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密码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心灵密码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灵密码读后感 篇1
毕淑敏,著名的作家,最近新出了一本书《心灵密码》,她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以深沉厚实的智慧与冷静真切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逆,讲述生命悲欢,挖掘心灵沉疴,解锁心灵密码……
读她的这本随笔,几乎每一篇都能让我掩卷沉思,从她的书中,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百读不厌的文章。那些简短的篇章,以深沉厚实的智慧与冷静镂刻人世间的变故与悲欢,让人不得不铭记在心,不断地思索。
“心灵密码,心灵本无密码,但密码又无处不在”。读这本书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对于我来说哪怕读了很多遍,每读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心灵感受和收获。
生命中是由很多最重要部分组成,感情和理智是我们其中的一部分宝贵财富,有时候,远离就是更深刻的爱戴,而宁静则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让人温暖,仿佛自己的脉搏与作者一起跳跃来达到的共识那样心有灵通。
对大自然,她深情的说:“所有地球人,相互之间必须紧密连接。要有悲天悯人之心,不能让高山消融万年雪冠。万物灵长的我们,只有一个心灵的出口,那就是相亲相爱”。
对幸福,她出语不凡:“无数微不足道的幸福堆积起来,如同一滴滴饱含盐分的水珠立体集合,聚成了波涛万顷的沧”。这几句话,让我顿悟,滚滚红尘中,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找个安身立命的支撑点,即使向礁石一样,千疮百孔却仍能快乐的矗立着,从容一生。
世界上最暖人心的时刻,不是夏日朗朗清空阳光的照耀,而是你我内心的共鸣,了解自己,破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安定的生活,享受持久的幸福,我想心灵密码不过如此。
心灵密码读后感 篇2
当合上最后一页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心潮澎湃、也没有忧伤或是激昂,只是闭上眼睛,似乎还能感到那些自然的文字,悠长的意蕴和清淡的情感。毕淑敏的文字最大特点便是自然朴实,如同一潭水,清澈平静,淡泊悠远,阅读这样的书,宛如置身于幽静的山间,可以安抚心灵的疲惫与惶然。
心灵本没有密码。但在《心灵密码》中,毕淑敏将其研修心理学的精深体会与她开办心理诊所以来进行心理咨询诊疗的典型案例、精彩故事和优美的文字融为一体,讲述了人生中都会面临的共同事件和感受,如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成败悲欢;讲述了许多人遭遇过的心理痛苦,以及许多人正在经历着的现实困惑。这本书将给旅途中迷失方向的孩子励志领航,有一种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动和反思的力量。
书中,毕淑敏用那敏锐的目光、宽厚的心怀、睿智的文字,讲述着女人、情感与家庭。如在《我的恋爱为什么总是无疾而终》里,作家最后总结道:“如果你有很多美丽的照片,请不要把自己的'家变成展示这些照片的博物馆。那无意中将是一种排斥他人、唯我独尊的信号,说明你的世界里充满了你,让人却步,男人和女人都对高度自我的人,敬而远之。”这些缠绕在我们身边的琐事,或提醒人们关注感悟幸福,或引发思索联想,令人生出无限美好的情愫。
毕淑敏的书中有的是生活,真实而美丽。她不像学究们舞文弄墨,不像教授们高深说教,不像时评家语锋犀利,不像青春写手愤世嫉俗。如在《让女人丑陋的最根本原因》里,她写道:“女人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导致身体上的病患,是千真万确的。为了不得病,为了不变丑,人们只有更多地让爱意充满心扉。”这样的文字,折射着女性水样的光华,如一剂心灵处方给人恰到好处的滋养。
此外,毕淑敏还对人类的命运进行探究,对深层的人性进行审视。书中她描摹和传达的意境,总会令人产生一种别样的新鲜与惊愕,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获得一种阅读的快感,沁人心脾。
在《心灵密码》中,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书中还包含着许多排解人生苦痛的小故事,它们就像是黑夜里的一扇有着亮光的小窗,使我们麻木了许久的神经重新变得敏感起来,恢复我们对生活应有的感知能力。解读心灵的密码,了解自己,是使我们取得一切成功的基石。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幸福愉悦的感受也是如此”。名医很多,作家也很多,但作家兼医师的人不多,能治病又能医治心灵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毕淑敏做到了,还做得很好。毕淑敏用她温馨的感悟与敏锐的思索,激发着我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喜欢毕淑敏的书,一直喜欢,更喜欢的是书中给我们的生活启迪,简单、朴实,如一股清泉久久不息,直袭心灵深处……
心灵密码读后感 篇3
阅读《心灵密码》源于作者毕淑敏的自我推荐“心灵本无密码,但密码无处不在。一次心灵自诊,决定一种生活品质。悲苦的时候,伤感的时候,茫然若失难以决断的时候,烦躁异常自我否定的时候,抽出片刻时间,翻翻这本书吧。读完之后的心境,和打开书页之前,可能略有一点不同。”
众所周知,毕淑敏是一位著名作家,但同时她还是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她17岁入伍当兵,11年走遍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阿里高原。转业后从事医疗工作,35岁开始写作,46岁时开始学习心理学。她从事心理咨询师之后,由于咨询中心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无法及时帮助更多人,感到难以言表的责任和压力。这本书是她从临床心理医生的岗位上退下来,著写的一本有关心理学普及方面的小册子,目的是以文字传播的方式描述和阐释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和更多人(也就是和读者)交流,摸索和揣测人的内心世界,诠释心灵密码,让读者认识并了解自己,在阅读中感动和反思,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
《心灵密码》中充满了精美的文字,文字的美丽让人爱不释手,如:“对于年龄的雅量--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丽,深藏在皱纹之中。从阅历的层面讲,皱纹是智慧的纽扣,是穿起智慧之玉
的红绳。不要被年龄吓住,唯一的对策,就是正视衰老,把它当成盛宴后的杯盏,轻轻洗净收起。”
在《心灵密码》中,提供了许多思维方法,犹如一剂心灵处方,让读者面临困境和窘迫,能够滋养生息,重新给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支点,安详飘然一生。如,生活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排序的艺术。学会自产自销幸福,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为自己建立快乐的`生长点等等。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心灵密码》讲述了许多人遭遇过的心理痛苦和现实困惑,提醒人们关注感悟生命,增强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如,一名中学女学生问毕淑敏“我为什么是一个女孩?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而我同桌的爸爸却是县长?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对此,作者告诉那个女孩,世界上的不平等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不能改变的,没有人能够担保你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光灿烂的平等。看看动物世界,就知道平等是多么罕见了。平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维持最大多数人安宁的策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少了愤怒,多了感恩。
喜欢《心灵密码》,并不是迷恋她华丽的词藻,而是享受书中文字所传达的那份安宁和从容,可以受伤,但永远有痊愈的力量。
心灵密码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心灵密码》,这是作者毕淑敏厚积多年之功的最新力作,她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以深沉厚实的智慧与冷静真切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逆,镂刻世间悲欢,挖掘心灵沉疴,解锁心灵密码。
毕淑敏在《心灵密码》中,运用自己人生丰富的经历和病人的事例给我们讲述死亡、、情感、工作等,从中我对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看法,读书能够从别人的人生经历学到一些做人的经验,真是受益匪浅。
《向小斑点致敬》和《因为害怕,所以更要直面》等几篇文章中描述了对生命的尊敬,对死亡的思考。《向小斑点致敬》中说道:人到了最后的关头,能够完成的,就是在身边咫尺之遥的范围内极简单的动作了。我由此想到,如果你有什么要说的话,一定要尽早说,不然就无人能听到。如果你有什么要做的事,要趁血脉充盈之时赶快做,不要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中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让我更懂得珍惜时间,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为国家,为世界做更多的实事。
看完《一定有本书是你的至交》、《书让我们不再陌生》和《完成一套精神的太极》,让我更深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一定有本书是你的至交》里说道:“我相信,有一本书,一定藏在远方。它是你的至交,它的肚腹中藏着一句话,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其实,书最大的魔力,在于可能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框架,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最后甚至扭转我们的人生轨迹。”读书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到不同地点,不同时代的事情。自己的人生经验有限,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经验,成就自己的梦想。现在我感到非常后悔,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都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浪费了那么好的读书时间。我要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地珍惜时间,好好好地利用时间和图书馆的资源。我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心灵密码》中的《为什么很多优秀女子都抱怨找不到合适伴侣》说道:“不要忽视你身边太熟悉的人,宝藏往往就埋藏在你周围。这种忽略眼前、好高骛远的人,基本上也是忽略自我的人。当你看不起自己的时候,你也看不起周围的人。”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我们的要求都不能太高。
《你是百分之三吗》里讲述的爱自己的工作,就能够不用工作,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是找到一份工,他不用工作。也确实是这样,如果觉得工作是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很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那么工作就成了娱乐的一部分,而不是工作了。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工作的兴趣,不要把工作当作是工作,而是兴趣。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这样有利于自己和企业的发展。而现在我在学校做的学生干部,虽然有时工作比较繁琐,但我也要热爱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更好地生活。
读了《心灵密码》后,真的受益匪浅,还有许多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