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春节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节报告 篇1
调查时间:
20xx年2月16日
调查地点:
xx
调查人:
xx
调查问题:
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
被调查者:
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
调查结果:
1、贴对联
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
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春节报告 篇2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
哈尔滨市
调查目的:
对市民的春节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春节期间市民消费情况及近年来春节消费趋势
调查对象:
哈尔滨市市民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人:
XXX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大最有意义的节日之一,庆祝春节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春节期间的消费状况已成为人们的又一关注热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我市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春节消费情况呈增加趋势
在询问到有关“20xx年春节,您预计家庭消费与去年相比变化是”,48%的人认为将会“大幅增加”,26%的人认为将会“小幅增加”,16%的人认为将会“基本不变”,认为将会“小幅减小”和“大幅减小”的仅占11%。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多数人会在春节时选择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与此同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物价的大幅提升也有很大关联,结果中显示63%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会影响春节消费,26%的人认为“不好说”,仅有11%的人认为目前物价不会对春节消费造成影响。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春节代表着一年的结束,更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代表着期望新一年平安顺利的心愿,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有在春节期间宁可多进行一些花费也要过个舒适的年的愿望,生活条件好了、收入高了,人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
二、家庭消费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36%的人认为“购置衣服”占了家庭春节消费的主要方面,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很多职业女性都有一个想法“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认为“餐饮”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有29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
认为“送礼”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同样有29%,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李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xx多元。”比较而言,“回家路费”的3%和“旅游消费”的2%就显得不足道了,大多数人在过年期间都选择了回老家与父母一同过年,这也是人们心中回家团员一起过好年的侧面写照。
三、个人需求最为重视
被问起什么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占36%的“个人需求”被认为是影响春节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产品质量”次之,22%的人认为它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19%的“个人经济”已经不再是现在人们所考虑的第一问题,可以看出现代人的高消费过春节并不一定是进行了毫无意义的消费,理智的进行春节消费,同时又注重消费产品的质量,这是现代中国人生活水品提高的又一大体现。
四、消费提高无法遏制节日气氛的淡化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现代人们的生活好了,自然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水平,以求过一个更好的春节,这样的想法自然造成了春节期间的全民高消费状况,可是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消费高了、物质生活好了反倒失去了过节的感觉。
春节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变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的是文化,填充的是精神,这些都不是能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能挽救的,我们真的有必要反思一下,究竟如何平衡物质与文化才能让我们重新找回过节的感觉。
春节报告 篇3
调查项目:
各小区的卫生。
调查人员:
环卫人员(8人)。
调查过程:
以前的各小区的花园里,种着绿茵茵的小草,这种草是常绿,直至初冬,仍青葱如春。给人一种轻松淡雅感觉,花园四周种满冬青、塔松,这是油田花很多资金建起的,让人们茶余饭后憩息的好地方。塔松、冬青在周围种了一圈,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在花园中间的地方,建有三个形状不同的亭子,宛似亲密的挚友在阳光中喁喁低语,又似婷婷少女在乐声中双双疾旋,这小草、冬青、塔松、亭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人们在散步、小憩。
不知从何时起小花园里的草变得稀稀疏疏,草场坑坑洼洼,到处是塑料袋、废纸、粪便。塔松有的东倒西歪,折的折了,断的断了,四周的冬青树更是不用提了,枯的枯、死的死,时不时还见到连根拔起的小树苗。昔日的景象不见了,美丽的花园图画变成了回忆。
也不知从何时起花园旁的食摊、菜摊一个接一个地多起来,从当初的一两摊发展到现在的整条马路!每逢早上人们还在睡梦中熟睡的时候,那小摊的叫卖声、喧哗声,早已经打断人们的梦乡,到了晚上整条马路都是剩饭,油烟、煤渣、污水、随处可见,满地都是。
这那还是花园啊?分明是垃圾场,是农贸市场。
过去油田各个小区的建设,为了方便住户,每栋居民楼的各个单元都建有一个垃圾道,垃圾从垃圾道落入一楼的垃圾箱。随着生产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成分也日益复杂,排放量也逐年增多。这些废弃物含有大量的煤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食物垃圾。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例如:二氧化碳煤粉尘等增多会使地面温度上升或下降。细微的颗粒会使能见度降低:降水量增加。大气污染形成,酸雨能对生物和各种建筑,以及供电、通信线路等设施造成明显损害。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10几千克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进入人体内,就会导致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例如:直径在0。5微米之间的粉尘能直接到达人的肺泡并沉积下来,还能随血液到达全身。像这样的垃圾道也成了老鼠的家园、夏天成了苍蝇和蚊子的滋生地。
这样的环境还是“非典”起作用,使各小区的管理、卫生都好了起来,但是在今年的春节,刚保护好的环境又被污染,因为过节家家户户都买了各式各样的产品,不是在家吃完扔到外面就是随手往旁边一甩使得室外到处是垃圾、果皮、纸屑,这样一来环卫工人可就忙了,天天早上6:30起床,一直到晚上7点才回家,她们就在那几条马路上走来走去,不知道要扫几回?“哎!真是命苦。”一个工人竟然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真为她们感到难过。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爱惜身边的环境?
调查结果:
因为春节,环境卫生差,所以我们应该去爱惜环境。
春节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关于新年庆祝方式、送礼及压岁红包的调查
调查时间:
20xx.02.17 (年初二)
调查地点:
草场门金润发超市门口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人数:
近百人
调查过程
20xx年2月17日,大年初二的早上,雪后初晴,金色的阳光散在白雪上,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炮竹的味道。我,爸爸,妈妈,小姨,还有欧庆表哥和孝诚表哥,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来到草场门附近的金润发超市门口。今天我们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春节调研!我的计划是以填写问卷为主,以采访和笔录的方式为辅。
我拿出一沓文件,这是我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共有三个主要问题:
(1)庆祝新年的方式;
(2)春节送礼是否必可少;
(3)你是否收到红包。在每个问题下边都有多个选项,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选择填写。按照昨晚我们已商定好的行动计划,分成三小组开始分别发送问卷。我和妈妈一组, 我负责发问卷,妈妈负责说明填写的要求。为了获得可贵的信息资料,我一扫往日的沉默,主动向一位老奶奶走去,“奶奶好,我要写份春节调研报告,您能帮我完成这份调查问卷吗?”老奶奶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当然可以,不过我眼睛不好,你问我好了。”“好的”。我慢慢地读每个问题,生怕老奶奶听不清,当她答完最后一个问题时,我开心地跳了起来“耶!我独立完成了第一张问卷调查!”这时,旁边走来一位中年男子,“伯伯,能耽误您几分钟吗?”
我边说边递上调查问卷,“没时间!”伯伯并没有放慢脚步,他看也没看匆匆走过,我好失落啊,“别在意!他一定有事情。”妈妈安慰我说。一对叔叔阿姨从我身边走过时,好奇的说“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在做春节调研,能完成这张调查问卷吗?”我赶忙递出调查问卷,“哦,是这样啊,可以的。”阿姨仔细地阅读上面的问题,认真的完成了这份调查问卷。“你也填一份吧,”阿姨笑着对身边的叔叔说,“哈哈,阿姨你真好!”我开心的笑着……天渐渐黑了,爸爸组和小姨组都已完成问卷调查,我们手里的问卷已是厚厚一摞,沉甸甸地。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收工我们回家。晚饭后,我快速的按照问卷中的问题做了张表格:行是三栏,分别为庆祝新年的方式、春节送礼是否必可少、你是否收到红包,列是各问题调查的明细。妈妈负责报问卷的选项,我负责写“正”字,和完成数据的统计工作。
调查结果
(1)你会以什么方式庆祝新年?调查人员中89%选择在节日期间邀请亲戚朋友来家聚聚,也有11%的人会借着春节黄金周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的地方去过春节。当然,这也少不了人民币的支持,旅游消费额在3000元左右的占20%,在5000元以上的占55%,在8000元左右的占25%,看来,春节旅游这也是一笔大消费啊!
(2)你认为春节“送礼”必不可少吗?对于今年春节送什么礼物好?节日里人们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以示关爱。调查人员中78.5%的人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仅有8.9%表示”送礼”并非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有12.6%的.被访者表示不好判断。从我调查的情况看,其中,50%的人认为送食品比较合适;35%认为送保健品比较高雅;10%认为送烟酒茶类比较时尚;5%认为送什么也无所谓。
(3)春节你收到红包(压岁钱)了吗?过春节,给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收红包最多的当然是孩子们啦,压岁钱是我们最大的收入来源,调查给孩子压岁钱的大人和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中,压岁钱在600元以上的占40%,在500元左右的占50%,在300元以下的仅占10%。调查结论:我发现人们保持着传统的春节庆祝方式。在春节里,大人们通常会有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我相信人们都愿意花这笔钱,因为在这热热闹闹的春节里,大家欢聚一堂。那是多么幸福呀!
看,街头巷尾,人们走亲访友,热闹非凡,听,鞭炮声中,嬉笑声中,人们用各种既传统又时尚的方式庆祝着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