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调查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如何写调查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写调查报告 篇1
调查报告的分类有多种,可以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分为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历史进程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涉及的范围层次上分为宏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观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微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 调查研究的侧重点上分为澄清事实型调查报告、思路启发型调查报告、可行对策型调查报告;还可从调查研究的方式上分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
实际写作中往往有些交叉,比如反映新生事物与总结典型经验的两种调查报告可能混为一体,有些问题中观与宏观也分不太清楚。因此,调查报告怎么写要从效果出发,怎么有利于反映主题说明问题就怎么写。
调查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常见的是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大部分。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一般是写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经过、特点和意义。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一般是先写成绩效果,而后把经验做法归纳几条,再从理性思考上提出带规律性的认识。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除讲清问题外,还要分析原因,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帮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改进工作。
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写法上关键是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贯穿始终,统率全文。调查报告要告诉读者什么,目的明确了,主题不跑偏, 报告才显得有“劲”。如调查报告《车场24小时》,从公交工人“半夜即起”写到“夜深回场”,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上海公交工人24小时的工作情况,由于写作中突出了“特种车”、“新风车”等重点材料,写得具体生动, 调查报告主题与材料达到和谐统一,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在写作中,要详细地占有材料。写调查报告,调查研究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对所调查事物内在规律的理论认识是写不好调查报告的。 怎样写调查报告?这里有两条要基本做到的:一是收集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政策规定、研究成果,二是深入基层了解事情的全过程,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如笔者写的调查报告《水利化、机械化、科学化刘家堡乡形成现代农业雏形》,作者一方面很好地做了理论准备,专门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另一方面,作者在该乡一蹲就是半个月,每个村都住了一夜,把有关情况吃透了,所以写出的调查报告很受好评。
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查报告不是材料的堆砌和罗列,而是通过研究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以推动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因此材料割舍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下一番由表及里的改造创作工夫,得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结论。
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对此,包括新旧对比、正反对比、今昔对比、成败对比等。对比往往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主题。恰当地运用数字,尤其是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下的统计数字,往往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直接说明主题的效果。而确凿的统计数字,比起千万言的空洞说教来,其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大量建立在统计数字基础上的`真实材料,准确地说明一项工作、一个问题、一项政策、一种事物的来龙去脉,向人们揭示出它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调查报告的要旨所在。
要了解读者需求。写调查报告是为了影响读者,产生指导意义,因此必须明确要写的调查报告是给谁看的。比如党政机关写的调查报告,大部分是为同级或上级领导决策服务的,要求站在一定的高度,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见解和思路,使领导从中了解真实情况,受到启迪,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调查报告一旦失去针对性,无异于放了“哑炮”。
另外题目是调查报告的眼睛。题目应准确明了,把报告的基本内容反映出来,少用关于xxx的调查之类的平俗题目。段落小标题要与大标题有机呼应,每段的开头结尾和中间衔接,要运用精练的概括性语言。
如何写调查报告 篇2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具体写法可参考本站提供的大量范文,结合实际情况,做适当的修改。
如何写调查报告 篇3
如何写调查报告 篇4
调查报告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于社会的许多新动态、新问题或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后,将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加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每年暑期,校团委都会要求各大一新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开学后,校团委将统一进行评优评奖,并对优秀报告予以表彰。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范围,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现就调查报告各环节实施要点作特别指导。
(教育)
一.选择主题:
调查主题是整个调查研究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调研活动的方向。青年学生应结合时事焦点,立足社会现实,结合专业特长,以开放、多元的视角深入调查并剖析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题内容应对理论与生活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建议各撰稿人迎合时代潮流,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分析。鼓励在调研过程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开展研究,提出新观点,进行理性思考。下面介绍几类常见的大学生社会调研主题:
1、思想政治类
红色主题历来是大学生调研主题中的重中之重,该类主题政治性、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加强党风建设工作;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党员监督条例,保持党员先进性;研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文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政治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根据党中央系列文件的精神,结合时政热点,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学习,开展调查研究。
范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探讨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普及现状的调研
2、环境保护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类命运的兴衰福祉。环保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运用科学发展观,放眼社会,发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是和谐生态的变异,也可以是市容环境的变迁,研究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献计出力。
范例:黄浦江源头及上海市内水质调查
拿什么拯救你,美丽的鸟儿——关于崇明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的调研
3、“三农”问题类
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农民问题俨然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以“三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要求各撰稿人聚焦农村建设,深入基层,关注“三农”政策的执行及农民权益保护等情况,以求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务于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范例:闵西农村法治建设及其“三农”现状调查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状况调查
4、专业特长类
“发扬学术特长,展现华政特色”向来是专业特长类主题的基本特征,该类主题内容多丰富多彩,形式多生动活泼,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专业特长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积极发挥学术特长,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把社会现象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范例:关于滁州市全椒县社会保障状况和私营企业状况的调研
关于中华老字号的字号与商标保护的调查研究
5、校园文化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对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调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思想意识。该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就校园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也可以针对校园中形形色色的现象予以评析研究。
范例:我争我权,交流共进——关于被忽视的学生权益的高校调研团
二、调研方法
在确定调研主题后,各撰稿人应结合调查对象、调研目的和范围,选取恰当可行的调研方法,以确保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常见的调研方法有:
1、典型调查法
典型调查法是指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的对象,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该种调查法较为细致,适用于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适用典型调查法时须注意所选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能够集中地有力地体现问题和情况的主要方面。
2、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中选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出总体情况。抽样调查法较普查法有方便、快捷的优点,适用于调查范围较广但又资源有限的情形。运用抽样调查法时要保证一定的样本数量,注意样本的平均分配,防止以偏概全。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问卷调查法能使调查者更好地把握所需要了解的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法。
4、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用访问或座谈会的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深入的、面对面的互动式调研方法。访谈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数量较少,需专门做深入调研的情况。此方法要求撰稿人事先需要作好充足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
5、其他
其他调研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普查法等。观察法指的是调查者到调查现场进行一段时间的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形成的调查,适用于对社会生活中的固定、静止现象的调查。实验法是以实验的方式取得相关数据,从中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调查方法。实验法需要有客观的科学依据,多用于学术上的研究。而普查法指的是对调查范围内的每个样本进行毫无遗漏的全面调查。由于其工程浩大,较少适用于大学生的调研活动。
三.调查数据:
获取调查数据后,必须对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概括,以详实的数据材料来支持文章的观点,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对于得到的原始调查数据,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而要对数据进行具体化、深度化的分析。在报告中,作者可以多运用柱状图、饼图、表格等数据统计方式,使数据更加清晰、直观。此外,调查报告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所选择的数据材料,绝对不能虚构或抄袭。
四.报告撰写:
1、提纲的拟定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骨架。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在着手写报告之前需要把报告的大致结构成型与胸,事先要安排严谨妥当的结构。
2、文章的布局:
布局要恰当,结构要完整。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应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围绕主题,合理地安排结构。调查报告一般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1)标题,可以选择单标题也可以是双标题,标题写法较为灵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2)开头,或称总提、引言。主要叙述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采取的方法及其大致过程等,该部分语言表达力求精练,内容简明扼要。
(3)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需要分章节陈述整个调查过程,并且有叙有议,具体展开整个活动。
(3)结尾,是对整个调查活动的总结,提出自己对调查主题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归纳活动的社会意义所在。该部分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常用的结构方式有:
(1)纵式结构。主要是依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按次叙述,阐明观点。
(2)横式结构,根据基本经验或突出几个主要问题,分参层阐述。
(3)纵横交错结构,按内容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分析说明,篇幅长的可以用小标题,以清眉目,突出重点。
4、语言特点
(1)要用事实说话,结论、观点都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切忌脱离事实、空发议论。
(2)要合理筛选材料,并进行分析,切忌大量堆积材料。
(3)要结合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夹叙夹议、层层深入、引人入胜者为优。
(4)用对比材料阐明观点,能把问题说得具体深刻。
(5)用数据说明观点,能增强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教育)
五.审核校对
1.结构审核:
查看前言、正文、结尾三大部分是否齐全。
2.内容审核:
(1)是否已经具备了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明确的调查目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科学的调查方法、实际的调查效果。
(2)是否全文语句通顺、用词贴切、分段合理。应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仔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