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1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实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学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二、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2
塑造师德风范,潜心练功“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当有一桶水”,此话很有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靠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所以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我的师德。本人结合自我的情景,下决心就以下三方面提高修养。
1.重视学习和实践
认真学习,充分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我言行准则,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仅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幼儿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当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
2.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本事,控制自我的情绪,始终坚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我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幼儿园就应当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言谈应当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当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自我的穿着应当朴素大方得体,贴合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可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幼儿的内在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1)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我,有意识地从祖国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我的内在素养。
(2)音乐既能帮忙人们解除烦恼郁闷,又能使人振奋精神,所以增进自我的音乐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融音乐与教学为一体,让幼儿多感受乐曲中的美感,让其身心不断得到陶冶。
(3)为了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幼儿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构成最优化的教学系统,教师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适用于教学,由此,可拓宽幼儿的视野。
总而言之,经过师德学习,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既充满了信心,又增添了危机感。仅有不断地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符其实地对得起幼儿教师的称号,为有一个健全的灵魂而勤奋踏实地去工作,坚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智慧要用智慧去启迪,人格需靠人格来塑造。教育是事业,需要我们献身;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求真;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创新。总之,良好的师德,对于教育发展、国家振兴是一种强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力。所以,每个教师都要认真领会师德内涵,紧紧把握师德灵魂,用自我对教育事业、对纯洁儿童的赤诚之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3
x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由全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化错教育创始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副校长进行的题为《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直播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华应龙副校长从“什么是化错?为什么要化错?怎么化错?”等问题来阐释“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他多年从事“化错教育”研究概况。他认为“化错”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教学资源,相继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是创新的来源,是落实“自主探究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华应龙副校长指出,“化错教育”要做到:首先,错是错,温暖地“容”,要调整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其次,要把错误当做一种资源,融化、融合、融通,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再次,错还是错,自豪地“荣”,荣是结果、是目标,是对出错过程的回眸,是对差错的育人价值的欣赏。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人。
1、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的方法达到目标;其次,常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阅读做整理,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2、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创造。一节教案讲了五年,教材都变了,教案还在用。一篇讲稿,反复改了几遍,听众都变了,还在讲,内容仍停留在最初那个年代。经验永远是创造的羁绊,我们却舍不得扔。我们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境遇需要创造去点亮。没有创造,就没有不同,没有创造,就没有杰出的表现。
3、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
任何事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的层面,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执行力,是推进事物进展的关键,是实现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4、做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
一个教师的影响力在于给学生以人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完善知识、塑造性格、关注成长、懂得贡献、体味价值,要培养更多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正向引领。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让时光虚度,一直在做好“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价值的人生”。
华应龙副校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阐释了“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方法,让我耳目一新,重新认识了“差错”在教学中的价值,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化错”理念,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4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通过研究《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觅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加强学生研究的自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疑心,公高山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关于他们的一点点前进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
三、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四、廉洁从教,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卑不亢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别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裕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束缚,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研究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研究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