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精美的散文

2023/09/06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精美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精美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烟雨白洋

文/简繁

踏上白洋淀心的小岛,去赶赴一场烟雨,确实需要一种缘份,似乎这更像一种约定,而我是那赴约的行者。

从遥远的来处而来,去往心中的胜境,穿过恍如隔世的水村,出离万丈红尘,让心境慢慢趋于平和。

其实,世事大体如此,总在取与不取之间徘徊,舍不得放下那些似是而非的执念,而顿悟的一刻就在峰回路转的一念之间。

此时的空中全是季雨欲来的颜色,迷蒙空远,素淡浩渺。氤氲的气息湿润着近水与远天,水墨般逐层晕染,烟霭般浮在浅空。

雨丝微微斜点,倏然而来,润湿着眉眼,心中忽地生发出莫名的感触,化作久违的情绪一点一点变得厚重起来。灰白的鸥鸟依然在半空翱翔,烟雨中,寻找着自己的诗情。

水池里的睡莲,各色纷呈,粉,红,黄,蓝,紫,白,绚丽而不妖娆,精致地绽放着一世的风韵,如梦似幻。凝碧的圆叶,簇簇相生,拱卫相守;深湛的翠绿,团团相拥,温润似玉。

硕大如碾的王莲,可坐五六岁孩童,一莲独居一池,从放射状的众多脉络中,下望清澈的水底,臆想这来自南美的植株是否曾有过客居他乡的怅想。

水中的荷,亭亭静逸,如绝世女子,黛眉秀目,红颐粉颈,顾盼盈盈。微雨轻扬,叶心花上,细碎着密密的晶莹。

江南似是这样,莲,池,亭,榭,秀美温婉,在烟雨中慢慢向你走来。这一方水,就这样奇迹般地出现在北方的大地,流转出关于水的不朽传说。

微微驻足,撤去伞,在薄丝的雨里慢慢行去。

这条路有些偏僻,少有游人。路旁的花草,少了雕琢,趋向野性,自由而浪漫。淡粉的花儿秸,临水而居,傍岸生长,枝上挑着的每一串弯弯长穗,密集着数十朵米粒小花,同生同开,不分先后主次,荣枯同程。芦苇湿了颜色,却更显韵味,一枝枝朝向淀里。叶子更多了几分默契,敛起晴日里的浮躁,奉上温馨的静谧。

路外的野淀,远处一派苍茫,时远时近的小野鸭扑打着翅翼追逐嬉闹,扎一个猛子,许久才从远处露出头来。这是又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

路尽上桥,桥拱高悬于空,可以俯瞰,亦可远眺。苍云如幕,碧苇如海,水道斜穿,静白如练,右边一方澄淀,几片绿荷,迷茫生烟,那一二分黯淡的调子,使人不能释怀。淀心小亭,浮波而立,遥遥相望,同沐风雨。一两只木舟,缓缓而来,又缓缓而去,微蒙的背影,让你增添无名的惆怅,人生风雨之舟,何时才能停驻轻歇?舟旁不远的沙洲之上,十几只白鹭,静立不动,烟云之下的杨柳青草恍如仙境。湖与桥之间,回风渺渺,暮色萋萋。立于桥上,思考这前行的路,回望那来时的路,心绪在来去之间游离。

一路下桥,折回渡口,岸边的木船,披衣戴帽的老者,在微雨中静候归客。归去的路,亦是来路,不同的是我已来过,将心安放泰然,不再只是一脸匆匆的行色。

读一首诗,温暖如初

文/月柔如水水如月柔

喜欢读丰盈的文章,喜欢写简约有地气的文字,喜欢喝清香淡雅的花茶,喜欢练刀习剑,也喜欢弹唱散舞,更喜欢典雅古朴的音乐。此时,就一边听着古筝"墨海云烟",一边读着有关我的五言诗,心随着字曲飞扬。

用心写的一首诗,一篇文,每个字都是有情感的,都是有滋有味的一顿每餐。每每遇到好文,视线都会随着作者的情感曲线游走。每个细节,都是一段故事;每个句号,都是一次重新开始。

在时光匆匆的路上,往事依依。一片红叶,在人海茫茫中,引我入住一片桃园,那里才子裁云弄影,美女穿花拂柳。每个用文字装点闲暇时光的人,都能妙笔生花,信手涂鸦,将玲珑情感,借着网站平台升华。

潋滟的何止是一怀春梦,还有指尖流沙。无数人以一颗菩提的心膜拜文海最深处,点滴的进步都会攒起一朵浪花。不要看轻渺小,不要鄙视懵懂,谁能保证沙土掩埋的不是一颗珍珠?倘若有伯乐重生,有毛遂相随,终有大展才华的时候。

王国维原本平庸,虽有灵性,可是衰败的家境没有让其成为少年神童。幸好他知识渊博的父亲启蒙教育做得好,肯量力为儿子提供就学的机会。好学上进的青年遇到人生的贵人后,屡次得以提携助学,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他不仅将戏曲从美得高度提高到了艺术的高度,还对诗词做出了独特的解析。

他说,写诗要想成功,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简单地解释就是:第一境是要高瞻远瞩地选定目标;第二境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第三境是收获后地豁然开朗。

更为可贵的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描述的三种人生境界,与智者成就事业的三个阶段是不谋而合的。做到了这三个境界,就能成就精彩至极的人生。

写诗,要有文字功底做基础;要有激情做动力;要有幻想做装饰;却不能脱离现实去胡编乱造。文字若是没有缰绳地天马行空,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为何。

评诗,境界是根本。写境是实,要极尽言辞绘声绘色地状物;造境是虚,要符合自然,不能无中生有。无我之境要高于有我之境。"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是有我之境。情和境浑然天成才是诗词最高峰。

好友昨夜为我生日写的这首诗,有好评;有规劝;有祝福,更可见一种惺惺相惜的情谊。虽是仓促而成,却显现了扎实的文学功夫。如同一个武功高手,即使喝醉了,也掩饰不住剑锋。诗中有我之境是对自己忙碌,疏于联络的自责,还有对我个人才品的肯定。"有爱真老大,无欲自悠闲"等句子是无我之境,是对所有人人生态度的建议和规劝。

衣袂叠飞、素色满眼的时候,还能止住匆匆的脚步,为我的一个不起眼的日子填上靓丽的一笔,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都是红尘倦客,疲于奔波之时,还能有高山流水为君弹的幸运,足矣!爱情里,可能不会是彼此最钟情的那一朵;文海中,一定是最想见的那抹霞。即使所有的往事都将落幕,山和水也不会相忘于江湖,只因一份欣赏,一份懂得。愿结云水禅心,安静地祝福着你的流年不再寂寞。

每次见到"云水禅心"的字眼,都会想起古筝弹奏的优美旋律。第一次听它,是聊天时好友推荐的曲子。昨夜这首诗能选用"水墨烟云",一是贴意,二是顾及了我的喜好。人与人之间能够交好,不在于花言巧语地热络联系,即使是一个小小地细节,也能让人心动。不管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喜欢诗的意境,喜欢背景音乐的创意,喜欢好友贴心不做作地赠与。

在深邃的文海穿行拾珠,人人犹如一叶逐浪前行的扁舟,用心和笔,时间和健康丈量着文字的深浅,也把持着友谊的距离。倘若遇见一处适合自己短暂休憩的港湾,便会停泊,相约同行,就是走散了,也不会谴责一次邂逅。看风景的时候,有人可以同呼吸,求同存异,就是收获。历经风雨,还不曾离去的,值得珍爱!

一片叶子随风飘落,一只燕子剪破寒冰,一片雪花舞动苍穹,一树蝉鸣搅乱夏夜,都会将目光锁定心情。或是阳光,或是冷雨,都遮掩不住你的影子,某个闲着的时候,便会想起远方那睿智的眸光。

若不是前生与谁擦肩而过,今生怎么会多情善感?若不是前世守不住莲花池里的寂寞,今生怎会贪恋人间烟火?除了佛祖,没有人能未卜先知。这一世,寂寞仍然孤独流年,让心情忽高忽低。虽然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尽力让凝重的空气淡薄一些,开心一些。

从前埋下的渴望,会在一帘幽梦里落地生根;会从一首诗的韵脚里敲出火花;也会在马不停蹄的等待里松开风筝。铺开遥远的记忆,很多底片都是雾里看花,是一纸空谈。所以,"高山流水"才是人间一段佳话。如今,咫尺天涯,不怕情深缘浅,只为心中自有芳华。

悲欢即使轮流拉开人生序幕,也挡不住真诚地祝福,阳光总是能一瞬间照亮某个角落,使温暖爬满心头,酒窝盛满微笑。就如这些阴霾的日子,兴之所至的一首诗,就让感动如约而至。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个人爱好不同,生活方式也就多样。闲时,有人喜欢呼朋唤友,觥筹交错;有人喜欢歌舞升平,吹拉弹唱;有人喜欢煮一杯清茶,诗文趁年华;有人喜欢刀枪剑雨,运球如飞,英姿飒飒。

我还喜欢戏曲抑扬顿挫的旋律。每个剧种,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更因不同演员的演绎而百花齐放。每次沉醉其中,心都会柔软得一塌糊涂。也曾试着用电子琴去弹奏几段名曲,可惜味道不够。这时才后悔不曾抓住一次机遇,

教我太极的老师不仅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刀剑棍棒耍得虎虎生风,二胡和小号也弹吹得很出色。老师知道我喜欢读书写文,还能自弹自唱,曾经提过要用它多余的那把乐器免费教我,可惜我顾虑太多,让惜才的老师失望了。

文武双全是我幼时的梦想,如今却被以各种理由阻滞行程。是我太贪,不够勤勉,还是天分不够,亦或定性不强、世事多变?想来,或多或少都有关联。

早就将自己定位于一粒尘埃,一颗小草,一滴露珠,不是自卑,是一直相信人外有人,懂得安妥自己偶尔会膨胀的自负。"书到用时方恨少","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必不可少,所以格外珍惜一份可以畅所欲言的友谊。

折一枝梅花,送给烟火中的你、我。让流年脱去繁华,将世味煮成茶,清香不腻,直到永远。守着文字的城清欢,守着一份懂得温暖如初,向人生第三境界冲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可好?

草片

文/王尔顺

邢台日报草片,是一种用玉米皮和麦秸莛做成的垫子,主要作用是:坐上去防尘、防潮,柔软舒服。

过去在我们山区农村有一个饭后坐街歇晌的习惯,吃饭后街坊邻居都集中到当街坐在石头墩上聊天,坐久了怕着凉,每家每户都编制了防尘防潮防凉的草片,草片垫在屁股下面柔软、防潮又舒服,是山区农村常用的一种坐垫。

草片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我记事时,就常见我奶奶一手拿着拐棍,一手拿着草片,到大街上一坐就是半天。农村邻居串门,一进门主人就先拿来草片,让客人坐在煤火台上,客人一屁股坐在草片上,既亲切又礼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开会多,贫下中农会、民兵会、学"毛选"会、活学活用讲用会等,没有一晚上不开会的,只要开会,社员们手里都是提着草片,随地而坐,不但防潮而且不脏衣服。那个年代草片的作用可大啦!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每年夏季农村大姑娘小媳妇纳鞋底,门楼下,街道旁,池塘边,柳树行,桃树林,坐满了搓麻绳、纳鞋底的妇女,她们在扫干净的石头地上,每人拿来自己编织的花草片,有圆形的,椭圆形的,方形的、墩状型的。草片上放着做工讲究的花椅垫,色彩斑斓,一排排,一行行,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五彩花,又像山村中的一幅画,柳枝荡漾,牧歌声声,大姑娘,小媳妇们扯着细长的纳鞋底麻绳,针和线繁忙着在巧媳妇手中飞舞,她们又说又笑,把沉睡的山村灌了个溜醉。

草片的原料是玉米儿,原料丰富,干净卫生,采集方便,每年一到秋天,农户们都把嫩玉米皮摘下来,在家闲着的老人抽空闲时开始编……一时抽不出时间的,把玉米皮一片一片晾干,捆成小把放置好,另一种原料是麦秸莛,在麦子收割登场后,挑选粗壮的麦秸莛,用镰刀和剪子剪下麦秸莛的前半部。在编制时,先把玉米皮和麦秸莛喷洒上水,这样编起来结实柔软,不容易断。在编制时分成三股,一股压一股越编越长,像一条一条的长辫子。手艺好的老农,编出的辫条均匀、结实、看不出接头。"辫子"编好后晾干,然后一圈圈用粗麻绳缝起来,放到平石板上压上一两天,压出来的草片圆而平整。

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人们饭后坐街聊天的习惯已经改变,大范围的群众开会也不多见了,因此,草片的用途越来越小,现在农村抽闲编草片的基本绝迹。不过,草片在农村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春分春意浓

文/马科平

春的步履匆匆,转眼到了春分。持续几天的春雨,把大地洗刷得洁净清爽,空气湿润而透亮,灵动布满天空,伴着缕缕花香,在人们的鼻翼间、眼眸里轻轻飘荡,心情似乎也在一瞬间变得开朗润泽起来。

中国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秋分称为"日夜分",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古代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出现闪电。

民谚曰:"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丰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三花,海棠、梨花、木兰,数不清的花蕾,静待绽放。吟唱的黄鹂叫醒了沟壑山川,水碧山青;放歌的布谷唤醒了春播农耕,浇水播种。正所谓春"分"得意,春光无限,春暖花开。

河谷流水潺潺,弹奏生命的交响乐。小鸟叽叽喳喳,打开沉寂的大门,飞向岁月的天空。桃树繁密的枝桠,抱紧的守望在春风里一夜间绽放,悠悠芬芳弥漫,像一笔丹青,晕染了北方沧桑的脸颊,愉悦在脸颊晕开,和桃花相映衬。梨花、杏花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妖娆这一场生命的盛典。

春分地气通,麦子忙起身。阳春三月天,一刻值千金。麦苗明显在拔节,绿莹莹,水晶般的露珠挂满茎叶,在暖暖的阳光下闪烁翠绿的波光。青绿的麦苗这个时候显得十分精神,麦叶就像擦了一层光亮亮的油,它们是这个季节大地上的主要色彩。

田野绿意盎然,除了田埂,麦绿把田垅盖得严严实实。麦田的深处有村庄,村庄在这样的色彩里是一幅温暖祥和的油画。空气里洋溢着一种奇异的麦子生长的清香,弥漫着令人陶醉的麦子拔节生长的气息。

迎春花金黄灿烂,开得正浓。小草丰润健壮,像舒展的地毯,茵茵地铺满河边、田头、路边,一直蔓延到庄稼地边和村头菜园,远远望去一片新绿。柳枝儿一束束嫩黄的叶芽,在空中张望。田野上、沟渠边的荠荠菜,也不羞怯地开了花,细细的茎,串通碎碎的白,素洁淡雅,一簇簇地托举在阳光和风中。

菜园里翠绿的蒜苗、青菜、白菜郁郁葱葱,青翠欲滴,韭菜青中有黄,菠菜青出了黑,油菜抽出了花苔,棚里的西红柿果实累累。菜园旁的果园里,蜜蜂嗡嘤,在花朵间徘徊。苹果枝头吐露出了嫩绿,一切都是那么舒展惬意,自由自在。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遍地是色彩的合奏和交响。在枝头,是花朵;在天空,是花团锦簇的云彩;在河流,是粼粼开放的浪花;甚至,在土地,是铁犁犁过后如花绽放的泥土。沐浴春风,目尽春景,拥抱春意,感悟春天。

油菜花开

文/杨罗先

绵绵细雨,让记忆渐渐褪色。潮湿的季节里,花花草草早已耐不住寂寞。油菜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于是乎,每一个布满晨露的黎明,每一个沉甸甸的梦醒时分,油菜花在淅淅沥沥的飘落中,憧憬着阳光明媚的春天。

一缕阳光洒下,我看见凉爽的风,吹瘦了春的田埂,田间小径丈量着庄稼人匆匆的脚步。这个季节,注定是繁花似锦的季节,油菜花在这个季节里恋爱了。鲜艳的花,是爱情的花,是吉祥的花,是幸福的花。

沉醉于花开的痕迹,沐浴久违的阳光。花香弥漫了整个季节,也陶醉了整个季节。

肆意奔跑在田间,露水已经沾湿裤腿。

四月的阳光温柔地敲打着玻璃,推开窗户,油菜花开在了远方的故乡。这个四月,注定是情的世界,这个四月,注定是爱的海洋。只要你伸出手来,你的爱就在你的身旁。

湖水已经上涨,遍地的金黄摇曳着湿漉漉的絮叨。山山岭岭,油菜花鲜嫩了母亲的笑靥;村村寨寨,油菜花洒下了一地的芬芳。

飘渺的时光,在微风中耳语。蜿蜒的田埂上,城里的美女摘一朵秘密放进包里,讶然于一地的深绿。我把蜜蜂的情话,折叠成梦的翅膀,让春姑娘的琴弦,弹奏出永远不变的绝唱。

在四月的邂逅里,油菜花疲惫的身影在黑油油的泥土里歇息。念一阙似曾相识的词章,让一个季节的种子鼓胀,圈成饱满的芽。

鸟鸣挂在春的枝头,布谷声声,省略所有的细节,新的生命在天地间开始孕育。

那些春的记忆,无论是迷茫还是苦涩,都在花开花落里定格成永恒。

油菜花开了一季又一季,诗意的点头,就是幸福的模样。我在四月的春天,朗诵着花开的消息。

弯弯的岁月,唤不醒阳光下盛开的花朵。一灯如豆,慢慢将田野照出一地光晕,亦如新娘脸上阳光灿烂的容颜。四月的花海,波澜起伏。

金黄的色彩,穿过原野,越过河流,从村庄的山脚一直延伸到天边,村里的大男细女,金闪闪的笑脸,金闪闪的表情。

母亲的炊烟,拉长了父亲的吆喝声,雄浑的牛哞,淹没了阳光里的金黄。金黄的土地,金黄的村庄,金黄的农舍,金黄的故乡,还有那静谧中金黄的遐想。

我看见一只鸟,在虚幻的风中展翅。我把风停在我的指尖,等待大自然飞翔的指令。

冬至饺子香

文/钟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又称"冬节""亚岁",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新年,因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的家乡,冬至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桌前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

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所以冬至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的。同时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吃进了元宝,自然是"招财进宝"到了家,象征全家团圆、和和美美、大吉大利。

记得小时候,常听妈妈念叨"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每到冬至这天,母亲总不忘给我们全家包饺子吃。

饺子花样繁多,但以白菜猪肉饺子最为香鲜。看着母亲一点点地把五花肉剁为细细的肉茸,拌上切好的葱姜末、白菜碎,加油盐拌匀,调出鲜美的馅料。母亲拌的馅总是不咸不淡,不干不稀,油亮通透,色鲜味香。

做饺子皮,母亲在面粉中加入温水,很快揉成光滑的面团,并"啪"地一声拍一下面团,然后放在盆里盖上湿布,醒半小时以上。

开始包饺子了,全家人一个都不少地围坐在餐桌旁,谁都是笑容满面。擀皮的擀皮,包的包,摆放的摆放,一派幸福祥和的喜气。母亲是包饺子的好手,她不但包得快,还顺带着给我们讲一些有关饺子的故事。要我们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两边翘翘的,中间圆滚滚,寓意财源滚滚。

包好饺子后,我们姐弟总无心玩耍,一直守在厨房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飞。氤氲缠绕的香气间,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就着蒜醋辣椒油调成的味料,一家人吃得不亦乐乎。嘴馋的我们也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不经意间,一枚硬币蹦了出来。母亲这才告诉大家: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有福之人,来年一定好运连连。我们也总会举起胖胖的小手忘情欢呼。就是这样的饺子,我们吃出了浓浓的情韵,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要印象深刻。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饺子已成家常便饭。素馅、肉馅、海鲜馅……各种口味的饺子应有尽有。凡俗的日子,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尽管如此,但我却还是一直对儿时的冬至饺子情有独钟。

细想起来,与其说是喜欢冬至的饺子,不如说我喜欢的是包饺子时那种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包进饺子里的不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有那一份浓浓的亲情和温馨,让人无比幸福,足以温暖我们人生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