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荷花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荷花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荷花有感 篇1
假期我阅读了一本以描写抗战时期的大背景下的冀中人民生活为主题的书——孙犁的《荷花淀》。这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他的写作风格颇具冀中地区的特色。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水生嫂”这一角色上的描写很多,水生嫂乐观向上、勤劳善良。而以她为代表,书中许多冀中地区的妇女皆是如此,书中前几章就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品质。以水生嫂为例,她的丈夫水生要去参军抗日,她虽舍不得丈夫去吃苦,但她懂得“舍小顾大”,
她对水生和家的爱是小,冀中乃至国家的安危是大。于是她毅然给丈夫收拾了行李,送他参军。
作者笔下的白洋淀妇女不仅善良朴实、顾大体,而且也是坚强、勇敢、聪明、爱国的。水生和白洋淀其他男人参军不久,水生嫂便和其他妇女一起划着小船去看望他们。但在返回途中遇见了敌人,她们熟悉地形,在广袤的白洋淀里弯弯绕绕,甩掉的敌人。最能证明她们坚定沉着、视死如归的,还是她们自己说的那句话:“敌人若是追来了,绝不投降,宁可跳下水!”冬天,她们还学会了射击,拿着枪,组成自己的队伍,来回巡视……
她们还心灵手巧、勤劳能干。书中开头几段描写了水生嫂编席子的情景,先是美丽的白洋淀风景的描述,引人入胜,然后又写:“不久,她身下就铺了一大片席子,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云上。”以景衬人,在美丽祥和的叙述中,将白洋淀妇女的勤劳、聪慧表现出来了。
《荷花淀》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中人民的生活,但并没有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没有那些鲜血淋漓的场面。而是更多的描绘的人民的朴实生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人文画。而作者也通过描写水生嫂等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变化,从侧面展现出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完美演绎出抗战时期人民“心向往未来,永远朝胜利”的美好愿望,歌颂了包括这些妇女在内的千万抗战民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渴望和平的满腔热情和激扬于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读荷花有感 篇2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朴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
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不仅如此,这幅画还隐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静优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却不平静。夜这么深了,丈夫还没回来,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见水生夫妇的笃深情意和恩爱,这与后面描写夫妻话别场面相照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了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美好的生活,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后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随风飘来的乐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乐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读荷花有感 篇3
短暂的寒假生活中,课外书使我的假期充满了书香色彩。叶圣陶专辑《荷花》里的《蚕》给我深刻印象:吐丝的时候,蚕昂起了头上下摇动,丝就从它的嘴里出来,本来是两缕,离了嘴才合成一缕,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结果成为椭圆形的,稍微有点弹性的茧。蚕的乐于奉献让我想到了外婆,想到了外婆的手。
外婆有双勤劳能干的手。初夏播种,秋天收获,家里的几亩地被管理得生机勃勃,井井有条。劳作时,外婆手上常常会扎有刺儿,她从来不喊疼。外婆种的稻米做饭特别香甜,连邻居阿姨都赞不绝口,大老远的开车从上海赶回来买。青菜、番茄、香瓜、长豆、大蒜、马兰、韭菜、黄瓜……一年四季,外婆的菜园里蔬菜瓜果不断,鲜嫩肥美,令人垂涎。外婆的手让我羡慕。
外婆有双护老爱幼的手。太爷爷生了五个孩子,能常回家照看的只有外婆。每周外婆回老家一两次,帮着太爷爷烧洗收拾。有一次下雷暴雨,太爷爷摔到水沟里,电话一来,外婆二话没说直奔老家而去,用三轮车送太爷爷上医院看病挑针头,才使太爷爷转危为安。太爷爷夸外婆:“儿媳妇比女儿亲。”我和姐姐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自从我俩出生后,外婆的手更没有停歇的时刻。那时候,我们特能吃能喝能拉,外婆给我俩泡奶粉、换尿布、洗衣服,而且一来就要俩。洗衣服,外婆还讲究,说洗衣机洗不干净,总是用手擦肥皂搓洗。肥皂伤手,外婆的手都脱皮了。记得我刚蹒跚学步,就自作聪明地搬张凳子垫脚,去饮水机前倒水喝,结果烫伤了手。一晚上,外婆都没有合眼,用她温暖的大手托举我的小手,生怕被子伤到我的皮肉留下疤痕。外婆的手该多酸多麻啊,现在想起都有流泪的感动。外婆的`手令我钦佩。
外婆不正是一条为家、为家人默默奉献的“蚕”吗?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要买一支护手霜送给您,滋润那双手。看,外婆的手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苍老,毛乎乎,黑黝黝,长满了皱纹,结满了老茧,裂满了小口子,甚至贴着创口贴,却是一双我最爱的手,一双世间最“美”的手。外婆的手叫我难忘,现在,将来,永远……
读荷花有感 篇4
假期我阅读了一本以描写抗战时期的大背景下的冀中人民生活为主题的书——孙犁的《荷花淀》。这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他的写作风格颇具冀中地区的特色。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水生嫂”这一角色上的描写很多,水生嫂乐观向上、勤劳善良。而以她为代表,书中许多冀中地区的妇女皆是如此,书中前几章就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品质。以水生嫂为例,她的丈夫水生要去参军抗日,她虽舍不得丈夫去吃苦,但她懂得“舍小顾大”,
她对水生和家的爱是小,冀中乃至国家的安危是大。于是她毅然给丈夫收拾了行李,送他参军。
作者笔下的白洋淀妇女不仅善良朴实、顾大体,而且也是坚强、勇敢、聪明、爱国的。水生和白洋淀其他男人参军不久,水生嫂便和其他妇女一起划着小船去看望他们。但在返回途中遇见了敌人,她们熟悉地形,在广袤的白洋淀里弯弯绕绕,甩掉的敌人。最能证明她们坚定沉着、视死如归的`,还是她们自己说的那句话:“敌人若是追来了,绝不投降,宁可跳下水!”冬天,她们还学会了射击,拿着枪,组成自己的队伍,来回巡视……
她们还心灵手巧、勤劳能干。书中开头几段描写了水生嫂编席子的情景,先是美丽的白洋淀风景的描述,引人入胜,然后又写:“不久,她身下就铺了一大片席子,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云上。”以景衬人,在美丽祥和的叙述中,将白洋淀妇女的勤劳、聪慧表现出来了。
《荷花淀》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中人民的生活,但并没有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没有那些鲜血淋漓的场面。而是更多的描绘的人民的朴实生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人文画。而作者也通过描写水生嫂等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变化,从侧面展现出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完美演绎出抗战时期人民“心向往未来,永远朝胜利”的美好愿望,歌颂了包括这些妇女在内的千万抗战民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渴望和平的满腔热情和激扬于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