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亲情的短篇小故事

2023/08/3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亲情的短篇小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亲情的短篇小故事(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父亲的"两把刀"

文/董凤荣

父亲在种好几亩薄田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学会了厨师和瓦匠两样技能。这样,母亲织布挣点钱,父亲用厨刀和瓦工刀这"两把刀"挣点钱,收入虽然微薄,但对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学会厨艺后,父亲在家乡十里八村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村厨师,因为他既能做得一手好菜,干起活来还特别麻利;而且,父亲能依据主人提出的酒席规模及要求,比如说办"八大碗"或者是"四八"(四碟八碗)、"重八"(八碟八碗),开多少席位、吃几顿等,在短时间内计算出需要多少鸡、鸭、鱼、肉、蛋、海产品以及各种蔬菜、调料等,列出最合理的清单,交给主人采购,为办酒席的人家节省开支。所以,有红白事的家庭,大都愿意请他做酒席。

小规模的酒宴父亲只要带两个帮手就行,规模比较大的就需要多个厨师合作来完成了。在父亲做酒席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难题。有一次,邻村一个大户人家为儿子办婚事,独出心裁地提出:要办"六六"酒席,就是"六六"三十六道菜,寓意"六六大顺";每次上菜均为六道,分六次上完,总之,不能离开"六".

父亲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厨师,哪里做过这样规模的酒席呀!但主人家的要求必须满足。为此,父亲和两个帮手经过精心策划,决定把食材灵活搭配,化一为多,采取煎、炒、烹、蒸、煮、炸等各种手段,把一种食材做出多种不同口味。为了凑够三十六道菜,他们还自创了几道比较简单的菜,但是菜名起得喜庆好听。最后,三十六道菜如数端上餐桌,食客们异口同声地说,菜做得好!主人家也十分满意。

农闲季节,父亲则经常带着他那把瓦工刀,和同乡搭伙去给人家盖房子。有一次,他和几个同乡到别的村庄去盖房子,房子盖得又快又好,房主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房子交工后,他们又免费为房主人修砌了火炕。砌火炕是父亲的拿手活,他砌的火炕烟道走向合理,不管什么风向,灶都不会倒烟,炕的四周都是热的,没有一处死角。经过试烧,效果良好,主人非常高兴。房主老太太还认了父亲为干儿子。

父亲助人为乐,以他"两把刀"的技术,帮人办酒席、盖房子,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结交了许多朋友。当我家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也总有不少人主动伸手相助。俗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你是我最美丽的星星

文/七格格

我的世界一片漆黑,未曾射入一缕温暖的阳光,也没有璀璨的星空。

我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贫穷的农村,母亲曾在闪烁的星空下讲述她沧桑的岁月,幽幽夜色,我久久不能入眠,仿佛听到哀号的风穿过林中凄凉的声音,像六月冤魂在诉说自己的冤情,唾骂上天的不公平。母亲还是坐在竹椅上讲述她的苦乐。她总是告诉我:生活只有先奋斗几年,才会有快乐。"可现在的我除了坐井观天,不能做任何事。

几年后,在母亲的帮助与支持下,我顺利考上了残疾人大学,可我的脾气却因为生活的繁忙而变得暴躁,有时母亲来看我,我却说她太唠叨。此后,母亲对我莫不关心,只是偶尔来信说:"你长大了,母亲已一脸沧桑,你虽是残疾人,但却要学会自食其力,苦了这几年,以后没什么大不了。"说的如此轻巧明白,可我如何自力更生……

大学毕业后,我又回到了家乡,等待工作,母亲见我回来,一脸冷淡,如往常一样,她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回家。我孤独的呆在这破旧透风的屋中,有了一股辛酸,泪流了下来,难道母亲不再惜女如金了吗,她为什么这么冷淡?

找到工作后,我便在城市安了家,再没去见那冷淡的母亲,只是偶尔寄钱回去,母亲几次叫我回去,我的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几年后,母亲带着绝望走了,乡里的人叫我回去,在为母亲收拾东西时,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封信:孩子,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知道你嫌我唠叨,但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你就耐心一次吧。孩子,我的心中有无数对你的爱,但始终没有表达出来,你上大学后,我明显感到了你对我的若无其事,我知道是你太劳累,所以我灰心的离去了。为了不妨碍你,我才对你如此冷淡,但你知道吗,我的心如火一样燃烧,让我彻夜不眠。我知道我不行了,想来看看你,但是你一次又一次回绝了我。我努力支撑着。孩子,我不关心你,只是想告诉你,苦了这几年,以后才会快乐。我,我恐怕等不到你回来了。

我看见了信上的鲜红的一滴血,泪不仅低落在了地上,也凉了我的心脾,可却无法挽回我对操劳的母亲的愧疚。

父母的爱从没变

文/陈嘉然

犹记得生我闺女不久,因为自己当时是替私人老板打工,哪有什么正规的98天产假,才放了42天产假,就马上要恢复状态,成为一个背奶的上班族。

女儿小,太早戒奶也不忍心,中午趁着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偷偷溜出公司,气喘吁吁的回到家里,抱起一个小粉团,看着她吧唧吧唧的吮吸起奶来,虽然好累,但看着她一天天地在成长,也有一种小小的满足感。至于下午呢,只能将奶保鲜,直到下班才背回家里。

就这样辛苦并累着不到八个月,闺女其实也没有喝过多次真正的人奶,就轻易地戒掉了。女儿基本上都是在喝着奶粉的环境下长大的,也是一样慢慢变得胖乎乎的。

总听说作为女人要独立自强,于是只能选择把大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交给职场,委屈一下小孩,把她交给农村的老人家照顾。但发现,事实有利必有弊,农村家里的老人带出来的小孩有点聒噪,说真的处于职场、全职妈妈真的很难抉择。

全职妈妈说:"第二胎隔了五年,是个女儿。第一胎的儿子就认为妹妹的到来是跟他争宠的,我们不知做了多少功夫与努力调整哥哥的心态。他总认为妹妹要抢走爸妈的爱,抢走他的玩具。

有一位心理专家如是说:其实二胎会给家里的老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远比父母感受到的要强得多,一旦忽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想生二胎的父母们必须未雨绸缪,让大宝参与到迎接二宝的各种准备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学会分享。父母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明白,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也不会影响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而且在遇到挫折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特别是二宝出生后,更不可"理所当然"地忽略大宝。应该多和大宝沟通交流,打消他(她)心中的顾虑,也可以考虑为大宝创造更多照顾亲近二宝的机会,增进两个孩子的感情,教会大宝懂得爱……

也许是农村婆婆平时总跟我女儿说生多一个弟弟,有一天当我下班回到家,听到女儿温顺的跟我和先生说:"爸爸,再生一个弟弟吧!妈妈,再生一个弟弟给我呀!"

我看到小小的人儿,心里不由得笑了出来,这个小孩子不怕以后有了弟弟或妹妹会跟她争宠哦!虽然累,但真的看到可爱的孩子,心里所有真正的烦恼都会抛开了。

要为她,要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那才能不辜负亲情。

好听的"唠叨"

文/陈吉花

她,只是一位农民,她的一生都与大大小小的家务相伴,她从不怕苦,她任劳任怨,她总是起早贪黑,她什么都好,就是太爱唠叨,总是让我的耳朵不得安宁。

"小花,你的雨伞有没有拿好啊?"我刚要回答,她又开口道"小花,你有没有带那盒我帮你准备的蛋炒饭?"说完,她伸手便"拽"下了我刚背在背上的书包,拉开书包拉链,几经查证后,确认我把东西都带齐了,她才肯"罢休".此时,我的朋友在不远处叫我了:"小花,快走了,上课要迟到了!"我应了一声,跑出了家门,听到她在我身后说:"你的鞋子要不要换一双?今天恐怕会下雨,你鞋底滑,摔跤了怎么办。"我停住脚步,很不耐烦地对她说:"你烦不烦啊?不用了。"然后心里嘀咕"反正摔跤也是我的事,又伤不到你。总之,你担心的人永远是我哥。"再加快脚步继续走,到朋友身旁时,对朋友说:"她就是这么啰嗦。你别介意。"这是我的小学,我童年生活中每个早晨都不可缺少的对话。

终于上初中了,学校离家远,一个月只能回一次家,所以,上学那天,我特别高兴,心想"我终于脱离‘苦海’了,我终于自由了,我的耳朵也得到解放了!"

上初中有将近一个月了,我总感觉不快乐,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而初中生活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什么都要自己安排,食堂里没有她做的蛋炒饭,宿舍里,夜晚冷了没有人为我盖被子,有时候生病了,没有人为我买药,为我送来开水,没有人对我说"把药吃了给你糖".仿佛一切都消失了,突然好想家。

一个月之后,我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家,并决心不再跟她吵闹,不再说她烦。可是,刚进家门,一大串问题就像雨滴打在我身上,感觉好"冷",也好烦。"小花,回来啦!"拿过我的书包,拉我坐下,说"累不累?""初中生活怎么样?""学习成绩怎么样?""同学们有没有欺负你?""老师对你好不好?"此时,我的逆反心理战胜了我的理智,我吼着说:"你知不知道你很烦,我的成绩很差,老师、同学都看不起我!这下你满意了吧!?"她沉默了良久。然后说:"成绩不好不要紧,努力了就好。"我知道,我的话伤到了她,因为我看见了她眼眶里的泪水。

回到学校,我依然没有后悔的意思,还对我的朋友说起这件事,她们都说:"你好幸运你好幸福!"或许,这时我才明白什么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许,这时,我才有那么些许内疚。

如今,我进入高中已经一年了,回家的机会少了,一个学期才可以回家一次,在学校里再也没有了她的"唠叨"与"啰嗦".直到每晚想家,想她时我才明白,原来,我最离不开的始终都是她。

每一次回家,我唯一看到的只有她辛勤的劳作,还有她的黑发里多了一点白花,她以前白白嫩嫩的手如今已结满了老茧,她少了些"唠叨",她总是说"只要以后你们过上好日子就好。"而我却后悔了,可是,还来得及吗?

她就是我的妈妈。

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承认,世上最好听话,是妈妈的"唠叨".

忘不了的爱

文/杨莹

舅舅进门时,姥姥正坐在迎门的沙发上。老太太脸色红润,仪态安详,给进门的客人一个礼貌而灿烂的笑容。

舅舅狐疑地看了我妈——— 他妹妹一眼。我妈没说话。我明白舅舅眼神里的含义。越洋电话是我妈打的,她是如何向舅舅述说姥姥的病情,我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实话实说,毫不夸张。

舅舅急走两步上前,伸手去拉姥姥,哽咽着叫了声"妈".

姥姥慌了,她把手藏在身后,紧张地问我妈:"姐姐,他谁呀?咋叫我妈?我不认得他啊!"

我妈苦笑着对舅舅说:"昨天妈还叫我大姨呢。今天降了一辈,可能明天就会叫我闺女,叫你儿子了。"

舅舅这才相信那通电话所言非虚,他蹲在姥姥脚边,大放悲声。

姥姥茫然地看着蹲在她脚边痛哭的大男人,怯怯的,伸手紧紧拉着我妈的衣袖。

舅舅的哭声让在场的人都心酸不已。

自从姥姥得了老年痴呆症后,渐渐不认识家里人了,越来越像个捣乱的顽童,有时叫我妈"大姨",有时叫我"妹妹",让人哭笑不得。你还没法和她解释,越解释越乱。姥姥虽不记得我妈是她闺女,但对她的信任从来没有变,似乎冥冥之中,有一根无形的线,把她们母女紧紧连在一起,彼此相依,无限信赖。这点令我妈足够欣慰,她把姥姥当作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娃娃一样精心侍候着。

舅舅回来后,坚持由他照顾姥姥。白天,舅舅给姥姥穿衣,洗脸,梳头,洗脚,捶背,和她拉家常。晚上,舅舅就睡在姥姥的脚头,像他小时候那样。那些天,舅舅哪儿也没去,成天陪在姥姥身边。我知道舅舅是想尽量弥补这些年来对妈妈的亏欠。

耐人寻味的是,姥姥开始稍有抵触,经我妈劝说,就不再反对舅舅陪在她身边。慢慢地,她信任起舅舅这个"陌生人",乖乖地任他侍候,神情泰然,就像一个正常的母亲坦然接受儿子的孝顺那样,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

姥姥和舅舅相处日渐融洽,她还根据舅舅的体形,给他起了一个外号,亲切地叫他"大胖子".我妈故意逗姥姥,说给人起外号不礼貌,姥姥脱口而出:"大胖子不是外人,他不会生气的。是不是啊,大胖子?"为了姥姥一句"不是外人",舅舅又落了泪。

有时,姥姥又好奇心泛滥,会与我妈耳语:"这个大胖子为啥对我这么好?我为啥这么喜欢这个大胖子?"姥姥的耳语很大,逗得全家都笑了。舅舅闻言开心极了:"你是我妈,我不对你好对谁好?我是你儿子,你不喜欢我喜欢谁?"姥姥却摇头:"你不是我儿。我儿瘦瘦高高的,可俊了。你,胖大胖大的……"在姥姥的意识里,世上没有谁比那个让她骄傲的儿子好。

舅舅黯然无语。舅舅曾经是姥姥最大的骄傲,他一路重点读下去,直至最后定居海外,但关山阻,相见难,舅舅上次回来看姥姥是在十年前。那时,姥姥身体还很硬朗,坚持给她心爱的儿子做他爱吃的手擀面,而舅舅还是一头乌发。一别十载,再相见,姥姥把记忆弄丢了,舅舅也已是祖父辈的人了。在外打拼了一辈子,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回家,等到回家时,妈妈却不记得他了。怎不令人唏嘘!

舅舅走那天,万般不舍,他久久抱着姥姥,舍不得放手。出门前,舅舅在姥姥的脸上深深一吻。

姥姥竟然害羞了,她轻轻拍了舅舅一巴掌:"你个大胖子!"

舅舅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门。就在车子启动时,屋内忽然传出了姥姥的哭声,那哭声不管不顾,惊天动地,伤心欲绝:"我的心肝宝贝哇!这一走,啥时候还能回来啊?"

在离别之际,姥姥终于记起了她最疼爱的儿子。

那一刻,在场的人都哭了。我们都以为姥姥什么都不记得了,没想到,就算姥姥忘记了全世界,却始终没忘记牵挂她的孩子。

父爱深深

文/煌煜

宸宸,爸爸11月6号要回长沙考试,心里非常的高兴。爸爸想提前一天回家,看看我们宸宸小朋友。但是,爸爸的计划没有很顺利的实现。因为目前爸爸单位工作任务很重,正是"清剿火患"行动期间,全省消防官兵正处于二级战备。爸爸单位要参加全市的执勤岗位大比武,7号晚上在全县要举办"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消防文艺晚会,爸爸是总策划人和具体负责人,任务非常的艰巨。当政治处回复爸爸关于提前回长沙的请求未通过时,爸爸也可以理解,也再没有向领导解释了。

4号下午三点半,爸爸正在忙碌消防晚会的事情,突然意外的接到了政治处的电话,同意爸爸提前回长沙,到家里打转一下。爸爸接到这个消息,真是高兴与郁闷同在。高兴,是爸爸可以回家一下,看到宸宸了;郁闷,是现在已经没有车可以直接从新晃到长沙了。即使从新晃坐车到怀化,也赶不上从怀化到长沙的最后一趟班车了。怎么办呢?回去还是不回去呢?只要想到可以见到宸宸,爸爸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父子的相见。

爸爸直接到高速公路管理站,找熟人和朋友帮忙了。高速公路的交警叔叔,帮爸爸拦了一台从贵州到辽宁本溪的私家车。这个台私家车只坐了一个驾驶员,也就是车主一个人。车主叫李英文,从贵州开车回家,庆祝老爷子66岁大寿。李伯伯人很好,爸爸上车后,和他一直聊天五个多小时,他直接把爸爸送到了长沙汽车西站。下车后,爸爸要请李伯伯吃夜宵,要安排李伯伯住宿,他都拒绝了,要爸爸赶时间回家。爸爸真的好感动,坐上回家的回头的士,半个小时就到家了。爸爸在的士车上发信息给了李伯伯,向李伯伯的热情帮助表示感谢,并祝贺李伯伯的父亲李爷爷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回到家里,爸爸看到了宸宸小朋友,长高了,长胖了,眼神越来越有神了。爸爸回家的两个晚上,宸宸都很乖,吃了就睡,睡醒了就吃,除了拉巴巴和尿尿,都不要妈妈劳神。爸爸看到眼前的宸宸表现这么好,心里好安慰。晚上,爸爸看着宸宸睡觉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翘起的小嘴巴,粉嫩嫩的脸蛋,聆听着你从小鼻孔里发出舒适的鼾声,爸爸真的很幸福。希望宸宸每天都能表现得这样好,因为出生第二个月,是宝宝长得最快的一个月,所以宝宝一定要健康成长。最让爸爸担心的是,妈妈这两天还感冒了,老是流鼻涕,外婆还帮妈妈刮痧了。爸爸好害怕宸宸喝了妈妈的母乳后,身体也会有反应。但是,宸宸很棒,身体很好,妈妈感冒的这两天,依然睡得香,吃得好。现在,妈妈的感冒好了爸爸的心也就放下来了。其实,妈妈的身体一直很好,从怀孕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才感冒了这一次。还好,宸宸很坚强。爸爸和妈妈都要感谢宸宸,希望宸宸带给爸爸和妈妈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爸爸这次急急忙忙回家看宸宸,真的很辛苦。6号凌晨五点半钟,爸爸就打电话给八叔叔,八叔叔一早就开车送爸爸到宁乡考试。真的感谢八叔叔,不然的话爸爸肯定不能按时参加考试。因为时间关系,爸爸考试完以后,就再也抽不出时间回家看宸宸了,直接坐单位上的车回怀化了。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6号晚上九点半钟,爸爸到了怀化以后,租了一台的士车回新晃,在高速公路上快到新晃收费站时,爸爸前面不到一公里的路段发生了车祸,堵车了一个多小时。等我们刚好下高速,后面不到一公里路段又发生了车祸。爸爸真的感慨——平安才是福啊。

祝福宸宸:平安、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