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活动策划幼儿园
倚栏轩整理的清明节活动策划幼儿园(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活动策划幼儿园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大家一起寻找春天的气息。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
2、“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清明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1、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x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清明节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清明节是我们纪念先人(自己的祖先)和革命先烈的一个节日。
2、在清明节是我们和家人一起去给先人清扫坟墓,也会去革命先烈的墓前缅怀。
3、清明节也是大地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我们也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4、清明节还要品尝特殊的点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植物艾草挤汁加糯米和豆沙制作的。
5、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三、观看“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1、了解花、草、树木的变化。
2、幼儿朗诵诗歌《春晓》。
清明节活动策划幼儿园 篇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1)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2)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1)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2)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1)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2)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3)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4)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5)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家园共育:
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一天的快乐和收获,家长可以在周末也带着孩子去户外进行踏青活动,让幼儿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清明节活动策划幼儿园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大家一起寻找春天的气息。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
2、“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清明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1、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x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清明节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清明节是我们纪念先人(自己的祖先)和革命先烈的一个节日。
2、在清明节是我们和家人一起去给先人清扫坟墓,也会去革命先烈的墓前缅怀。
3、清明节也是大地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我们也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4、清明节还要品尝特殊的点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植物艾草挤汁加糯米和豆沙制作的。
5、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三、观看“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1、了解花、草、树木的变化。
2、幼儿朗诵诗歌《春晓》。
清明节活动策划幼儿园 篇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1)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2)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1)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2)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1)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2)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3)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4)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5)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家园共育:
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一天的快乐和收获,家长可以在周末也带着孩子去户外进行踏青活动,让幼儿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快乐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