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腊八粥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腊八粥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们常州地区家喻户晓的腊八节。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
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最是浓烈。
妈妈看我吃得正香,就问我腊八粥的来历。腊八也有来历?我怎么答不上来?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来历:原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生活极为艰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东西吃,结果被抓住了,还被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朱元璋饿的前胸贴后背。他四下找东西吃。结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边发现了玉米、大豆、绿豆等物。他用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煮成了一锅粥。味道非常棒。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这粥赐名‘腊八粥’。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腊八粥’,也就把这一天称为‘腊八节’。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腊八粥心得体会 篇2
要说腊八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腊八粥。确实,寒冷的冬日中一碗热气腾腾的杂和粥,那温暖,是会从心底笃笃实实地漾出来。
腊八粥中有红豆、花生、杏仁、瓜子等十八种食材,代表十八罗汉,是纪念人的一种祥和食品。把这十八种食材都一股脑儿倒进锅里,糊糊涂涂熬成一锅,它那脸上长满大豆子,这有白色斑点,那有黑色大豆,活像一个粗鲁大汉,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尝尝是啥滋味。
今天是腊八节。妈妈打早就起床着手给我们熬腊八粥,准备好十八种食材,“噼里啪啦”往锅里一倒,就起火熬粥。一锅粥大概熬了两个小时,一股浓郁的甜香弥漫开来,令人不住地咽口水。粥终于熬好了,妈妈将粥小心地端下来,给我们每人舀了一大碗,我们敞开肚儿大口喝粥。我的吃法主要是先吃枣。你想想,那大枣的样子可不怎么样,想想就知道,在锅里泡了那么久,又叹气那么久,能不大吗?但吃法就是讲究枣越大越好。因为这样一来,枣里的甜水也多,轻轻咬一口,香甜的口感快速地霸占了你的味蕾,浓郁的填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再狠狠吸一口,温暖的汁水缓缓从咽喉划过,灵动地像朵花儿,优雅地像只蝶儿……
关于腊八粥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对夫妻,游手好闲,将父母的财产挥霍一空,只能在街上乞讨。腊八这天,他们冷的'瑟瑟发抖。村民可怜他们,东家送一豌豆,西家送一袋米,他们用这些材料煮了锅杂和粥。他们含泪喝完了粥,发誓改过自新。所以,腊八这一天,都要喝杂和粥,激励自己艰苦奋斗。
我爱你,甜美的腊八粥!我爱你,暖暖的腊八粥,你是我国从古到今的“活化石”!我爱你,腊八粥!
腊八粥心得体会 篇3
腊八,是我国传统农历十二月初八的一天,这一天被视为冬天的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腊八在中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在我与家人共度腊八的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腊八节的浓厚民俗文化氛围,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腊八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团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亲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品尝腊八粥。这是我们家庭的传统习俗,我也从小到大每年都会参与其中。腊八粥是由大米、红枣、桂圆和其他各种健康食材熬煮而成,具有温暖身体的功效。每个人在吃粥之前还要许下自己的心愿,并认真品味这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食物。这一过程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加增进了家人之间的亲情,让我们有机会共同回忆和分享美好的时光。
其次,腊八让我体会到感恩与祈福的重要。腊八节源于佛教的传统,信仰佛教的人们会在这一天以宗教仪式庆祝。我们家族也有着深厚的佛教传统,因此在这一天我们会去寺庙烧香祈福。跪拜时,我会默默地祝福自己、家人和朋友们,希望大家健康平安、幸福快乐。通过祈福,我深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也更加明白感恩与祈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而后,腊八让我体验到传统节日对于继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性。在腊八这个节日中,我们会有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腊八这天还有糖葫芦节,我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那个甜甜的糖葫芦。如今,虽然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我依然会追寻这个美食,感受童年的味道。除了糖葫芦,还有舞狮、灯谜游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都是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让我们能够瞥见过去的文化底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腊八让我意识到冬季保健的重要性。腊八节远眺着寒冬的尾声,是人们充满希望地迎接新年的开始。而在这个时节中,我们也迫切地需要关注健康。腊八粥的主要成分——大米、红枣和桂圆,都有补益健康的作用。通过食用腊八粥,我们可以给身体添补足够的营养,增加抵抗力,预防秋冬季节的疾病。我意识到冬季的保健工作并不可忽视,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年。
腊八节,不仅是一种庆祝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仪式。我通过参与腊八的庆祝活动,深深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腊八节让我明白了家人之间的温暖与团聚,感受到了感恩与祈福的重要,体验到了传统节日对继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冬季保健的重要性。现在,每逢腊八,我都会怀着感慨与喜悦,与家人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腊八粥心得体会 篇4
如温暖的阳光,如甜蜜的花浆,如汩汩的清泉。这甜 甜的腊八粥是否掺入了亲人浓浓的爱才如此可口?
我可能今生也尝不上腊八粥了,它或许已经成了古老文化的一个标点,只能从古人的书卷中寻找它的迹影了。但我并不懊恼,因为我尝过妈妈做的大米粥,虽不及腊八粥,可是却清爽可口,这使我的心得到了小小的安慰。
每逢冬天,我都有厚实的毛衣包围,所以再寒冷的风雪,我也察觉不到。我的每一件毛衣都是姥姥给我织的,老人的眼睛不好,每次看她织毛衣都要戴上老花镜,织错针时往往都要拆掉一些重新织。姥姥织的毛衣厚实,真不晓得这一件毛衣要织多久。姥姥不光给我织毛衣,家里人的'毛衣都是姥姥一手织成的,所以我们年年都有新毛衣穿。可姥姥这样年年不停地织,自己却穿着几年前织的旧毛衣。我想知道是什么使这毛衣如此温暖,便仔细观察毛衣,发现它们的花纹都是错落有秩,并在其中发现了几丝银白的头发。
我喜欢吃红烧鱼,妈妈也经常给我做。端上桌来时总能看见妈妈在不经意间拾起鱼头放在自己的碗里,而把鱼肚子留给我。我原以为那鱼头定会很好吃,便抢先夹来尝了两口,可味道却不如我想象一般,反而很难吃。
每次过年,爸爸妈妈都包饺子给我吃,我则在一旁看。妈妈总是把馅切得很细, 爸爸手中的面也是揉了再揉。所以我每年都能吃到皮薄馅大的美味饺子。他们在馅里一定掺和了爱,才使饺子如此好吃。
我很满足,因为我尝过比腊八粥更美味的食品。亲人们为我做得太多了,我已经开始懂事,我会为姥姥捶背,为父母沏一壶茶,这也是我的一份孝心吧。我深知有一天他们都会离开我,所以我要在他们有生之年让他们体会温暖的阳光,在他们离我而去时不会让我多一份悔。而我现在所做的却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
阳光温暖万物,使它们复苏。我喜欢阳光,是因为它照在脸上的感觉很美好。亲情也如同阳光一般,一样可以温暖我们,无时无刻,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那么人世便不再有饥寒交迫,因为我们的心都满载着金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