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500字
倚栏轩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500字 篇1
读了《菜根谭》,你会明白,受到恩宠可能会带来灾难,所以当你骄傲的时候,回头看看。失败之后,后面你有可能会成功。
今天,我将由洪英明编辑的《蔡根谭》一书通读了一遍,书中说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使我深受启发。
当我读到“栖守道德,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我想,坚守道德的人,也许只是暂时的寂寞。俗话说,小人不择手段,在现实世界中,小人有成功的。但是小人只能欺骗群众一时,不能欺骗一辈子。
例如,宋高宗死后,秦桧终于受到了报应。乾隆死后,和珅被抄家。但是,岳飞和刘墉对人们的影响是永远的。因此,当人们坚持自己的道德时,如果感到孤独,也绝不能退缩,成为坏人。
当我读到“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我惭愧地想:是的。
受到恩宠可能会带来灾难,所以当你骄傲的时候,回头看看。失败之后,后面你有可能会成功。例如,在五年级的第一学期,我的成绩突飞猛进,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于是变得骄傲起来,没有及时回头,结果,后面成绩一落千丈,我感到非常后悔,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学习,把成绩赶上去。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你不妨也看看这本书,我想它会给你很多启发的!
《菜根谭》读后感500字 篇2
读菜根谭,就像走过了一遭人生似的,读完顿时觉得世事皆洞明,人生的困顿都变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前些年,曾经读过一遍《菜根谭》,那时年幼很多道理还不明朗,甚至觉得不对,时隔几年再读,突然能够懂得了,也理解的更加深刻了,也明白了这本书真的是智慧的结晶啊。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作,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又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一时有感而发,变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化大俗为大雅,化腐朽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余,点化人世间的万事,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
这本书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菜根谭的这种智慧,使其有别于那些消极避世、空疏玄谈的劝解箴言书;又因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嚼出一番滋味来,所以本书能够流传于海内外,经久不衰。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它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合上书本后,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生活。
我想只要大家随意翻阅本书,就会被其中精彩绝伦的美妙语言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这本书,而且这本书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就像那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值得我们赠送亲朋好友的真正的好书。
《菜根谭》读后感500字 篇3
好久没有写了,其实想写的东西很多。还是太懒,
最近的床头书是《菜根谭》(明朝洪应明著),就谈点读后感,先聊这“欲擒故纵宽之自明”。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其大概意思为:如果有事一下子搞不明白,先放一放,也许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急,免得自己郁闷;如果有人不听劝告、不服从教育,先让他去,你不管他也许他自己倒理解了,不要过于烦人家免得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种可能:自己是错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做到了么?
要做到洪先贤所说的不急不切,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心态。所以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不无道理。当然,良好的心态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那么解决问题靠什么呢,就是时间。其实时间是万能的,能解决人们许多的难题,一切的恩怨、纷争无不随着时间灰飞烟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记住这个道理,合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才能使人活得轻松、坦然。
小结一下,遇到矛盾难以短时间解决的,一、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二、问问自己真的有这么急么?不能马上解决的后果是什么,真的后果有那么严重吗?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人家一点时间。
《菜根谭》读后感500字 篇4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含义解释: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菜根谭读后感:
我读这句话的时候,会想到工作中接触到的人,比我年龄小的刚踏入社会的、比我年龄大的饱经世故的。常听人们说年轻人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强;而有一定阅历的人,就很难调教,只能由着他去了。
曾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成熟了,脱去稚气了,其实现在想来不过是世故了、被社会染杂了。这有点像马哲,否定之否定,从职场新人、社会小白,变成白骨精、被社会大染缸染的花布,然后再启动自净功能,回归本性,成为一个既能在社会上立足,与众多人相处、周旋,又能不被名利所迷、保持初心的人。有点像外圆内方的意思。
而如何才能启动自净功能呢?从我的体会来看,自净功能来自对社会的诸多反省,简单点说就是来自我们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烦恼、挫折,与其与人争利、得失都烦恼、成天累心,不如放下,做好本分事,简单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