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行街》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单行街》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单行街》读后感 篇1
“咣当、咣当……”一只空了的铁罐头,在小街深处的石头路上滚跳蹦跶着,发出单调、枯燥而空洞的声响。聪儿,一个脸色苍黄的男孩失去了他应有的稚气和欢笑。他的母亲认为既然聪儿作为她唯一的亲人就应该被她呵护着。她不让聪儿与那些草坪上愉快玩耍的男孩子们为伍,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总会伤害到她的宝贝聪儿。聪儿想跳,在家跳;聪儿想跑,就在家跑。总而言之,聪儿就像一只渴望蓝天的`小鸟,却被关在了生了锈的铁笼里。而且在这个束缚自由的笼子里还有一条铁链束着这只小鸟的脚。聪儿的妈妈认为聪儿是多动症患者,还带他去医院,当医生告诫她要还给聪儿自由时,她才允许聪儿去草坪玩耍。但事实上,聪儿身上仍有一根无形的绳子拽着他,告诉他,球在这里,快跑!或是,球来了,蹲下。甚至当聪儿自己不小心摔倒时,她会斥责其他孩子。所以说,这,也是伟大的母爱吗?
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后竟不自禁把自己对号入座到聪儿的位置上。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身生子女,所以父母总会溺爱孩子,但这其实是一种无形的是伤害呀!当父母过分地保护孩子时,这只会使那孩子的身心受到束缚,失去他应有的自由、稚气还有悦耳的欢笑声。在父母不断溺爱下,孩子便得不到成长啊!
在我们家也经常出现像聪儿那样的情况,还记得我八岁的时候渴望能自己独自一人去超市买东西。母亲自然是不乐意的,她总是说:“你呀,还太小,做不成事。再说,万一遇见坏人怎么办?你就再也见不到妈妈咯!”我却没有像妈妈那样忧心忡忡,“坏人又不是专门捉我的,怕什么?再说,我可以报警呀!”妈妈见也说不过我了,便只得说:“唉,那你去吧。出小区大门要看车,不要老低头走路,快去快回!”瞧,妈妈还是一副担心的样子,好像我要上战场似的。但事实上,和我同龄的孩子中许多都能自己回家了呀!
《单行街》读后感 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曹文轩的《单行街》。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被母亲禁锢幽灵一般的渴望自由的孩子,他叫聪儿。他的母亲望子成龙,名义上给了聪儿自由,实为禁锢。“那做妈妈的......”老头直摇头,“没法说”,他换了一种生气而同情的口吻,“她以为这是爱孩子,可我觉得那孩子还怪可怜的呢!”正因为妈妈的管束,聪儿才会失去伙伴,“他是头牛,被***牵着鼻子!”尽管有好心的史伯伯从旁相助,也无济于事。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管束的太严不是一件好事,禁锢只会使孩子丧失天性,只有适当的自由和磨练才能使孩子成才,但不能放任自流。这篇文章还让我想起了老鹰,老鹰爱把窝搭在悬崖上,母鹰先叼来一些石子和荆棘,又衔一些枯草盖在上面,做成一个窝。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这时,该让小鹰独立了,于是,老鹰搅动窝巢,让枯草和羽毛一根根地掉落,最后露出尖锐的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的疼痛难忍,母鹰不但不理会,还会无情的驱赶,小鹰只好忍痛离巢独自飞。母鹰用看似残忍无情的爱,逼着小鹰离开温暖的家,勇敢的学会独立,为的只是让他们经历暴风雨后能见到彩虹。
再看鹦鹉,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表面看它是幸福的,但其实它是可怜可悲的,因为它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只能生活在人们为它安排的.笼子里,花盆里长不出苍松,笼子里飞不出雄鹰。是学雏鹰展翅飞,还是甘当笼中鸟,相信同学们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只能得到暂时的甜蜜,只能冲出樊笼,自由飞翔,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雏鹰不经历悬崖上的生死考验怎能展翅高飞?花蕾不经历朝朝暮暮的风吹雨打怎能竞相绽放?柳条不经历寒冬的肃杀怎能在春天的抚摸下一夜抽出新芽?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经历过磨难,才能走向成功。让我们冲出樊笼,展翅高飞,搏击长空吧!
《单行街》读后感 篇3
风,悄悄吹过,翻开了那本躺在桌上的书——《单行街》。引人入胜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我流连忘返。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个男孩——聪儿。聪儿,一个可怜但又幸运的孩子,他的母亲望子成龙,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禁锢在家中。每个孩子都渴望自由,每一双眼睛都渴望着窗外的蓝天,但是聪儿,他像一只囚禁在笼子里的鸟儿,想飞,却飞不出来。
读了聪儿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人——我的堂姐。我的堂姐在班上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她却一点都不快乐。因为,她的妈妈,也就是我的伯母,她简直把堂姐当成了学习的机器,一点儿也不关心她的感受。有时候,伯母还没听堂姐说完话,就急吼吼地朝她吼:“说什么说!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看书!”每一次,堂姐都是抹着眼泪进房间的。每当我去找堂姐玩时,却总是“不负众望”地被拒之门外:“你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读书。”而我就是一个幸运儿,我的妈妈体贴又知性,每当我被试卷上几个冷冰冰的数字打败时,强颜欢笑地回到家里,目光呆滞地跟妈妈汇报成绩时,妈妈却微微一笑:“没事,你努力了就行。”听了这句话,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下回一定要考个“红太阳”,让妈妈高兴一回。
心底的.情感在澎湃:管得太严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反倒会使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只有适当的自由和磨练,才能使孩子成才。但是不能放任自流,就像老鹰教养小鹰。小鹰从小就被迫学会了独立,为的就是让它们经历暴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关在家里的孩子难免会想冲出“牢笼”,自由“飞翔”,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其囚禁孩子,不如提供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与朋友交流、玩耍,飞向更高更大的天地。
《单行街》读后感 篇4
曹文轩写了很多小说,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葵花》、《野风车》等,其中《单行街》这个短篇小说让我感触很深,它主要讲了一个孤独的小男孩聪儿的故事。
文章的开篇,史伯伯搬进新居,可是楼上有一个小孩整天都在踢铁罐头。史伯伯从隔壁邻居口中得知:楼上那个妇女只有聪儿一个孩子,她把孩子管得十分严。孩子很小就让他认字,扫地必从东南角扫起,每天学习饭桌上的一大堆礼仪,还不准他出门。所以聪儿就只能整天踢罐头了。那位母亲自以为是在爱孩子,可这种过度的管教已经伤害了孩子。
可喜可贺的`是聪儿的母亲因为医生的话终于让聪儿出去玩了,可聪儿好像玩得并不开心,因为母亲一直在阳台上盯着他。聪儿跑得有些远,母亲就喊他别跑远了;聪儿和别人踢球,母亲又生怕球碰到聪儿,叫聪儿自己一边玩去;聪儿如果玩有一点点危险的游戏,就要被母亲骂一顿。渐渐地,聪儿被身边的孩子们孤立了,只能一个人在单行街上踢罐子了。一年后,聪儿的脸上失去了笑容,眼睛也没有了神采,十分孤僻,见人不喊也不笑,看人目光发直,也不肯出门。
因为过度地限制聪儿的自由,使聪儿陷入了孤独的深渊,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孩子本该有的快乐,这样的活着与牲畜又有何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也是如此,我真希望这些愚蠢的家长能读一读这本书,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