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方案大全 > 正文

村委会消杀方案

2025/04/17方案大全

倚栏轩整理的村委会消杀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村委会消杀方案 篇1

根据《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陕西省城市(县城)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和《省“除四害”考核鉴定办法》,为进一步落实创建卫生镇的各项工作,消灭蚊、蝇、鼠、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控制其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委、县政府创卫实施方案为指针,在县爱委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以创建市级卫生村为目标,以提高全体村民文明程度和树立农村新形象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创建优美,舒心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积极宣传普及除“四害”知识,确保“除四害”工作20xx年通过达标验收。

二、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陕西省城市卫生验收评比标准》的要求,除四害工作有三项达标,除四害工作的重点区域为厨房,厕所和圈舍。

三、方法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制定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由领导小组确定消灭蚊、蝇、鼠、蟑螂具体办法,灭鼠方式根据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厨房采取粘鼠板,鼠夹等比较安全的方式;院落、过道、走廊采取鼠药灭鼠法,要采购合法厂家生产,正规渠道流通的`鼠药,确保安全可靠,既要除四害,又不能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人体健康。

2、达标实施阶段。各村按《实施方案》要求,集中进行整治,组织除四害达标工作。

3、自查验收完善阶段。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对照验收标准,组织摸排自查,做好查漏补缺和整改提高工作,补充完善除四害工作资料档案。

四、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与创建卫生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相同,由办公室负责建立除四害工作资料档案,除四害责任区与卫生责任区相同,各村要严格按照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2、狠抓落实。各村负责人为负责区除四害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各村在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例会制度汇报工作,督促检查制度,及时报告工作情况,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局面,确保除“四害”工作全面完成。

3、加强考核。除“四害”工作是创建卫生镇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定期或不定期对除“四害”工作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督办,厕所、厨房的除“四害”工作由创卫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进行检查,随时提出整改措施,按创卫工作考核办法进行考核,除“四害”工作连续三次位居未位的村进行严肃批评和惩戒。

村委会消杀方案 篇2

为巩固和发展我区除四害全面达标的工作成果,控制和消灭病媒生物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我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服务,特制定马庄村村委会20xx年除四害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除害灭病为己任,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以全国爱卫会颁布的《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标准》为依据,以改造治理环境,消除四害孳生地为重点,以科学防治为手段,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指标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

二、工作目标

(一)灭鼠工作:

通过开展春、秋两季的群众性灭鼠活动,使鼠密度降低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大力开展综合防治,消灭鼠类孳生环境,进一步完善防、灭鼠设施。

(二)灭蟑螂工作:

继续加大灭蟑螂工作的力度,适时组织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要突出重点,对特殊行业加强监督检查,对灭蟑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按有关法规强制性开展综合防治达标,把蟑螂密度控制在国标以内。居委会灭蟑螂达标率为95%以上。

(三)灭蝇工作:

大力推动我区环境改造及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加大对蝇类孳生场所的治理力度,消除蝇类孳生环境,强化综合性防治手段,始终把我区主要蝇种的密度控制在国标以内。开展灭蝇活动达标率为95%以上。

(四)灭蚊工作:

加强对蚊虫孳生场所的综合治理,对大、中、小型水体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消除蚊虫孳生场所,消杀越冬成蚊,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始终把蚊虫密度控制在国标以内。开展灭蚊活动达标率为95%以上。

三、防治标准

(一)灭鼠标准

1、15m标准房间布入20cm×20cm滑石粉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阳性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合格率达95%以上。

2、不同类型外环境随机检查累计×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蟑螂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房间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xx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三)灭蚊标准

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和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不超过1只。

(四)灭蝇标准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他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检出率不超过3%。

四、时间和步骤

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新的目标规划和今年创卫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各项除四害专项活动。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扎实实的把除四害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1、2—5月份、7—11月份,重点抓好巩固灭鼠成果工作,适时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冬两季的群众性大规模灭鼠活动。

2、4—8月份,做好灭蟑螂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好大规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进一步降低蟑螂密度,防止侵害面扩大。

3、5—xx月份,做好灭蚊工作,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有效治理,抓好大中小型水体及各类存水容器的综合治理,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做好综合防治。

4、3—xx月份,结合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和夏季卫生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搞好环境治理,消除蝇类孳生地,做好垃圾、粪便的处理,对重点孳生场所采取长远治本措施、全面进行防治。

五、措施和要求

(一)强化领导,更新观念。

今年是我市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把除四害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点,树立长抓不懈的思想。宣传、动员、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除四害活动中来,健全领导网络,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领导,确保除四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推动除四害活动在我区深入开展。

(二)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今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具体部署,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领导,实行目标化管理,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密切配合、依法治理、加强监督,确保全年除四害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治本清源、综合防治。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是消除四害孳生条件的.关键环节,是治本的根本措施。必须抓住治理环境这个重点,消除四害孳生条件,把环境综合治理贯穿于防治工作的始终,树立社会大卫生观念,科学的根据四害的生态特点进行综合防治,探索新路子、新方法,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防治效率。

(四)突出重点,全面防治。

对重点区域、重点孳生场所,要根据“四害”的生态特点科学地进行防治。辖区卫生防疫机构等要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做好“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做好除四害骨干队伍的技术培训,对各类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也要把防治知识教给群众,让群众参与配合,支持我们共同搞好防治。把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认真处理,及时反馈,推动我区除四害工作健康发展。

(五)增加经费投入,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类消杀药械。

要抓好除四害的消杀服务,合理使用消杀药械,使药械的合理使用完好率达xx%。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急性剧毒鼠药,全区使用国家鼠害与卫生虫害防制专家委员会推荐和认定的药械。各街、要抓好除四害的消杀服务,合理使用消杀药械,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类消杀药物,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提高消杀效果和质量!

村委会消杀方案 篇3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诊疗活动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1、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详细记录。

2、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

3、每月自查本辖区内门诊日志,发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上报镇卫生院公卫科,并同时写好转诊单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并做好相关记录。

4、对实施督导化疗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5、向患者和公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6、对门诊14—65岁就诊患者或家属进行村医一对一结核病核心知识宣传。

7、协助宣讲团及志愿者入户宣传活动。

8、积极参加并接受上级部门业务指导和培训,接受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督导考核。

9、协助学校结核病管理工作。

10、对辖区管理的结核病患者按规定进行面对面随访工作。

村委会消杀方案 篇4

根据《有关做好全省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指导意见》、《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和《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为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镇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村(居)委会要统筹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既要切实落实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又要防范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疫情防控风险,保证全镇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实施人员分类管理

1、对参选人员实行全面登记,做好人员健康管理。对所有参选人员进行排查、登记、造册;

对所有从境内外返乡的参选人员均需按照《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令》(第23号)对来(返)赣人员要管控到位的要求落实集中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并赋予健康绿码的,方可参加现场选举。

2、对换届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申报。所有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在选举前14天均须进行健康监测和申报。申报状况正常并取得健康绿码者方可参加选举服务工作,出现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正常的,方能参加选举服务工作。

3、属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病例处于出院后的`隔离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处于解除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的医学观察随访期、境内外返乡人员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仍处于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等情况的人员,不得参加现场选举和服务工作,可通过委托投票方式表达个人意愿。

三、加强重点环节防控

1、选举前准备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切实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责任。各村(居)委会要落实村两委换届期间主体责任,建立疫情防控领导组织,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组织体系、细化防控措施、明确应急队伍、细化职责到人。镇卫生院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培训,提供疫情防控技术指导,落实村两委换届期间相关医疗卫生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

(2)做好物资储备。储备适量的医用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额温枪等防控物资。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防疫设施设备,确保病例发生时及时转运。

(3)开展预防性消毒。加强村(居)委会办公区域,便民中心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做好选举场所选举前的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保持通风良好。

(4)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选举前要向全体参选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养成1米线、勤洗手、不扎堆、咳嗽打喷嚏注意遮挡、坚持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和防护习惯。选举现场要设置宣传横幅、告示等宣传资料或选举现场疫情防控提示,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2、选举期间

(1)合理设置选举现场。选举地点原则上应设在户外,因特殊原因只能设在室内的,则室内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会场,保持会场内自然通风,不得使用空调设施。每场会议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且与会人员座位前后左右问距应保持1米以上,前后排错位就坐。

(2)做好会场疫情防护。

一是入口设置。原则上只设一处入口,入口处需准备一次性医用口罩及免洗手消毒液,设置一米线等候线。

二是体温测量。在入口处设立体温测量点,对进入参选会场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进入,体温≥37。3℃人员引导至隔离室;体温监测人员应佩戴口罩,戴手套。

三是亮健康码。所有参会人员均须扫码亮码,取得健康绿码人员方可进入,未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可由家人代办并出示健康码。四是佩戴口罩。参会人员要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相互交流需保持安全防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3)减少会场人员聚集。合理设置选举大会投票现场,适当增加投票点位,优化领票、写票、投票流程,实施分时、错峰投票,引导村(居)民有序进出会场并保持至少一米以上间距。严格控制唱计票现场人数,可通过选派代表参加等方式。持流动票箱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戴手套,与选举人员保持一米以上的有效防护距离,对选举人用过的笔进行酒精消毒。

(4)注意会务物品消毒。选举现场发放笔、选票等交叉使用的物品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人员清点选票时戴好医用手套或一次性手套;

选举用笔确保一人一笔。按防疫要求做好话筒、茶杯饮具及周围环境等的消毒工作。会场周边应配备多个口罩回收垃圾桶,供选民丢弃口罩,选举结束后,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并清理转运。

3、选举结束

选举结束后,由专人对选举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按500mg/L浓度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室内环境使用含氯消毒剂按500mg/L浓度进行喷洒消毒,关闭所有门窗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垃圾桶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按1000mg/L的浓度进行消毒处理。废弃口罩统一收集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四、应急情况处置

1、设置临时隔离场所。每个村(居)委会都要设置专门的临时应急隔离场所,要求标识明显,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免洗手消毒液、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2、初测体温异常人员处理。如发现有人员体温异常(体温37.3℃以上),立即指定专人指导其佩戴好口罩,及时引导到临时应急隔离场所,由医疗保障人员进行初步排查评估,根据排查评估后按规定进行处置。

3、出现疑似病例应对。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由专用车辆转送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排查诊治,同时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