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优秀叙事文章

2023/09/1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优秀叙事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优秀叙事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有柔肠的人

文/赵明

初冬的黄昏,我随着人流等候在公交站台上,准备乘公交车下班回家。

谁知看似并不算拥挤的公交车,上车的人流却在车门入口处有些停滞。

待上了车,才发现车门附近一对外地打工模样的中年夫妇,正一脸尴尬地接受着司机的数落——想来刚才的停滞,便是因他们而起。

那司机一边发动着车子,一边絮絮叨叨地数落着:"没零钱就没零钱,难道我还能把你们赶下去不成?"

那夫妇俩的脸上又是羞惭,又是感激,嘴里喃喃地解释着什么。听那意思,大概是刚才他们上了车,才发现摸索不出零钱,所以十分为难,欲进又退。而司机善意的数落,使他们既意外,又受宠若惊。因此他们的脸上,涨满了由狼狈、羞惭又转而为感激的笑。

看他们的打扮和年龄,想是打工生涯里也经历许多事,走过许多地方。更难免的,恐怕是看过许多的冷眼。但这样的善意与通融,大概还是在意料之外吧?

遂不由想起不久前乘车时先后遭遇过的两个司机:一个对上车时因走神而忘记刷卡的我冷嘲热讽,在我解释和补刷卡之后,仍不依不饶地暗指我意在逃票;另一个则执意让因前门过于拥挤而从后门上车的乘客下车,再从前门重新上车。车行一路,他"纠错"一路。以至后来,因后门上车的一位乘客始终未按其要求下车并重新上车,他竟以停车拒行为要挟,并大声指责乘客"没素质".其执拗和傲慢,几令车上乘客群起而攻之。真不知是在和别人过不去,还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初冬的傍晚,已有些微寒。但拥挤的车厢里,却流动着一股暖意。

夜色灯影中,我带着一点好奇,于人群的缝隙里打量了那司机一眼:却是一铮铮铁汉,外加一副雕刻了风霜的寻常面容。但我知道,他是一个有柔肠的人。

大山深处扶贫记

文/文彦群

节气进入冬季以后,天气一天天地冷起来,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大山深处的一位老人来,不知道他现在的生活怎么样,过冬的物品准备好了吗?

老人叫丁仕林,是蓝田县辋川镇甘家坪村五组的一位村民。辋川镇甘坪村地处秦岭北麓大山深处的褶皱里,因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当地大多数山民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甘坪村是市里分配给区教育系统的帮扶村,丁家是我们学校的帮扶对象。老人年约60岁上下,身有残疾,干不动重体力活,由于家里缺少劳力,和别的村民家相比,他平常的日子就尤为难过。去年6月的一天,我同学校几位领导一行,前往蓝田甘坪村看望了老人。

那天早上,我们从西安驱车出发,半个小时车程后,进入蓝田县境内,下了高速,拐入山区,小路蜿蜒崎岖,斗折难行,经过近3个小时的奔波,大约中午11点,才到达甘坪村。因去之前有过电话联系,村主任早就等候在村头,他带领我们前往丁家。丁老汉一人在家,全家就只有他和女儿两个人,女儿由于受不了山里生活的贫困与寂寞,两个月前外出去城里打工了。三间老旧的土坯瓦房里,几乎空空如也,除了几样简陋寒碜的陈设外,连一件像样的现代化家用电器也没有,只是屋墙上贴着的几张光鲜时尚的女明星照,才略微显示出一点新的气息和生机。相反,这种强烈鲜明的对比与落差,看了更令人不由心里发紧,鼻子发酸,简直不敢相信,如今都什么年代了,山里还有这样贫穷的人家。

同行的周校长是第三次来甘坪,见面已不显陌生,他和老人热情地握手,询问近况。老人说身体就这样,还好,干不了重活,但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还是可以的。话语里透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和憨厚。他说,村里的规划项目是养殖关中黑猪和公种羊,女儿不在家,自己一个人,考虑着方便,就想种植些白皮松,但买树苗的钱至今还没有着落。周校长拿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500元钱,交到老人手里,说钱不多,是学校的一点心意,愿对老人家能够有所帮助,希望日子能早些好起来。丁仕林老人感激地搓着双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唉,你们也不容易,每年还要帮助我,来看看就行了啊!"

下午1点半左右,我们向丁仕林老人告别,踏上归程。当车已经驶出好远了,回头望去,他还站在路口,朝着小车远去的方向,不停地挥手、挥手。望着这一幕,我鼻子不禁有些发酸,心想,这里虽然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但山里人的生活依然非常艰辛,这又岂是我们这些如同游客一样来去匆匆的"扶贫人"能解决得了的?

老拉面馆

文/赵自力

在我们小区楼下,有一家拉面馆。老板姓杨,经营拉面馆很多年。

老杨的拉面馆非常有特色,他的拉面是现拉现做,口味地道,吃起来有劲道。每次去他家的拉面馆,我都喜欢看老杨拉面。老杨熟练地和着面粉,揉成一长条后,扯下一小团,两手一搓一抖一拉,顿时面团被拉成了细条。拉好的面条往锅里一丢,撒上一把青菜,就等着出锅了。看老杨拉面,简直是一种享受。

老杨会拉面,老婆也勤快,小小的面馆座无虚席。大家吃着面,聊着天,其乐融融。老杨有一儿子,高中毕业后不务正业,被老杨打了一顿,从此就外出打工去了,一年到头很少回家。老杨常常感慨,年纪慢慢大了,拉面的手艺连个接班人都没有。

去年的冬天,我照常去老杨面馆吃拉面,却发现门关了。门上贴有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家有急事,关门几天,带来不便,敬请原谅".经打听,原来是老杨患了脑梗住院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老杨的面馆重新开张了,我顿时喜出望外。可是走近一看,正在拉面的不是老杨,而是一个小伙子。正当我失望时,老杨高兴地喊住我,原来他坐在轮椅上,被店门前的桌子挡住了。"这是我儿子,回来没几天,现在跟着我学做拉面呢。"老杨高兴地介绍着。老杨精神很好,小伙子在啪啪啪地摔着面团时,老杨不时地加以指导,他老婆忙进忙出招呼客人,一家人倒也幸福无比。

后来才知道,一场突然的变故,让老杨不能站立,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这给了他儿子很大的触动,他决定留下来学父亲的手艺好好做事,他答应老杨他们,再也不出去瞎混了。此后我常常去吃老杨的拉面,尽管不是他亲自做的。我觉得老杨的拉面除了一如既往的地道外,总还点别的味道。

我常常想,子女能将父辈的手艺传承下去,并陪伴着父母一起守着岁月,该是一种多么令人动容的孝顺。

"巧娘"的"八水"梦

文/张志强

巧娘是谁?

早在去年秋日召开的全省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展览会上,我就看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巨幅"十字绣"展品。它色彩鲜亮,细致入微,众多画面人物形态各异,层次分明,真是一幅少见的艺术"绝活".一番感叹之后,我才注意到其制作人署名"巧娘".

哦,巧娘?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和一位朋友几经打听,四处奔走,才在渭河南岸一所绿荫葱郁的农家场院里找到了这幅绣品的主人。

原来"巧娘"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由五名农家妇女自愿组成的刺绣组,其中领头的是一位65岁的秦大嫂。那天是个晴朗的日子,刺绣组的巧娘们正在院中围拢一起商量着什么事,见有城里客人来访,这位秦大嫂笑嘻嘻地起身相迎,又叫家人端来茶水招待我们。寒暄几句说明来意后,她先领我们参观设在她家二层楼上的绣品展厅。进屋一看,我和朋友赞叹不绝,那四面粉墙上悬挂着大大小小10多件镶嵌在玻璃镜框内的十字绣品,除了"奔马图"、"农家有女"、"国色牡丹"、"金色荷叶"等外,还有一幅大型精制的"金陵十三钗".这些绣品,灵动鲜活,五彩缤纷,格外赏心悦目,令人神往着迷……

秦大嫂告诉我们,她的这个刺绣组,是农闲时忙、雨雪天加班、集体商量画样图、分工协作赶活儿的手工技艺小班子。现已完成的绣品达百件,除了十字绣,还有剪纸,手织布艺类等农村几代人传承的手工工艺品。这几年来,前来打探买卖的商家络绎不绝,有来买现货的,有提前定做的,高档车都开到小院里来了。

参观时,我顺便问秦大嫂,眼下你们还设计出啥新图样,有什么新的创造和打算?她眨了眨眼爽直地说:"实在不愿意给你们二位同志保密。那是今年夏日的一天,我老公从乡上拿回家一张2015年6月30日的《西安日报》,上面登了一篇社论,文章题目叫《努力建设‘八水润西安’的美好未来》。文中说,咱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规划,以重点治理建设泾、渭、浐、灞、潏、滈、沣、涝长安‘八水’和黑河等九条河流为基础,西起黑河,东至灞河,南起秦岭北麓峪口,北至渭河、泾河,实施保水、引水、活水方略,即是叫什么‘571028工程’,逐步实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规划设想,建设咱省会西安的现代化生态大都市……"

没等秦大嫂说完,我赶忙插话:"那你们想创作个什么?"大嫂说:"金山银山,难换回绿水青山。我们想来想去,就想绣出一幅新的‘八水润西安’呢!因为夏、秋农忙,这几天姐妹们才凑在一起商量画出草图。"正说着,刺绣组最年轻的姑娘小凤,拿出一叠纸质草图,是秦大嫂用碳素笔勾画出的"八水"图样,那上面河道弯弯,水网交错,岸畔杨柳依依,鹭飞草长,河湾莲塘荷香,鱼游浅底……秦大嫂补充说,这是我们根据西安市委、市政府"八水润西安"规划,想尽快完成的一个创作梦想,小凤在旁插话说:"我们设想的十字绣图长约五六米,高在三米左右,还要绣出大背景秦岭山脉和‘八水’绕城的近景——西安城楼和美丽如画、四季皆春的护城河呢……".

我感叹着:"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感叹着新时代的‘巧娘’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劳动精神和艺术创造的智慧。

我想,"巧娘"的八水润城梦,不也是古城西安人民盼望实现的共同梦想呢!

冬日,城郊开店的往事

文/老猴子

2016年的腊月,又悄然而至,每一年伊始,都会是最冷的腊月。蛰居暖楼里,是无法感受到冬日的冷峭。只有走出楼外,走出城外,你会感到:广袤田野,冷峻蓝天,出气,在面前成云,泼水,在地面成冰的北方之美。当退休走来敲门时,我才感到:往事如烟。

这些年,我一直喜爱,南来北往的打工生活,自由而又广见。当我也要步入,回忆多于幻想之年,奥,往事也是心灵鸡汤!

城郊,一所大学墙外,我一个人开的饭店。

2000年,企业早已是无资可开,为生活而计,只有自谋职业了。恰好知青时的朋友,一套自建闲房,愿借租给我,又傍依大学校园,虽然离校门街偏远些,但一条小路清静怡幽,直通门前。房子东面还有一片菜园,因为要开饭店,为了吸引学生,"小巷园"就成了店名。还为其配了对联:"巷园居静处,闻香是酒家".金秋十月,节后学生返校时,饭店开业了。当时雇人很难,城里的路远,村里的不愿干。老婆是老师,也是家里的经济基础保障。所以我就开起了,我一个人的饭店。因为都是学生,饭店也就变成了"自助".每天顶着晨阳去市里采买,当我一人,从备菜到灶上,到结账,晚间打扫完卫生,都近子夜。饭店渐渐有了人气,也聘到了一个勤工俭学的女学生做服务员。可我还是忙的不亦乐乎,友人"雨云"知道后,(她在城里上早晚班)从城里赶来,做上了钟点工,她成了我的雨中之伞。转眼暑去寒来,我的菜园里,还多了一条名叫"糊涂"的小狗。小狗憨态好玩,买来好一段,也没有名字,后来看它,放着饭店带肉食羹不吃,去与邻居家小狗争素食,我说:这不是糊涂吗?"糊涂"就此成了它的名字。雨云特别喜爱"糊涂",每天她的到来,都要先看看"糊涂",然后才去工作。有她在,我的店里更有了生气。学生们也把她当上了倾述的良友。我也渐渐的,把她当成了依靠,每天买菜归来,便在厨房中,等待听到,她那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那一年的冬日,是出奇的冷。饭店的房子,又建的单薄,还没进腊月,满屋墙壁,挂满了霜花。放一盆水,早晨一层冰。室温,已严重影响了营业,好在元旦,学校放了寒假,学生们都离了校,周边的饭店,也都歇业了,可我却因这一店"财产",无法回城。既然守在这,每天还有些村里吃客,就只有开业了。

生长在北方,除了冷,我还是很喜欢冬日的家乡。秋天时,朋友"村长"送来一头猪,这样,小猪和小狗糊涂,就成了我坚守的陪伴。这年雪很大,菜园已成"雪原".每天清晨,我温熟狗和猪的"早餐",走进菜园去"送饭",太阳都刚刚跃上树冠,一片金黄迎面扑来,罩住我,还照在满园白雪上,万点金星,在晨阳下习习生辉。校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合着冬日的晨雾,还有不断传来的鸡鸣狗吠,我的耳边仿佛总会唱响,一首当知青时期的歌:"我是公社小社员".知青的生活是艰苦的,知青生活也是快乐的。艰苦是农民和我一样,快乐是没有生存压力的无忧。

除了村长们常来"解馋",和企业的工友来看我,我有了更多空闲。饭店的后身,就是广袤的庄稼地。冬日,收割后的地里,没有了夏秋遮掩的玉米,可以说是一望无际。一个个自然屯,脱去了埋藏的绿色,散落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是那样的小。公路像一条黑色的带子,蜿蜒附在雪原上,有些纤细。天蓝如洗,上午的阳光,能让你看清数公里外,走动的人和车,还有屯子里漂浮的炊烟,偶尔飞过的麻雀群。站在雪地里,深呼吸一口,清凉的空气,如同夏日冰凉的井水,让你神清气爽。如果赶上有"树挂"的上午,白白的沃野之上,树树梨花,柳枝随风儿,摇曳万枝花串。杨树榆树,绽放羊绒般的满树花团。走进屯里,如同走进冰花的观景园。连秸秆或树枝,围起的栅栏,都化成了玉树篱笆。护院的鹅,看家的狗,随着生人的走过,叫声都会送你很远。到了中午,树挂飘落,那真是梨花万朵,柳絮满屯。伸手能接住,张嘴能衔住。满屯子只有孩子们在嬉戏,猫冬的大人们,屋外的风景,不属于他们,喝小酒,打麻将,才是他们的快乐。冬日,属于北方人的休闲长假。

漫漫寒冬,静静的守候,没想到,这一干竟是五个冬去春来。秉性不善迎来送往,只好退而回城了。这一晃,又一个十年。窗外的街路积雪,早已清扫干净。猴年即将来到,这是我和老婆的"本命年",我希望,天佑与我,让我在炉灶前,快乐几年,用晚年的打工收益,换取游山玩水的本钱。命运不在我手里,我在天地风景中。还有结余,我会用生命写方字。

那淡淡的烟草味儿

文/龚德位

父亲的血压比较高,医生再三嘱咐他不能再抽烟了,后来终于算是戒了。

父亲从年轻时就开始抽烟了,每天能抽一盒,没有烟就像丢了魂一般。小时候,记得父亲每天从学校放学回来,要是母亲还在厨房烧饭,父亲总会坐在屋檐下的条凳上先抽上一根烟等待母亲呼叫开饭。我们兄弟俩也时常会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悠然地从嘴里吐出一个个美妙的圆圈来,我们总是喜欢争着用手去触碰那一个个神奇的烟圈,直到它们慢慢地化为乌有。

父亲有时会嘴上叼着烟卷,要我们兄弟俩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确定我们谁给他点烟,我们兄弟俩都希望自己取得胜利,都很珍惜能为父亲点烟的机会,特别是用火柴梗在火柴盒上划燃的那个瞬间至今还历历在目,火光虽然很微弱,但我们的美好童年都浓缩到了这点点光亮中。有时父亲边抽烟,还边用他那浓密的胡茬蹭我们的脸儿,有时还趁我们不注意,突然从嘴里吐出一团烟雾做搞怪状,逗得我们哥俩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后来我们上了初中,班上有同学悄悄偷着学吸烟。我胆儿小,没敢跟着学,我哥胆儿大,也悄悄地偷着学抽烟。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这事被我父亲知道了,周末回到家,我哥被父亲狠狠地收拾了一顿。但我哥脾气也倔,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你也不抽烟吗?你咋不戒了呢?"我记得父亲当时已经举起的手就没有再落下来……从那时起,母亲也时常劝父亲尽早戒了,她说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好。这样一来,我们在家里就很少见到父亲再抽烟了,我们都很纳闷,难道父亲真的戒烟了吗?这个疑问一直到后来母亲才告诉我们,当时父亲是下决心要把烟戒了,因为我们渐渐地长大,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他努力克制自己,有时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才会在我们晚上写完作业睡下后悄悄地到院子里吸上一根。从那时起,父亲从嘴里悠悠地吐出的烟圈的记忆就成为历史。

再后来,我们就参加了工作。因为担心父亲身体不好,我每次回家都会提醒母亲要把父亲"盯"紧点,千万别给他抽烟的可乘之机。可母亲说:"你爸呀,可厉害了,在他身上你是无法找到证据的,他要抽也是在外面无人的时候悄悄地抽,直到后来,医生再三嘱咐,他才下了决心彻底戒了烟。"

虽然父亲现在已经不再抽烟了,但每当我回到老家,坐在屋檐下的条凳上乘凉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我们小时候父亲坐在条凳上边抽烟、边逗我们玩的情景来,那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烟圈慢慢地升起,又慢慢地消散,空气中仿佛依然弥漫着那股淡淡的烟草味。

对,淡淡的烟草味儿,这便是父亲的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