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优秀文章 > 正文

长辈日记

2024/01/10优秀文章

倚栏轩整理的长辈日记(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长辈日记 篇1

我的妈妈非常的善良,她那双大大的眼睛总是露出温和的目光,在家里对长辈们都是和颜悦色的,非常孝敬他们,经常帮助他们。

有一次,妈妈看见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站在一条车子非常多的马路旁要过马路。由于车子太多了,老奶奶腿脚不方便,所以过不去呀!怎么办呢?妈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背着老奶奶从斑马线上走了过去。妈妈把老奶奶放在地上后,又扶着老奶奶把她护送回家了。

由于只有老奶奶一个人在家,所以妈妈又陪着老奶奶聊了一会儿天,这才知道,老奶奶原来是一个空巢老人。从此以后,妈妈每天都去看这位老奶奶,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

妈妈还经常去敬老院里看望那些老奶奶、老爷爷,还给他们带去许多的补品和衣服,还有生活用品等,还带去了她真诚的问候。

妈妈还喜欢在网上看一些关于贫困老人的资料。她想了解老人们的生活,把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帮助更多的老人走出贫困,让他们的生活变好,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喝……

长大后,我也要像妈妈那样能帮助更多的老人,让他们幸福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长辈日记 篇2

中午复习休息的间隙,我随意翻看了励志故事《成败只差一句话》,禁不住为故事中勇气十足,聪明可爱的小孩大声叫好。

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个5岁孩子的三口之家到城里租房子,跑了一天才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公寓,可房东却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小孩的住户。”夫妻俩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开了。但这个小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看在眼里,一边跟着父母走一边想着问题,走出十几米之后,他忽然转身跑回去敲开房东的门,精神抖擞地说:“爷爷,我才5岁,没有孩子,只带着两个大人,爸爸、妈妈,这房子可以租给我吗?”房东听了不仅连声夸他聪明,而且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这个小孩虽然只有5岁,但他表现得不仅很有勇气,而且很有智慧。在大人都没能够做成功的情况下,他竟然转身跑回去敲房东的门,一句“我才5岁,没有孩子,只带着两个大人”的话不仅让人觉得好笑,更让人感到他的勇气和聪明才智。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肯定不可能这么做,因为,房东说不招有小孩子的住户,大人已经被拒绝了,他们都没做成的事我怎么能做成呢,自然没有了再去尝试勇气,也就不可能象那个孩那样转变角度想问题,说出这么有道理有智慧的话。

这篇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大人没能做成功的事情不等于我们小孩子也没法做成功,关键我们有没有勇气去尝试,只要我们有勇气去尝试,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以来,一些原本“不可能”或者“做不成”的事情,或许变得很简单,轻而易举地做好了。

长辈日记 篇3

豆大的雨点在一眨眼间落在破碎的瓦片上,周围是那样的静谧,“滴答滴答”的声音清晰可闻。就在这间有一个小阁楼平房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对话:外孙女:嗯,外婆,这是什么,怎么这么难吃呀!

外婆:这就是我们以前吃的食物呀!

外孙女:外婆,倒了吧,这种东西,吃了会拉肚子的!外婆:不许这么说,倒了多可惜呀!

你们不吃,我吃!

那个老人迈进厨房,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道:“你们,现在都过惯了好日子,以前呀,我们旧社会,吃的是糠咽菜,一年大半年饿肚子呢!

不像你们现在这样有吃这样有喝的!”每每想起此,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外婆真吝啬,连这种东西都不愿倒掉!”

可又有多少人清楚,外婆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他们老一辈的童年又如何的呢?外婆提起往事,便立刻眼泪汪汪,她告诉我,他们以前,家里穷,爸爸妈妈都要去打工,早出晚归的,家里只有大的带小的,小的再领小的,太外婆生了四个儿女,外婆是家里的老大,六岁开始就承包了家里的洗衣做饭等粗活,不满十四岁是就去做力气活;家里呢,吃的是那种薄薄的不能耐饥的糊,很少会有一碗粥喝,就算有粥喝,大的也得让给小的喝,所以即便晚上打工回来后,外婆也只能喝那种糊,而不能喝热腾腾的粥。而我们现在呢,有吃有喝,早餐如果是粥,就会发脾气,跟爸爸妈妈赌气(有时偶也这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忆苦思甜,该知足了!

长辈日记 篇4

不记得有谁曾说过:人类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未知的结局。而人仅仅是害怕死亡吗?我就觉得恐惧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我,而我或许只能用勇气去面对。

小时候我怕黑夜,因为在夜里我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仿佛有怪物会破窗而入,总把头闷在被子里,使自己上气不接下气,很狼狈。在不知经过多少黑夜后我终于明白这只是自己的假想,也相信了自家的防盗门和窗。

长大之后,我依旧害怕,对未知的未来感到害怕,一直很想逃避,可是我却被时间狠狠地向前推着。现在的我也不知怎么面对高考这座高峰,我只是仰望山顶,而不知怎么翻越、征服它。只觉得自己在一点点向上爬,但是什么时候我能登上顶峰呢?我多害怕自己失败,一个失足也许就会导致彻底的失败。

就如牛奶咖啡唱的那样:“看昨天的我们走远了,在命运广场中央等待”,也会“多害怕在黑暗中跌倒,越美好越害怕得到”。我们多希望有人可以给我们一张地图,一张可以告诉我们哪条才是通往不后悔之路的图纸。

从前有个傻瓜失足从一座小山摔了下来,在黑夜里他抓住了一块岩石,他害怕掉进深渊而死死抓住岩石。天亮了,当疲惫的他打算用最后一丝力气爬上去时,却发现自己就在离地不到一米的地方。

是不是我也是这么一个傻瓜呢?都没有勇气去面对未知。但是我也该明白,自己或许会因为太过害怕而忘了沿路的风景。再害怕也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那就学会接受吧。用自己的勇气去面对。有时当我望着天空,觉得月亮没有星星的陪伴好孤独,觉得自己也像它一样孤独,却忘记了星星未曾离开过,而我也从没有失去过那些肩膀。朋友们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走过那些艰难时光,分享快乐的喜悦。

我们都需要勇气,去面对生活。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在你打开它之前,永远不知道那里面会是什么。而我现在也即将打开盒子,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长辈日记 篇5

我与长辈比童年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物资丰裕,生活丰富的21世纪,生活节奏加快了,人民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你是否想过,正当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父母,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是否和我们一样幸福,一样的无忧无虑应该是不可能的,试想在上一个世纪30年代,60年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父母也许正在为他们的衣食住处而发愁,哪儿有时间去享受呢?我的妈妈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祖祖辈辈都面朝黄土背朝天。有一天,我与她谈及这个话题,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唉,你们这一辈人可真是幸福啊!

想想我们小时候,那是多么可怜啊!

你外婆孩子多,不见得哪个都顾得上,***妈我,小时候就经常没人管,连鞋子都没有;上学都不得安宁,书包书包没有,还背着你小舅舅,到后来,连学都没钱上了。”听着妈妈的往事,我心里不禁一阵一阵的惭愧,我真为自己平时玩玩乐乐的心态感到惭愧。我们现在都是家里的一号人物,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根本不用我们操持生活,挑挑拣拣的也都是我们,嫌这个嫌那个。哪里知道上辈人的辛酸往事啊!

跟他们一比,我们简直就生活在天堂里!

虽然我与妈妈的童年是天壤之别,但是我觉得我与他的精神亦是天壤之别。在这儿我不禁要呼吁我们的同学: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吧!

长辈日记 篇6

有一天,我们全家在吃饭。

妈妈将一块肉给我,我不仅没有要,还要将碗移开。妈妈并没有生气,她摇了摇头说:“你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说:“你应该跟我比一些童年,让你感到你是多么的幸福。”“好!”我答应了。妈妈让我先说:“我,生活在一个家具齐全的屋里,不用干什么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有一大堆玩具和书;春季有风扇,夏季有空调,冬季有暖气机……”

说到这里,我感到我是那么幸福的,我想:妈妈的童年应该也那么幸福吧。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非常羡慕你,因为妈妈在童年里的时候没你那么幸福,在那个时候,我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帮你外婆种田,浇水,施肥,做完这些,还要煮猪菜喂猪,做饭、做家务。吃饭如果吃不饱的话,就吃一些番薯。那时哪有什么玩具玩,只是跟邻居小孩玩游戏。”

我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长辈日记 篇7

我们家养了一只调皮的小狗,可是现在它和我分开了。

小狗头上有一双长长的耳朵,向下垂着,一双眼睛像黑葡萄似的水灵灵的,长长的嘴巴里长着又白又锋利的牙齿,肥肥的身子,穿着乌黑的外衣,四条小腿像四根小柱子,跑起来像飞的一样快,一条小尾巴卷起来像个“6”,可好看了。

小狗可贪吃了,每天早上一醒,就东跑西奔的去找食吃。找不到就急得“汪汪”乱叫,所以妈妈每天都给它买一些骨头,放在它的食盘里,小狗只要一看见食物,就飞快地跑起来,用前爪按在骨头,歪着头大口大口地吃,嘴里还发出“咯吱”的声音,好像在说“太好吃了,谢谢你小主人。”

小狗很贪玩。有时咬着我的鞋当玩具;有时咬着我的玩具当球踢;有时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好像在练长跑……。高兴的时候,汪汪大工业叫,好像在练男高音,不高兴的时候就卧在太阳下,怎么叫它,它也不理我。

小狗和我很友好。每天放学,小狗就来到我的身边蹭我的腿,再舔舔我的小手,好像再说“小主人,你终于回来了。”我就蹲下来抱着它的头,摸着它的毛说:“今天有陌生人来过吗?”它好像听懂似的点点头。我们俩就像小伙伴一样。

有一天,小狗跑丢了,我怎么找,也没有找到,我多么想我的小狗啊!

长辈日记 篇8

三字经上说“香九灵能暖桌。孝是相对的,是必须的。”我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会帮助妈妈工作!

我经常帮我妈妈洗衣服。看,我找了个脸盆,装满水,倒了点洗衣液,把衣服泡在里面。过了一会儿,我掏出衣服,拿出刷子刷。当然,脏的地方要多刷几次。经过我的努力,我的衣服上留下了许多污迹。但是,还是有些污渍。我在污渍上抹了点肥皂,使劲擦了擦牙齿,污渍终于被我赶走了。

我会帮我妈妈做水果沙拉。我先用水果刀把香蕉切成小片,然后把苹果切成小方块。我把它们放在两个大碗里,加上一些沙拉酱,水果沙拉就做好了。当然,爸爸一碗,妈妈一碗。爸爸说:“好吃!好吃!”妈妈说:“好甜啊!多甜蜜!”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

"所有的美德孝顺是第一位的`。"我真的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我们。我想为父母做的就是做一个尊重长辈的好孩子!

长辈日记 篇9

寒假里,我和妈妈去了淹城。

我们刚走进淹城,就看到了里面一番热闹的`景象,有一些人在扮演皇帝,皇后和士兵,他们正准备去表演,有一些人在舞龙灯。

然后我们进了儿童乐园,先玩了空中脚踏车的项目,接着玩了海盗船,又玩了孙武点将台,我们在上面看到了很漂亮的风景,妈妈还拍了几张照片。

最后,我们去了淹君阁,那里有好多复制的文物,其中有一个小人,踮着脚尖,两只手都举了灯,我印象非常深刻,觉得它很好玩,真想用手摸一摸,可惜只能看,不能摸。往回走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几个成语: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这一天,我过得非常快乐!

长辈日记 篇10

说起我的外婆,左邻右舍都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她可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外婆今年70多岁,她中等身材,瘦瘦的,和蔼可亲的脸上常挂着笑容。几年前,她光荣退休。爸妈都劝她在家享享清福,可热心肠的她非但不听,反而责怪起他们,说什么生命在于运动,难道你们不想让我多活几年吗?爸妈听了哑口无言,只得让她去。她到了居委会,主动要了一份工作——每晚给新村的居民送去一串串平安的`铃声。

去年冬天,天气特别冷。一向身体健康的外婆突然病倒了,一连在床上躺了三天,粒米未进。到了第四天,病情才有了好转,喝了半碗粥。

“当……”钟敲了七下。外婆忙坐起来,穿上了衣服,像要出门的样子。我忙拦住她,问:“外婆,这么冷的天,您上哪儿去呀?”外婆认真地回答:“咦,你忘了,今天是我摇铃啊!”我一听,笑着说:“外婆,您生病了,叫别人代一下吧!”“不,不,不!”外婆瞪着大眼睛说,“你看,张阿姨有高血压,李老伯有心脏病,叫谁代呢?今天我非去不可!”我知道外婆要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于是,便把外婆裹得严严实实,那着铃,陪着她一起出门。

新村的夜晚格外宁静,我俩走在几乎空无一人的街上,两人的身影在路灯下一会儿长,一会儿短。这时,外婆要起了铃,那清脆的铃声冲破夜幕,飞进了家家户户……

我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替别人想的多的人。

长辈日记 篇11

“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我们慢慢地长大,慢慢地离家越来越远,慢慢地,陪伴长辈的时间越来越少。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我们,为何不停下脚步,重读长辈这部书?为何不去拾取那些珍贵的瞬间呢?

重读父亲这部书,我看到了忙碌的身影。“叮铃铃—”我揉一揉惺忪的睡眼,慢吞吞地穿好衣服,每天的定时5点50分起床,我还未适应。循着喷香味,我眯着眼向楼下走去。“儿子起来啦,快洗漱准备吃饭”是父亲每日必说。“啊—呼—”打着哈欠的我只见系着围裙的父亲正准备帮我盛好早饭。待我洗漱完,再看去时,父亲脸上的皱纹越发清晰,皱纹间夹着或大或小的汗珠。睡意朦胧的我也没太在意,坐下吃了几口就全部倒了。这可是父亲5点起床精心做的早饭啊,一句“难吃”该让他多么心寒。

重读母亲这部书,我听到了细心的叮咛。“早饭多吃点,上课的时候饿肚子就不好了”,“衣服我给你放好了,明天早上就这样穿”,“在外读书记得穿暖一点,这个季节感冒的人太多了,记得跟感冒的人保持一定距离”……类似这些的,在平常生活中数不胜数,可那时的我只顾自己,完全不理会妈妈的叮嘱,有时还冷不丁地和妈妈顶嘴:“知道知道,每天都是这些,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自立了!”但终究,在妈妈眼中我仍是那长不大的小孩。

现在,我住校了,在学校中,任何事都要我自己去完成,没有了妈妈的叮咛,我感觉举步维艰:东西放的乱七八糟,完全没有条理。只有星期日帮我整理行李箱时,才能听到那熟悉的声音“这是洗脸的毛巾,这是洗澡的毛巾,不要搞混了,还有如果实在没有时间,衣服就不要洗了,放在行李箱里,带回来我会洗的……”真的,有些东西直到失去才会珍惜。

重读长辈这部书,我明白没有“天经地义”的照顾,只是伟大无私的奉献。

初三那年,感觉日子一下就过完了,在那一个又一个埋头奋笔的黑夜里,是父亲,大晚上的替我做宵夜,怕我饿着肚子进入梦乡。是母亲,大晚上的在门外替我洗衣服,不论夜多么得黑,天气多么得冷!他们完全没有义务替我做这些,但确确实实,他们做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陪伴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岁月。然而,不知不觉间,他们已失去了享受青春的大好时光。我们又有何理由不陪他们接着走下去呢?又有何理由不去理解、体谅他们呢?即使工作多么得累,多么得不如意,他们仍在坚持,到头来还不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有你真好。

“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长辈这本书,很厚,很重,里面积淀着太多我们成长的记忆。翻开淡黄的书页,一幕幕温暖的瞬间扑面而来,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无私的爱。重读长辈这本书……

长辈日记 篇12

本文内容说的是章印华在8岁的时候他的奶奶突然间从木梯上摔了下来,右脚脚踝处骨折,奶奶在床上没几天就开始烧饭、做家务。奶奶过几月才会走路的,可她的脚已经跛了,一直伴着她走进天国。

冬天因为奶奶的脚太冷,晚上总是睡不着,自己想着什么时候能用自己的脚把奶奶的脚捂热,但自己却已忘记了。奶奶去世了12年,当他想奶奶时候,就是泪流满面,但愿奶奶在天国中有双健康的脚。

这篇文章里,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不记得奶奶的脚是过了几个月才能走路的,但那只跛了的脚一直伴随着她走进天国。那只脚给奶奶带来了多少痛苦,只有奶奶清楚。奶奶已经去世12年了,每当回忆起她跛脚的'身影,回忆起在床上流泪的样子,还有当我孝顺她时,她那无比自豪和幸福的样子,我就泪流满面。这几句话让我深深感动,原因是奶奶过了几个月才能走动,但那只跛脚一直伴随她去天国。奶奶去世几年了,每当他回忆起奶奶就泪流满面。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和疼爱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也应该有东西先给长辈,后让给弟弟、妹妹,最后给自己,回家要给家人问好,外出时要给家人说再见。

长辈日记 篇13

那一天,天刚下完雨,外婆有点感冒到村医务室配点药,我缠着外婆也要去。一路上调皮的我如一只小猴子东窜西跳,害的外婆时时“教育”我。

走到半路上,前面一位小女孩扶着一个年迈的老爷爷慢慢地走着,小女孩扎着俩个小辫儿,穿着一件洗的有点发白的蓝色碎花裙子,而旁边的老人面色苍白,一只干枯的手捂胸口,表情很痛苦。这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我急忙后退了一步,可路边积水像喷泉一样溅出来了,溅了我一身。我破口大骂:“怎么开车的,没看见人啊!”外婆赶紧拿着手帕帮我擦脏水,我嘴里嘟嘟囔囔。这是,只见那个小女孩也拿出了手帕,她小心翼翼地先帮老爷爷擦了擦头发,再擦衣服,最后还帮他擦了鞋子,自认为满意了才胡乱擦了一下自己沾满脏水的蓝色碎花裙子。因为很久才擦,脏水都干了,所以,那漂亮的花裙子却变得黑乎乎的`了。我以为她也会和我一样自认倒霉,但是她却笑了笑说:“没关系的,回家再去洗一次,就变回以前一样的了。”我被这句话惊呆了。老爷爷轻轻抚摸着小女孩的头,满意地点了点头,为小女孩先人后己和宽容大度的品德露出了像绽放的菊花一样的笑容。他们渐渐走远,我望着这对爷孙俩远去,心中对那个小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听外婆说,她的父母去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她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年迈,身体也差,女孩非常懂事,家里的事情,她都抢着干。我们这一代,哪个不是掌上明珠,我们应该学习小女孩,孝敬长辈,让这个传统发扬光大。

长辈日记 篇14

我妈是遵守“七不正”的好公民。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妈妈说:“你不能穿鞋。我今天休息一下,给你买双鞋。”我说:“好吧!”我们出发了。

在路上,我看到来往的车辆有条不紊地行驶。他说:“汽车像队列一样整齐。”妈妈说:“对,只要大家遵守交通规则,路上就不会乱。”就在这时,我们来到了十字路口。绿灯一闪一跳,立刻变成了黄灯。我说:“来,我们冲过去!”我妈一把抓住我说:“等一下!”我说:“不是红灯。你怎么不去?”妈妈说:“只有绿灯可以走,黄灯必须停。如果冲过去,路会乱吗?”我想:是啊,大家都和我一样,路会这么平坦吗?我想像我妈妈一样遵守交通规则。于是,我等着绿灯走。

买完鞋,我妈又给我买了一杯冷饮,我把包装纸扔在地上。妈妈说:“不要乱扔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说:“这里已经有很多垃圾了,没关系。”妈妈说:“电视宣传要遵守‘七不规范’。不是你老师说的吗?和你一样,这条路正在变成一座垃圾山。”尴尬地拿起纸,我想:妈妈说得对,保护环境需要大家做好。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妈妈说的.话。向母亲学习坚持“七不正”精神,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