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短篇文学散文

2023/09/04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短篇文学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短篇文学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春日喜雨

文/王小玲

春雨

我不喜欢雨,唯春雨除外。

很喜欢"渭城朝雨浥轻尘"里的"浥"字,被寒冬禁锢太久的京城,一场新雨,带着微微春意,从天际翩翩而来,敛去冰冷,轻扫微尘,天地顿如镜之新开,冷光乍现,世间万物,饱饮甘露。随之而来的是惠风和畅,土膏微润。最先探得春讯的柳芽,在早春二月蒙蒙细雨中冒出星星点点的鹅黄,恍若觉得春天须得她先画好淡妆,万紫千红才能依次登场啊。

似乎每一个偏知春气暖的入夜,春雨总会随风潜入夜,雨后清晨,开窗远眺,天空水洗般湛蓝,大地越发明亮:草色近看又添新绿,田垄铺满菜花金黄,玉兰鼓胀粉白淡紫花蕾,莺歌蝶舞燕子穿堂。麦苗卯劲暗自拔节,荷锄耕田农人已忙,脱笼孩儿不谙桑麻事,野外欢喜疯跑放纸鸢。因为春雨,大地的醒意噌噌顺根攀爬,无声滋长。

春潮带雨晚来急。春雨纵然柔情似水,却也有泼泼洒洒恣肆淋漓之时,春水初生,春潮涌动,大地饱胀雨水,酝酿已久,大有勃勃然绽放之势,饮足佳酿的人间已是春色满园,万紫千红的盎然春意。此时就算雨天黄昏,花光红艳,柳色深绿足以映照出雨丝如针般晶莹剔透,你自下而上看去吧,房屋、瓦檐、高树、天空绝不黯然,全是那么透亮,让你仿佛觉得雨是裹挟着阳光而来。以至于不用撑伞,在雨中漫步,你绝不会瑟瑟发抖。

常惊叹中国的农民,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休戚与共的日子里,悟出诗词里未曾道出的"箴言":一场春雨一场暖,通俗易懂,或许这最是我喜春雨之由。一场一场的春雨过后,是一次一次的暖意盈怀,三九严寒天,谁不盼望暖春呢?那就等待春雨吧,一场一场的春雨过后,春天就一步一步地来了。

回忆是什么颜色

文/何红雨

久未联络的朋友,忽然打来电话,说自己很苦闷。

朋友是个重感情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她说,相处近三年的男友忽然丢弃了自己,说想要去外面漂泊。她很伤心,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怎么男友会突然离开,而宁愿去遥远的地方,忍受孤单和飘零的滋味。

只是哭泣,一味地哭泣。

眼泪并不能解决什么。我说。与其自己这么痛苦,不如忘记——忘记他,也忘记过去。

朋友在我的劝慰中,情绪慢慢平息下来,也开始尝试没有男友在身边的日子。

我知道,没有男友的日子于她来说,暂时或许会辛苦和艰难一些,但是习惯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笑容依旧会如圣洁的花朵,盛开在她白皙的面颊。

多日后,朋友约我逛街,我欣然前往。在我看来,她该是走出了情感的泥沼,该是已经快乐许多,该是懂得了恋爱的许多。

果真,见面后,朋友展示给我的是全部的光鲜和阳光,丝毫看不到不久前她所经受的斑斑伤痕。逛累了,坐下来小憩,朋友说她已经快要忘却他了。

我说,也好,反正把不快乐忘记了就好,或者只是留下些许美好在记忆中,然后某一天想起的时候,再拿出来回忆,回忆其中那些美妙的片段,以及快乐和斑斓。每个人的回忆也许会有着不同的颜色,或亮丽或暗淡,但肯定都会有着一些自己所喜欢或者想要珍存的色彩。

朋友笑了,很自然地笑了起来。然后,她说,不知道回忆是什么颜色,并且就我自己目前来说,我的回忆不知道是什么颜色……

瞬间,就那么短暂的一个瞬间,朋友说这话的那个瞬间,我感觉到了心的疼痛。我知道,朋友依然是被那份浓情给灼伤了。

不知道回忆是什么颜色,这样也好。我想。最起码,朋友不再思念或者牵挂那个背离了她的男人,会渐渐地走出阴暗和苦涩,她会逐渐被世间再多一些的阳光照耀,重新鲜亮起来,并且越来越美丽的。

桂花园里桂花酒

文/邵天骏

此次应朋友之邀,去嘉定的嘉朱生态桂花园赏景,发现各式自制的桂花酒可谓是琳琅满目,竟然成了一块亮闪闪的地方"金字招牌",与生态桂花园相映成趣,一时多少显得有些惊讶。桂花酒,在这里可要好好品尝一番呢!

中午时分,我们十多个人在园内的包房聚餐。先行拿上来的好酒中有葡萄酒,还有桂花酒。桂花园总经理得知我们一帮文人到园内聚餐和采风,心里非常高兴,特意吩咐服务员把自制的其他几种桂花酒也一并拿上桌供我们享用。

在嘉朱生态桂花园内与桂花酒相遇,颇有一种风趣的典雅,据说还有一段故事可寻哩。

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桂花位列其中。而上海是适宜种植桂花的地方,不同桂花里银桂品种数量居多。嘉定这家上海最大的生态桂花园,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等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自成特色,几乎国内所有的品种都能在这里觅到踪影。自制与桂花园配套的桂花酒供游人品尝,为园区增色不少。

桂花酒历来是文人相聚时的首选品种之一。它的味道醇香,带点甜味,度数不高,很适合文人边品酒边吟诗作文。据说,太白喜饮桂花酒,竟然诗作连连。而它的所谓养生、美容等功效亦使之名声不胫而走,至今依然受到关注。许多人自然就与桂花酒有了某种心照不宣的联系,由此美丽的故事接连不断,无不充满诗意的遐想。

园内自制的桂花酒,全部是用最佳自然条件下的桂花进行加工,完全没有外面路边桂花可能受到药水污染的风险。由于始终处于清洁的环境中,用桂花酿成的桂花酒自是多了一种别样的情趣和韵味,品尝起来口中留香。

我看到的这几个桂花酒品种,有瓶装的,有罐装的,颜色有深有浅,价格亦有高低,但都丝毫不影响品尝后的那般美妙感觉。它们的制作工艺,均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进行,所用的原料是园内最好的,完全不用担心其质量究竟如何。游人品尝中感受独特的风味,无疑是一次绝佳的从容享受。

餐后我们得知,桂花园拿上桌的几种桂花酒,如果细细品味,还是能够区分其中一些异同的。这种不同,似有似无,曼妙无比,给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

天空

文/付文瑞

算起来,提笔写小说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按理说写到现在,心中应该早就放下了过去的一些执念,但不知为何,却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4年,大概是十一、二月的样子,我在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一部文笔非常不错的小说,虽然内容或许老师们有些排斥,但我却从中学到了很多写作手法和技巧。无独有偶,我又看了一本架空历史的小说,热血沸腾之下早就深埋心底的写作种子就像魔豆一样几乎在一刹那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第一次坐在电脑前码字,不可避免,心中有一些小激动。我至今仍记得,我的第一本书的第一章节连一千五百字都不到,我就因兴奋而微微颤抖的手指握住了鼠标,毫不犹豫地点击了"上传"键。

两年了,心中原有的很多执念早就无可避免的在书海中放下了,抑或是原本方正的我变"圆滑"了,现在,虽然我已在写作领域中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果,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会找一个黄昏,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捧着一杯苦涩的茶,看看当初自认无可挑剔的一千字,心中感慨万千。

在当你写入一种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感觉的时候,你的眼前就不会有电脑及电脑里的字了,你仿佛会进入你正在描写的场景,看着他们按自己的性格来把故事发展下去,对,没错,就像看一部没有导演的电影。

你的双手似乎已经不受你控制在键盘上"跳芭蕾",文中的东西跟现实一般无二。

以前,把《盗墓笔记》看完的我,根本不理解,后记中作者说的每一句话:"胡说八道嘛!怎么可能?!"现在,我也真实的体会到了那种感觉,如果你非要改变它的话,那么,那个"世界"就会崩塌。

你能做的,只有观望,并把它记录下来。

多少次午夜梦回,我慢慢睁看眼,仔细摩挲着难忘的写书生涯,那些记忆,就像泥塘中的冰莲花,好似一碰就会枯萎似的,每一次抚摸,都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心悸,不是痛苦,而是2015年最流行的词汇——幸福。

飞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那里有一片属于你的世界。

豆腐花

文/张凯琳

苏州有这么一种民间小吃,叫做豆腐脑,也叫豆腐花。它让人食而不忘、百吃不厌。而我,也为这种美食着迷。

在公园门口,有一位卖豆腐花的老爷爷,他可是做豆腐花的好手,我经常在他那买豆腐花吃。

老爷爷听我要买豆腐花,二话不说就拿起一个扁扁薄薄的勺子往盛豆腐花的桶里伸。桶里的豆腐花又白又嫩,像洁白无瑕的玉石,让人舍不得碰它。老爷爷盛豆腐花非常讲究,轻轻地,慢慢地,一层一层地舀,不然会把豆腐花弄碎。豆腐花盛好了,现在应该放调料。老爷爷的三轮车上整齐地摆放着香菜、鲜酱油、虾米、榨菜丁、味精等调料。

我选了几种喜欢的,拿了一把塑料小勺,捧着碗坐在旁边慢慢吃。碗里白花花的水豆腐在调味料的衬托下变得五彩缤纷,豆腐也变得吹弹可破。我捧着豆腐花,掌心中的温度暖洋洋地直到心底。我用勺子舀了一勺汤,慢慢地喝下。顿时,嘴里感受到的味道就像是秋风中和煦的阳光,又像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焰!我又舀了一勺豆腐花,缓缓地送入嘴里,豆腐花在我口中一触即碎,好像被融化了。我轻轻一抿,细腻滑爽的豆腐花立即溜进了我的胃里。真是太好吃了,虽然豆腐花本身没有任何的咸甜浓淡,但它表面那一层金黄的芝麻油,却让豆腐花的口感更鲜、更美!当豆腐花的醇香融入鲜美的汤汁中,那美味定让每个人回味无穷。我小口小口地品尝着,生怕吃完了还没品够。

虽然豆腐花只有小小的一碗,很便宜,但的确是人间美味。怎么样,你也想吃了?要不,我帮你捎一碗?

红包

文/江野

张翠琼要做拇外翻手术。

最让她发愁的就是送医生的红包费。

拇外翻就是脚大拇趾的关节粗大且往外突起,拇趾尖便朝内歪,于是五个脚趾便撮在了一起,这就令她的五个脚趾和前脚掌格外疼痛。

因此,她和丈夫就下决心去医院做拇外翻手术。

但做手术住院是需要钱的,退休工人家庭历来就不富裕。按规定,两个钢板费患者自费,其它费用百分之三十要自己出,两者相加要一万一;给护工的钱少说也得一两千,这样一来,一万二三是少不了的。这个数张翠琼两口子还是拿得出的,因为多年的积蓄刚给儿子买了个结婚用的小套二手房后,刚好还有一万三,可给主刀医生的红包钱就令他俩作难了。

对于张翠琼来说,给红包如同割她身上的肉,她几百个不情愿。但张翠琼心里又清楚,按时下的潜规则,红包又是少不得的。医生开口要就不用说了,就是不要你也没胆量不给。前几年她就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剖腹产的农村产妇由于没给医生红包,竟把人家的活娃娃当作死孩子扔进了垃圾堆,还把产妇的肛门给故意缝上了。张翠琼想到这些就会不寒而栗。她想,拇外翻手术虽不是很大的手术,但她也深知,两只脚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思来想去,两口子一致决定,这五千块钱的红包不给是不可以的,不给不是聪明人的所为。

于是,他们放下面皮从亲友处借来了五千元。

主刀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戴副眼镜,温文尔雅的样子。张翠琼觉得,这样的人不太像勒索别人的人,就有些不太想把那个牛皮纸信封拿出来给他,她觉得那样太心疼太舍不得。这五十张大红票撒在地上有一大片;买肉能买一两百公斤。就这样白白地给了他……而自己平日里肉都舍不得多吃,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擩给别人……她真是一百个不甘心。张翠琼想,如果不给他,而他又能给自己好好地做该有多好!

可是她立马就否定了自己。她否定了自己侥幸的心理,很不情愿,但却坚定不移地把牛皮纸信封塞进了那个白大褂的口袋里……

手术做完已是下午四点,回到病房的张翠琼虽然满脸倦容,由于麻醉未过,并无多少疼痛。她回忆着手术台上的感觉,觉得医生的操作是那样的认真、干练和一丝不苟,她很肯定自己给他五千元的决定,她兴奋地猜断绷带里的两只脚肯定会做得有模有样。

然而,兴奋之后,一股沉痛而悲凉的情绪又慢慢地爬上了她的心头,她又后悔起手术之前的那个决定起来。她想,如果没有那个决定,她就不会损失那五千块钱了。

张翠琼又想起了手术前的画面:她把鼓鼓囊囊的信封在他的眼前晃了一下,然后装进了他白大褂的口袋里。他看了它一眼,但没说话,甚至连推让一下也没有,好像是理所应当似的……

"唉——"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可就在这时,张翠琼突然感到她的右手似乎碰到了什么硬物,她的心惊了一下。当她确定硬物就是它时,她完全给惊呆了——那个牛皮纸信封又原封不动地躺在了她病号服里面上衣的口袋里……

这时,惊愕的张翠琼盯着同样惊愕的丈夫的脸,疑惑地说了一句:"老陈,我们……我们……我们该不是在梦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