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勤劳散文

2023/01/12经典文章

勤劳散文(精选15篇)

做勤劳的种花匠

文/蔡晴天

昨夜,北风呼呼刮了一夜。一早醒来,我想起了自己种的那些花花草草。于是,来到阳台上,看这些绿色的小东西。

因为工作忙碌,已经好几天没时间照顾它们了。再加上一夜北风的摧残,枝条上多了不少枯枝败叶。我找来剪子,细心地修理起来。

邻居家传来了一阵嚷嚷声,侧耳听来,是邻居小孩的奶奶正追着小男孩做作业。可小男孩根本就不理会奶奶,眼见着从家里跑了出来,一溜烟就不见了。小男孩的奶奶看见我,无奈地说:“哎,他爸妈工作总是那么忙,孩子又不听我话,真是累人啊!”

老人的忧虑,让我想到孩子的父母,确实是每天早早上班,到天黑才下班。一个月难得休息一两天,也总是忙着打扫、做家务。孩子的妈妈有一次碰到我说:“蔡老师,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想想我们做父母的可真是对不起孩子,平时工作辛苦,哪还有心思和孩子交流?眼见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行为品德越来越差,我们可真是心急如焚啊!”

“妈妈,妈妈,你来教教我,这题该怎么做?”女儿的呼喊声把我的思绪又重新拉回到了面前的这些绿色小东西上,这些修掉枯枝败叶的小花小草们吃饱了水儿,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身边这些正值年少的孩子,不就像我家阳台上这些花花草草?教育孩子,就如培育它们。当我们把它们种植下去后,如果是怀着爱心和责任来对待,那我们就会多施肥、浇水、松土、修枝剪叶,它们也会以枝肥叶茂、花儿鲜美来回报我们。而如果我们听之任之,冷落它们,并常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加以搪塞,那它们轻则只是多些枯枝败叶,重则再也不与我们做亲密的朋友,甚至与我们背道而驰。

作为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恰当正确的教育?我想,不妨就从养一盆花、种一棵树这种精细的活儿开始。平日里,我们要多关注孩子,抽空与他们进行交流,随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行为举动,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随时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对了,什么时候错了,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当我们满怀着爱与责任进行教育时,我们也做到了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父亲的勤劳母亲的俭

文/马怡舒

常会看到“簪笏传家”“诗书传家”的门匾,既诗意又美好。只是我的父亲母亲不仅家无簪笏,而且目不识丁,传给我们兄妹的就只有父亲的勤劳和母亲的俭了。

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父亲的一生,“勤劳”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还记得年少时,父母双亲加上我们六个兄妹,一家八口挤在四间土坯房里,眼见两个哥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住的问题一时成了家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当时整个社会物资十分匮乏,我们家更是一贫如洗,既请不起盖房的匠人,也买不起盖房的材料。倔强的父亲就像一只衔木筑巢的燕子,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起早贪黑,用一辆架子车,从离家十几里地的山上拉回一块块石头,将地基一点点垒起,再一车又一车地拉土,将米把深的基坑填平、夯实,然后脱坯筑墙。终于该上房梁了,父亲一个人实在无能为力,才找来几个要好的伙计帮忙,总算给两个哥哥加盖了两间新房。面对上门提亲的媒人,父母心里忐忑得很:房是勉强有了,可房里除了一桌一床,再无别物,这样一穷二白的家世,谁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呢?事实证明,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相比于物质条件,嫂子一家人更看重父亲母亲勤劳俭朴的良好人品,便应下了亲事。

记忆中,父亲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不停地飞来飞去,为家人采花酿蜜。除非下雨了,飘雪了,父亲才会被迫暂停地里的农活儿,在家休息。有时我想,也许是上天怜惜父亲,才有意落雨飘雪,好让他放下手里的农活儿,给自己一个喘息休养的机会。但这样的天气下,常会遇到房顶漏雨,或下水道壅堵,父亲便会披块塑料布,或者干脆冒雨爬上房顶堵漏,伏下身子通淤……

好不容易我们兄妹六个都长大了,自立了,想着辛劳大半辈子的二老可以安享晚年了,可做惯了农活儿的父亲依然忙着种麦点豆,除草施肥。每次回家,总要在地里才能找到父亲佝偻着身子忙东忙西的身影,那样的情景伴着余晖,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父母不仅勤劳,而且十分节俭,尤以母亲为最。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吃糠咽菜,缝缝补补的,自不用说,即使到了今天,吃穿用度一应不愁了,母亲节俭的生活习惯也丝毫未变。一条裤子,穿好多年了,可母亲就是舍不得扔。在母亲眼中,几乎没有无用的东西。一捧鸡骨都舍不得扔掉,要留着给邻居家的小黑狗当午后点心。一把豆皮,母亲将其晒干了、磨碎了,当肥料,一点一点埋进自己在房前整理的小菜园里。就算是一串捡来的钥匙,她也要送给收废品的,多少也算一点儿烂铁不是?

一辈子土里刨食的父母没有能力留给我们万贯家财,但他们勤劳俭朴的品格比万贯家财更宝贵、更有价值。父母的言传身教、由来已久的耳濡目染,勤与俭早已成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员工,我没有能力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勤勤恳恳工作,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尽可能好,又何尝不是我们致敬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之一呢?

做一个勤劳的人

文/丁淑雅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教我认字、读书。从小到大,书一直伴我成长,是我的好朋友,它们给予我丰富的知识,并且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也使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而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一个不爱学习、调皮、对生命不爱惜的小男孩。因为得罪了小精灵,尼尔斯被变成了一个小不点儿。他骑在白鹅的身上跟随着大雁从南方飞到最北部的拉普兰省,在一路上,他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他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了祖国的地理、历史知识,也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他在困难和危险中得到了锻炼,逐渐变成了一个善良、勇敢、勤劳、聪明、充满自信的孩子。最后尼尔斯回到家中,恢复了原形,痛改前非,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看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勤劳,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们都没有吃过苦,都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哪里还懂得独立生活、勤劳的道理?

从今以后,希望我们也能学会爱护动物,珍惜生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成为一个自信、勤劳、勇敢、善良的人。

勤劳的老人

文/xiangrikui

那位老人正在卖菜,他正摆放着车里萝卜、白菜和菠菜,他的腰深深地弯着,几乎九十度,你还以为他弯着腰在摆菜。其实他一直就是这样,只不过腰比以前更弯了,他更老了。

女儿小的时候,我常常带她去我们附近的田地里去玩,那条通往田间的路很宽很静,偶尔有一两个人经过,他们都是遥远的一个村里卖菜的人,每天早晨,天还未亮就经过这条小路,中午又匆匆地赶回。路边有一排小小的法国梧桐,还有小小的柳树,夏天天热时,这路边的小树是我们的小凉伞。别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田间的小路上看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着、生长着、丰收着的田野,还有各种各样在田里忙碌和玩耍着的小鸟,有麻雀、燕子、啄木鸟、喜鹊,还有好多叫不上名的小鸟,他们每天陪着田里的庄稼闲谈、说笑,常常站在麦子、玉米、芝麻的枝头给田里的庄稼表演着自己高超的飞翔本领,有时候上百只的麻雀会忽然多见田地里消失,它们正在和田里的麦子、玉米捉着迷藏。

我们经常去路边的一个安静而热闹的院子,院子的后面是一座五层楼,楼在院子的后面,和院子的长度一样,一层有三十多个房间,一楼的大门上贴着经风长年累月侵蚀已经变得支离破碎的封条。这个往日曾经繁荣的地方现在只留下尘封的楼,长满荒草的院子,园中的水泥小路在荒草中依稀可见,院子周围是孤零零的树。

院子刚进门的地方却是生机勃勃,院子小路的一边是一个小菜园,火红的辣椒挂满小枝,在显示着自己美丽的苗条的身材。许多绿辣椒藏在绿叶中间,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正在玩儿着。一片青菜地里长着一棵棵深绿深绿的大棵青菜,青菜绿油油的,一阵一阵浓浓的青菜味不时地从菜地里飘出,我站在青菜旁,浓浓的青菜味将我包围,那时我觉得种菜的人真好,每天都可以看着可爱的蔬菜,还可以呼吸各种菜的纯自然的清香味,真希望自己也拥有一片田地,一片菜园。

青菜地的旁边种的是葫芦,枝上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葫芦,葫芦的颜色白白的泛着绿,它们正生长着,秋天它们要变成一个个大大的葫芦,挂在家里的门后、窗前,人们相信葫芦能辟邪,像宝葫芦一样,它的里面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菜园的周围种的是一圈月季花,玫瑰红的、粉色的,它们正灿烂的开着,一朵朵花儿缀满枝头,开得很繁盛,它们正在给菜园里的蔬菜显示着自己的美丽。

菜园的周围几只母鸡在悠闲地散着步,远处几只大红冠子的公鸡在溜达着,偶尔对着天空长鸣一两声,显示着自己的威风。那边的草里还躺着一只小山羊,山羊安静地躺在那儿晒着太阳,青草已经撑圆了它的肚皮。门旁一条拴着的大狼狗安静地卧着睡着了。

那位稍稍有点儿弯腰的老人从屋里出来,女儿叫着:“爷爷”,他眯着眼笑着答应着,他的老伴也出来了,手里拿着鞋垫正做着。原来他们在这儿是给院子的主人看管院子的,院子的主人给了他们居住权,却没有给他们工资。他和妻子就这样长年累月的进着自己的责任,看管着一栋楼,院中的寂静荒草、菜园还有他们的鸡和羊在陪着他们陪着他们。

之后,院外的大梧桐树下摆起了一个四方桌子的棋盘,我们每次经过时,女儿都要在那儿将棋子摆来摆去玩半天。偶尔也有卖完菜的菜农回家前在这儿歇息歇息,和老人高兴地下盘棋,看着他们一会儿精神百倍,一会儿又沉思冥想的神情,不懂下棋的我却也一直站在旁边看着,听着棋子走动的声音,我在分享着他们的快乐。有一次,一个人的背上趴着一条梧桐树上的大青虫,他全然不知,女儿吓得叫起,我也吓得不敢动了,那个人却好似没有听见女儿的惊叫,仍然下着他的棋,往日怕虫的我捡起一根树枝给他拨了下来,他却好像没事一样的。老人在棋盘的旁边摆着一个烟摊,方便着偶尔经过的路人,也给自己带来一地儿微薄的收入,也许可以给远方的孙儿买些糖果。

现在这条安静的路边已经变得繁华,路边一座座高楼站立着。院子的主人回来了,院中的楼房已经焕然一新,原来楼房的橘黄色经风吹雨打变得几乎只剩水泥色,现在变成了漂亮的淡蓝色,楼上的灯灯火通明,院子里的荒草也消失了,荒草里的花园出现了,鲜花盛开着,花园里的小路恢复了本来弯弯曲曲的柔美线条。通往后面大楼的两条笔直的大路像新的一样干干净净。这座楼成了一个服装厂的办公楼,人们在急急忙忙地上楼下楼忙碌着。

美丽的菜园却没有了,那几只鸡没有了,安静的小羊也没有了,老人和他的老伴也离开了。晚上我又经过这儿,院中楼上的灯火通明,没有熟悉的狼狗的叫声,也听不见老人训斥狗不要再叫的声音。

有一次在卖菜的地方,我遇见了老人,他正弯着腰菜,原来他和老伴闲不下,又开始种菜卖菜。夏天的时候,他还在卖着白白的粘玉米,这是他套种在菜地里的。只是以后每次都只见到他,没有见到他的老伴,她一定在家里忙碌着,照料菜地,还正在为远方的孙子做着鞋垫。

勤劳的小蚂蚁

文/罗子洋

在我们校园花坛的一个角落里,居住着一群可爱又勤劳的小蚂蚁。每天上学放学,我都要去看一看它们。看到它们忙碌而又充实地工作着,我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

今天放学后,我照例去看它们。我看见了两只小蚂蚁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跑来跑去。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出于好奇,我就待在一旁仔细观察。我目不转睛在盯着小蚂蚁看,两只小蚂蚁跑呀跑,爬呀爬。一只小蚂蚁爬到了学生撒落的饭粒旁,停了下来,接着绕着米饭转了起来,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高兴得蹦蹦跳跳。米饭很大,而蚂蚁很小,只见它毫不犹豫地张开小嘴咬了上去。它一定是饿坏了,想一口就把肚子填饱。再仔细一看,它并没有吃,而是用尽全力向家的方向拖动。我想这么小的一个蚂蚁,就是让米饭动一下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小蚂蚁并不理会我对它力量的怀疑。几只小脚一簇,用头一顶,米饭还真的动了一下。它不断变换位置,改变姿势,想把饭粒拖走,可饭粒还是只在原地打转。毕竟蚂蚁太小了。最后它放弃了继续拖动,但我还是感慨于小蚂蚁的努力,居然敢挑战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这时,另一只小蚂蚁也跑了过来帮忙。它们忙碌了半天,也只是让饭粒滚来滚去,就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最后,它们天线似的触角上下摆动起来,张开小嘴相互碰了一下,好像是在交谈什么?只见一只小蚂蚁沿路向家的方向返回去了,另一只则在饭粒处跑来跑去的。

过了一会儿,那只小蚂蚁身后带着一群健壮高大的蚂蚁又回来了。只见这些蚂蚁前后左右地围住了饭粒,张开大嘴咬住饭粒,齐心协力抬起了它们收获的果实向着家的方向大步走去。看着它们高兴的样子,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小蚂蚁搬不走找到的食物去找帮手了。

大蚂蚁前拉后推地抬着饭粒走了,而这两只小蚂蚁又开始四处忙碌着寻找新的食物去了。小小的蚂蚁家庭中,原来有着不同的分工,每一个小蚂蚁都在勤劳地工作着,为自己的家庭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让每一个小蚂蚁都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不禁被小蚂蚁这种勤劳又团结的精神感动了。

蚂蚁虽然很小,但它们的力量却很大,而且分工细致,又很团结。它们真是我们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呀!

外婆

文/邢四方

每看到怀念之类的文章,我就想起外婆,这种思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地强烈,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或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时,对外婆的思念就不由得涌上心头,外婆一生的勤劳和晚年的苦难使我们常常不能忘怀,外婆就像家乡那棵高大的皂角树,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却为我们遮风挡雨,无怨无悔。

外婆家在村东头一里地的一块山腰上,三孔窑洞,一孔窑洞住人,一孔是牛圈、羊圈,另外一孔由于时间太久只能放一些杂物。倒了一半的土墙围成了一个小院,院子里大大小小长了几十棵各种树木。门前一块平地用来碾场。原来还有一户光棍邻居,后来搬到西头大村里,于是就剩下外婆一家。这里地处半山腰,窑前麦田半绕,不远处还有一片片的小树林,田间和地畔上长着桃树、杏树、柿子树、枣树,这里留下了外婆大半生的足迹,也留给我们永生难忘的回忆。

那些年,外婆早晚都放羊割草,记忆中外婆家的羊最多,大大小小有几十只,无论哪个季节,外婆的羊群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山坡上,每当天刚麻麻亮,外婆就打开其中一孔窑洞的栅栏门,一只只大大小小的羊羔便冲出羊圈,在院子欢快地跑上几圈,等外婆收拾好羊圈,跨上草笼,它们便围在外婆周围簇拥外婆向门外挤去,外婆将它们带到一处草木鲜嫩的地方,手向羊群挥动几下,羊群便散开各自找自己美味早餐了,外婆也弯下身开始给牛割草,外婆熟悉这里的每一种草,她知道哪些草牛不能吃,什么季节哪里能割到鲜嫩的草。外婆半蹲在草丛中挥动着镰刀,晨光初露,一大笼鲜嫩的青草已压得实实在在。

忙完了牲口的草料,外婆开始了庄稼地的农活。外婆的玉米地,一片片的玉米好似英姿飒爽的士兵,不光个头高,而且左看一条线,右看一排排,外婆还在包谷地套种豆子,这样能格外增加收成。麦地每年的除草、施肥更是一点不马虎,就连割过的麦茬都高低一致。外婆还在山头上的沙地种红薯,门前开垦出的小片地种西红柿、辣子、茄子、豆角、土豆、南瓜、大葱、韭菜、萝卜……由于外婆的勤劳能干,在那些艰苦的年月,每年庄稼都能取得好收成,加上牛羊买卖换来的收入使我们一大家人衣食较为充足,这让方圆几个村庄的人都很羡慕。

时光如梭,一转眼我们都是半墙高的小伙子了。前几年,外婆年事渐高,早年放羊割草留下的风湿使她的右腿开始萎缩,以至后来发展到一个腿长一个腿短,整个人比原来矮了一截,原来多么要强的一个人,现在走路一瘸一拐。在外工作的舅爷看着心疼,将外婆接到了市中心医院,又托舅奶原来的同事给外婆做了会诊,最终建议不要做手术,进行保守牵引治疗,终于外婆的右腿可以直立行走了,看到外婆康复大家都十分欣慰。

可没过多久,从家乡传来不幸的消息,外婆在一次上山采药时被树枝刮伤了眼睛,为了不给儿孙添麻烦,竟然一个多星期忍受着疼痛和失去光明的痛苦。等接到医院时一检查,眼睛里被划了一道口子,当医生询问外婆,“像这种情况一般人早疼得受不了了,你竟然拖了一个星期”,她还笑着说“不咋、不咋”时,这种疼痛深深地刺着儿女的心,让我们这些做儿孙的对外婆深感愧疚。

2009年的冬天,西安的天空常被阴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这一天,大雾吞没了整个城市、村庄、道路,厚厚的浓雾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一种不祥。下班的路上接到了小弟打来的电话,只听到他说“回来送婆来……”顿时我脑子一片混乱!外婆终究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冬天,想到外婆一生的勤劳晚年却没能享福,想到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外婆用她的勤劳支撑起这个家,哪怕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儿女过上好日子,我尽量不让自己哭出来,越是控制越是憋得胸口疼痛!

送外婆走的那天,四里八村来了很多人,下葬的那一刻,悲痛的呜咽声响彻在外婆曾经住过的小院、外婆辛劳过的庄稼地、外婆曾经放羊的山溪旁!此时我宁愿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外婆会在另一个世界看着我们,我们尽量多烧一些纸钱,好让外婆在那里多买些她生前没有吃到的好吃的,多逛一些好地方,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我们心中深深的愧疚,但现实是外婆离我们远去了,留下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美丽的家乡

文/和镇蓉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的西南部,那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坝区,那里的山格外的秀丽,水格外的清澈,人也格外勤劳。

春天来了,山变得格外秀丽,山上的小草和花朵纷纷探出头来,鸟儿悦耳的歌声在空中回荡。青草布满了整座山,仿佛是一张绿毯,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丛亮点哦!原来是花儿绽开了笑脸。山不仅秀丽而且有丰富的物产,例如野生药材;天麻、黄芩、三七、金银花不下数十种。山上的野生果树甘甜而可口,杏树、桃树、板票、榛子……

一条碧绿的江水从家门前流过,仿佛一条丝绸漂向远方,这里的江河都是那么蓝,那么的清澈,那么的美,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旁边有一片沙滩名叫“金沙滩”。相传古时候有一位仙女下凡来看到这里多么的美,人也这么勤劳,于是决定给他们一个礼物,每天都能流出金沙,日积月累这片沙滩上布满了金沙,所以取名为“金沙滩。”还有这甘甜的泉水哺育了我们这里一代代人。

这里的人们不仅善良,而且很勤劳。这儿的人能歌善舞,跳舞的大多数为老年人,只要村里有活动他们就会去跳舞。

有一句谚语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正因为早晨很凉爽,所以人们都去田间干活去了。在家做家务的人必须每天早晨都要把门前道路打扫干净,这样村子一天都很洁净。不久烟囱里冒出一缕缕青烟,烟雾弥漫了整个村庄,看起来像童话仙境一般。一天的生活开始了,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纯朴而井井有条。

母亲

文/梁健

对于绿,最深处的记忆,是儿时故乡田地上那一茬接一茬的生命。我生长的那个小村庄,名字挺有喜感——梁小脸!村如其名,如同一张瘦削的脸庞,村头跑到村尾,也就换口气儿的工夫。闲时,端着饭碗村南吃到村北的侃侃族一拨一拨,闲扯一个话题,碰到聊兴上来,碗已见底又没饱,正赶巧对方家锅盖还敞着,添一勺子进碗,继续聊,闲时如此,忙时,便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另一番景致了。

记事起,母亲就是个勤快利落之人,我们睁眼时,她已下地干活,烧好的早饭用热水焐在锅灶里。想着母亲扛上农具,悄没声息地看着睡梦中的儿女,再轻轻掩门而去,她的心头会荡过怎样的念头?是满足?是希望?抑或是对生活艰辛的疲惫与无奈?将近晌午,母亲匆忙回来,为家中的我和弟弟烧中饭,她三口并作两口地吃完,又急急忙忙下地干活去了。自家的地,像是在跟谁抢工分似的对待,正应了母亲的性子,田里的庄稼生长得格外茂盛,用时髦的说法,那势头真叫一个“给力”!无论毗邻谁家的田,自家的庄稼总高出别人家一截。记得有次我们母子仨一块坐在麦田埂上,母亲指着麦子对我和弟弟说:“你们看,这一大片麦子就数妈种的麦子长得最好!”那挥手的姿态,那自豪的语气,那挺直的腰板,那沁着汗水和笑容的脸庞,以及自家那一片油汪汪的麦田绿从此刻在了年幼的心灵深处,无论离家多远,离母亲多远,那画面从未走出过记忆,从未随时光远去模糊过。母亲的那份勤劳与豁达,是流淌在她骨髄里的细胞,却是滋润着女儿生命不可或缺的养分。

作为女儿远比不上母亲勤劳和豁达,甚至时常找理由偷个小懒,时常任自己无所事事身陷颓废之中,远不及母亲辛劳,却已感身心疲乏,如此这般,在母亲眼中,怕是怎么也理解不了的吧?

如今,我的儿子早已过了我那时的年龄,而我这个母亲又会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些什么?我不得而知。心底莫名地生出了一种哀伤,我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成为留给儿子的财富,即便有也敌不过母亲留给我的宝贵。

我想,在有生之年,我还是可以秉承母亲的坚韧与勤劳,善良和大度的。有母亲在便有支柱;作为母亲,便是理由!

勤劳的蚂蚁

文/曹钦源

周末,我在草坪上玩耍,突然,我发现一群小蚂蚁在一块面包前忙得团团转。

我很好奇它们在干什么,便想“跟踪”它们。我发现它们背着好大一块面包,往另一个方向走了。我以前看过一本书,书上写着一只蚂蚁能背起比自己体重重3倍的东西,我现在相信了。我看着小蚂蚁走,它们走到一个小洞口就停下来,然后钻了进去,我的好奇心又来了,我好奇地睁大眼睛往洞里看。可是,洞口太小了,我根本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那我就猜一猜吧!小蚂蚁也许是把面包放在洞里,再出来继续搬面包。不一会儿,小蚂蚁出来了。果然,它们又去搬面包了。

看着它们来来回回地跑,挺累的,我就助“蚁”为乐,帮它们一个小忙,把碎面包直接放在洞口。果然,蚂蚁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把面包往洞里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观察,让我看到了蚂蚁的勤劳,也看到了蚂蚁的团结,让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春天的脚步

文/金戈戈

春天的脚步

云南德钦中学钱永国

微风吹动树叶,快听,那是春天的脚步!四季周而复始,春天的脚步在人们的期盼中近了,更近了。春姑娘平静的呼吸掠过大地,人们顿时变了模样。人们惊喜地发现,嫩绿的叶芽冒出来了,青青的小草钻出来了,柔柔的花蕾绽出来了。春风带来了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姑娘用她那神奇的画笔,把世界描绘得生机勃勃,一切都以一种新的气象展现在人们的眼中。

微风吹动树叶,快听,那是春天的脚步!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希望在春天里孕育。

与朋友出去郊游、踏青,来到田野边,放眼望去,农民伯伯们正在弯腰插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绘出一片片新绿,那一片片新绿,都寄托着他们丰收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春天里播种希望吧!

微风吹动树叶,快听,那是春天的脚步!春天是奋斗的季节,努力、拼搏与勤劳永远是春天的主题。春天的时光美丽却又短暂,难怪老舍先生在谈到春天时说:“舒活舒活筋骨,拌擞拌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你看那在花丛中的蜜蜂,正在为酿造甜蜜而忙忙碌碌地工作着呢。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美好的未来,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像那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知识的百花园里忙碌起来了。没有勤奋,哪来收获?没有拼搏,哪来成功啊!

微风吹动树叶,快听,那是春天的脚步!春天的脚步匆匆,美好的春光稍纵即逝。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春光,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吧!让我们在春天里播种,让我们在春天里拼搏,让我们追赶春天的脚步,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绚丽的春的诗章!

2012年3月12日

寒露悲秋

文/易晓阳

寒露时节,秋风习习;慈母仙逝,悲从中来;云山低垂,河水呜滴;枫叶渐红,天公慈悲;孝心感动天和地,西归之时泪雨挥。犬子何德,承蒙上天恩泽。

秋露含珠枝挂泪,慈母仙逝儿断肠。母亲享年七十又七。她同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为人品行,邻里有口皆碑。吾母高风,概为三点:其一仁爱,厚德是本。乐于助贫,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敢于直言,恶人不怕,善人不欺,善德善行,惠及亲疏。其二勤劳,节俭之风传遍乡里。但店务农,养猪养蚕,移居浠水,卖蛋种地,勤劳之行,伴其终生,及至晚年,坚持种菜,受人尊敬。其三疼爱儿孙。母非生母,胜同己出;教我做人,以诚为本;教我成人,做有用之人;提醒我为事,不贪不占做清白之人;希望我能事,做一个受人称赞的人。母亲大人,为了我们,不言辛苦,宽厚包容,能忍能申。于儿于媳于孙,拳拳哺乳之情,片片关爱之心。侄儿侄女,内孙外孙,均是一视同仁,毫无偏袒之心。家中计算,料理有条,洁净之风,言传身教,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母亲爱我,胜我爱她,母子情深,寸草春晖,春晖相映。

而今母去,悲寒顿生;寒露悲秋,思之不尽;寸断肝肠,泪水时生;孝心已尽,思心不止;思念之心,与日俱增;母亲虽逝,精神永存。红茅垴上春晖远,五桂河水秋时寒。

吃苦耐劳勤为本

文/李秀华

我的父亲一生勤劳、勇敢、朴实善良。我从小到大常听到他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咱们是庄稼人,勤劳是本分,一辈子要勤劳、要不怕苦、能吃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勤劳吃苦是他一生的座佑铭。

父亲曾参加过八路军,经历了枪林弹雨,曾在解放初期奋斗在土改工作第一线,而后又当了大半辈子生产队长,他曾步行去唐县山区为生产队买羊风餐露宿赶回羊群,曾从白洋淀风雨兼程用板车拉苇苞送定州。60岁的年纪他曾赶着毛驴车彻夜不息去石家庄为生产队拉药品,曾为缓解旱情几乎放弃休息昼夜为生产队的两百亩菜浇水……

他真的很苦、很累。但他从不叫苦,不怕累,更不抱怨,而且总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笑容。他的勇敢、他的无私、他的艰辛、他的朴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他的言传身教感染着我,我也和父亲一样不管做什么“苦”字都要让路!耳濡目染我的孩子们也把这种精神分别用在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怕苦、能吃苦、勤劳勇敢也成了我们的家风。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老一辈的精神,老一辈的教诲,不正是我们今天要传承和发扬的吗!

勤劳的人

文/xiangrikui

今天去打牛奶,打奶的人在里面忙碌着,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给我们打奶,男孩带着眼镜,带着微笑却显得很认真的样子,他放假了,在帮父亲干着家务。

近乎十年前,当我带着女儿在田地里玩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男孩,调皮地爬着他们家的玉米山,那是他们家刚收的玉米棒,堆得像一座山一样,狗在玉米山前晒着太阳。女儿停下了,不敢走了,男孩跑到狗跟前,用胳膊搂着狗,大声地对我们说:“走吧,没事!”刚才还调皮的男孩一下子变得可爱又懂事。玉米山前他的母亲正在剥着玉米皮,旁边整齐地摆放着辫好的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

以后经常去地里玩,总是见到他们,男孩的父亲一直忙着,他们家住的院子后面长长的平房里养着许多猪,周围的田地几乎都是男孩的父亲承包的,男孩的父亲真富有,拥有这么多的田地,他也很辛苦,不是在这块地里忙碌着,就是在那块地里忙碌着。

他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夏天麦穗儿长长的,沉甸甸的金黄的麦穗等着主人的收获;秋天玉米长得也很好,一个个杆儿壮壮的,每个杆上都有一两个大大的长长的咧着嘴笑的金色玉米棒。

过了好几年,我们周围的田地渐渐地变少了,往日美丽的田野、飘香的果园变成了一座座高楼,我再也没有见到男孩的父亲,我曾想他回远方的家了,虽然不再富有,可他可以享受悠闲地生活了,不用那么辛苦地跑来跑去了,几乎周围的每一片的土地里都撒着他的汗水。

第一次到男孩家打奶,男孩的父亲给我们打着奶,觉得打奶的人有点儿面熟,之后去了几次在慢慢地想起就是那位拥有许多土地的人。整日的辛劳,他的脸上留着许多岁月和风雨的印痕,显得比较老了。

现在他又养着十几头牛,每天都要挤三次奶,再给我们打奶,然后又出去卖剩余的牛奶。他还要照顾刚刚出生的可爱的小奶牛。夏天的空闲的时间就是开着车,给牛割草。秋天就和妻子去远处的玉米地里,一个人抱一个人装,将一捆一捆的新鲜的玉米杆装上车,运回家。用铡草机铡短,备上像山一样的几座草料,这些就是它们为奶牛冬季和春季准备的饲料。

现在他经常一个人边挤奶边打奶,问起他的妻子,原来去附近的一个工厂打工去了,他告诉我们,有了挤奶器,这些活他完全可以一个人干了。说起这些话时,他显得很轻松,可对于我们这些来打奶的人来说,看着他手忙脚乱的,觉得很茫然。他的话一定是相对于以前自己曾经是那么多土地的主人来说的,也许现在的他想起原来,就觉得自己过去的举动近乎疯狂了,田里那么多的庄稼要种,要施肥,要收,他都做了,而且做的那样的好。

也许等他老了回想起现在养牛的经历,又会觉得后怕,养那么多的牛,每一头牛都是一条生命,有一点儿没有注意到,那价值不菲的每一头牛都会带来许多的损失。

勤劳的他,也许等他老时,回想起自己所做的事,会对着美丽的阳光笑着,毕竟自己已经尽力了,自己用心做了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勤劳的南充人

文/张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文化传统。《尚书》有“天亦惟用勤毖我民”之语,《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诗经》赞申伯说“亹亹申伯,王缵之事”。孔子读《周易》,致韦编三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司马迁发愤成史家之绝唱,诸葛亮辅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勤劳相关的词汇比比皆是,勤奋、勤勉、勤快、勤俭、勤恳、勤苦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勤劳已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基因,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中了,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素养和民族精神。这既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崇高境界,更是一种生活习惯。

千百年来,南充城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是川东北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充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栽桑养蚕,播种五谷,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留下了许多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乐观坚毅的动人故事和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从而铸就了“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精神。

古往今来,南充人勤劳励志的卓越代表人物数不胜数,西汉才子辞赋大家蓬州人司马相如,出生富家,才华横溢,首次出川壮志难酬。回到家乡已物是人非,家道中落,虽携“文君夜奔”,但为生计亦“当垆卖酒”备尝艰辛,在感动老泰山卓王孙的同时,一篇《子虚赋》也打动了汉武帝,第二次出川功成名就,开创了文学史上司马时代的到来。

三国硕儒谯周,西充人。幼年丧父母,孤苦无依,只能随舅父一同生活。谯周天资聪慧,敏而好学,为钻研一篇古籍常常废寝忘食,与书中人同喜同悲。正是他“潜识内敏”,孜孜不倦地研典攻籍,成为了博古通今,见识卓着的一代儒学大家。他一生着述甚多,尤以史学见长,皆为后世史家所瞻目。

史学家陈寿,师从谯周,一生命运曲折坎坷。早年因其父为马谡参军,街亭失守后被一同问罪,陈寿终不为诸葛亮所重用,所任职务多为主簿、秘书郎之类的闲差。蜀汉后期,宦官黄皓专权,陈寿因不肯媚从黄皓,所以屡遭贬黜。三国归晋后,在朋友的大力举荐下,陈寿耗尽10年心血完成纪传体鸿篇史学巨着《三国志》,从此开启三国文化的源头。

悠悠历史长河,漫漫岁月征程。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还孕育出天文学家落下闳,忠义大将军纪信,状元兄弟尹枢、尹极,一门三状元的陈氏父子,跟随岳飞抗金的张宪,父子宰相陈以勤、陈于陛,诗书双绝的黄辉……

出生佃户之家的开国元勋朱德,是在母亲的纺线声和爷爷的织布声中成长起来的。母亲勤劳善良,宽厚朴实的精神默默地影响着他。朱德的扁担让我们看到伟人勤劳艰苦的风范,朱德自己种菜让我们见证了伟人的朴素与廉洁。

当我们静下来、慢下来、停下来回望流逝的历史,你会发现南充人勤劳的精神绝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人物、英雄人物身上,更蕴藏于千百万普通的劳动人民之中。

南充这块热土历史厚重,文脉悠长,民风淳朴。三国文化、春节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嘉陵江文明与黄河文明水乳交融,地方戏剧、剪纸、皮影、木偶等民间曲艺源远流长,饮誉中外。如果说四川僻居华夏一隅,那么南充更是秦巴腹地,多少年来,虽山重水隔,相对闭塞,却有大山一样的情怀,一批批贤才俊杰,劳动人民共同铸就了南充“勤劳”的文化精神。

母亲的传家宝

文/范丽华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儿时的记忆里每天总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母亲给我最多的教诲就是:“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只要我们努力,什么时候都饿不着”!这一句简单朴实的话一直鼓励着我成长,让我从心底充满自信,因为我也有一双勤劳的手,所以我坚信未来的生活会很美好!

生活在忙碌的母亲身边,没有深刻地领会勤劳的文字含义,只是用行动像母亲一样勤劳着。直到今天,当无意中问及孩子:“如果没有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照顾,你该怎么办?”孩子回答:“我打110,让110给我送吃的;让110送我去儿童福利院”!孩子的回答很单纯,但让我很震惊,同时也让我觉醒,孩子成长这十年来,我只给予了孩子丰富的物质保障,只一味理论化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提高素养、提升技能,却忘了将“传家宝”传给孩子。

瞬间的醒悟让我想起了母亲的传家宝——勤劳勇敢。第一次深刻领会勤劳勇敢的涵义。从书面涵义理解,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兴国立世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勤劳又是和勇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就是要求人们面对艰险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就是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精神。中华民族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缔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深刻领会了“勤劳勇敢”的涵义,我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一直支撑着我前进的,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平凡的母亲交给我的是这么珍贵的东西,而我却吝惜着没有及时传给我的孩子!

回望工作后的十余年,事业的平坦,生活的丰实让我也将传家宝搁置,除了满足工作生活必须做的努力外,勤劳勇敢在日常生活中渐渐淡出,遇着困难就躲,碰着坎坷就绕,就像温水煮青蛙;在影响到孩子成长的时候,才猛地发现痛。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觉悟到传家宝的重要,我和孩子开始探讨如何珍惜传家宝,传承传家宝。不能要求孩子再像我父母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一样,为生计而奔波劳作;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内容,我和孩子约定,从今天做起,从生活的小事做起,让传家宝陪伴着我们成长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