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童年的短文

2023/08/18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童年的短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童年的短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童年的春节

文/王敬礼

春节临近,看到人们忙忙碌碌购置年货,总会勾起我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那生活条件差,吃穿都不能满足的年代里,孩子们最盼望的 就是过春节了,因为过年才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过年就这么简单。

记忆中的春节特别有年味,家家贴春联,户户放鞭炮。那时进了腊月就有年味了,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空中乱舞,鞭炮的火药味弥漫了整个腊月,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离春节还有二十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按照习俗,廿三祭灶、廿四扫房,廿五、廿六蒸年糕,还要赶集买年货,那个年代,年货不是很丰富,无非就是刀鱼,红糖、芹菜,还有肉。只有家道殷实的人家,才会杀鸡宰鹅的。但几乎每一家都会在那有限的鱼和肉上大做文章,炸刀鱼,做丸子,煮猪头。

除夕晚上我们家通常是煮猪头炖蘑菇。平时很少卖肉,要想实打实地解一会馋,也就是等着年除夕了。我们家兄弟四个,都是"吃饭没饱"的岁数,光吃猪头肉未必够我们打牙祭的,只好在肉里多加蘑菇。做好后,盛上一大海碗端上桌,香喷喷地扑面而来,我们便迫不及待大吃起来,这就是年复一年的除夕团圆饭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一定要早起煮饺子,还要放鞭炮。当热气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我们就像几天没吃饭一样一连吃上两三碗。吃过饺子穿上母亲、姐姐们做的新棉袄便跟在大人们后面挨家挨户拜年了。最大的收获就是鼓鼓囊囊的两口袋瓜子糖果。拜年回来整天会捂着耳朵放鞭炮,忘记了天冷,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但过年那几天,也显得异常慷慨。桌上的笸箩里摆着花生、瓜子、糖,但是,许吃不许往外拿,这对于惦记着吃,又惦记着玩的孩子们来说,无异是极大的遗憾。只好趁家长不注意,抓一把,揣到口袋里,溜出去疯跑,吃完了,回来再偷一把。更美好的是,平时惹了祸、淘了气,少不了挨一巴掌、踹上一脚,而到了春节,家长们和气了许多,对你有什么不满,也基本上采取宽大处理的豁达态度,顶多瞪你两眼。邻居们见面也比平时亲切多了,拜年时各个脸上笑容可掬,把所有的不快和郁闷都暂时搁在一边,你就觉得春节那段时间,空气是清爽的,天空是明亮的,人是自由的……

过完除夕,春节过了一半,后一半就开始走亲访友或者接待客人了。从正月初二开始背上苑斗,放上几个饽饽去三姑六姨家拜年 .饽饽通常是不会少的,中午能吃上一顿好饭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六,年也过得差不多了。

现在觉得年味不如以前了,关键是生活条件好了,渴望过年的心情也没有过去那么迫切了,尤其是小孩子,以前过年盼着有新衣穿,有好东西吃;现在呢,天天像过年,所以过年的味道也逐渐淡下去了。 童年的春节是美好的,是终生难以忘怀的。

童年的月亮

文/胡天曙

小时候的月亮,很大很圆,是从山岭上爬出来的,是从山涧里洗出来的。

月亮清澈盈丽,朗照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悄悄地吟唱童年快乐的歌谣。

那时没有电视,电影是个奢侈品,数日,甚至一个月方可享受一回。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枯燥乏味,娱乐项目少得可怜,我们只能以游戏的形式消遣童年,在游戏中释放欢乐。

有月亮的夜晚,是小伙伴最快乐的时候。薄雾时分,小伙伴已经约好,今晚要搞个游戏,快活快活一番。游戏是捉迷藏的,名为"看狗寨".游戏开始了,我们先以猜拳决定输嬴, 以"剪刀、石头、布"为猜拳方式。阿秀输了,看守树桩,余者迅速散开。阿秀守着树桩,一边去捉对手,又不能离树桩太远,以防对手偷袭。若捉到对手,就可以替换自己守树桩了。小伙伴快乐地跑来跑去,你追我跑,你回我来,大家嘻嘻哈哈,快乐地玩着。游戏时,有的小伙伴防被捉,急走时撞到墙上,或碰在椰子树上,令人哈哈大笑。玩着,笑着,突听"啊呀"一声,只见阿光捂着额头,鲜血直流,蹲于地,呜呜直哭。事因原来如此,阿光为了隐蔽,躲到床底,被生崽的母狗咬了。游戏停了,只见阿秀跑回家,拿来一点黑糊糊的东西,这是水缸底的苔藓,可止血。阿光被小伙伴扶回家,***妈大骂一番。日后,小伙伴玩"看狗寨"游戏时,总是小心一些,以防发生意外。

童年的快乐如春草,连绵不断,"野火烧不尽"越长越茂;似春天里的夜空,快乐的星星,数也数不完。

白天,小伙伴们玩"日"字游戏。玩此游戏时,先在地上画出"日"字图,图形呈阶梯形,中间为横形大"日"字,顶部为圆形。游戏开始,跳者先以石子或碎瓦片投标,以第一级开始 ,逐渐进局,先跳完者为胜。跳者屈起左腿,右腿起跳,越过中标有石子或碎瓦片的一格,阶梯上进,若有踩线,则视为败出。此种游戏锻炼了人的弹跳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一种游戏是"打狗棍".参赛者先备好长短棍,一根长棍,有半米长,一根短棍,约一公分长。先赛者屈起左腿,以长棍击打短棍,短棍飞去,横斜落地,而后以长棍量分,多分者胜。此种游戏,可锻炼臂力,亦带来一定的乐趣,满足小孩的好胜心理。

有时,小伙伴会到小水库里游泳,打水仗或跳水比赛,和村里小妹妹玩过家家。游戏让我们活得快乐,活得充实。

且说,最有趣的游戏是"打仗".武器是木头,或用油棕枝斩成的步枪和驳壳枪。木制武器仿真度高,令人喜爱,抗在肩上,握在手中,可威风呢。打仗可两人或多人组成。"战斗"开始,"解放军"队和"国民党"团进行膺战。"哒,哒,哒""轰,轰,轰""步枪"声"手雷弹"声四起,双方激战"惨烈" 互有"伤亡".不久,这些"伤亡"的士兵活过来,又继续参加战斗了。"巷战"更是精彩,你看,阿秀紧追阿育,在拐弯处,只见阿秀的木头手枪"叭"的一声,阿育就被枪弹"击中"了,仰卧于地,命归西天。不久,阿育又复活过来,追击阿秀。阿秀被追急了,就跑回家睡觉去了。此游戏,是模仿电影战斗片的,场景逼真,小伙伴们模仿得惟妙惟肖,玩得酣畅淋漓 ,忘乎所以。

童年的欢乐如山坡野花,无拦无遮,粲然开放。

童年的欢乐像林中小鸟,叽叽喳喳,笑意盎然。

童年的欢乐似山间小溪,叮叮咚咚,勇往向前。

今夜,明月初升,晶亮莹然,清辉盈地。往事如昨,萦绕心头。岁月如流,带走的是时光,留下的是绵绵不断的思恋。

有月亮的夜晚,让人思绪万千,遐想邈远。童年的趣事,令人记忆犹新。

哦,童年的月亮莹新如初,童年的月夜是我们快乐的天堂!

七彩童年

文/许诺

瞧,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参观了学校少年宫活动,有琵琶合奏、独轮车表演、十字绣展示……

首先,我们来到了琵琶小组,只见琵琶队的同学个个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用双手为我们奏出了美妙的乐曲,时而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是小溪潺潺石上流……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乐曲一停,我们立马醒了过来,仿佛是刚做了一个梦。我们随后三三两两涌上前去,我好奇地问身旁的小姑娘:"练琵琶辛不辛苦呀?"她抿嘴一笑:"有苦才有甜嘛!"

我们又来到了十字绣小组活动室。走到门口,活动室里静悄悄的。十字绣小组的同学十分认真,一针一线仔仔细细,他们绣出的作品个个活灵活现,逼真极了。"啊!好漂亮啊!"随着一个同学的惊叫,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花丛中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小蝴蝶在飞舞呢,真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呀。我们陶醉在了这一朵朵花中,似有阵阵花香袭来。

来到了操场上。突然,一个个五彩缤纷的亮点蹦入我们的眼球,亮点移动着,颜色交替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靠近一瞧,啊!原来是我们学校的独轮车队啊!独轮车表演花样可真多啊!有两人手牵手一起骑的,有独自一个绕跃障碍的,有多人花样的……见到独轮车队的同学骑得如此轻松熟练,好奇的我也想试试看!我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一脚蹬着踏板,一手扶着把手,摇摇晃晃地,刚想抬头挺胸骑起来,重心不稳,结果我摔了一个大跟头。原来,独轮车也不是那么好骑的,也需要刻苦练习,也需要付出辛勤汗水啊!

七色少年宫,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绘就了我们的七彩童年。

珍惜童年

文/赵悦灵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在前苏联着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眼中,童年却非常悲惨。这本书以高尔基为原型,主要讲了主人公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被母亲和外祖母带到了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去世,外祖父破产,于是,他走上社会,独立谋生。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心胸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使阿辽沙有了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回想我的童年,真是天壤之别!我出生在新社会,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爸爸妈妈疼爱我、爷爷奶奶呵护我、还有老师辛勤培育我。而高尔基却没有这样的童年,但他却那么坚强勇敢、努力进取,敢于面对一切困难!

如果每个人都能关心、帮助他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现象吗?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多一份尊重,对孩子多一些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宽容和理解。读了《童年》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美好的童年,同时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像高尔基一样做事和做人。

童年的翅膀

文/张欣瑞

明媚的春天如约而至,又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风筝飞满天的季节。周末和家人踏青,看见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那漫天飞舞的风筝,好似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记得孩提时代,我家住在绿草荡畔的村庄里。很小,我就学会了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但是,最让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放风筝。

那时,家里经济拮据,镇里小卖部里的风筝是买不起的。我只能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看小伙伴们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心里盛满了羡慕。

大约在十岁的时候,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只风筝。心灵手巧的姐姐,不知道从哪儿学来了制作风筝的技术。她找来竹条和报纸,用两根竹条摆成十字,再用一根竹条弯成弓型,架在十字上部,然后用胶带把它们固定好。姐姐把报纸折成一个三角,剪下一个大菱形,剩下部分剪成两条飘带粘在尾部,和骨架粘在一起,系上线绳,将线头绑在线轴上,一只风筝就大功告成了。

风筝虽然简陋,但足以让我欣喜若狂。我和姐姐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了辽阔的田野上。姐姐举着风筝,我则端着线轴,扯着线跑。

可是,姐姐试着放了几次,风筝就像舍不得离开我们一样,摇摆着又落在地上。

我有几分沮丧,姐姐安慰道:"等风来,一定能飞起来!"于是,我和姐姐背靠背坐在田野上,伴着夕阳,等风徐来。

落日的余晖,柔和地洒在身上。等了一会儿,风终于来了,吹乱了头发,也吹乱了少年的心。

我和姐姐再次操持起来。她迎着风,高高托举起风筝,然后迅疾放飞。我则迎着风,一路奔跑。风筝终于一点点升起,飞向蓝天的怀抱。我的手感到了线的拉力,那真是一种惬意的感觉。

小小的风筝,借着风势,越过树梢,攀上高空,像自由的精灵在翩翩起舞。我和姐姐都欢喜得不得了。对于我们来说,放飞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还有一份希望,一份快乐。

直到暮色渐暗,空旷的田野上回荡起母亲的呼唤,我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吃饭。

每天放学后,我都要与小伙伴一起跑到田野上。伴着拂面春风,我们彼此呼喊助威,一起迎风奔跑,竞相放飞手中的风筝。仰望蓝天,一只只飞舞的风筝,把天空点缀成斑斓的锦缎。

儿时的风筝,如春天里多情的诗行,写满了少年的愉悦。那美丽的风筝,在我的青春中浅吟低唱。直到最后,犹如一对翅膀,把整段童年时光都送走了。

后来,我远离了故土。但是,关于风筝的记忆却没有被封存,因为那份悸动的心情早已刻入骨髓。无论我走得多远,童年的风筝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锁在箱子里的童年

文/李群学

老屋要翻修,帮母亲收拾杂物间,发现一个上了锁的小木箱。恍惚记得,小木箱是我年少时特别珍爱的东西。小木箱的钥匙早已不知去向,用钳子撬开小锁,轻轻掀开箱盖,一些似曾相识的物件便呈现在眼前。这些旧物件,好似一架时光穿越机,带着我飞回童年时光。

一个斜肩绿帆布书包,放在箱子的最上面,这是父亲送给我的儿童节礼物。那年初夏,学校流行这种小书包。儿童节前夕,我便缠着父亲给我买新书包。那段时间父亲生病了,我不顾父亲病体虚弱,抱着他哭的泪眼婆娑,诉说着自己想要新书包的迫切愿望。儿童节那天我如愿以偿,我背着新书包挺着胸膛在屋里来回走正步,把病中的父亲也逗乐了。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的一场病,花光了家里的钱。为了给我买书包,父亲卖了亲戚探望他时带的营养品。听了母亲的话,难过、自责、懊悔一股脑儿塞满了我小小的心。那段时间,我特别恨自己的不懂事,为了惩罚自己,我把书包锁在小木箱里,再也不用了。

书包下面,是一本《小红帽》的小人书。翻着泛黄的画页,我无声地笑了。这册小人书,是我偷表哥的。儿时特别喜欢看小人书,那次去姑姑家走亲戚,一眼就看中了她家桌子上的《小红帽》。我翻看了很多遍,还是爱不释手。回家时,我趁人不注意就把小人书装进了口袋。

第二天,表哥气势汹汹找上门来,说小人书他的儿童节礼物,让我马上还他。我舍不得把书还给表哥,便一口咬定我根本没拿他的书。话不投机,我们很快就打作一团。闻讯而来的姑姑,看我哭得梨花带雨,二话不说就把表哥狠揍了一顿。看着姑姑扯着表哥的耳朵把他走了,我慌忙把《小红帽》锁入小木箱。毕竟是偷来的书,还连累表哥挨了打,小人书放入小木箱后,我再也没拿出来看过。

箱子里还有很多小物件:一叠压得齐齐整整五颜六色的糖纸,几张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年卡,被美术老师评了100分的蜡笔画,少了一颗玻璃珠子的发卡……依稀记得,那时总喜欢把心爱的东西锁起来,只是如何把钥匙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我费尽了心思。小钥匙藏来藏去,后来自己竟然也找不到了,为此我曾经难过了许久。

岁月似一条河,挟裹着我们跌跌撞撞一路前行。忙碌琐碎的日子里,很多过往已经被我们远远地抛到了脑后。感谢这个简单粗糙的小木箱,为我锁住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