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

2024/04/27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到灯塔去的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 篇1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一反传统理性写作,淡化故事情节本身,浓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物精神空间中探索世界本真面目。她用女性的审美眼光,诗意的、细腻的语言,在人物的意识流程中倾泻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感悟。

文章情节非常简单,第一部分“窗”,一个九月的傍晚,布卢姆一家在海边的别墅招待朋友一聚,小儿子詹姆斯和拉姆齐夫人希望翌日能到灯塔去,却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实现这一愿望。青年画家莉丽想把心中的景物画出来,却难于达到画面的和谐过渡。当天的晚宴在拉姆齐夫人的努力下,气氛逐渐融洽,最终成功结束。黑夜来临,一夜十年,文章转入第二部分“时光流逝”,布鲁姆夫人溘然仙逝,安德罗在战争中死于非命,女儿普鲁香消玉损……海边宅院静静的接受岁月的侵蚀,渐渐布满灰尘,张结蛛网,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突然传来消息,拉姆齐先生和儿女及朋友要到这里度假。第三部分“灯塔”,从清晨莉丽一觉醒来开始,她又找出十年前未完成的画继续进行,拉姆齐先生和儿子詹姆斯,女儿凯姆一同前往灯塔,在他们抵达灯塔时,莉丽也最终完成了画作。

拉姆齐先生坚守于理性世界,他的一生为寻找客观世界的永恒真理而艰难跋涉,他在哲学研究中不断冲刺一座座高峰,就像从字母A到Z一样,却最终难以逾越R这座高峰,他的哲学研究如同浮士德的知识悲剧。他信奉事实,丝毫不会为了情感需要歪曲事实,把一句毁灭希望刺耳的话说得婉转些,他让儿子詹姆斯必须从小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一个人需要的是勇气、真实和毅力。在理性世界中感到孤独和迷茫,在心灵疲惫时,他就会在拉姆齐夫人那里寻求安慰。拉姆齐夫人是感性世界中的完美女性,她用情感滋润干涩的理性世界,像甘霖一样滋养丈夫孤独痛苦的心灵。她爱每一个人,力求在人们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爱。她高雅美丽,若同一位女神,处于生活的中心,用情感抚慰每一个人。当她的思绪遨游于情感世界中时,即使拉姆齐先生也无法与她沟通,也无法进入她的精神世界。

女画家莉丽已经不再年轻,依然独身,在生活的边缘,作为一个边缘人物,敏锐地观察周围人的内心世界。她讨厌拉姆齐先生的盲目和狭隘、喜怒无常,又敬佩他的真挚和诚恳。她看到拉姆齐夫人竭力营造的和谐气氛时,心中的画面浮起,却又因排斥拉姆齐夫人的情感,使画面转瞬即逝,无法付诸于画布。理性的审视使她敏感,同时也成为自己的牢笼,不能超越生活,难以捕捉心中的意象,无法将画面定格。

晚宴结束,人们都睡去,最后一盏灯熄灭,月亮落下,黑夜潜行,人物消隐。时间绕行于花朵间,游走于书籍、墙纸边,从一间房屋到另一间房屋,悄无声息的呢喃细语,如幽灵般、流水般的游离在每一个角落。

黑夜周而复始,季节循环往复,人类的劳动只能换来片刻的休息,没有人与你分享孤独,纤纤玉手在你手心渐渐萎缩、消失了,只有声音震响耳际。

散了、空了、什么时候家具开始退色了,什么时候墙板开始裂缝……唯有人的遗迹,暗示着曾经的生气,梳妆镜中昔日的花容月貌,孩子的奔跑,皆消退了,只有墙壁上斑驳婆娑的树影,飞掠而过的鸟儿扑腾翅膀的影子……

孤独的房子,寂静而遥远的独自存留,收纳了鸟儿飘逝的悲鸣、轮船呼啸的汽笛、田野单调沉闷的鸣响、遥远的的犬叫和人的呼喊,它把一切编织入体内,折拢,包裹在屋子周围……

只有,麦克奈布太太,哼唱着二十年前的歌曲,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锁,抹拭灰尘。这个世界并不舒服,疲劳压弯了腰,一个人的忧虑苦恼多么长久,东西搬出又收进,早晨醒来夜晚又睡去,生活多么机械和单调,交织着给人安慰的、永不泯灭的希望……

生活就是这样复杂纷繁,充满了困惑和迷乱。时光流逝,十年如一夜。伍尔夫用溢满诗情的语言,画出时间的流逝不返,优美而凄清,浓缩了作家本人独特的时间体验和生命体验。莉丽从酣睡中猛然惊醒,“一把抓住床上的毯子,就像一个失足坠落的人紧紧抓住悬崖边的草根”,伍尔夫用莉丽的惊厥把我们从诗意带回现实,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安德罗、拉姆齐夫人早已埋藏在记忆深处。

人生多么混乱,多么空虚,多么漫无目的,生与死无法逃避,对永恒的追求令死亡的恐惧随时笼罩作家心头,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一切物质性的,功利性的生存状态并不代表真实的生命的存在,人生中不乏那种“美丽而庄严”的瞬间,在这种“存在的瞬间”,当你全身心的沉浸在对生命的感悟时,便超越了死亡。

莉丽找出未完成的画布,拉姆齐和孩子们乘船向灯塔驶去。莉丽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对人生的真谛获得了一刹那的印象,拉姆齐夫人曾说“生命在这儿静止不动了”,在这个美妙的瞬间,拉姆齐先生最终登上了彼岸,莉丽感悟到了人生的启示,在一片混乱之中,这种人生的启示,这永恒的时光流逝,被铸成了固定的东西。

我们不断的挣扎于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体悟之间,渴求人生的目标,追逐生存的价值,叩问生命的意义。打开每一本书,我们都试图与作者思想交流,领悟片刻人生的美妙;接触每个优秀的人,我们希求从他们身上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困惑中打开一扇光明的天窗。《到灯塔去》并没有写出莉丽画出了怎样的一笔,使整个画面完美过渡,表达出了心中怎样的意象;也没有讲述莉丽在十年后,心灵深处热切的呼唤拉姆齐夫人时,她受到了什么启示;也没讲明拉姆齐先生到灯塔去到底在寻求什么;即便伍尔夫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没有说出“灯塔”象征了什么。

我们可以说灯塔象征了希望和光明,象征了理性和感性的和谐,象征了拉姆齐夫人的爱,象征了时光流逝中的永恒,作家只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而生命的答案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当你感悟美丽时,当你被高尚或纯洁拨动心底那根弦时,当你豁然开朗而心如明镜时,在远离尘世和积极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时,这美丽的瞬间,就是人生的真谛。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 篇2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一反传统理性写作,淡化故事情节本身,浓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物精神空间中探索世界本真面目。她用女性的审美眼光,诗意的、细腻的语言,在人物的意识流程中倾泻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感悟。

文章情节非常简单,第一部分“窗”,一个九月的傍晚,布卢姆一家在海边的别墅招待朋友一聚,小儿子詹姆斯和拉姆齐夫人希望翌日能到灯塔去,却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实现这一愿望。青年画家莉丽想把心中的景物画出来,却难于达到画面的和谐过渡。当天的晚宴在拉姆齐夫人的努力下,气氛逐渐融洽,最终成功结束。黑夜来临,一夜十年,文章转入第二部分“时光流逝”,布鲁姆夫人溘然仙逝,安德罗在战争中死于非命,女儿普鲁香消玉损……海边宅院静静的接受岁月的侵蚀,渐渐布满灰尘,张结蛛网,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突然传来消息,拉姆齐先生和儿女及朋友要到这里度假。第三部分“灯塔”,从清晨莉丽一觉醒来开始,她又找出十年前未完成的画继续进行,拉姆齐先生和儿子詹姆斯,女儿凯姆一同前往灯塔,在他们抵达灯塔时,莉丽也最终完成了画作。

拉姆齐先生坚守于理性世界,他的一生为寻找客观世界的永恒真理而艰难跋涉,他在哲学研究中不断冲刺一座座高峰,就像从字母A到Z一样,却最终难以逾越R这座高峰,他的哲学研究如同浮士德的知识悲剧。他信奉事实,丝毫不会为了情感需要歪曲事实,把一句毁灭希望刺耳的话说得婉转些,他让儿子詹姆斯必须从小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一个人需要的是勇气、真实和毅力。在理性世界中感到孤独和迷茫,在心灵疲惫时,他就会在拉姆齐夫人那里寻求安慰。拉姆齐夫人是感性世界中的完美女性,她用情感滋润干涩的理性世界,像甘霖一样滋养丈夫孤独痛苦的心灵。她爱每一个人,力求在人们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爱。她高雅美丽,若同一位女神,处于生活的中心,用情感抚慰每一个人。当她的思绪遨游于情感世界中时,即使拉姆齐先生也无法与她沟通,也无法进入她的精神世界。

女画家莉丽已经不再年轻,依然独身,在生活的边缘,作为一个边缘人物,敏锐地观察周围人的内心世界。她讨厌拉姆齐先生的盲目和狭隘、喜怒无常,又敬佩他的真挚和诚恳。她看到拉姆齐夫人竭力营造的和谐气氛时,心中的画面浮起,却又因排斥拉姆齐夫人的情感,使画面转瞬即逝,无法付诸于画布。理性的审视使她敏感,同时也成为自己的牢笼,不能超越生活,难以捕捉心中的意象,无法将画面定格。

晚宴结束,人们都睡去,最后一盏灯熄灭,月亮落下,黑夜潜行,人物消隐。时间绕行于花朵间,游走于书籍、墙纸边,从一间房屋到另一间房屋,悄无声息的呢喃细语,如幽灵般、流水般的游离在每一个角落。

黑夜周而复始,季节循环往复,人类的劳动只能换来片刻的休息,没有人与你分享孤独,纤纤玉手在你手心渐渐萎缩、消失了,只有声音震响耳际。

散了、空了、什么时候家具开始退色了,什么时候墙板开始裂缝……唯有人的遗迹,暗示着曾经的生气,梳妆镜中昔日的花容月貌,孩子的奔跑,皆消退了,只有墙壁上斑驳婆娑的树影,飞掠而过的鸟儿扑腾翅膀的影子……

孤独的房子,寂静而遥远的独自存留,收纳了鸟儿飘逝的悲鸣、轮船呼啸的汽笛、田野单调沉闷的鸣响、遥远的的犬叫和人的呼喊,它把一切编织入体内,折拢,包裹在屋子周围……

只有,麦克奈布太太,哼唱着二十年前的歌曲,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锁,抹拭灰尘。这个世界并不舒服,疲劳压弯了腰,一个人的忧虑苦恼多么长久,东西搬出又收进,早晨醒来夜晚又睡去,生活多么机械和单调,交织着给人安慰的、永不泯灭的希望……

生活就是这样复杂纷繁,充满了困惑和迷乱。时光流逝,十年如一夜。伍尔夫用溢满诗情的语言,画出时间的流逝不返,优美而凄清,浓缩了作家本人独特的时间体验和生命体验。莉丽从酣睡中猛然惊醒,“一把抓住床上的毯子,就像一个失足坠落的人紧紧抓住悬崖边的草根”,伍尔夫用莉丽的惊厥把我们从诗意带回现实,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安德罗、拉姆齐夫人早已埋藏在记忆深处。

人生多么混乱,多么空虚,多么漫无目的,生与死无法逃避,对永恒的追求令死亡的恐惧随时笼罩作家心头,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一切物质性的,功利性的生存状态并不代表真实的生命的存在,人生中不乏那种“美丽而庄严”的瞬间,在这种“存在的瞬间”,当你全身心的沉浸在对生命的感悟时,便超越了死亡。

莉丽找出未完成的画布,拉姆齐和孩子们乘船向灯塔驶去。莉丽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对人生的真谛获得了一刹那的印象,拉姆齐夫人曾说“生命在这儿静止不动了”,在这个美妙的瞬间,拉姆齐先生最终登上了彼岸,莉丽感悟到了人生的启示,在一片混乱之中,这种人生的启示,这永恒的时光流逝,被铸成了固定的东西。

我们不断的挣扎于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体悟之间,渴求人生的目标,追逐生存的价值,叩问生命的意义。打开每一本书,我们都试图与作者思想交流,领悟片刻人生的美妙;接触每个优秀的人,我们希求从他们身上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困惑中打开一扇光明的天窗。《到灯塔去》并没有写出莉丽画出了怎样的一笔,使整个画面完美过渡,表达出了心中怎样的意象;也没有讲述莉丽在十年后,心灵深处热切的呼唤拉姆齐夫人时,她受到了什么启示;也没讲明拉姆齐先生到灯塔去到底在寻求什么;即便伍尔夫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没有说出“灯塔”象征了什么。

我们可以说灯塔象征了希望和光明,象征了理性和感性的和谐,象征了拉姆齐夫人的爱,象征了时光流逝中的永恒,作家只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而生命的答案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当你感悟美丽时,当你被高尚或纯洁拨动心底那根弦时,当你豁然开朗而心如明镜时,在远离尘世和积极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时,这美丽的瞬间,就是人生的真谛。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 篇3

年幼的詹姆斯有一个愿望,就是到海中岩礁上的灯塔。然而在那年的夏天,由于气候不佳,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故事就从这儿拉开了帷幕。

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就着重写了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以“窗”为标题的第一部,就写了沟通的一扇窗,象征着拉姆齐夫人的心灵之窗。她用她敏锐的洞察力,看出了人们的思维情绪,又凭她的菩萨心,为亲友排忧解纷,访贫问苦,助人为乐。要了解她,你需要“有五十双眼睛”来观察,但也难以窥其全貌。她对于人生缺陷总想全力补救。在她的人生中,能够解决别人的痛苦,纠纷,让身边的人都能和谐地,稳定地生活就是她的愿望。通过努力,她在那种混乱的生活中创造了一个焕发着心灵之美的孤岛,使亲友们感到至少暂时处于一个受到庇护的稳定的世界。她为了她的家人,她的朋友付出了太多,也有很多的成功,然而,她取得的成功是有限度的,在第二部分中,拉姆齐夫人去世了,她的一切努力似乎付诸东流。但是,在结尾部分,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又在她身边的人们中浮现,莉丽完成了她的画,拉姆齐先生也抵达了灯塔。

拉姆齐夫人及身边的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个追求的目标,在混乱的世界里她与其他人的成功都是有限的,毕竟会有失败甚至破灭,但是,虽然能力有限,心却是无限的,只要在自己的范围内真诚地用心去追求,往往最终都能实现,即使未实现,也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毕竟,自己真真正正地追求过,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老实说,自己的过去的确拥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在NBA里打球,如今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而且很久以前就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今漫无目的的我过着每一天,感觉自己的生活很空虚,或许末日到了,我也就这样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吧。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了,我可不想在如今并不混乱的世界里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混乱的世界。生活就是有自己追求的事物,并真心地追求它,在这条路上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奇妙,正因为有了这些奇妙,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充实,生活才有意义,到头来才会知道我是传奇。

拥有一个目标,一个愿望,真诚的去追求吧,至少要让我知道,我是传奇。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 篇4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这部《到灯塔去》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同样采取“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虽然没有后者因时间的跳跃性读起来稍有些混乱,但由此反映某人性格特征的大段心理描写和为渲染某种气氛而对周围自然状况的拟人化描写确实需要耐心和安静的空间去阅读和理解。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只字片语便可概述:拉齐姆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还有因各种原因和他们在一起的人在某海边渡假。以在某一天其中的一个男孩詹姆斯非常希望转天去灯塔的事情为主线,同时讲述了其他人在这一天的生活。但因为天气原因,第二天去灯塔的愿望没有实现。

10年后,经过一战后,这里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拉齐姆夫人已去逝,一个女儿因难产而死,一个儿子也在战争中阵亡。当曾经的一些人再聚会于此时,拉齐姆先生满足了已成人的詹姆斯10年前的愿望,把他带到了灯塔。喜爱绘画的莉莉见此情景后,得到感悟,终于为当年那部未完成的作品画上最后一笔。

“所有的一切都闪烁着喜悦的色彩:独轮手推车,刈草机,沙沙作响的白桦林,雨前泛白的树叶,哇哇乱叫的乌鸦。。——一切都是这么五光十色,鲜艳夺目”这是十年前詹姆斯眼中的一切。通过孩子的眼睛,可以感受到在那个夏季的某一天,一群人虽然有着各自的生活,有着各自的烦恼,但都幸福地生活着。

然而十年之后再看这幢曾经众人住过的房屋:夜晚带来的黑暗在其中四处蔓延,无孔不入,“从风的身上分离出来的空气”,经过房间的每处角落,无论作出什么“行为”:打量画作,触摸花瓣。。都已经没有鲜活的气息。只有游离到最后——厨房的一扇门作出应答。一副荒凉、萧条、冷清的景象映射出和当年极大的反差。

拉齐姆夫人无疑是全书的核心人物,并贯穿全书,即使在她逝世之后。十年前,她在世的时候,作为女主人,她在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顾及每个人的感受:斯坦利先生,丈夫的崇拜者因总是不合适宜地说出一些话遭到孩子们的嘲笑,拉齐姆夫人为此对孩子们进行了责备并予以制止;不把生计问题的烦恼带给丈夫,而是自己努力解决;关心莉莉的感情生活,一直在撮合她和身边的人;尽量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共进晚餐,同时还要活跃餐桌气氛,不去冷淡可能被忽略的人;即使她在为詹姆斯读童话故事时,头脑中还在不断想着关心的事情。

在对心存志向的拉齐姆先生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八个孩子的父亲别无选择的无奈,再加上他是位学术研究者造就的严谨性格,这一切让他总是将最客观最现实的结论展现给他周围的人,所以和孩子们不能和谐相处。当詹姆斯提出去灯塔时,他以不容置疑的态度肯定第二天会是糟糕的天气,这番言论让孩子非常恨他,也让拉齐姆太太很反感。经过这一天后,傍晚当拉齐姆夫妇在一起交流时,深谙夫妻相处之道的拉齐姆太太微笑地同意了丈夫的说法。

10年之后,拉齐姆太太已不在人世,但是我们仍可以在这幢房子里看到她的无处不在。佣人在清扫这幢房屋等待这些人再次回归时,看到拉齐姆太太的遗物时,会想起当年她的一言一行,永远是温和地对待她们;而此时的莉莉也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地想起她,感谢她,也为她脱离烦恼而高兴。

这一切,在她卒后的这一切,正如书中拉姆齐夫人在世时的想法:无论他们存在多久,都会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身边。她将被他们牵挂着,她仍会看到这里发生的一切,这些物品属于谁已经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她的家人也会继续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