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写景抒情美文

2023/09/02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写景抒情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写景抒情美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阳朔西街

文/郑亚演

夕阳刚下山,阳朔西街就醒来了。这条东西走向,宽8米,长800米的西街,被五彩的灯光渐次点亮,于是,便释放出一种异域风情,上演了一场场生活的精彩。

漓江洁净湿润的江风从街东徐徐地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云集这里,他们手挽手,肩并肩,东从滨江路走入,西从蟠桃路涌来,踏着这条大理石铺就的小街,目睹沿街两旁清代遗留下来的低矮而又古香古色的瓦房,神情悠闲而自得。街道两旁,货物琳琅满目,但很多人都没有购物欲望,他们来到这里,仿佛就是观赏,就是行走,人生的劳碌和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边走边默默地分享着阳朔2000多年,西街1400多年的历史文明。

西街建于1674年,原街只有5米宽,200米长。农耕时代,这里是乡民聚居的地方,只有几间经营日杂的店铺。当年城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有四大商家,他们是:来自广东的万利祥、陈公兴、蒲同昌和元安。本地商业经济大家只有刘来兴。那时物质匮乏,西街主要经营一些日用品、土特产和西洋货。

"西街"历史悠久,自英、法、德、意、美、日、俄等国洋人进驻以后,那时走西街的人不多,西街到处溢着洋酒、咖啡浓浓的味儿。

民国时期,孙中山曾来到西街,他不是来这里享受阳朔和西街,他是传播"三民主义"思想,为救国图强而来;周总理等也曾漫步西街,他们是肩负着革命和建设重任来到这里;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祯是来这里举行外语演讲和授课的;那些文化名人,如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徐悲鸿、齐白石,还有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他们是带着一支能写会画的笔来到这里的。他们在这里留下许许多多珍贵的杰作,也培养了一批批笔下生花的弟子。当然,他们不但走西街,住西街,阳朔美丽的山水及其充满着异国风情的西街,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给他们的艺术灵感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年那些外国元首,为阳朔美丽的山水,更为异国风情的西街而来。那里青光油亮的地板,曾留下他们的足迹。自古西街就不是一方独享的异域,而是千人追逐,万人神往的精神家园。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曾有40多个国家元首,150多个国家政要来阳朔考察或旅游观光。西方人对古朴而又典雅的西街情有独钟,他们在这里旅行小住、经商、传授语言或成家立业,中西文化得以较好的交融,所谓"洋人街"、"地球村"、"外语角",也因此而得名。

上世纪六十年代,西街更名为"东风路",被涂上政治色彩。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恢复西街的称谓。

西街人受中外文化陶冶,既有城里人的文雅、潇洒,又有乡里人勤劳、淳朴的双重品格。西街人适用国语和外语的表达方式,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相得益彰。西街与桂花街结伴而行,形成阳朔城内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她直面东岭,旁靠碧莲峰,两山以巍峨的秀色,静静地守护着西街。人们在这里梦幻般地行走。街旁,三岁的小姑娘在低旋的音乐伴奏下,放声歌唱;店铺门口,年过八旬的老翁,抬起类似打夯的圆柱,一抬一放,有节奏的撞击声,与他们的助叫声,吸引着不少人的眼球。西街店铺上方的"丽人行"、"龙虾江湖"、"小肥羊"、"概念煮意"等一些标有中英文,并富有时代商业气息的名称,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西街从远古走来,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彰显着时代的繁华。据阳朔县政府有关工作人员透露:2016年阳朔接待游客1439.76万人次,每年走西街的不少于150万人次。踏进西街,一些游客风趣地说:来阳朔不逛西街就等于白来阳朔;来到西街才真正感受得到什么叫生活。

今天的西街以她独特的风韵呈现于世人的面前。明城墙、碑刻、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保护完好,凸显出一种历史文明;"s"形的西街,既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商业街,更是一条令人神往的艺术长廊。在这里,人们可以选购心仪的洋货和古董,会被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所陶醉。人们慢慢地行走,默默地移步,从前方走来,又向对面涌去,用一位导游的话说:即使你不愿意向前走也得走,人流会像潮水一样推着你走。热闹的场景,不禁使人感慨万端:哦,人生不就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一个不断禅悟生活真谛的过程;来到这里,请抬起头,挺起胸,心伴脚走,脚随心行。

行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在西街,你或许每时每刻都被一种独特的魅力所感染,请你不妨放飞心灵的翅膀,让它在阳朔西街的上空,作一次自由自在的飞翔。亲临阳朔以及她的西街,我似乎感觉到每根小草,每朵鲜花,都饱含着一种深情,一种蜜意;每棵大树都呈现出一种热情和挺拔。西街是阳朔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西街窄,能容五湖四海;西街短,能走向世界……

一位同行的游客问我:阳朔美,美在何处?我说:阳朔美,美在神秘的西街,美在千山万水间。

行走在青泥古道

文/杨艳辉

在陇南古河池大地的西南部,长龙似的盘踞着一条古道,它就是陇蜀道——青泥古道。

青泥古道,素有"秦陇屏障,巴蜀咽喉"的美誉,早在公元前206年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闻名;又有诗仙李太白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赞叹;还有诗圣子美行走至此的不朽之作……

思绪穿越到公元759年深秋,在秦州旅住三个月的杜甫一家,陷入了无衣裹身、无米可炊的困境。同谷一位官友听闻,发出邀请。诗人兴致前往。抵达之时,却官邸紧锁,衙门紧闭,朋友失去联系。诗人淡然一笑,一路辗转,又来到河池之地——栗亭。

一马平川的栗亭的确是个好地方,人们热情地帮诗人修建了遮风避雨的茅屋。只是苦有万里良田,却没有多余的薯蓣供诗人一家充饥。他只能拾橡栗、挖野菜、捡树皮;大冬天的带着孩子去河边破冰垂钓……不想再颠沛流离,艰辛也好,贫困也罢,只要能在此地维持现状便好。然而,积雪封盖的大地,已没有可以找来果腹的食物,诗人发出了"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的哀叹。再一次艰难上路,入蜀去成都。

"始知五岳外,别有它山尊。"这是诗人赋予木皮岭的,也是诗人离开栗亭的第一站。严寒的冬日,衣不蔽体的一家老少携手相搀,迎着飕飕疾风,攀上了高峻的木皮岭,踽踽前行。面对雄伟壮观、大气磅礴的山水,诗人内心最原始的兴致似泉水般汩汩涌出。一路看,一路写,留下了《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杰作。

道经大河镇的"当房村",渡过白沙渡,迎接诗人一家的便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青泥古道了,那种艰辛,那种惊险,那种心悸,任凭后人放空思绪,也可能无法真正地去描述。可诗圣就是诗圣,诗性已成为他生命的一种状态。此情此景,他被深深地震撼了:雄伟的大山,茂密的森林,飞腾的瀑布,滚滚的嘉陵江,澄澈的河流,湛蓝的天空,直冲云霄的青泥主峰——铁山。诗人醉了痴了,油然而生的诗句轻轻地回荡在山林中。

山风呼呼而过,吹老了光阴,吹瘦了江水。诗圣离开古道入蜀谋生,可古道的使命还在继续。茶叶、丝绸、造纸、瓷器自江南沿长江到嘉陵江运往长安,北边的盐、铁器、马等,也经过青泥古道源源不断地运输过去。古道,可谓南北的交通枢纽。

仙人关,青泥岭脚下的一个要隘关口。因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南宋将领吴玠以三万人马击败十万金兵,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给青泥古道又留下了意义非凡的一笔。

当川流不息的时间缓缓流到今天时,古道,成为陇蜀文化的一个重中之重;青泥,亦成为河池大地的文化名片。沿途,瓦舍青青,良田济济。静谧的古道上人影络绎不绝,沉睡的大山被吵醒,漂泊在山涧沟壑的古老痕迹被唤醒,河池大地在青泥文化的装点下日益生辉。

漫步古道,看青山狂舞,听绿水吟唱。古道,今天已如凤凰涅槃而浴火重生。站在铁山上,俯瞰脚下,那是怎样的一种妖娆和气势啊!从祁山古道上走来的十天高速,似一袭明艳的风景,带着人们的喜悦和希望,与青泥的风韵一起走向远方;青泥群山与三滩的绵绵山水遥遥相望,眉目传情;嘉陵江洋洋洒洒地守护在宝成铁路边;千年银杏古树群落、月亮峡、天音寺,这些浑然天成的造物恩赐,让美丽的三滩更加神奇迷人。

俯首尽观,仰首尽望。历史、现在、将来,把青泥这条古道雕刻成了一座宽阔的博物馆,让一个个追梦人情不自禁地慢下脚步,睁大双眸,付以深情。

渔沟的石头会唱歌

文/张秀云

说起渔沟,许多人可能不知何处,但提到灵璧县,不知道的大概不多。灵璧奇石甲天下,名气如日中天;而渔沟这个小镇,就是灵璧石的源头,是灵璧石的主产区磬云山所在地。"磬云山"名字的由来,原本就跟编磬有关。编磬这种几千年前的古乐器,原材料就是能发出清脆声音的磬石,而磬云山是我国优质磬石的唯一产地。在磬云山脚下的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内,我拿起一个小木锤,敲响了陈列在那里的一组编磬,它们发出青铜一般的清亮的声音,高高低低,每一声都飘着袅袅余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时,播出的音乐"东方红",就是用这种乐器演奏的。渔沟的石头,真的会唱歌。

秋登磬云山

灵璧县去过多次,灵璧石也收藏了几块,但磬云山我还是第一次来。那个下午,刚下车,就被山脚下的一片石滩惊艳到了,但见草丛中灰石磊磊,有的似卧牛,有的似伏龙,有的如绵羊成群,白筋毕露者有之,翅羽粼粼者有之,随便哪一块,挖出来都是奇珍。同行的灵璧县原灵璧石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任树文说,现在此处已经划进保护区,不准再发掘了。三十年前,这里曾经遍布奇石,常有人不远千里甚至迢迢万里而来,专门来挑拣石头,或者动用机械深挖,成车成车地拉走。而后,藏石售石之风渐渐盛行,石头越来越少,相关部门只得采取了保护措施。

进了国家地质公园的大门,往里走,见到采石坑越来越多。宋代老坑遗址处一片荒寂,长着一片成熟的芝麻,一片豆荚鼓胀的豇豆,还有一片高粱,火红的穗子沉甸甸地垂着。秋草黄了,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在风里轻轻摇曳。中国历史上的藏石热,在宋徽宗时期曾经达到最高峰,那些从这片土地下挖出来的石头,千里迢迢被运往汴京,运往全国各地,不知道如今都在哪里。老坑不远处,那片现代采石坑上,也长满了荒草和庄稼。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在这里拍摄过赌石的场面。所谓"赌石",就是竞价拍卖山下的某一地块,能不能从地底下挖出奇石,就要看竞拍者的运气了。今人采石,用的都是现代工具,挖掘机和吊车,或许一铲子下去,你立即就成百万富翁,也或许掘地八尺,一无所获。石坑附近,随处可见遗留下来的残石断片,随手拣了一片,指甲敲之,叮叮然有清音。

磬云山不高,拾级而上,到处可以看到非常特别的石块,有的纹如竹叶,有的图似汉画,寂寂的,半掩在野花藤蔓之间。山顶的一面石壁上,有斑驳的宋代摩崖石刻,大大小小许多被凿去了头的佛像坐在那儿,一身被岁月风化的沧桑,几根青青的野藤披垂下来,在他们面前荡悠着。虽然石像不见面貌,却感觉宝相庄严,静气扑人。

上山的时候是多云天气,后来还飘了几点小雨,待爬到山顶,竟一下子放晴了,斜阳白亮,天空蔚蓝,白色的一团一团的云朵挤挤挨挨,秋风吹到身上,清新飒爽。立在山头,极目远眺,但见方方正正的田畴一块连着一块,青青黄黄,如泼油彩,渐向远方延伸铺展。山脚下一片村庄,白色的小楼星罗棋布,倚山面田,静立如画。这个小镇真美,真奇特。

奇哉天一园

渔沟有许多传奇,比如,一块垒猪圈的石头被外地石商看中,几十万元买了去;一块压咸菜缸的石头,被炒出百万天价;一个失意的贩卖水果的农民,通过捣腾石头成了资产数亿的富翁……天一园的园主李富贵,就属于最后这类富翁。比暴富更传奇的是,他和一个上海石商联手,在渔沟镇建了一个私家园林,专门展示收藏的灵璧石。

他的石头很多,很特别,白的静影沉雪,黑的光洁似玉,有的如蛟龙腾空,有的若猛虎下山,更奇特的一块,是青石上自带了"天一"两个清晰的黑字,这也是他的私家园林——"天一园"名字的由来。这个园子占地近百亩,在北方小镇上可谓独特了,可建筑材料更独特,多是从清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织造局拆卸收购来的,栋有画,梁有雕,木材是最好的美国洋松,老瓦上有岁月的痕迹。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请的是苏州的园林专家。园子内,亭榭楼阁,飞檐翘角,拱桥精致,回廊幽深,错落的花木幽幽森森。前后几进厅堂里,上万块形态各异的奇石摆放在红木架上,任游客参观。

园子里的每块石头都有故事。一块一人高的象形石,瘦骨嶙峋,像游走的龙,又像展翅的凤,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栩栩如生,灵气四溢。这块石头,李富贵曾经以68万元价格卖给一个远方石商,可卖后恋恋不舍,失了魂似的茶饭不香,终于又花了两倍多的价钱赎了回来,灵魂才重回体内。而一块尺把高的山形石,貌似不起眼,却是宋人把玩的老石头,石座上有米芾的收藏刻章,我看到它时,底座上镶嵌的许多宝石已经残缺。园主说,有些被游客撬了去,剩下的十几粒,他只好收起来了。

后园有一池绿水,很清,水面泛着幽幽的古镜似的光,亭台和树影倒映其中,两只大白鹅在里面快乐地戏水,边游边高歌,脖子扯得老长。原来,这鹅也是有故事的。一个搬运工摔坏了园里价值15万元的巧石,园主索赔,其家穷困,就拿了这两只白鹅抵偿。李富贵拍拍胖乎乎腆起的肚腩,乐呵呵地说:"这两只鹅,十五万哪!"爽朗的笑声在园里回荡开去,惊飞了一群在树上唱歌的鸟,它们呼啦飞开去,落到屋顶鳞次栉比的黑色小瓦上,那里攀缠着一丛凌霄花,橘红的花朵锦绣似的铺了一片。

谁收藏了谁

灵璧石迷人,渔沟多石痴,渔沟的石头养育了许许多多的石痴。前面提到的那个任树文,也是个石痴,他家里堆满了石头,哪块都是他的命根子,再穷也舍不得卖一块,似乎这辈子,他就跟石头过日子了。痴迷石头的人,要让石头陪伴生命,鲜活生命。

宋徽宗赵佶这个石痴,作为帝王,他的影响力比普通痴迷者巨大得多,他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搜石藏石热潮,举国上下收集来的奇石,许许多多的花石纲,供他装点京城的万寿山。花石纲改变的不单是青面兽杨志的命运,挖人祖坟掘石,破城之门运输,破坏的更有百姓的安宁、国家的太平。后来,金兵侵宋,那些费尽心机搜罗来的珍奇石头,被士兵砸成一块一块,当炮弹投掷下去防守城池了。剩下的,许多被金兵当成战利品掠了去,运到北方,或者遗留到沿途各处。近千年转瞬过去,而今,万岁山遗石仍在,赵佶连一把枯骨也找不到了。而那个见到奇石就兴奋地拜倒在地的米芾,他心爱的藏石,那块底座镶满宝石的山形石,今天在天一园,在李富贵手里,可是,天一园的石头,几百几千年之后,又将去往哪里?

用亿万年天地灵秀造就的灵璧奇石,它的生命没有尽头,当一代一代的收藏者都成了泉下之土,它还是那样坚硬,那样灵气四溢。如此看来,到底是石头收藏人,还是人在收藏石头?石头到底该在山头或者土下,还是该在某个人的手里?

灵璧石心思通透,它什么都知道,但它什么都不说,只叮叮当当地唱歌。

重回九台

文/侯贤清

闲来去九台故地重游,一出火车站,我便直奔大超市而去,要买九台特产——杠头。

杠头,是早些年跟爱人到九台我必买的美食。好吃的东西,永远忘不了。

九台大麻花、营城大面包、土门岭包子、上河湾杠头——据说这曾是九台地区的四大名点。杠头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传统美食,又叫"小山东锅饼",是一种白面火烧,做的时候需要用真正的木杠子来压,反复地将面筋压出来,才能制成小饼,上火烤熟。它形似馒头,初嚼起来十分筋道,还有些干硬,掉渣儿,但是越嚼越香,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是人们最纯粹的一抹乡土回忆。过去,九台人常用杠头来招待尊贵的宾客。但是现在,可能是因为只能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少有人愿意做,渐渐地很难买到了。

我在九台区街面游逛,边观光街景,边打听卖杠头的地方。跟50年前比,现今的九台可大多了,楼房高耸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去哪里都有车,去哪里都方便。街面熙熙攘攘,人流往来不断,市场繁华热闹,街道宽敞整洁。见不远处有卖麻花、酥饼之类的食品摊床,我赶上去问,有没有杠头卖?人家都说没有,我颇感失望、失落。

看一下手表,时间还早,我决定去50年前,爱人曾待过两年的九台乡下拉他泡村看看。

上了小客车,车子沿着50年前我走过的路线而去。一路上,与乘客中年龄相仿者聊天,从面目神情、衣着服饰、言谈举止等看,我不大分得出谁是城里人谁是农村人。道路平坦,聊着聊着,一会儿就到站了。50年前来这里,得走土道,18里路,至少得走一个多钟头。

在拉他泡村一农户家门口下车,进屋一看,亮堂明净,宽敞舒适。和老乡闲谈,问:"今年五十几了?"答:"六十多了。"我有些吃惊。如今的农民,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精神面貌都跟过去不一样了,吃穿住都不愁,种地也不愁,从播种到收割,清一色机械化。

几十年前,我曾打算到农村买房住,觉着空气好,环境好,再养个鸡鸭猪,种块园田地,快活似神仙。但爱人不同意,舍不得城市生活,只好作罢。现在可好,城里人有的,农家基本也都有;但农家有的,城里人却未必有,比如院子、菜地、果树、家禽。感慨之余,作打油诗一首:

新型农村新生活,新型农民多快活。

住房宽敞真舒适,吃喝有机纯绿色。

环境清洁无污染,蔚蓝天空真广阔。

现代机械帮耕作,种田种地得解脱。

农闲出门挣外快,一年到头乐呵呵。

徜徉龚滩古镇

文/张盛斌

龚滩古镇,我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走入她的怀抱。去年7月,我到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参加第二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暨蚩尤文化研讨会,终于有幸乘船到龚滩古镇一游。

龚滩古镇地处重庆酉阳、彭水和贵州沿河3县接合部。从重庆乌江画廊旅游地图上看,它位于画廊的最后一站。

"人在船上坐,船在画中游。"船行途中,但见远处的山峦白雾缭绕。江水随山势而流,水色随天光而变。

"看,龚滩古镇就在前面!"不知是谁的一声欢呼,依偎在江畔的龚滩古镇呈现在我眼前。如果说乌江是一条天造地设的自然画廊,那么,龚滩古镇就是一幅龚滩先民用血汗泼洒而成的水墨人文画卷。

下船后,沿着青灰色岩石铺成的石阶乘级而上,就进入龚滩古镇的腹地。龚滩,是一个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个位于乌江天险凤凰山麓的一个险滩,因修建彭水大坝而复建。她的沧桑岁月、古老面容,都随着时代变迁,一一被写进史书,也铭刻在巴人的记忆中。

走进写着"杨家客栈""老院子客栈""八哥客栈"字号的吊脚楼,仿佛走进了龚滩用古屋竖立、石板铺就、灯笼悬挂、刺绣述说、花灯闹响、烟云渲染的岁月。

诚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到龚滩一游的旅客,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恋人也许对鸳鸯楼、织女楼笃生感慨,乡贤也许对董家祠堂心生敬畏,信徒也许专注于三教寺,食客也许会为这里正宗的乌江鱼、羊油茶咋舌不止,画家也许会为临崖高挑的吊脚楼、错落有致的桥重桥、森然合缝的四合院泼墨,诗人也许会对攀援巨人梯、驻足望江楼顿发联想……龚滩,拥有太多的个性让你品味,太多的特质让你鉴赏,太多的禀赋让你敬羡。

漫步古老唐街情悠悠,穿行青花小镇意绵绵,领略这"乌江美景第一娇"的独特风韵,实乃人生旅途中难得的精神享受。就像张贴在木板房门框的那些对联,"儒书传家宅增色,芳名流世族添香""岚光常住东西岭,云水不思上下帆""风载书声来知己,雨醒诗梦见先生".到了龚滩,静好的岁月如同一扇临江而开的木格窗,透进了甜甜的歌声、香香的柴烟、脆脆的江风、暖暖的灯火,让这里的岁月更加静好。

雷山行记

文/肖雄

秋天渐行渐远,冬天如约而来。而就在这两季交叉的缝隙之间,身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并没有冬天的样子。云卷云舒,行走在西江千户苗寨、朗德上寨这样的"世外之地",寻得一段安宁时光。

雷山这个地方,走进去,便不舍离开。

炊烟、木房子、牧童……进入雷山地界,一种久远的乡愁味道便扑面而来。沿着弯弯曲曲的进山路,可以看见山坳平地间,有一些苗家人集中的居住地,胜似"世外桃源".

朗德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唯一一站乡村苗寨,朗德游人如织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现代传承。

步行于郎德上寨,走过风雨桥,好客的苗家人早已备好隆重的贵宾之礼——12道拦路酒。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着这样的阵仗:从寨脚通向寨子里的石板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穿着盛装的苗家姑娘们拿着牛角杯,芦笙吹起,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第四杯……

"第一道恭喜酒,第二道善良酒,第三道勤劳酒……第十道长寿酒,第十一道富裕酒,第十二道美满酒。"这个时候,随行的导游没闲着,乐此不疲地介绍着每道酒的含义。苗家人自酿的米酒,香气四溢,喜气之余,更能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解乏除困。

生活讲究圆满,我很想喝掉最后三碗拦路酒,但打小怕酒的我,在人群中还是"混水摸鱼"地躲开了。

寨子的中央是一个小广场,快到表演时间了,有游客陆陆续续地从寨子的四面八方赶来,不一会儿,便将广场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一个圆。芦笙舞、铜鼓舞等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让人大开眼界,特别是芦笙舞,吸引了几个蹒跚走路的娃娃跟着大人"表演",可爱至极。

在朗德,你会发现,除了苗族女子头顶上那朵显而易见的大红花,她们的针线活更是十分精妙,从头到脚,穿戴十分讲究,就连一对鞋垫都绣得精致,把自然景色、飞禽走兽都栩栩如生地绣在穿戴上,这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是让很多人心生向往的。

车进乌东苗寨,停在一座不大不小的石桥上,桥下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放眼向苗寨望去,寨子倚着山,房前屋后,除了少许菜地,多是水稻田,一块接着一块成梯田状,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坐落在雷公山半山腰上的丹江镇乌东苗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显得安宁清静。一家人或邀约几个知心朋友,在这里能寻找到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

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去。寨子里几乎看不见年轻人,大多是老人与小孩。平平常常度日,简简单单生活,砍柴,种菜,拉家常,随意而为。这样的生活,会让久居喧嚣和嘈杂城市的人羡慕。

西江镇的麻料村与乌东苗寨相比,完全是两个样子。

麻料村里,苗家人代代相传银饰品加工。这个被称为"中国银饰之乡""小锤敲过一千年"的苗寨,保留着古老手工制作银饰的传统。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拿手绝活,能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锻造在银饰中。在村里,游客可以看到一套精美银饰的制作流程:熔银、锻打、制条、制丝、制片、压花、纹饰钻雕、编结、装配、清洗等十几道工序十分繁琐,而在匠人眼里,必须精雕细琢才能卖出好价钱。

凭借底蕴深厚的银饰文化,雷山县的麻料、控拜、乌高一带都是"银匠村",带动了当地苗族银饰旅游产品的发展,这是民族文化的魅力!

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听朋友们说,了解苗族文化,西江千户苗寨是最好的选择。

西江每年举行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雷山的每一个苗寨,都葆有着灿烂的苗族文化,那份古朴、厚重、自然和宁静,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