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扶贫工作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扶贫工作报告 篇1
为进一步稳定推进我县移民扶贫工作,县政协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于20xx年11月下旬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对我县移民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移民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这次视察我们所到的10多处安置小区在建工地,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通过对广大移民户的访问和接触,以及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听取意见,了解到今年我县移民扶贫工作有如下几个新特点:
㈠各级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㈡移民户自愿主动,安置地热心服务。
㈢新建小区点多面广、质量好、速度快
今年我县新建的移民安置小区有35个,点多面广,可安置的人多。各乡镇都抓住机遇,争取指标新建安置点,使今年可安置的人数将达到20xx、20xx两年的总和;安置小区选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今年所建的安置小区均选择在“近路、近水、近田、近电、近医、近学”的适宜位置,在统一规划时均做到建房选址,田土调拨、公共设施、移民计生等同步考虑。今年建设的安置小区质量好、速度快。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今年采取了“统一调剂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配套建设,由移民户自己选择按标准自建或委托建房”的方法,使所建安置小区的质量大大好于往年。我们视察的安置小区建房,全部浇注了房屋基脚圈梁,全部采用合格机制红砖或灰沙砖,全部用水泥浆砌墙体,按标号浇注楼面,而且速度普遍较快。目前除石坳乡、三都镇有两处因开工迟而进度慢点,其余的安置小区都已完成一层以上。
二、目前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三年来的移民扶贫工作,探索出一条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但是,今年来,由于我们的步子迈得较大,移民扶贫中自然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㈠配套建设欠帐太大,将影响“长期稳得住”。
㈡致富发展后劲不足,将制约“逐步富得起”。
我县的移民扶贫以有土安置为主。无土集中安置只是少数已通过外出打工积累了一定资金,有稳定收入来源,无需田土,乐意在城镇定居的移民。85%以上的有土安置移民,过去居住在缺乏生存条件的库区、深山区,正因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才告别过去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迁到外面。从视察访问和接触中了解到,他们搬出来后致富发展后劲不足,客观原因是因为缺资金、无技术,主观原因是整体素质低、陈旧观念多、适应能力差、致富门路少。我们的移民安置小区是采取“三自一补”的方法建设,政府只是适当补贴,移民自费部分占大头。一个四口之家,建新居要自己投资3万多元。只好靠东借西凑。从20xx、20xx的移民户看,不少人房子建好就负债累累,根本没钱装修,只好夫妻双双外出打工赚钱还债,因没文化只能干点苦力活,赚些钱少得可怜的辛苦钱,问他们对今后发展有何打算,他们茫然地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些未外出打工的移民户,在新的小区也是发展无路、致富无门。搞种养,因田土不足难形成规模;搞加工,既无钱投资又没有技术。有些移民户反映,初到生地,连小额贷款都贷不到。黄港南坪安置小区的移民反映兽畜严重,大桥关坑移民廖宗杭一家7口3.5亩田只收到19担,全都野猪糟蹋了。视察中与当地乡村干部交谈,都认为如何使移民“逐步富起来”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㈢安置调拨耕地困难,将影响“整体搬得出”。
视察中我们了解到,通过近三年的移民搬迁,田土较多的乡镇都先后接受了一批甚至几批移民,耕地的调拨已越来越困难了,特别是随着国家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种田积极性的提高,许多人不愿把田地调出去,有些暂时外出打工无劳力耕种的都宁可将耕地抛荒闲置。加之我们对安置地的激励措施,因安置小区的增多而不能及时到位。安置地普遍反映:用于田土调拨费、“三通一平”和购买“村民待遇”的1000元补助太少。有土安置形式是实现“整体搬得出”的基础条件,耕地调拨困难将影响今后的移民扶贫工作。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我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的任务很重,尽管近几年通过移民扶贫,使2万多人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但还有2.7万人仍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库区、深山区。为早日让他们享受到国家的移民扶贫政策,搬出大山、奔向小康,我们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移民扶贫步伐。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建议:
㈠加快配套建设进度,在“稳得住”上下功夫
针对现有安置小区配套建设欠帐多,资金缺口大的情况,建议除继续实施“规划时同步安排考虑配套建设项目”和“向上级争取配套资金”的作法外,应采取政府补助、部门扶助、社会捐助、亲友帮助与自己动手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配套建设上,一要克服讲排场求形式的作法,制订出一个移民安置小区配套建设的`适用标准。如小区绿化,就是宜栽花种草,那样将来养护也是问题,因为毕竟不是城市,而是农村贫困户的移民安置小区。要结合地方特色栽种经济林木,象西港就宜栽化红树,其它地方可栽柚子树、枣树、板粟树、石榴、山楂、银杏、桂花、香樟等,甚至可栽花椒、油茶、油桐树或培植大桑树。二要克服移民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能象渣津长仓小区那样大包大揽,连到各家的分岔小路都打好24公分厚的水泥路面,还请花匠栽好花种好草。政府只要统一解决出口大道,公共场所路面硬化,饮水、供电等大的配套,其余的小路、排水沟,只要提供一些水泥和技工工资就可,由移民户自备沙石、自当小工完成。政府帮扶要提高移民户的“造血功能”,否则会使移民户产生依赖思想。三要克服慢慢来的思想,不能让移民户在不安逸的地方一住几年。20xx、20xx年所建安置小区,春节前其主道和排污配套要基本到位,20xx年所建小区明年上半年应配套到位。今后每年所建安置小区其基本配套项目的建设应列入当年目标管理进行考评。
㈡加大政策扶助力度,在“富得起”上做文章
实施移民扶贫战略,目的不仅是改变移民居住环境,落脚点是让移民户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文明意识,实现逐步富起来的目的。因此,考核各乡镇各部门移民扶贫工作,不能光看移出多少人,安下多少户,而要考核对移民户的后期帮扶工作。建议除继续完善“四优先,五减免”政策外,一要将省市县单位部门的扶贫与移民安置小区的配套建设挂钩,已配套的小区可不安排挂钩单位,配套任务重,所需资金多的可安排“有钱”的单位挂。二要把示范村庄建设重点向移民安置小区安排,通过抓示范村庄建设,提高移民户的文明程度,促进移民安置小区两个文明建设。三是县里一些优惠政策应向移民安置小区倾斜。要鼓励移民户发展生产、创办企业。银行信用社贷款应允许移民户用住房抵押,以联户担保或干部担保。劳动就业局应有输送地、有计划地专门为移民户培训外出打工人才;农业科技部门应为移民户培训种养科学技术,确保每户或有1名外出打工赚较稳收入,或有1名明白人在家从事种养加工。四是要在移民户中培育看得见、可信服的致富典型,各乡镇都要在培养、引导上下功夫,在为移民户找致富路上想办法,以鲜活的典型带动移民户致富。
㈢加强关心管理力度,在“迁得出”上想点子
视察中,乡村干部反映,移民扶贫工作将越来越难做。怎么按照“整体迁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我县移民扶贫工作?参加视察的政协委员通过座谈,建议对近三年已迁移民户
一是加大关心和管理,使他们想到有人领导、有人关心,感到与安置地村民同等待遇。移民户从大山搬出来,初到之时肯定有许多不习惯、不适应的地方,乡村两级要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去关心、帮助移民户解决困难,帮他们度过一段不适应期,逐步与当地群众融为一体。
二是引导他们按照当地的产业链安排和发展生产,寻找致富的门路。
三是教育他们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争创“十星文明户”。对今后的移民扶贫工作建议:
一是安置小区选点可适当小一点,便于田土调拔。
二是房屋不要统一面积和规模,让移民户有选择。有钱的人口多的可选择面积大的,无钱的人少的可选小的。
三是建沼气池应与建房同规划、同施工,便于节省劳力、资金,保证质量。
四是在每个安置小区安排一处建牛栏场地,一般可按3—5户建一间12—15平方米的牛栏。
五是前、后栋尽量错开,避免前一栋的猪圈、厕所正对着后一栋的大门。
㈣加快小区建设速度,在“进得去”上见分晓
全县各移民安置小区建设速度虽然较快,但却不平衡,而且今年是元月份过春节,计算剩余时间与工程量、各乡镇还应抓紧时间,采取倒计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抢进度,以便移民户能早日搬进新居过春节。各职能部门和挂钩单位要围绕这个“一号工程”,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和帮扶工作,以移民户能否提前“进得去”来检验我们的群众观念和工作态度,检验先进性教育的成果。
扶贫工作报告 篇2
今年以来,我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在所驻柴湖镇杨营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学习精准扶贫系列文件精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学习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明确工作任务。
二、依靠基层组织,扎实开展工作
工作队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入户座谈等形式宣讲惠农政策。在进组入户活动中,工作队始终以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工作中心,逐户走访农户,深入地里田间,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惠农政策、了解民情、民意。
三、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扶贫工作
1、贫困户动态调整。在市扶贫办统一安排下,综合考虑衡量农户产业、住房、因学、因病、因灾等影响家庭开支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以数据比对、民主评议、规范程序、群众认定为准,对我村贫困户进行动态调整。杨营村原有贫困户73户248人,此次动态调整中有错评户33户107人,调增4人,调减6人,整户新增2户8人,现有贫困户42户147人,其中:20xx年脱贫3户13人;20xx年脱贫3户15人;20xx年脱贫7户33人;20xx年脱贫3户10人,还剩余贫困户26户76人。
2、规范贫困户档案。前期动态调整工作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重新选派和贫困户档案的重新整理工作。
3、贫困户脱贫验收。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该户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4500元/人/年。重点突出“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和住房有保障)。经过动员部署、民主评议、村核查和乡镇普查,最终确定胡兴良等3户10人为杨营村20xx年脱贫对象,并将《贫困户脱贫名单公示》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示。
四、推动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扶贫
1、产业扶持到村。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钟祥市农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以600元一亩共流转我村土地240亩。
2、光伏发电项目。我局自筹资金16万元,帮助杨营村修建了60kw的光伏发电项目,4月底已建成并网,截止目前收入4万余元,其中30%作为村集体收入,70%将分配给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共5户18人。
五、强化驻村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物价局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驻村扶贫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落实驻村扶贫责任和扶贫措施,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要求工作队成员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切实深入农村密切联系群众。同时,还分批次轮流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切实锻炼培养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六、下一步工作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顺利实施和产生实效。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三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四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
扶贫工作报告 篇3
根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县(市、区)工业产业扶贫考核自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作为我县脱贫攻坚22个专项部门现将对工业产业扶贫进行考核自查自评汇报如下:
一、工业产业扶贫xxxx年实施项目推进情况
(一)重点项目推进项目
一是有序推进新能源有限公司正斗20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工作联系会2次,及时协调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2个,截止11月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投资330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0%。带动1个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草地流转金)5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个。
二是强力推进农业有限公司县分公司元根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截止11月农业有限公司县分公司完成投资58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6%;3、积极组织工业企业人才参加技能培训。xxxx年从我县工业企业中选派20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各企业组织举办贫困人员业就技能培训2期30人次。截止11月共计完成50人次培训任务。
(二)县xxxx年度农产品加工产值完成情况
xxxx年级下达至我县农产品产值目标任务7800万元,截止11月完成全县农产品产值813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4.2%。
(三)xxxx年县民族工艺美术业产值完成情况
xxxx年下达至我县民族工艺美术业产值目标任务800万元,截止11月完成民族工艺美术业产值82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2.5%。
(四)中藏药产业xxxx年产值完成情况
级下达我县中藏药产业目标任务:建成中药材基地0.54万亩、中药材加工35吨、实现中藏医药业总产值0.8亿元。截止11月完成产值1.001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25.1%;累计完成中药材加工39.1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1.7%;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0.54万亩,超进度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助推工业产业扶贫采取政策措施
根据《工业产业扶贫专项xxxx年实施方案》、《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xxxx年工业产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季度和月份,实行清单式管理,并成立了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各股室人员为成员的“县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产业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经信股,负责牵头推进工业产业扶贫。
三、工业产业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下达目标任务完成新增中小企业1户,在7月底完成新增中小企业2户;
二是完成各类人才技能培训5期18人次,xxxx年从我县工业企业中选派20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各企业组织举办贫困人员业就技能培训2期30人次。截止11月共计完成50人次培训任务;
三是带动贫困户就业15人,六月底完成带动就业18人。
四、工业产业扶贫重要成效及亮点特色
(一)强化全县工业产业扶贫工作部署落实。
召开全县工业扶贫工作座谈会,认真总结全县工业产业扶工作经验,开展扶贫经验交流,安排部署全县工业产业扶重点工作,调动有关工业企业参与脱攻坚的积极性。
(二)稳定工业增长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
深入贯彻落实省、各项促进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推进工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好降成本增效益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稳定增长。
(三)着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发展。
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深入推进企业培育计划,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企业扶贫开发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村农产品促销活动。
扶贫工作报告 篇4
按照省直机关工委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局三支部就宁都县黄石镇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访谈调研。
一、基本情况
黄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西南部,共有15个行政村,154个村小组,镇总人口约10700余户,劳动力约21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7700余人,计2494户。
黄石镇面积78.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50000余亩,耕地面积19000余亩,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约0.5亩。农作物中以水稻、花生、红薯、脐橙、桑蚕为主,是“宁都黄鸡”的发源地。矿产以萤石矿、高岭土资源为主。梅、琴两江交汇形成贡江。镇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多以劳务输出为主,目前,镇外出打工人数约18000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85%。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时间紧凑,适逢新春佳节,难以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联系,依托《黄石镇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黄石镇产业发展规划图》等资料,在认真研读基础上,多采取与村民沟通交流为主,其它官方资料和素材难以搜集,信息碎片化居多,难以形成客观的结论。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根据镇现有产业基础、人文自然资源和群众需求,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水利扶贫、浓醇电网扶贫、卫生扶贫和搬迁移民扶贫等精准措施,并形成三个着力点:
1、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着力发展以蔬菜、脐橙、油茶,烟叶为主导的种植业,以牛、羊、三黄鸡为主导的养殖业。
2、突出特色,常抓不懈,实施就业扶贫。着力实现贫困户劳动力优质就业、稳定就业。
3、坚持规划,精心打造,实施旅游扶贫。着力打造“古色、绿色、江色”乡村一日游,带动贫困户参与。
四、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但与村民的交流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环节:
1、扶贫配套方案缺位。“古色、绿色、江色”的乡村一日游旅项目。受交通制约较大,目前乡村公路狭窄,春节日期间多次、多点、多路段发生堵车。
此外,与旅游配套产业滞后,目前缺乏与餐饮业(如农家乐)、种植业(果蔬采摘)对接和互动。
2、方案后续跟进缺位。如发展养殖业,政府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但缺乏有效组织,补助发放农户,大多都没有用到养殖业上,改做它用,补助资金效用没有体现。
此外,如烟草种植,需要的资金、技术等配套,还有产品的后期初加工、销 售等,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3、劳动力成关键问题。黄石镇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大多以劳务输出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老人与儿童留守,成为扶贫产业实施关键。老人思想保守,新技术等接受慢,劳动能力日益丧失,产业实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五、建议
1、统筹城乡治理。
一是要依托城镇,扶贫项目应对接城镇需求、城镇市场,依托城市助力乡村脱贫;
二是要加强城镇治理,缓冲对农村的压力和冲击,尤其是拖欠工资,工伤医疗保障等领域。从现状来看,乡村资源单项流动明显,社会的财富、知识、人才很少流向农村,更多的是从农村获取资源,如土地。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项,信仰危机导致的价值观混乱,总是最后落脚于农村贫困家庭,在社会缺乏救济手段的今天,种种悲剧往往最后是以农村贫困人口返贫,或者加重贫困为收场。
2、精准扶贫和产业引导需要政府更多作为:
一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是防止循环致贫的根本,老人忙于农活,监护能力受到影响,疏于监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社保等。与城市一样,农村老龄化矛盾逐步显现,体弱多病,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
三是产业引导是根本。产业引导需要政府的主导,尤其是在人才培育、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产业规模、产业的差位等方面,单纯的政府补助、零敲碎打难成气候。
3、深化调研也是精准扶贫的助力。党员干部对家乡感情深厚,而且不少党员干部的亲朋好友依然留守乡村,开展调研,寻求脱贫对策,帮助乡村脱贫,或者有机会为家乡做点事情,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动力,也是他们的荣幸。但适逢新春佳节,时间紧凑,素材多以见闻等碎片化的为多,难免影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