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高中学生读《老人与海》有感

2025/05/05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高中学生读《老人与海》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学生读《老人与海》有感 篇1

今天中午,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在读到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的时候,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高中学生读《老人与海》有感 篇2

相信大家都读过海明威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大家一定十分熟悉。他,就是一个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子。在长期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失败中,她仍然能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

读了小说后,我真的是感触良多。它使我对人生又有了另一番的思考。

比如说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决不会轻言放弃,相反的,我会用微笑来迎接它。这并不表示我轻蔑困难,而是一种由心而出的一种自信,一种坚强的人生态度。

这次的期末考试,小妹没有考好。她今年读五年级,平时成绩优异,是老师同学心中的学习能手。她的父母并没有怎么责备她,相反的是,她自己十分的自责,看到她这么伤心,她的父母就请我来劝劝她。我就对她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你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小山丘。要知道有位老人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仍然对自己充满希望。”说着,我把自己随身带来的《老人与海》放在她的面前,对她说:“读读这篇小说,相信你会振作的。”几天后,她跑过来说:“我已经看完了,谢谢你给了我这本书看。”听她爸妈说,她又活泼乱跳了。我想这本书的魅力可真大呀!

我初三的班主任认为我有着与圣地亚哥一样的优秀品质。

记得这已经是初三的下学期了,那时的学习气氛是多么的紧张啊,各门老师丝毫不敢懈怠。班主任是教我们数学的,他教的很好,我们班几乎每次都是第一名。可是,不幸却降临了,班主任在回家的途中被车撞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们又伤心又难过。因为这下可怎么办,谁当我们的班主任,谁又叫我们数学。快要中考了,要适应一个新老师,还要一段时间,这下同学们可要着急了。事情过了一天,刚好那天

没有数学课。第二天,数学课时,我们都要焦急地等待,一会儿,只见班主任来了,他的一只腿还裹着纱布,他说:“对不起,现在我只好坐着给你们上课了。”同学们都鼓起了掌,深受感动。最后中考,我们大家都考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想这一切应该都要谢谢班主任,是他坚持给我们上课,是她在最后时鼓励大家不要紧张。

老人(圣地亚哥)的执著,班主任的坚持,我想这两者都一样,都体现一种不屈不挠的勇者精神。

现在我经常在想,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态,心态好了,再大的困难也不会畏惧。

良好的心态就需要一颗对生活热爱的心,要像老人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大海……

高中学生读《老人与海》有感 篇3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海明威

一部不足百页的作品,却能让一代代人一读再读。我从那朴素、精确而又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描写中,进入了老渔民桑提亚哥的晚年生活。我读出了他的贫穷、凄凉,也读出了他的倔强和不甘,同时,他虽已年老体衰,对生活却仍保持那份固有的信心。他出海了,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他捕到了一条大得惊人的鱼,这是他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周旋,通过与大鱼的殊死搏斗,他在筋疲力尽的最后关头,终于战胜了大鱼,把它绑到了自己的船舷上。在搏斗的过程中,他心中一再出现一个念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曾这样高喊着激励着自己:“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然而,最终,他还是失败了:在归途中,饥饿的鲨鱼接二连三地追上来,他拼尽全力,一条条地杀死这些掠夺者;老人回到岸边,他带回的只是一条巨大的鱼骨,一条残破的小船和一副疲惫不堪的躯体。他失败了,但他内心的骄傲丝毫不受损伤。他英勇地失败了,他是真正凯旋的英雄,一身伤痕则成了他非凡勇气的见证。在小小的窝棚中老人安然入睡。他没有失望,他没有被打败,睡梦中又要准备出海了,他梦见了狮子。

读完这篇小说,我发现,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遍顾所有的人生,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败的原因可以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失败总是一个让你难以承受的打击。关键是你会梦见“狮子”么?你还会准备“出海”么?再出海,你就会有胜利的希望。我想,这种险恶的人生环境和这种坚忍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部作品越来越吸引人的原因。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至于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马林鱼的一副空骨头架子,这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尽生命的能量,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过、奋斗过的老人,不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吗?这样的人生应该无怨无悔。

高中学生读《老人与海》有感 篇4

都说“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老年人就该是夕阳喽?不,绝不是这样!至少在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就不是这样。

在最近的阅读课上,我阅读了名著《老人与海》。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普通的老渔夫,和一个男孩相依为命,穷困潦倒的他只能接受镇上人的好心接济。但他有一颗坚韧十足的心和多年捕鱼的丰富经验。在一次捕鱼中,他与一条巨大的金枪鱼展开了一次耗时极长、过程及艰苦的捕斗,但最终他赢了,只不过鱼早已被鲨鱼咬光了。

初读文章时我并不感到它吸引人。但读到后面,我也好像与老人系在了一起,共同漂泊在无垠的海洋上、共同为了制服大鱼耗费体力、共同为了成功而喜极而泣……我与老人同呼吸、共命运,我看到了老人那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态度,我听到了老人大声叫喊:“鱼,来吧!我们尽情搏斗吧!”我感受到了他那颗非比寻常的赤子般火热的心!

最让我敬佩的并不是老人的坚强,也许正因为他所说,“他只是个固执的怪老头罢了!”,但他那乐观的精神却不由让我敬佩无比:他在疼得麻木时,大声喊也许没感觉更好,这样我才能专心捕鱼;他在海洋中迷失时,认为自己总能找到镇上的灯光;他在辛苦捕来的鱼却被鲨鱼一抢而空时,仍划着那只破船满意的归来……

人一旦坚强的久了总会累,那一跟绷得紧紧的弦也会随之断开,人就会如一堆烂泥一样一蹶不起。但是,人一旦学会乐观,即使有再大的风浪,心中只要坚信着“明天依旧是晴天”,这种乐观就能化为一般力量,劈波斩浪、带领我们迎向美好的明天。

我们也要如此,拥有不屈的乐观精神,但它并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我们自信的基础上。比如:学习中总有困难和失败,如果一味乐观,反而容易是我们丧失奋斗之心,变得毫无上进心。因此,聪明的自知就变得十分重要。

波涛四起、寒风呼啸,让我们就这样带着坚韧、乐观的心与老人一起,共同遨游大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