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民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
“始终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因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是一个共产党员。”这是车管所褚亚伟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她也是这么做的。
车辆查验作为车管工作的“第一岗”,是新车落户、签证的必经环节,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的第一道关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褚亚伟同志更是深知严把车辆查验关,杜绝带病车、问题车上路,对避免车辆自身造成意外事故很关键,也为十八大安保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车辆检验过程中,她始终能够扑下身子,细致入微的检验每一辆车,保证经手的每辆车都没有任何问题。十八大安保期间,天气转冷,褚亚伟同志由于长时间室外作业,她的腿关节炎复发,还患了严重感冒,高烧39。8度,但她只是晚上输点液,第二天她又带着沙哑的嗓子回到工作岗位。所长及同事都劝她回家休息,她却说:“我没有什么大病,顶一顶就过去了。”
在十八大安保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为了确保辖区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褚亚伟同志还利用休息时间,带领车管所民警与辖区重点驾驶人开展“牵手平安行”活动,对重点车辆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而褚亚伟同志的母亲在11月2日才从**做完心脏搭桥手术,正是需要女儿陪在身边照顾的时候,但她仍然是以群众的安全为先,以安保工作为先,仍坚持完成好自己每天的工作,直到天黑之后,她才能回到家中,守候在母亲身旁尽一份女儿的义务。
褚亚伟同志就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每当有人叫她领导时,她都会笑着说:“我不是领导,只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为大家服务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人生征程中,褚亚伟同志定会沐浴着新一轮的金色阳光,立足本职,继续唱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主旋律,作出服务人民的新成绩、新奉献。
民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英模是时代的丰碑,民族的脊梁,队伍的象征,弘扬英模精神是社会的共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呼唤。观看《闪亮的名字》后,英模们身上的宝贵品质感染了我,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安民警,让我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的信念。群众之事无小事,不管是调解一起纠纷还是办理一起案件,都应该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更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已岗位的特殊性和肩负的使命感,我们应该学习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更好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安宁,借着这次教育整顿的契机,我们要胸怀大局、甘于奉献、牢记宗旨、爱民为民,切实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是要学习他们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魄力。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情况越是危急、任务越是紧迫,越需要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越需要弘扬从严从实、抓落实的优良作风,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注入强大正能量,努力开创新时代公安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学习他们全身心守护人民安宁的为民情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生命线,着力解决好不严格不范不公正等突出同题,尽心竭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之事,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要学习他们兢兢业业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奉献是一种精神的开拓,是灵魂的再现,感情的流露,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努力奉献社会,服务群众。
公安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队伍,我们担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牢记使命,忠实履职。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宝贵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人民群众的安宁和幸福,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淬炼出可歌可泣的公安精神。
民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
好民警高宝来走了。去年5月26日,是他出殡的日子,沿途几百名警察敬礼相送,海淀实验小学门口,师生们的脸上挂满泪水。
但他又好像还在,如今,全市涌现出203处高宝来岗。人大附小、中关村三小、上地实验小学……更多的学校门口有了和老高一样守护孩子的民警。
老高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乐观、实在、热心肠。参军的经历,让他比一般人多了一份荣誉感和责任心。
老高转业后来到海淀公安分局恩济庄派出所工作。,本市推行“驻区民警”制度,老高成为了第一批驻区民警。
上任伊始,老高就发现辖区里有个大问题:每天早晚上下学高峰时,海淀实验小学门口经常是险象环生。孩子着急上学,不看红绿灯、横穿马路,常能听到尖锐的刹车声。送学生的车堵起来,能从校门口堵到北洼路。
老高自此给自己的工作加码,每天6点半就到校门口等着,帮着疏导。学校有3000多孩子,自己忙不过来,老高又联系交管部门,协调加派交警指挥交通。
于是,每天清晨校门口就出现了这样一道风景:送孩子的汽车一到,老高都会上前一步拉开车门、接孩子,再手把手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只要7秒,完成接一个孩子下车的全过程。这一个一个7秒,让每天学校门前的拥堵缩短了半小时。近五年来,从马路这边到马路那边,老高每天要穿梭几百次——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一声声“警察爷爷”,是孩子们对老高最好的赞誉。
接送孩子上下学,只是老高自己揽的事情之一。“这事儿交给我吧!”是老高对社区居民常说的一句话。除了抓贼、调解邻里纠纷、帮助失主找钱包,他还帮着协调供暖、修路的事。任何人找到自己帮忙,无论分内分外,老高从不推诿,总是跟着人家抬脚就走。有一次,有人在医院丢了看病钱,实在找不回来,老高就自己掏钱,帮患者解燃眉之急。平均下来,老高每年都要这样“借”出上万元。
“他有接不完的电话,办不完的事。因为他心里装着大家伙儿。”同事回忆起老高都这么说。
老高为了别人的事情,终日忙碌、风尘仆仆,自己的病却一拖再拖。20xx年11月,老高感觉身体不适,但临近年底,社区工作太多,一直没抽出身来。春节前半个月,他突然说不出话来,可他还是放不下社区里的事,吃了点消炎药,继续坚持工作。从除夕到正月初二,老高天天骑着电动车带着灭火器在社区里巡逻。正月初三凌晨,老高和物业人员帮助居民疏通下水道。正月初四,他终于腾出时间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去年5月22日,病魔夺走了这位好人59岁的生命。
这就是老高,从警35年,没有太高的荣誉,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了尽职尽责。认识他的人都发自肺腑地说,老高是一个好人,一个好警察!
民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7月17日上午,在所会议室集中观看了吕建江先进事迹专题片,吕建江同志生前履职警察期间未办过特大专案,确是在基层做实了每件“小事”,不论是做人民群众身边的服务者,还是违法犯罪的打击者,都尽心尽责,扎根基层一线,将群众冷暖放在心头,为民解忧止纷,守护平安。网络兴起,吕建江同志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先后开通个人实名微博、设计制作失物招领网、还首次创建了网上警务室,搭起沟通人民群众的网络桥梁,通过忠诚履职、心系群众、为民解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被网名群众戏称“老吕叨叨”、“不下班的民警”,被网友评为最亲民、最贴心的好警察,吕建江同志的故事大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光大了人民警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16年地方院校毕业到现在,两年时间里,从上学时从未想过能与警察这个职业沾上关系,到现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的一个转变,两年以来,成长了许多,从外到内的脱变成长。通过学习吕建江先进事迹,更加确信“服务群众无小事”。能有服务群众思想,那是职责所在,能把群众服务好了,那才叫本事。
做为基层铁路民警一员,在日常执勤勤务过程中,制证、报警、求助、帮助、维序,面对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能够尽心尽职去帮助,能够尽善尽美去解决问题,旅客能够平安出行,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