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心灵故事

2023/02/09经典文章

心灵故事(精选7篇)

心手相牵,心灵相伴

文/云中漫步

心手相牵,心灵相伴

一份记忆,或深或浅,一种思念,亦浓亦淡。于乱花散漫的四记忆月,掬一滴春的泪水,在闹中取静的都市田园,聆听花的微笑、感受春的盎然。

2013的春天,自那残雪初融之后慢慢的走来,随之而来的,是深藏在泛黄笔记中的那一段回忆。这回忆,就像经年的草坪,每年绿了黄,黄了又绿,只不过今年,这绿,更加磬人心脾,更加醉人香甜。

翻开曾经过往的记忆,在那扉页上分明记录着,流水的年华和不变的往事,那既是一段青春的记录,也是关于初恋的回忆。轻触时光,把过去的浪花,一朵朵拾起,有的如珠、有的似玉。年华挡不住,青春总会留下印记,时光和岁月虽几度更替,但记忆永远无法抹去。岁月无痕,记忆有迹,回眸中,你的红唇和微笑,无数次出现在我的信签。千山难阻、万水不隔,几度梦回,多少遍,依然记得那些过去往昔,流连忘返。

一直深信,这一次的相见不是偶遇,茫茫的人海中,你我虽曾擦肩而去,但这一次似乎是必然的交集。或许,命中注定,三生石上,记录着我,也刻画着你;或许,缘分若此,忘川河边,有我的脚印,也有你的足迹。这世间太多的东西,让人无从把握,红尘里,就算是十指合掌的虔诚,被岁月风干后,也会在空中漂浮不定。

梦随风行千万里,几度红尘来与去,天涯尽头,看似火云霞掩映,流光飞去,不知何处是梦里。欲将心事付瑶琴,想把寂寞弹起,怎奈唐诗宋词虽吟尽,却又怎么也书写不出,那一段的情事,这一次的关联。

斗转星移,流光飞逝,是谁的誓言缤纷了过往?又是谁的守望凋零了流年?携一卷素笺,掸一屡幽帘,眺一眼沧海,问一句忘川。其实,并非事事皆有答案,人生的一些章节,有时候说明还不如无言。倒不如假以这有情之天,换一株忘忧之草,谱一曲爱意缠绵,任红尘戒律世道规则,都与你我无关。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的相逢际遇,有的缘深,有的缘浅。有人说,相逢即有五百年的缘,相守相伴则需五千年。我不知,前生曾与你有缘几千年,没有修得同船渡,只怪苍天不开眼;我不管,今世还剩几十年,未能梳得女儿头,心灵相守也安然。人生不过百年,缘深缘浅,都已经不是答案。做不到相逢一笑,也算不得同船,一路同行,我在忘川的这一头,你在相思河的那一边,有生之年,手虽已无法相牵,心却可以相伴。不问是与非,不管对与错,余生,愿偿还这前生欠下的情,今世许下的愿。

没有人知道,这世上究竟有多少情,算作浅相遇,深相知;更没有人知道,这世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默然相许,寂静喜欢。陌陌红尘,总有一个人是你解不开的心头结,总有一个人是你看不透的有情天,总有一个人是你做不完的相思梦,总有一个人会在寂寞长夜默默把你陪伴。

凝一滴雨露,聆听花的微笑;抚一曲琴音,任云舒云卷。流年里,若有一个人,在你的生命中烟花般绚烂过,流星般璀璨过,纵使隔了沧海桑田,却可在文字里想念,即便断了相守相聚,也能在茫茫星空下,心手相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贴心的温暖?

轻握一份懂得,含笑一腔安恬,素纸牵挂,静守流年,既然相遇,就不问是否有缘,更别说此缘能否圆满!

给心灵“补水”

文/魏杏丽

阳台上,养了两盆吊兰。夏日,旅行两天回来,看它们叶子卷曲,蔫头蔫脑,赶紧端来一盆水浇一下。次日早晨再看时,绿叶垂着长长的茎蔓,枝节上一簇簇幼小的吊兰,开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安然恬静,洒脱超逸。这还是昨日那蔫巴巴的花吗?

是水,养足了它的精神!

小时候,与伙伴玩到尽兴,满脸汗水跑进家,喊着“饿”时,奶奶总是先端来一碗凉好的白开水,说是喝了水再吃饭,才能吃得香。问为什么?她说不上来原因,但嗔笑:“大人说的是对的,听着就是了。”学了医,才明白,运动后,水分丧失,胃液分泌少,及时补充水分,能健脾开胃。

又是水的功劳!

打开电视频道、报刊页面,铺天盖地给肌肤补水的化妆品。为什么会出现皱纹?体内水分流失,皮肤干燥,失去弹性,补水面膜可以减少皱纹,重塑肌肤靓丽。

尽管只是广告,但还是渗透了水的奇效!

上小学时,第一堂作文课后的评讲,一个同学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早晨,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我一个蜻蜓打转从床上爬了起来……”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砖瓦土墙的教室内,我回味着同学笔下美好的早晨。再看看我们作文的描述,干瘪瘪的毫无生气:太阳出来,赶快起了床。 课后不无佩服地问同学,怎么写得那么好?她略带自豪地说,从书上学到的。

书?能带来这么好的意境?我有点疑惑。

后来,她约我去她家里玩,给我拿来一本本精致的故事书、童话书、作文书,我有点目不暇接。她父母是医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充满文化的家庭氛围,对于我们乡村孩子来说,简直是另一番天地。

从那时起,书,就在我面前开启了一条通往神圣的路,更像是一股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灵!

我们给植物补水,它枝繁叶茂;给身体补水,调理脾胃;给肌肤补水,柔滑细腻;读书,是给心灵注入了源泉!

当手捧一本书,在安静的角落,捕捉它所描绘的一切,一缕叹息、一声狗吠,或是染红黎明天边的一束曙光……文字提供着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通过感觉、想象,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它带人或是走进风景秀丽的田园,或是感受异域风情,或是欣赏春花秋月,或是随着主人公的情节起伏而欢乐、喜悦、痛苦、悲伤……

即使生活让我们不可避免跌入繁琐,面对同样的工作,也会有不一样的心境,面对同样的家庭琐事,也会有不一样的情调。

为了让心灵滋润起来,不妨拿起书读一读!

心灵的家园

文/伍定英

提起乡镇,大家第一个念头,可能就是:哦,穷乡僻壤。谁不向往城市里的繁华喧嚷?我,一个小女子,农村生、农村长,因缘际会,七岁时费尽周折,成了我们村里第一个进学堂的女娃娃。而且,幸运的是,能到县城读书。这一去,便是三十多年。人生的分岔很明显,留在老家的堂妹,小学没毕业就辍学,早早结婚生子。而我这些年,只想着人往高处走,想“一夜看尽长安花”。最后,安下心来呆在小城里,和很多人一样,追逐着时尚的潮流,感受着小城的美好生活。

几年前,我到乡镇工作。回到了大山深处,脚踏在山间小路上,手轻拂着路旁探出的草木,像回到了久违的家乡,踏实而亲切。如今,辗转几个乡镇,来到了山水相连、风景如画的红水河畔。这里的美令我惊诧,单凭我的笔墨不足以形容其毓秀。再华丽的词藻,在大自然的壮美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臆以为,西湖、九寨胜在名气,而这里因为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人未识”。不知道谁写的一首小诗:“故乡的土地盛产阳光,也同样盛产着贫穷,故乡的十万大山是十万栅栏,围起了天伦与安逸,同样也挡住了财富与时代的脚步。”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单纯,每每看到乡邻,我都不由卸下了城市里的防备,回归孩提的天真。

老村长年近七十了,生性乐观好客,热爱劳动,常约三五个人到他的老屋喝点小酒,摆点散白。他一对儿女都在城里上班,他在城里呆不住,一个人回到老屋守着。他的老屋单户落在半山坡上,房前屋后栽满果树,枇杷、龙眼,还有藤藤蔓蔓的老南瓜。

这让我想起了老家的房子,爷爷奶奶的厨房修在小河沟上,洗菜煮饭的水从河沟引上来,洗洗涮涮后又泼到河沟里去。客人来了,奶奶就在屋后拔几根葱蒜,割一块在火上熏得油亮的腊肉,煮几片青菜,就是简单的火锅了。我也会剪下晒干的红辣椒,埋在柴火灰里烧糊了,用塑料袋包着搓搓,搓碎了做成蘸水。这样一顿饭,就是山珍海味也比不上!

只可惜爷爷奶奶不在了,每看到老村长,总想起爷爷生前的样子,身体硬朗,谈笑风生,一副病魔永远打不垮的样子。去年老村长还满山种上了火龙果,今年就挂上了红艳艳的果子,像灵巧的村姑手中的绣球。果子成熟的四个多月里,大伙吃了个饱,他也拉到城里卖了不少钱。老汉乐呵了。有了这些果实和钱,他串门的次数就多了起来,哪家生活实在困难的,他就帮补一点;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留守的,他就常送些果子去。现今这个社会,为了生活,一家人很少团聚。就连我,也常留下老母亲一个人生活在城里,留下稚嫩的女儿一个人上学、放学,小小年纪就要自己照顾自己。所以,我内心也常常把老村长当成父亲一样,我想,我替他的孩子“看一下”他们的父亲,当我的父母亲需要帮忙时,也会有陌生人伸出援手的。我们都是有父母有儿女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存善念,哪怕生活再严酷,世间也会多一点温暖。

我被老村长的善良吸引着,我想,他的内心里,一定是把乡亲们视为自己的亲人。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启发,只有把群众当自家人,把他们的安危甘苦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不止我,老村长的老屋,也成了村里人的幸福乐园。他们在这里无拘无束地聊天,看似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话题中,我默默记下了群众的需求,不断调整工作的方向,希望切切实实为乡亲们做点什么。老村长也不时扬起干瘦而红光满面的脸庞说:“孩子啊,你们放心地在这里工作吧,都知道你们是实实在在的把大伙放在心上,大伙是相信你们的。现在国家政策好,有项目扶持我们,要大力地发展生产,没有项目扶持,我们也要把活路做好。”我也常跟他们说,咱们农村人的本份就是勤快、心好。人勤快就不愁吃穿,人心好就会过得快乐。老村长只是一个缩影,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人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家家夜不闭户,呈现一片祥和的景象。不像城里,家家户户除了大门还有防盗门,窗户和阳台还得安上防盗窗,恨不得把自己焊接在铁笼子里。

城里的人想到乡村寻找世外桃源,而乡村的人却也向往城市的热闹繁华,渴望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党政办的小刘说,楼下有好几个人在找我呢。我脑子里立即出现条件反射,又有人来反映什么问题了,而且还是一帮人,看来问题很严重。我请他们上来办公室,哪知叽叽喳喳地进来一群带着半大孩子的年轻妇女。我问她们有什么事,她们害羞地说想跟我学跳广场舞。我暗自松了一口气。可我哪会跳什么广场舞啊!那不都是老大妈跳的吗?感觉我一下子老了二十岁,呵呵。我从网上下载了几支舞曲,掩上办公室的门,和她们瞎比划了一个晚上。第二晚,大家都能放开地跳了。我们把乡里的音响设备和投影仪搬到操场上,音乐响起来,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三五成群地相约着来了。乡里和村里的妇女们在中间跳,男人、老人和孩子在花坛边坐着一边欣赏,一边聊天。

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和他们的心贴得那么近。

后来一段时间,大伙听到音乐声,就会聚拢过来,跳得差不多了,就都回去休息了。再后来,我们因忙于应对各项检查,晚上再没时间陪她们跳了,她们就近约人在家门口的院坝里跳。我远远地看着她们,忽然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竟也经常站在跳舞的人群背后跟着比划。尽管网上提起广场舞褒贬不一,但这样的健身活动,安抚了多少像我妈妈这样孤独的老人啊!律动的舞曲、整齐划一的动作,有这么多的同伴,心里也会热闹很多。

两年时间,我已爱上了这一方僻壤,徜徉在她宽厚的怀抱里沉醉不已。“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城里和乡下,又有多少分别?也许,乡土气息早在我的童年时代不经意间就已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霜雪雨及和风暖阳,都没能把藏在心底对乡村深深的眷念和炽热的爱洗刷掉。这里,是我心灵的家园,是我的梦里水乡。稀稀落落的人们来了又走,但我却不曾感到寂寥,在这个大家庭里辛苦着、快乐着,一点一点地描绘着这如画的山水。

洁净的心灵

文/守望天使

寡妇张大妈有一对儿女,俩孩子都出息了,儿子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女儿是家小学校的校长,按说张大妈该享清福了,可她并没有,还是整天挎着破丝袋子到处捡垃圾。

儿子为此大伤脑筋,劝了又劝说:“妈!现在咱家有钱了,咱别捡了,我新装修的楼特意给你留了间大屋,你就安心住在那里享福吧!”

张大妈摇着头,她始终忘不了儿媳妇看着她皱着鼻子的模样,她知道儿媳嫌弃她脏,她不想去儿子家讨那个眼嫌。

儿子劝一通走了,带着怒气,其实儿子怒气的原因倒不是看见母亲遭罪,毕竟看着母亲捡了这么多年的垃圾,早已经习惯了,他是怕丢面子,可母亲态度坚决,使他毫无办法。

儿子走后女儿又来了,她皱着眉站在门口,责声问:“妈!你就不能不捡垃圾呀?丢死人了。”

张大妈把眼一瞪道:“丢人?丢什么人?我要不捡垃圾能把你们养这么大?”

女儿气得脸通红,甩甩手走了,她受不了张大妈的坏脾气,小时候动不动就非打即骂,不过要不是张大妈这脾气,她也未必有今天的成绩。

话虽这么说,可她并不想接张大妈去家里住,这老太太太埋汰了,捡来的垃圾堆得到处都是,想想家里要是堆满了垃圾的场景她就不寒而栗。

每每有人问起他们,他们便一脸为难地说,“我们也算尽到心了,老太太性格太古怪,不爱和我们同住,我们也没办法。”

就这样同住在一个城市里的娘仨很少来往,老太太有事也不去求他们,他们有心过年过节就回来看看,留下点东西,不来老太太也不挑,更不会打电话去责怪,全当自己没这俩孩子。她不是寒心,她是一辈子这样过惯了,去谁家能有自己住着舒坦?

可张大妈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一日,张大妈捡垃圾途中摔了一跤,还没等站起来,后面的一辆车来不及刹车,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张大妈被送去了医院,儿女还没等赶到的时候,病床前围了一圈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孤儿院里的孤儿,他们哭着叫着奶奶场面催人泪下,原来张大妈把捡垃圾赚来的钱,都捐给了孤儿院,没事的时候就跑去照顾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奶奶。

张大妈就在这样的哭声中安详的走了。

相伴龙潭

文/王国峰

大凡在太原市生活的人都知道,在新建路北端有个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龙潭公园。其前身是动物园,2003年初动物园搬迁,在其旧址上新建的。整个园区,湖光倒影,小桥流水,植被繁茂,花香鸟语。园区主要巷道种植数万株海棠花,每到春季各种海棠花盛开引来八方游人前来观赏,盛景空前,争抢在海棠花前留影。

我与龙潭相伴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我家从迎新街搬迁到金刚堰,我常带两个女儿到当时的动物园玩,还在小桥上照相。记得那相片被摄影师照得还不错,我们母女三人的照片放在镜框里当“广告”招揽生意。2010年,在龙潭公园第二届海棠节时,我与其他三位戏友登台演唱《我是中国人》,虽然我的演唱技能有限,但声情并茂表现的是作为中国人的那份自豪和骄傲。之后,我们的登台照片在公园南门的橱窗内展示了好久,我们几个唱者都很高兴。

这些年公园建设越来越好,每天从清晨到傍晚,来公园散步、键身、游玩、跳舞、唱歌,吹拉弹唱的,一群群一伙伙儿,真是“鸭在湖中游,人在场律动。笛声振寰宇,柳枝轻悠悠。”好一个大美龙潭公园。更加幸福的是,我现在就住在龙潭公园旁的女儿家里,出门就是龙潭公园。我每天必到公园漫步,感受家居花园般的美好景象,尤其每当与女儿一同漫步在公园湖畔旁,或看盛开的海棠花,或看别人踢毽子,或坐下来聆听优美的萨克斯声,或在北湖小岛上看盛开的芍药花……那种相伴龙潭的幸福感、满足感油然而生。

我曾去过有名的西湖,在断桥边目视远处的雷峰塔,长长的苏堤、湖心的三潭印月,脚边的大片荷花,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但我不是杭州人,不能在那里久留,只能把古人比喻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留在心里。而身边的龙潭湖就不一样了,它时时与我如影相随,它成了我心灵的栖息地,它也一定知道有那么一位老年女性几十年心系着它。在一桥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石拱桥上,我朝看喷薄东升的朝阳光芒万丈,暮看落日余晖金碧辉煌,夜赏神奇变化的弯弯残月和满月……

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说:“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相伴龙潭,它给我心灵带来多少美感,多少慰藉?!我坐在自家的阳台小转椅上,凭窗远望,龙潭湖景尽收眼底,这是怎样的心灵享受!相伴龙潭,幸哉!美哉!

心灵的召唤

文/唐荣寿

一只虾钳住了S女士的脚趾,她哎哟地叫起来。我掉头看,虾毫不松懈,我抓住虾,斥责道,“虾也会与时俱进,谈情说爱,吻紧了美白的富腿!”

S女士刚从美国回来。她去美国大约十多年了,回来不超过四次,每次回来都约我陪她玩,这一次是陪她到乡下,阔别已久的老家看看。在她去美国之前,她对家乡虽是眷恋,但那羊肠小道、七零八落的房屋、臭味的河等等却让她很失望。

她每次回来都有每次的牢骚、唠叨。我不断地解释,也说服不了她那重洋媚外的理念:外国的月亮圆,太阳大,空气清水甜,房屋典雅,马路宽,车子礼让行人……

前几年,我无法反驳她,今天,我有底气地问她,与虾的吻别有何感悟?她说,家乡的环境治理得非常好,那蝉的嘶鸣,喜雀的欢叫,童年的幻影诱惑使我换裤下水。

边说边走,走进了一小区,她惊讶不已,说道,前年回来时,这里还是东一幢西一房的,怎么现在是一幢幢一排排井然有序的楼房,好多还是欧美式的。正当S女士眼花缭乱浮想联翩时,我们走到了村长的家门前。村长是我们中学的同学,我认识他的车,宝马750。他摇控电动门,车子进了庭院。下车时,我叫他的名字,他掉过头来,挂在肩上的黑包晃悠悠的。他看到我和S女士,三步并着一步拉着我们进屋。

好大的客厅,印尼红木家具、意皮沙发、恒温空调、像电影屏样的电视机悬挂在正中的墙壁上,仿佛来到金壁辉煌的宫殿。S女士傻愣了,悄悄对我说,这在美国也算是中产阶级呀。村长简单介绍了村里发展情况。他说,现在乡村建设和发展非常之快也非常之好。五十年代“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美梦,八十年代“万元户”是遥不可及。现在村里人均收入超万元,村里的老化工厂已改造成了农家乐,村里有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政府打出的“扬中河豚”品牌吸引力很大,清明节期间,农家乐生意可火啦!

S女士因为有事要走,告别村长时,还依依不舍地回眸村长那欧美风格的洋房。真气派,全花岗岩挂的墙壁。

告别村长后,S女士疑虑地问我:“他说的是真的?不会是村长权力致富,以一概全吧?倘若是真的,全国有多少个村长?多少个像美国的中产阶层?”我终于有说服她的理由了。你一时不理解情有可原,因为你长期看到的是落后的中国,接触到的是发达的美国。从你骨子里总是把落后的中国与发达的美国相比较,比来比去,越比越气。现在,改革开放中国发展很快,中国是快车,美国是慢车。当然,还有很多之处不如美国,但是,你应该坚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赶上或超越美国。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想,将改革进行到底,应该是本次会议的主基调。

S女士深深震撼了!她喃喃自语道,其实,我每次回来都有新的感觉,比如:交通便捷了,家乡的距离缩短了,豪华车变多啦,多方面都在潜移墨化地改变。我犯了低级错误,把好的与差的比,这本身没有可比性。看来,祖国发展潜力巨大,什么人说过,中国是睡梦中的狮子,一旦醒来,凶猛无比。

S女士心里的忌惮、迷茫、犹豫慢慢地被眼前的现实所呑食。她让我晚上陪她逛街市,感受夜幕下家乡的美。我陪她去文景广场,在路上,我对她说:“明年清明节前回来,带些河豚给美国朋友尝尝。”她笑得前仰后合,那美国人吃了扬中河豚就忘掉姓了。她突然收敛笑容,正经地对我说,我有个美国朋友,腰痛,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我带她去中国针灸诊所,刚开始她有点害怕,后来接受了,两个礼拜全癒了。从此,针灸诊所火红了。我说,是的,中国民族文化、中国制造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点,你的体会应该比我深吧!

S女士还想说什么,已经到了文景广场了,音乐声打断了她的思维。她抬头望,放声叫道,天那!真美!

让S女士咋舌的地方还有很多,诸如,城北公园、城南公园、园博园等,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扬中景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辛弃疾描写元灯节的,恰合文景广场夜色的美。火树烟花,箫鼓歌舞,正衬托着文景广场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我激动得对S女士说,这,只是冰山一角。民族使命在召唤,我们的心灵也在召唤,中国一定会强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不见了身边的S女士,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震撼心灵的母爱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盏灯,让你的心灵即使在黑暗的夜里也能感到光明;母爱是一阵清风,日期昂你的心灵即使在炎热的酷暑里也能也能感到一丝丝的凉爽。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报道:一个怀胎八月的孕妇出了车祸,脑部撞成重伤一直昏迷,最后成了一个植物人。但她的腹中的胎儿却发育很好,足月以后,医生给她做了剖宫手术,她产下了一个健康的婴儿。孩子第一声哭声太震撼了,奇迹又发生了,这位母亲居然能分泌出乳汁。当孩子到半岁时,妈妈悄然离世了。看完这个报道,我留下来感动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的“妈妈”——“雨中的妈妈”。

妈妈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好的老师。

因为妈妈是小学毕业,要辅导我学习有些困难,所以在我上学的时候,妈妈就看书,想着怎样辅导我;在我玩耍的时候,妈妈又是我的玩伴;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我不会因为有点小病而落下一节课。

记得四年级下半学期的一天,在学校时我就感觉不太舒服,到了晚上一直高烧不退。妈妈又给我端水喝,又给我用毛巾敷,在床边守了我一夜,我总算睡觉了。第二天我还是不舒服,窗外下着小雨。我很想请假在家里休息一天,可妈妈坚持让我去上学。当时我气极了,我病得这么严重也不让我在家休息,妈妈对我这么“残酷”,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夺眶而出。可我还是忍着病痛冒着小雨去上学了。

我们家离学校太远,又加上下着小雨,所以中午不能回家。早晨因为生气也没带吃的东西,中午放学后,本来就感冒不舒服,再加上肚子饿,我望着窗外的小雨,泪水直往心里流。心里还跟妈妈赌气呢!正在这时,在雨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妈妈吗?我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揉了揉湿润的眼睛,看了又看,是妈妈——披着那件灰色的旧雨衣,瘦小的脸上都是雨水。这是我飞一般的跑出去抱着妈妈,心里好后悔,我怎么能恨生我养我的妈妈呢?我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混为一体。中午不回家的同学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我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母爱是一盏灯,永远照亮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