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11月29日,我有机会参加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感到非常的荣幸。感谢各位老师不辞辛苦给我们授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说明了教育局对我们幼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教育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
在培训中,我聆听了优秀教师的精彩讲座,通过这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今后的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个主讲教师是吴越辉老师,她为我们讲解了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让我们了解掌握教学设计的实质,安排学习的外部事件以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决策活动。教学设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日常的生活安排,游戏环境的创设等都涉及到教学设计问题,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了解了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目标方向设计三大范畴,这些都是统领教学的基本要素,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向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所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定活动目标,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展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个主讲教师是杨丹老师,她针对“落实《3-6岁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健康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以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阐述了健康观念的基本内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开展幼儿园健康领域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认识基础。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与其他领域也是密切关联的,它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只有体质强健、情绪愉快、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之中,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让幼儿经常性地获得良好的感受和体验,便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模式和习惯,通过杨老师精彩讲解让我们明确了方向,我们承担的责任有很多种,每个幼儿高兴的来到幼儿园,我们要教导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从一日常规开始,各方面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让每个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身心健康,道德健康。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更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的信念,学以致用,把学到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比如: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必须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树立孩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情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如何将资源再利用。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开放化,要使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交流。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随着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重要位置的凸显,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容易的,而从多到精确是值得好好推敲和琢磨的,也是不容易实施的一步。
那么区域材料如何从多到精呢?通过学习,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区域材料必须是适宜的。所谓适宜就是符合孩子兴趣的,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对幼儿的发展有引领和促进价值的。如果在小班投放棋类游戏,则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肯定是不适宜的。若在中大班投放棋类游戏则会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竞争精神、对数的认知和运算的能力,则是适宜的。
其次,区域材料必须是有层次性的。如教师自制的登山棋,只是通过骰子的不同玩法,便达到了促进中班至大班孩子学习发展的需要。中班初期可以两人掷骰子比大小,后期通过自制的骰子把数字更换为5――10。大班则可以通过两骰子上数字的运算,我比你大几就走几步,游戏中练习了10以内的加减运算。
再次,区域材料必须摆放整齐,种类少数量多。区域活动是孩子自主操作的游戏活动,材料的摆放必须一目了然、整齐有序,才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学习。若是种类繁多,杂乱无章,必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干扰幼儿的选择,使幼儿毫无目的性,也不能够引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如科学区的材料,探索电的干电池、灯泡、电线,一个框子里这三样材料,孩子则很容易操作,但这个框子里若有其他材料,孩子则不知道如何做。
最后,区域材料必须根据主题活动和幼儿的兴趣定期更换。若一学期中从始至终材料都未曾更换,那么幼儿肯定就失去了游戏的积极主动性,更如何去求游戏中的发展呢。如果区域中的材料是与正在进行中的主题活动相关,则会促进孩子的发展,更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练习、加深理解的机会。如中班主题《我发现的秘密》中,把集体活动中用到的气球、蜡烛、玻璃杯等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你会发现在自由的氛围中孩子饶有兴趣的进行着操作,惊喜的诉说着发现。
总之,越自由越创造,自由不是一定能激发创造,但产生创造的土壤一定是自由。相信通过对区域活动的不断实践,教师的不断跟进与反思,区域这块自由的土壤一定能够绽放幼儿创造的美好。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转眼间,这次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已经结束,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经过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幼儿教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讲到了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他说“人才分四种: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无才;三是无才无德;四是有才无德”为什么有才无德还赶不上无才无德,那是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更容易对社会造成伤害,是潜在的定时炸弹.所以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如果老师没有责任心,品质恶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顾幼儿,培养不出好孩子的。才能可以培养,而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是很难纠正和改进的。说到品德,我又想到责任心,幼儿教师没有责任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顾幼儿的,保教质量就会下降,何谈更好的教育?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以诚待人,平时照顾幼儿的时候多注意细节,不让任何潜在的危险伤害到孩子。
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四、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