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方案大全 > 正文

比课实施方案

2025/04/30方案大全

倚栏轩整理的比课实施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比课实施方案 篇1

为办好教学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活跃学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以此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学生进入网吧、溜冰场等禁进场所的机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经研究,本学期继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雨天改上校本课程。

二、组织领导:

(一)、组长:黄长福

(二)、副组长:黄岳鹏

(三)、成员:

黄仲良:乒乓球、扑克

吴裕伟:足球、唱歌、舞蹈、少儿游戏

周成文:象棋、陆战棋、篮球

周桃珍:羽毛球、飞行棋

陈德鹏:手工劳作、美术、书法

三、分组安排:

(一)、足球:梁英群、黄绍明

(二)、篮球:张健浓、林国豪

(三)、乒乓球:陈买福、黄伟忠

(四)、书法、手抄报:杨庆强

(五)、羽毛球:陈盈威、黄颖波

(六)、飞行棋:张苗彩、陈素红

(七)、唱歌:黄锦荣、黄淑冰

(八)、舞蹈:陈春梅、黄小梨

(九)、美术:张明厚、张买荣

(十)、手工:陈明振、胡天进

(十一)、扑克:张仲清、张顺洪

(十二)、象棋:陈斌洪

(十三)、陆战棋:梁子培

(十四)、少儿游戏:杨妙葵廖茹红

四、具体做法:

(一)、学生报名分组。各小组把学生名单交一份给陈德鹏主任。学校现共有学生336人,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其中的一个小组。

(二)、各个兴趣小组要订好计划和目标,然后按计划开展活动。有的小组要参加区、镇的比赛或交流、有的要参加学校的比赛、交流或作品展示。

(三)、每节课最起码的环节:1、排队点名、布置活动内容(5分钟)。2、指导学生活动(30分钟)。3、排队点名、做好小结(5分钟)。

(四)、加强安全、纪律卫生、集体主义教育工作。

(五)、学校的活动器材保管和记录好。

(六)、不服从学校安排或无辜不参加活动的教师,按学校的《处理意见》处理。

(七)、因组织不力或没有按学校的要求去做而造成学生出现意外事故的,由织织的教师负责。

比课实施方案 篇2

一、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每人“晒课”至少一节,并参与“微课”制作。

二、活动内容

(一)网上“晒课”

1、“晒课”内容:包括一节完整课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微视频(即“微课”)、评测练习(可选)、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优课”评选者必选)等。

2、“晒课”地址和流程:教师必须将“晒课”内容同时发布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和Xx市网络教研平台

(二)“优课”评选

“优课”评选采取校级审核,逐级推荐评选的方式进行,直至被推选为国家级“优课”。

(三)“微课”开发

学校在区教研室、现代教育中心的“微课”业务与技术指导下积极开展“微课”制作与研讨工作。要求教师制作的“微课”要同时发布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和Xx市网络教研平台。

三、进度安排

1、20xx年5月——6月,学校教导处分科组织教师参加网上“晒课”与“微课”业务培训和资源开发,人人达到业务和技术双达标。

2、20xx年5月底和6月15日之前,分阶段分批完成区教研室下达的“微课”“晒课”任务。

3、20xx、20xx、20xx年,完成网上“晒课”的教师人数分别达到教师总数的30%、70%和100%,并有部分教师争取达到省级、国级“优课”。

四、组织领导

(一)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领导、协调全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2、业务指导“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建“微课”开发指导组,梳理“微课”制作点,编写“微课”脚本,确保“微课”质量。

3、考核学校及教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落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奖惩办法。

(二)技术支撑组:

职责:

1、开展“微课”和“优课”制作的技术培训和录制视频。

2、指导教师上传“微课”和“优课”。

3。每月统计反馈全校“微课”和“优课”相关数据。

五、保障措施

1、完善设施设备

学校要完善和补充必要的录制设施设备,为广大教师网上“晒课”、“微课”制作提供良好的录制条件。

2、加强工作考核

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把每位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记入其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

比课实施方案 篇3

一、实施目的

1.通过“开放式常态课抽签听课”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管理。

2.着力高效课堂构筑,促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内驱力。

3.促进不同学科、不同老师、不同年级的互学共进,形成互助共研的教师共同体。

二、实施办法

1.教导处每周以随机抽签的方法确定被听课的教师2人,提前一天公布抽签结果。

2.开放式常态抽签课由评委组(见后)进行听课、评课和评价,并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3.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各评委组要及时将综合评价表上交教科室存档。

三、评委组组成

1.语文组:zz

2.数学组:z

3.英语组:z

4.常识组:z

附:

徐鲍中心小学常态抽签课听评表

时间班级学科课题执教老师

总体评价

特色与亮点:

问题与建议:

综合等第

评课人员

注:综合等第分为:优、优-、良、良-、中、差

比课实施方案 篇4

一、微课堂的定义

微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使用多媒体技术,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围绕某个专题、某个片段、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一段音频或视频。视频时长5~10分钟。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三、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四、上好微型课的基本要求

2.讲授线索要清晰。

3.教师语言要得体。

4.课堂板书要简约。

五、微课制作录制形式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等。

微课堂录制方法: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一:数码录像机+白板。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二:此法类似于方法一,只是硬件由较大的白板和较专业的DV,变成了白纸和手机,相对来说准备起来更容易些。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三:录屏软件+PPT,需要事先精心设计好PPT,边讲解边演示PPT。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四:录屏软件+电子白板+手写板

(一)微课内容要求

1.微课要求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8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等上必须正确。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

(二)课件制作要求

1.动静结合

充分利用PPT的动作效果,可以给人动态感、空间感的美。

2.图文并茂

图版率在50%~90%;插图表现出的亲和力要比照片好,照片表现出的专业性要比插图好。

3.图片合适

表现力最强的图片:脸部图片。

表现力最弱的图片:云海。

4.字体搭配

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

5.字号搭配

PPT字体标配:标题字号是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

6.颜色搭配

一般来讲,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7.错落有致

行距1.3-1.5倍,段间距大于行间距;

8.使用的文字尽量少

六、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

2.平台建设

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

3.微课开发

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七、实施办法

1.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每位老师在教学中存在教学难点、疑点、重点,做出微课的开发的课题,提交备课组。

2.备课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进行整理,确定出备课组的系列微课题。

3.教师根据备课组课题制作微课。每个教师必须参与。

4.备课组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组织老师对同一个课题的微课进行观摩,最后确定出优秀的微课方案。

5.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课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确定课件。

6.备课组将制作好的课件,在教研活动时在教研组展示。

7.教研组根据各备课组提供的为课件,进行分类,形成系列微课件,上传到学校校园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