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情感治愈短文

2023/09/14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情感治愈短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情感治愈短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故乡的老井

文/张少永

阳原的东边有个由几个小自然村组成的小山村叫泥河湾。据老年人讲,我们居住的这片儿原来在外湾,后来移到天主堂的西南,就是现的西湾,天主堂那片儿叫里湾。泥河湾四面环山,桑干河从村前流过,村后是湿地杂草沟,全村的土地灌溉,牲畜用水还是要靠这两处水源。而生活用水主要靠村中间的一口老井。

打我记事起就记得老井的水质很好,很清冽,如同泉水,回味甘甜。夏天拿一个空酒瓶儿装满井水,带到学校读书,路上口干时好喝,比如今的冷饮还香。

那时,为了保持水质,每年开春儿,村里人你出一个鸡蛋,他出一两毛钱,凑个十元八元的买上几块豆腐干,两瓶"老龙潭"交给村里的两个壮劳力,把井水抽干,陶一次淤泥,维修一下井口和路面,这样一来无论有多干旱都是常年不干。清晨和傍晚担水的人很多,很热闹。拉家常,讲故事,嬉笑打闹,一片生机。人们基本上每天都要在井边见面,有的情侣,也利用担水的机会悄悄地说上几句话,胆大的还可以趁没人时拉拉手。天旱的时候,担水的人虽多,但是井然有序。那时,父亲每天放工后或者一大早都要去担水,满足一天一家人和家禽的用水。十三四时,我试着担水,别的伙伴用小桶,我家没小桶,就用大桶担半桶水,由于自己力气小,摇摇晃晃四百多米,到家时就更少了。最难的是站在井台上提水,四五米深的井边一站就腿软。后来村里人大多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了井,按个小泵方便多了,老井基本上都不用了。

前两年村里扩大了蔬菜种植规模,水位下降,很多家里的水不够用了,老人们又想起了那口老井。政府出资村民出力,深挖了老井,清澈的深井水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老井又成了全村人的骄傲,哪家来了亲戚,都很自豪地向远方的亲戚介绍这口老井,让他们尝尝这口老井的水,没有人不称赞它甘甜的。好久没回故乡了,真思念故乡的一草一木,思念那口老井。

这次回家,看到了故乡在变化,井旁少了热闹,担水的人都渐渐老了,父亲老了,我已经轻松地挑起一担水,站在井旁,情不自禁地扑下身子,用双手捧起一口井水喝了起来,还是那样的甘甜。我感慨万千,岁月已在井边滑落,井水依然甘甜。出村时,正遇上前来指导工作的化稍营镇郭书记,说起老井郭书记有一肚子的话:"老井见证了泥河湾的人世沧桑,养育了全村的几十户人,现在公路也修通了,正在规划安装自来水,让全村的人在家就能吃上这口老井的水,到时候我们农村不比城市生活差啊。"

泥河湾和泥河湾的老井,有我童年幸福的时光,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祝愿老井永远甘甜,父老乡亲幸福长寿,祝愿家乡更加美丽!

水泥地上的野草

文/蔚成风

史铁生说,家乡绝不单单指一片固定的土地,那是一种辽阔低缓的心情,有时候你听到正午时教堂的钟声也会想起某人的面影。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倒是成立的,毕竟水泥地上长不出疯狂的野草。

时常想起老家的暴雨来,山区的暴雨不同于城市那般急促而猛烈,大抵是缄默无声的。因为城市里的高楼围墙为雨点的拍打形成了回音壁,一点点地敲击形成整齐的回声。大山深处只有野草花木呆愣地伫立,慢慢地接受雨水的愈合,一点点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每一个张大的毛孔用力呼吸。肃穆超然如一场葬礼,无数地生命在暴雨的牢笼下绽放地死去,悲壮却不惨烈,豪迈而又坦然,风中传来牧师的低吟浅唱。

所以我想,这世上绝大多数事物的本质大抵是沉默,譬如一朵花盛开时花瓣与叶片间的摩擦声,譬如雪地上掉落的枯枝划过空气的撕裂声,再譬如昼夜更替星辰坠落时世界仓皇的逃窜声。然而人类的出现却打破了万物这一切的生长,他们给城市建造围墙,给太阳营造曙光,给芳香的泥土铺上钢筋板砖,给一切相亲相爱的万事万物树立法规与文明的圈子。于是喧嚣把沉默赶出城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本身中间隔着一道南墙,墙下是世俗的眼光,墙外站着无数的姑娘,充斥着野性的尖叫。

于是我开始寻找,我想每一次旅行人们都把自己的影子落在某处,这些零星的影子就是一个内心本质的碎片,把它们拼起来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世界一天中也就有了半边阴影。所以人的影子其实成千上万的,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还在不断追随着什么,我们也只剩下最原始的呢喃。

心情阴郁的几天总想去外面走走,大约是受到了韩磊那首《花房姑娘》的影响。想去看看大海看看草地,想让风吹去我身上的工业气息,想让被这个时代挡住的夕阳温暖我的心房。想走在一些老路上遇见一些老友,沏一杯七八十年代的茶听一曲七八十年代的磁带慢慢消磨时光,看着他们脚下的影子越来越浑厚,看他们进进出出为我收拾好行囊。然后我再跨上我的单车消融在田垄尽头的夕阳里。

外婆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之所以在前面为她的出场铺垫如此之多,是因为她对于我来讲就像一个人形的空白,只能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个人未必可靠但真实的图案,确确实实地在那儿。像墙壁上投射出她被拉长后佝偻的影子,面目模糊。

去过农村的人回到城市总有一种成就感,想必几十年后所谓"村庄"这个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于是我的生命便多了这么一个东西。

该怎样去形容村庄里的人呢?有时候是一个挑担子的老头哼着酸曲儿路过,腰间别着一个褐黄色的酒葫芦,有时候是一辆客运车在某棵老榕树下停靠,上面下来许多带着墨镜的来搞什么"农家乐"的城里人;有时候是赶着去县城的姑娘嬉笑着从我身边经过,大声阔谈着城里的见闻和谁家的母猪又下了一窝崽。有时候我站在路边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目送着残留在空气里的欢笑声渐渐散去,心想外婆她年轻时或许也是这副模样,就这么坦然地走在大路上,身上带着新鲜的牛粪味和芳草的香气,像是一瓶特调的香水。

我素来不愿意去赞美或讽刺某个人或者某群人,人以群分,也许有读者会觉得我的话里隐含微辞,但我都无所谓。套用韩寒的话,一个人的优胜劣汰就好比后脑勺上的头发,自己是看不见的,惟别人看得一清二楚。这话用在外婆身上照样成立。

去过山村的人回来总有些故事可以讲,比起那些在城市里忙碌却没人仰慕的人来讲,乡下的外婆可以说身边围了一群群小孩子,像个年轻时居无定所的说书人。我想许多年以后至少我也可以和我的孩子来讲述这些故事,当新砖把旧泥土压在了身下,我指着那条废弃的弄堂可以告诉那双好奇的瞳孔这里外婆曾经做饭时的热火朝天。

最近一次看见外婆是在老村的院子。春去秋往,那颗大榕树已经可以有十个人来怀抱了。外婆微眯着眼靠在它上面休息,袒露出略微有些发福的肚子,彼此毫无拘束,知根知底。好比两个同时老去的朋友,见证了彼此年轻时张狂,中年时的颠沛流离,到了晚年守望着这座着了魔的村子,等待着他们的子孙失魂落魄地归来。

于是我静静地站在篱笆外,看着日落下阴影逐渐把她笼罩。外婆有时候凝视着巴掌大的榕树叶落下来,有时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望向更远的远方。我看着树叶上的尘埃把她一点点淹没,眉角眼梢。一双落寂的眸子消融在夕阳里,身下的影子被落叶与天光切割得稀薄。

我无法猜想她究竟在想什么?大概这样看久了,大榕树的根系也会扎根在她温暖的心房。

每次回老家路程都会伴随着一场大雨的降落,透过车窗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幽远的大青山被雨雾朦胧。我想外婆此刻在干什么呢?或许她正赤脚踩在菜地里,周围的芦苇拔节在水面上露出头,微风和细雨轻轻拥抱,淤泥和流沙裹住她的脚,她一次次拔出来,再伸进去,汗水在泥潭里打不出涟漪,周围雾气氤氲不清。

其实我更期待外婆像一个闺中怨女一样如凝望榕树叶般凝视玻璃外的雨,看着一园兰花幽然绽放,满山遍野的草渐渐饱和,共同的星空下是不同的心绪蔓延。于是,渐渐地,渐渐地,野草不再是野草,星辰不再是星辰,时光不再是时光,苍颜白发不复青丝。唯有那欢声笑语被斩断半截在空气里,弄堂开饭的炊烟不断升起,树叶飘零,雾气氤氲,窗外大雨滂沱,仿佛接天不绝。

我无法揣测一个人到老年在饭桌上突然沉默时的心境,有时候外婆十分想参与进我们年轻人的话题,脸上喜笑颜开的表情却时不时瞬间凝固下来,沉默地用筷子在饭菜间拨弄,不知道怎么去接下一句话,尴尬地盯着油光的菜来抱歉刚才的失言。

我也无法想象外婆年轻时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流离,青年时爱上了怎样的男子,对爱情怎样的憧憬以及怎样的失望,像我们一样追逐着怎样的梦想,经过了怎样的苦难与屈辱,看过了怎样的人事变迁,到最后又如何爱上了油嘴滑舌的外公……一个女人收敛了一切的沉默,旧时代的封建思想造就了心酸与煎熬,把苦难的一切酝酿成冷绿的草,不再勃发却沉稳扎根,优雅成熟的女性气质外露无遗。

又仿佛是中国旧时代女性的缩影。

作为正值风华正茂的后一代,我可以从原始的土地上捡拾到这样人性本质的碎片。老土地和旧时光,终归是要和某些人联系在一起的,不然这一切的缅怀都失去了意义。

后来叔舅们把外婆一家接到了城郊,如今的老村他们已经很少回去了,可毕竟是注重家规祖制的老人,每年秋收的季节还是回去和当地的熟人一起谈论今年粮食的收成。每年年夜饭还是在城镇里吃,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看外婆目送的身影。她老人家视力不大好,体型已有微胖的老态,我可以隔着几条街道都可以听出她看不到我们时茫然而惴惴的心跳声。面前是在黑夜里黯淡却独秀璀璨的霓虹灯,车轮胎的摩擦声在胶凝的空气里划破寂静,偶尔一两声猫鸣犬吠仿佛鬼魅。灯火阑珊,外婆扶着一根废弃的电线杆子,仿佛靠着当年那棵老榕树。

是什么样的罪孽由内而外地瓦解了她最初的理想主义?是什么样的现实粉粹那份美好的浪漫?是什么样的苦难消磨了面庞的棱角?当流水亲吻过光滑的大理石板,日久天长,谁知道上面的皱褶与裂痕又是谁的无可奈何?

这一切都无从可知,这一切都不可计较。

像是垂暮的夕阳,转身只可撞见黑夜,永远不可能碰面朝阳。

它朝阳过么?在那一个又一个黑夜后的白昼,那一个又一个白昼前的黎明。唯有黑夜中飘荡的鬼魅诉说着这有始无终的过往。

它不是它么?它不是自己么?夕阳同是垂暮,垂暮却属于黑夜。同时拥有一个本身却挂在不同颜色的天空。它是它自己,于是它是它自己。(一直都是?)

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无从可知,这一切都不可计较。我希望如此。

我不由自主地担心,担心这株野草失去了大树的庇荫在城市的雨水下千疮百孔。可我知道这都是徒劳。

只是希望在来年的春暖花开里,这株野草依然在高墙的旷野下盛放得赤裸裸。我循着这土地,依旧可以找到迷失在荒漠里的影子,知晓她原来一直都在,在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眺望,归去同一。

我想是了。这茫茫红尘中,外婆她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人,在坎坷的田垄上走的久了,也可以很坦然地走在大马路上。

墙里墙外

文/醉酒的青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晚饭后在公司文化墙尽头的过道走一走,停一停。耳朵里塞着音量很大的耳机,在这种时候我不喜欢很嘈杂的音乐,我想静一静思绪,净化一下日渐烦厌的心情,听得多是佛乐,印度童声女声男声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大悲咒》和陈星演唱的《观世音菩萨》则是经常听的。我不是佛教徒,但仰慕佛教智慧,佛乐可以静心,可比清心的茶,边走边想边听,让音乐将我与外界的声音隔断开来。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在过道中不停徘徊,"将名与利看得淡一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成熟。"因着佛乐的启迪,脑海中冒出了这句思虑了许久的话来。不管古今中外的哪个社会形态,芸芸众生追逐的无非名与利,宗教信仰中的修为功德,同样可以纳入到名的层面上来。我乃俗人一个,不能脱离名利,但也不得强求。

墙角的花坛中种着一株前年春节时的桃树,春节时一树粉红的桃花,十分喜人,广东春节的花市中,桃花与结满果实的桔树是买卖最多的物种,淡淡绯红的桃花我也很喜欢,不胜风雨的娇弱,没有一片绿叶衬托。那个代表硕果累累的桔树,一般生意人家或是企事业单位用得最多,但于桃花则是家家都会选择的,当然我还喜欢淡淡清香的蝴蝶兰。现在这株成活下来的桃树一东一西两枝分着大大的一个叉,两边都是枝繁叶茂,嫩绿的枝条随风轻摆,树根部有些多余的死枝头,枝叶中藏着一些枯死的小枝条很是碍眼。我先将枝叶中枯死的细枝末节一根一根折掉,根部较粗的枝头用随身携带的瑞士军刀一个一个锯完,退后三两步再细细端详一番,视觉上顺眼了很多,总感觉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美,我从左边走到右边,仔细地审视着这株无关我存在自由生长的桃树,猛然发现两枝的枝叶不够协调,枝条过长,虽是枝繁叶茂但不紧凑,得将过长枝条的叶心摘除,边端详边有选择性地摘除着这些叶心,俨然自己是个熟悉园艺的园丁,再回头来看时,似乎有模有样了。我喜欢有生命力的植物,也喜欢有生命力的小动物,就包括桃树底下忙碌的小蚂蚁,摘下一点点桃脂,继续听着音乐神游起来。

文化墙所在的墙体是一堵三米多高的围墙,走在墙里的我总是极力望着墙外,只能看到绿得发黑的不知名树木和竹子顶端,这个竹子不是家乡山上的茅竹与楠竹,这种是长在河边池塘边上水份极重的一簇簇,但与家乡竹子相同的是,竹子顶端的枝叶也是低垂的,正应了那句"虚心竹有低头叶",我喜欢竹子并不是因为这句话,我是来自山野的农家,开门便见着山,自是从小与竹子相伴成长,小时候调皮时挨打的刑具都是竹子了。我分不清茅竹与楠竹,也许它们是一家,看着修长身材低头随风摇摆的竹子,心情自是愉悦。黑暗的夜慢慢地来了,蓦然觉得那个最高的竹子的形状就像一个怪物,那个恐怖的哥斯拉,在渐渐暗淡的天空下,在风中一倾一仰的像极了。

关掉音乐,取下带了许久的耳机,感受着凉爽的西风吹散了白天的热气,也将稚嫩的蛙鸣带进了我的耳朵,是青蛙还是蛤蟆?在家乡不管是什么样的,都叫蛤蟆。

"蛤蟆,你不走么?"

二十多年前说着这句话的儿童此时正在回味着墙外断断续续的蛙鸣,带着奶声的小蛙"啊啊啊"地不知道是叫着爸爸还是妈妈?青草池塘蛙声阵阵,在这一方小天地中,有凉风,墙里有喜爱的弱桃,墙外有喜爱的修竹,风中有隐约蛙鸣,似乎顿悟到佛家所谓的无人不可成佛,立地即可成佛之境,我不是出家人,就当我这是诳语吧。如此一片极乐世界,不也是人间佳境吗?风声蛙声中,我走出了这个"世界",走回房间把这些写了下来。

外婆家的美食

文/张军霞

我喜欢到楼下一家小店去吃灌汤包。

卖灌汤包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每天总是穿着干净的工作服,男的负责给女的打下手,给客人送包子、结账,女的也总在忙,忙着剁肉、调包子馅,忙着擀面皮,忙着把白胖的包子挨个放到蒸屉里,一刻也不能歇着。有时,我也会跟女的说:"这么忙,直接用机器绞肉多省力,剁来剁去麻烦死了!"她笑着说:"口感不一样啊,到这里来的多是老顾客,可糊弄不得呢!"

我喜欢吃她做的灌汤包,不仅包得小巧好看,吃起来也是汤鲜、肉香,一咬一口汤,鲜美无比。我也曾问过:"你这做灌汤包的手艺跟谁学的?"她说:"我是跟外婆学的。小时候,我爸妈都忙着上班,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她可是巧手的人,普普通通的咸菜疙瘩,都能调出跟别人家不一样的味道,让人百吃不厌,村里谁家有个红白事,都爱请她去掌勺做菜,我跟了外婆好几年,把她的手艺都尝遍了,最爱的就是这灌汤包。后来,我回城里上学去,每逢放假回去,外婆一定会给我做灌汤包,我耳濡目染,慢慢也就学会了……"她还说:"如今外婆早就不在了,但她的手艺还在,我做灌汤包用的食材、调料的配方都没变,做出来的一直是地道的外婆灌汤包啊……"

难怪这家小店的名字就叫"外婆家灌汤包",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温情的故事。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有念念不忘的外婆牌美食,那就是红薯面饸饹。在当时的农村,红薯不是稀罕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把红薯晒干磨成面,再做成饸饹,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我们家姐妹多,父亲又在外地上班,母亲整天忙完田里忙家里,根本腾不出一点闲工夫。外婆知道我们都喜欢吃饸饹,每年秋后不忙了,总会抽空做上几回,让我们好好解解馋。外婆的家在村西头,我们的家在村东头,外婆每次要做饸饹时,总会找人给我们捎信来。一听说又要吃饸饹,我和姐姐就手拉着手一路跑去。外婆把和好的红薯面,放到一个有许多小圆孔的器具里,轻轻挤压,就会漏出比面条粗一些的饸饹,外婆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到大锅里用旺火蒸熟,再到小菜园里割一把韭菜,洗干净切碎了用来炝油,最后把蒸熟的饸饹放到热油里,放入盐和香油,每个人吃的时候,再在碗里浇一勺蒜末,微甜、微辣再加上油香,别提多美味啦!多年以后,我也曾在别的地方吃过饸饹面,不知道人家用的是不是纯粹的红薯面,还是放的调料不对,我再也吃不出当年在外婆家吃的那种滋味。外婆离去之后,童年的饸饹,也只能永远成为一种怀念了……

我家儿子也有他心目中的"外婆牌美食",那就是炒土豆,没错,就是把土豆切成条炒熟这么简单的一道菜,我在家里做了多少次,他都说不如外婆做得好吃。每次回外婆家,只要餐桌上有土豆,他就对别的菜提不起兴趣。母亲也觉得奇怪:"不过是一个炒土豆,有啥区别?"我想,儿子小的时候,由于我上班的地方比较远,他也经常在外婆家吃饭,也许那一盘看似普通的土豆,也承载着他童年许多的回忆吧?

说起来,我们今天能吃到的美食多得数不清,但那种因为食物而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却早已不如当年那样强烈,我们怀念外婆家的美食,也是在怀念童年时那种单纯而美好的情怀,那种久违的外婆家里的滋味,吃遍天下美食,还是它最令人惦记。

岁月如梭,韶光易逝

文/岁月如梭,韶光易逝

时光易逝,岁月不留情。无论是相处的时间长还是短,朋友,如今我们又走到了一起,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时光已逝没留下一点印记,可在我们的心里却烙上了深深的印痕。我们不可能无视于什么都没有发生!而当我们走出这个行业时,唯一给我们的思考是我们该何去何从?谁也不愿回到以前,继续过着打工的日子,可是不放弃只能守着漫漫无期的希望零星小火冷风中发抖。我们年轻的心在哪里?我们的活力在哪里?曾经设想的美好,一心向着成功奋进的那股劲,都被现实的无奈所替代了。天意弄人我们的付出换回的只有痛苦和有口难言的心痛!什么都没有了,失去了可以看到的金钱、朋友,失去了看不到的时间、情感,曾经所有幻想的美好让这残酷的现实蒙上了一层阴影,久久在心里笼罩,无法散去……看尽人世的沧桑也让自己变得沧桑了,看着梦想与现实这么遥远的距离真的只能感叹沧桑?风起云涌,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的不会因你是虾米还是大鱼而饶恕谁,一浪接一浪把所有人打上海滩,能熬下来的为王,熬不下的为亡。抬头看看天空,依然是蔚蓝的;日月依照更迭;草木依旧青萃;而我们却是那样渺小。站在原处不知去向何方,茫然无助,问苍天该怎么办?却没一点回音。

在这里相识的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有富裕也有贫穷的人,有家室或未成婚的人,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或是学业未修完之人……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未躲过这场劫难!因为我们都怀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来的!可是我们要奋斗的这条路太拥挤,也太难走,太艰辛,最后只有怀着被失败打击的辛酸无奈重返社会,我们别无选择的打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挣扎…茫然无措,该怎么办?千条路,万条道,路哪条道才是我们要走的呢?回想当初我们为之奋斗所流过的汗水与泪水,最后都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什么都没有,剩下的只有悲痛的无奈!还好没有跌入低谷,只是暂时的迷茫没有方向而已,我们的追求还有,希望还在!纵使没有了钱,可钱与我们的快乐和带给亲人的快乐却是不成正比的,钱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和成功的表现之一!钱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要的是智慧及能力,穷不怕就怕没有了成功的勇气及欲望,只要希望还在我们就没有理由绝望!虽然伤的很重,可是曾经那段时光也给了我们不少快乐!有人说虚伪,那样的快乐只是为了提高激情而故作表面的快乐。可是只要快乐那又怎么了?我快乐是因为我真的快乐,并没有什么理由,没来由的快乐。

我不想问谁对自己走过的路后不后悔。那已经于事无补,我们只能反省自己"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失去的还能要回来吗,得到的现在有用吗?"失败了就失败了就不要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了。要学会从中汲取点经验,或是一些能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比如说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口才与心理学、管理学等。是的,我们是失去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岁月沧桑留下的是一柄公平的双刃剑!你握住了刀柄就可以为你所用,握住了刀刃就会为你所伤。关键是看你握住了刀柄还是刀刃。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就在你自己的选择。方向对了,即使还要走九步才能成功,最终你都会成功;方向错了,即使还有一步就成功,最终你都会失败。我们大部分人都失败了,我也是一样,可是我并不认为我失败了。真的成功是从失败里总结经验的,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纵使成功最终都会失败!我现在只是暂时的不成功。方与圆有这样一段话"活着要有自己生活的信念、人生宗旨,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也可以固守‘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甚至还可以遵循老子的‘无为’思想。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重要的是在人生中用你的意志将他贯彻到底。"我很喜欢这段话,人只要有一个想头,并把这件事想到头,就有出头之日了。终点只有一个,可是途径千万个,这条路我们行不通,那么我们换一条路,只要我们肯走,我们有意志走到底我们就能成功!曾经的茫然来源于自己的胆怯,没有勇气再去拼搏创造,让自己犹豫不决,现实的因素及环境等等使自己不能前行,迈出那步!这时有些伙伴东碰西撞找不着南北了,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经远离了想要的追求,开始疲倦了,原来一切都不完美,现实与理想差的太多了!开始心急了,让自己感到盲目无所适从,无形的压力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没有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心不甘的随波逐流,就这样让自己无所适从。难道就这样下去吗?既无奈又苦恼的寻找自己的方向,可是方向在哪里?哪里又是自己的方向?鲁迅说:要学会从中汲取点经验,或是一些能为我们所用西。而我希望用自己的生活做目标,那意志就是方向。人一生中总有不可预料的事发生,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希望着的事情也许会变成失望。但一路留给我们的是充实与丰富的人生,这就够了。了无遗憾了。人生不是目的是过程!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抛开心中所有的顾虑,将这些压力变成动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前进中的石头移开,一路直前,朝着我们正确的方向,不管多远累了只要坚定信念就好。前方的阳光就让它在自己心灵深处最圣洁的地方照耀!前方就是明朗的,以前的方向认为是错的,那么停下就是向前,现在我们要超越直前,我们不是随风的尘,不是逐流的波,我们有自己的方向,我们知道我们从何处而来,要从何处而去!

行动!行动!立刻行动!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你的方向就是你的路!祝你们一路顺风,旗开得胜,早日到达成功彼岸!

爱的花茶

清丽闲适的春日午后,偶有燕子掠过窗前,柳丝轻曼飞舞,漫不经心地拂过水面,飘落于水中的桃花,写下一圈圈甜美的心事。清凉通透的春风,丝丝缕缕,似有若无,如丝绸般的绵软轻滑,浸染着身体,拂动着心弦。一种种情怀心中涌动,闭上眼睛,我的心,被轻轻叩响。

亲爱,你看到了吗,草绿了,树绿了,山绿了;花开了,莺飞了,心动了。推开窗,满满的阳光带着微笑,照耀我满身晶莹,一点心思在悄悄的柔软,一份心情在渐渐的绵长。

如此明媚鲜艳的春天,撩乱了心绪,勾起了爱恋。真想以一种花开的方式,带着温存和欢愉的感动,闪耀美丽而深情的目光,用花蕊的滴滴清露于你的眼眸,将花蕾的娇艳描绘于你的唇间。撒一把爱恋的种子于你的心上,让一份飘溢着香甜气息的爱在你心上发芽抽枝,让你满满采撷这整个春天。

这春的午后,因有你而多情,因多情而像你,想起你的目光,如春光般蕴满了温暖和灿烂,带给我纯净与快乐。看着,漫山遍野的花朵,想着,哪一朵是你的名字,哪一朵是你的容颜。我侧耳与花儿悄声低语,那充满柔情的声声细语,如垂挂在远方的风铃,随着你的声音飘悠而至。

我曾伏于你的膝盖,歪着头傻傻的问你:可有一种方法能止相思么?你轻捏我的鼻尖,笑我的孩子气,笑我是你最可爱的宝贝。多想告诉你,用一种古老的方法,采集上邪中的夏雪,南国的红豆,和着巫山的云雨,泡成最浓酽的饮品,一饮而尽,便可不再相思刻骨。可是又不愿啊,你的万千依恋和万千相思,是我今生的依恋,是我无悔的情怀。

想让你在我的身旁,和我一起数绿叶的脉络,听流水的声音。想和你再下一盘你喜欢棋,然后每每在输了的时候,让我跳进你的怀中,娇痴着耍赖。亲爱,如果这时候你也在想我,请俯下身来,听春意萌动的声音,那正是我声声爱的呢喃。如果你也如我这般期许着相伴相依,那么,请让我以一种虔诚的方式,提炼纯洁和芬芳,采半酣的花,泡微香的茶,与你对坐而饮。

我为你泡一杯玫瑰茶,看那花瓣在呢喃的耳语里甜美地绽放,吐露着不曾开放过的另一段幽情,一朵朵花蕾缓缓而轻柔地舒展开来,象我对你说过的每一句情话,在耳畔一遍遍萦绕着。

我为你泡一杯茉莉茶,小小的花儿娇羞的浮动着,带着缱绻和温柔,羞涩的释放着自己的美丽,清新淡雅的色彩,带着恬静的快乐,一如我洁白无尘的心绪。

我为你泡一杯菊花茶,一朵朵的菊花细细密密地簇拥着,舞动着,把纯净透明的水舞成清淡透亮的淡黄,花香自原野隐隐飘来,再加上几块冰糖,淡淡的甜味沁入心脾,与你一起倾诉与交流的情景,带着一份从容,漫溢开来。

我为你泡一杯桂花茶,花瓣妩媚的扭动着,颜色由浓艳转为淡雅,再转成吹弹可破的透明,香气渐渐浓郁,想起那些"桂花同赏,莫辞通夕欢醉"的日子,浑然忘我。

深深地吸一口气,满满一屋子的茶香,以及满满一屋子的你。亲爱,我会坐在这儿等你,在氤氲的气息里,等你把我揽入你的怀里,等你再唤我一声宝贝,等你与我一起,编织温馨,书写幸福,等你和我一起共品这杯爱的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