程,个人认为应当念好“四字”真经。

一、念好“心”字经,敲开门。下沉住户的过程,既是落实总目标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砥砺党性、修身正己的过程。一要怀诚心。切实改变“填填表、拍拍照,群众家里报个到”的既定套路,坚决摒弃“就住而住”的形式主义,变“要我住”为“我要住”,做到人到情随,身心俱住。二要讲细心。做足住前“功课”,首先解决好为啥住、怎么住、住下干什么的问题,对住家户家庭情况先期了解,选择合适的时机、恰当的方式去入户,尽量不忙中添乱;对于“铁将军”把门的,要尽量挑选群众方便的时机造访。同时,要怀揣“政策包”,自觉学“双语”,掌握必备“神器”。三要有耐心。遇见到了饭点不动炊、不讲真心话、做不通工作等问题,要多些耐心,有“三顾茅庐”的准备、铁杵成针的决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把功夫下到群众心里,用真情赢得群众的接纳和信任。

二、念好“亲”字经,搭上话。下沉住户的过程,既是下基层、入农户、结亲戚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地气、长才气的过程。一是探亲式走访。“第一印象”很重要。要放下身段和群众交流,特别是在首次入户时,如果带些合适的小礼品,将有效使对方解除防备,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二是亲情式沟通。遇到诉苦的、强调难处的、发泄情绪的,要多从群众立场、多用群众观点去分析和把握,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多包容、多理解,多说体己话,绝不能置身事外。这次住户,我们是第二次来到拜依盖托别村伯克特尔西街奴尔太·阿力阿斯哈尔家,他一眼就认出了我,入户中,他还耐心地教我和同事哈萨克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三是结亲式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动力和方法的`贫困家庭,更需要持久、深入、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和政策宣教工作,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帮助他们谋划发展思路,激发和提振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三、念好“实”字经,结下情。下沉住户的过程,既是入农家知冷暖、解难题、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扬作风、促信任、聚民心的过程。一是生活要朴实。要解决好水土不适的问题,入农户要身有“泥土”气,进牧家要闻得“牛粪味”,不特殊、不挑剔、不讨嫌,咽得农家饭、下得农家田、吃得农家苦,让群众瞧得起。二是作风要从实。特别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树立可信的形象。比如:这次住户,我和两名女干部同乘住家户一辆敞篷电三轮,迎风冒雪行驶近7公里参加升国旗仪式,从他的表情里我们能感受他满满的自豪。三要办事要切实。对符合政策可以办的群众诉求,要尽心尽力办;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该坚决回绝的,必须坚决说“不”,同时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四、念好“勤”字经,拴住心。下沉住户的效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增定力、扛压力、强心力,以“勤”补拙,以“勤”求长效。一要腿勤。要有变“住户”为“包户”的决心,勤联系、勤走动、勤交流,使党群干群互动经常化,在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潜移默化地增进感情。二要脑勤。要把群众是否接纳、是否答应、是否欢迎作为衡量践行群众路线效果的重要标准,经常地反思我们的初心,不断地衡量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距离,不断地检验修正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三要手勤。要眼中能生“活儿”、手底能做“活儿”,从内心深处把群众家当作自己家,主动融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住户心得体会 篇2

五月的莫因台村气温正好、各类草花正鲜艳,一片生机勃勃。

我再次来到娜孜古丽哈帕尔家住户,由于此前发现她家的庭院很大,但什么也没有种,长满了杂草。我想牧区的菜价比较高,如果能在空地里种些蔬菜,既能让娜孜古丽一家吃上新鲜的蔬菜还能节省下不少菜钱。想到就行动吧,此次上山之前我特地去菜市场购买了黄瓜,葫芦瓜,南瓜,西红柿等易成活的菜苗儿。

一整个下午我带着娜孜古丽哈帕尔一家翻地、栽种菜苗,并就每种蔬菜的习性、种植间距及在成长过程中浇水、施肥、搭架子等知识一一进行讲解。娜孜古丽告诉我,他们很喜欢吃蔬菜,但因为牧区种植蔬菜的家庭很少,所以不会种,而村里菜店蔬菜价格又贵,舍不得买着吃,这下太好了。并承诺等菜长好了请我到家里吃饭。

看着满院子绿油油的菜苗,我真希望它们能快些长大,好让他们一家能早些吃上蔬菜,我认为牧区种植蔬菜很有必要,如果娜孜古丽家中能够成功种植蔬菜,明年就能通过村两委及工作队动员组织牧区群众进行广泛种植,协调县农业局安排技术员开办种植技术培训班,既能改善牧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为他们增加经济收入点。

住户心得体会 篇3

这几天跟着村两委的干部、同事一起入户走访,对我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有着不一样的全新体验,最让我感到开心的是通过这次入户走访让我收获很多。”10月11日,下沉基层干部加吾达提·阿布力米提走访入户一天归来和我们高兴的聊着自己的感受。

当走到村民家门口敲门时,心里感觉有些紧张和顾虑,进到村民家里看到他们的热情,心里的紧张和顾虑都烟消云散了。看着驻村工作队员核实信息,和居民唠唠家常,听取他们的心声,我那紧张的心也都跟着放松了。看到大家对村里里的大情小事都特别关心和了解,他们都是村里优秀的“情报员”,“通讯员”,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把村里的工作做得更好。

今天在吐马克齐村走访入户时有一位低保户叫杨军,身体有残疾,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没有自己的'房子现在还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一说起冬季用煤的事情就满脸的愁容,工作队队员郭华民立即将他的情况进行登记并上报到上级,目前正在等待上级回复。

通过入户收集民情民意,排查当前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就一定能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近4天的时间我们一共走访了120户人家300余人,都一一做了入户登记造册。通过入户走访,不仅了解了每个村民的生活状况,而且还了解到每个村民的个人需求,进一步拉近了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群众之间的感情。

住户心得体会 篇4

每次到村上住户,我们的肚子总是圆嘟嘟的回来了,热情好客的“家人们”生怕怠慢了我们俩,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食材招待我们。女主人韩秀兰虽然个头小,但是干起活来却是相当麻利,知道我们第二天要走,我们刚起床收拾好,韩秀兰像变戏法似的端上了一盘子油条。“这是我们自己的油,自己的面炸出来的油条,好吃的很。”临走时,好客的韩秀兰还硬是给我们打包带走了一袋子油条。

“阿姨,这是我家的樱桃树,等在过一阵子,樱桃熟了,你来我家,我给你摘樱桃吃。”我拉着杨康的手,他热情的对我说到。杨康是我的亲戚杨旭龙的儿子,别看小家伙只有五岁,但是一点都不怯生,他像个小大人似的,带我们参观他们家,给我们吃他的小零食,就连晚上睡觉,也要在我们俩讲故事的陪伴下甜蜜的睡着。

走进韩正福家中,一下子被这个干净、明亮、整齐、漂亮的环境吸引了,窗台上摆着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朵、精美的装修,精致的壁画,精巧的装饰。这是是初济珍的亲戚,女主人是个热情好客、泼辣能干的大姐。“我们家以前是开农家乐的,现在条件好了,我就在家养养花、喂喂鸡、看看孙女、给家人们做做饭。”在韩正福家,我们一起做大盘鸡、凉皮子,大姐的厨艺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惊喜。

每到一家,我们坐在老百姓的炕头上,和他们的习俗一样,盘腿而坐,聊着家常,畅谈着党的好政策。我和初济珍也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党的政策关怀下,我们走上了工作岗位。如今,我们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主动融入到老百姓中,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我们俩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如何和老百姓拉近距离,如何在聊天中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虽然只有14天的时间,但是通过我们俩的努力,结识了9对不同的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就了我们俩快乐的住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