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养生散文

2023/01/10经典文章

养生散文(精选9篇)

养生宴

文/王绍忠

春从柔嫩柳枝的苞蕾中钻出来,从山丘岩层的石缝里拱出来,从冰雪融化的歌韵中淌出来。当南归梁燕的呢喃催醒山屯黎明的时候,油绿鲜亮的野菜已悄然给山丘堰坎、河滩渠岸、大野阡陌披上了仲春的时装。

溪边畦脊上互相簇拥的是闪着油光的嫩荠菜;乡野沟下迎风嬉闹的是长满绒毛的马兰墩;河滩上一身素白飘散着幽香的是翻白草;山包上一株株支愣着细腻厚实叶片的是琉璃嘴;柳林畔一簇簇扯绿拖青的是大夫苗;还有那阳坡上茂密丛生的灰灰菜、婆婆丁……瞥见这些野生的鲜嫩,我就像看见了久违的故交挚友一般。思绪立时在野菜的清芬中游弋,心境的惊喜顿然舒展、蔓延开来。

不要再说山里人秉性直筒筒、说话土腥味,而今,祖辈世袭的传统提法都注入了时尚的文化元素。譬如荷锄耘田叫“踏青”;去山野沟坎剜菜称“采春”,那么食野生的嫩芽鲜叶则顺理成章的叫“品春”了……

平素,在宅院中爱和吱喳欢唱的鸡仔啦家常、专和温顺柔情的兔崽说笑话的三嫂,为“犒劳”归乡探亲的我和侄女,特意去村郊“采春”。她穿着合身可体的花色衣裤,仿佛是从《诗经·吴睢》“参差荇草,左右流之”走出的俊朗村妇,每发现一簇野菜,便立时弯腰曲背、一如在施鞠躬礼,似在感谢乡间大野慷慨无私地大方馈赠,用山乡野味来盛情款待我这故里会亲的游子。不足两个时辰,沾着天地灵气、吮饱甘霖精华的野菜,就在三嫂的竹篮里冒头外溢了。

分类、掐根、洗涮、入锅,手脚麻利的三嫂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忙碌,色香味俱佳的八菜一汤渐次摆满了餐桌。清鲜爽口的苦菜蘸大酱、柔软醇芳的苜蓿烙鸡蛋、外酥里嫩的油烹山菊芽、脆甜青嫩的砂糖拌扁扁叶、鲜香四溢的荠菜木耳汤……

“全是清一色的山珍野味,”三嫂自语:“开桌吧!”立时杯盘“协奏曲”响起来了,甜笑伴着蜜语在堂屋里飞扬、激荡。任你挥箸伸勺,随意品尝那一盘都会让你味蕾留春、滋唇润舌、消馋解饿。女儿仰脸问:‘三婶,野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能长么?”“傻丫头,这才是地道的天然原生态。野菜跟咱庄户人一样,属‘穷家子’脾性,撂到哪里哪里生,不光不挪不移、还安家落户,繁衍子孙。“三嫂快人快语。”一种野菜一种药性,马齿苋煮熟炖烂可防老寒胃,苦碟子生吃凉拌都能治咽喉炎。“我插话补充道。

我自少在乡下长大,对立春后的野菜情有独钟,这顿饭就吃出了那种返璞归真的天然味道;三嫂却吃出了忆苦思甜的质朴感情。她对侄女说:“灾荒那年三月里,你奶奶不能看着你爷爷空瘪着肚子推车运粪,蒸了一锅灰灰菜面野菜团。晌午,你爷爷收工后,正“骑”着大门槛啃着,从村西头窜来一只饿狗,跳起来就叼跑了菜团子,还扯断了你爷爷半截小拇指。你奶奶是又疼干粮又疼人,坐在地上嚎天哭地的直抹眼泪……”

女儿是90后,她对三婶说:“我从小说里看到,解放前,乡下庄户人说野菜都是救命菜。”“野菜对老百姓有恩德呀,舍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要保全山民的性命。“文革”以前,咱山里社员都夸野菜为度荒菜……”三嫂是个“小广播”,也跟侄女说起那陈年往事。“眼下日子好过了,是不是也该为野菜‘正名’了?”女儿笑着问。

我思忖半天随口说:“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而今吃饭都讲究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吃原生态天然食品。我看野菜无半点污染该当首选。人们都希望吃饭能吃出健康来,叫它‘养生菜’咋样?”三嫂一听满意的直拍巴掌,全桌的人也齐呼啦的“全员”通过。谈笑声、鼓掌声钻出窗棂,惊飞了门外檐下的报春燕……

健身养生不矛盾

文/张学斌

我曾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长寿在于不动吗》,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60多岁的张工程师,老爱犯糊涂。有位70多岁的邻居大爷跟他讲,退休后一定要多动动,如果一天到晚看电视看报纸睡觉,人就会没精神。张工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跟着大爷去公园跳舞,打羽毛球,觉得挺适应。有一天,张工看到电视里正播放养生节目,专家说:不用锻炼,也不用减肥,只要每天喝两杯红茶,保你身体健康。张工觉得既然养生专家这么说,总不会错,后来就不到公园锻炼,改作每天在家泡两壶红茶,坚持喝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错,只是晚上睡不着。

又有一天,电视里播放记者在采访马拉松比赛,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说:我81岁了,坚持跑到了终点,我胜利了。张工琢磨着:跑步肯定有好处。于是他开始跑步,半年下来,便觉得力不从心。就在这时,张工又在报刊上看到一则消息:健身,代表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一个国家有无朝气,看看有多少人健身就知道了。不服输的张工不顾膝盖疼痛,坚持锻炼。

但是,张工的膝盖越来越疼痛,跑步时间越来越少,后来实在承受不了,便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说:你的膝盖磨损很严重,不宜跑步锻炼。张工这才不再坚持。过不了几天,他碰到一位好友告诉他说: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不动!长寿在于不动?这话很新鲜,是谁想出来的?朋友分析说,乌龟动不动?鳄鱼动不动?都不动,它们都很长命。你再看看,苍蝇动不动?蚊子动不动?一天到晚飞呀飞,短命了啊!张工对朋友说:他在书上看到,说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折磨自己,要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掉。

朋友打断他的话:周梦蝶说,世界老时,我最后老;世界小时,我最后小。“生命在于静止”!60岁之前靠动养,60岁之后靠静养!张工听后,将信将疑。这位张工没有自己的主见,最后落得无所适从,左右两难。

其实,健身与养生并不矛盾,关键要看自身状况如何。宜锻炼则锻炼,宜轻则轻,宜重则重,量体而行。锻炼的方式有很多,在家里也可以锻炼:清晨起来,打开窗户,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伸伸腰,抬抬腿,做做广播操,再看看电视,上上网,阅读书报,做点小家务,偶尔动动笔,只要利于健身就行。总之,锻炼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遇事顺其自然,生活要自娱,切不能任性。

奉劝老人们记住:锻炼,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莫做墙上草,要做高山松。

游翡翠谷记

文/欧阳朔

山高多谷,林密水丰,然也。深谷顿挫,得一小潭,潭水碧绿深沉,溢而为溪,中有乱石,大小不让,竞相奔走,溪边兰芋共生,鱼虾并存,横行之物处处有之,如斯佳境,当有释恶储静养生之功效。

果如此,则择一向阳高亢之地,筑茅屋,开薄田四五亩,沃土若干,且引清流入室,临溪种卉植花,间或拈花禅坐,看风吹竹梢,雨打芭蕉,乱云飞渡,白鹭翔集,偶尔邀三五好友小聚,趁兴对饮,无聊看书,不亦快哉!然则,难矣。得道之人未必得地,得地之人未必得闲,得闲之人未必得心,自古仙境难得,人间岂能奈何?!

今有一地,在沤江女子仙,吾友钟君居焉。沤江者,发端于罗霄山东麓而北向湘江也,云端直下奔流,得清淑之气,有高拔之节。西出县城,望峰上行二三里许,云遮雾掩处,有四五户农家,此即翡翠谷。绕村环顾,则见芷兰并茂,松竹劲挺,梯田层层叠叠,溪谷芳菲灿烂,离城不远,离尘不近,炎暑微凉,隆冬温和,真乃一避暑养生胜地也。

待客者云躬耕自食,寂住而寡闻,徒有苏世之名,并无横流之实,恐为智者所讥。众人闻之,皆曰:夫子谬矣!愿乡居以慰平生。

醴泉野簌,饱食而归,主人之情深矣,奈何客多而文浅。嘻,文人煮字自欺由来有自,予岂独能逃俗耶?

别为养生累

文/汤园林

把握好一个度,千万不要为了养生而把自己弄得手忙脚乱、疲惫不堪。

办公室里的同事,有人爱喝白开水,有人爱喝茶叶水,但小米很不客气地批评:“低级!现在最流行啥?养生水!”小米喝的水确实和大家不一样,据称,是十几种食物性中药泡制而成。啥叫食物性中药?就是山楂、山药这些本来就可以当食物吃的东西,营养健康,增加抵抗力,还没副作用。小米一天到晚抱着杯子,没事就啜两口“养生水”,皱眉咧嘴的表情常常让大家疑惑不已。

邻居张阿姨也是个对养生颇有研究的人,每次买菜回来,在小区里碰到她,她总是热情地问:“买了什么菜呀?”当我拎着买的菜一一向她展示后,她总是皱着眉头连连摇头:“怎么买这么单一啊?你应该每种买一两,一次买个四五十种,这样一来,总量没变,但营养就丰富多了。”我哭笑不得,这样营养是多了,但炒菜的时间也要多上几倍吧?

就连闺密也变成了半个养生专家,一打电话就喋喋不休地说:“知道怎么选牛奶吗?我告诉你啊,要看它的成分表,蛋白质含量超过三克的才是真正的牛奶,否则就是水。”我按照她说的方法去超市买牛奶,发现符合标准的只有纯牛奶,女儿一向只喝果味的,纯牛奶一下肚就腹胀,怎么办?让我花牛奶的价钱买一箱水,实在不甘心,思来想去,最后我决定,不买了,咱改喝稀饭。

姐姐也经常打电话说:“要多吃粗粮,专家说了,多吃粗粮好!”老妈偶尔也在电话中告知:“昨天看电视,专家说,多吃藕,补水补血还通便!”……

身边的人,一个个俨然都成了“养生专家”。打开电视一看,各个电视台都争先恐后地做起了养生节目,各种类型的专家轮番上阵,谆谆教导观众,这个要多吃,那个营养丰富,感冒了不要吃药,不渴也要喝水,洗手要有五步骤,睡觉方向也有讲究……

老百姓忽然发现,要想健康长寿,要想美丽滋润,你得把以前的生活全部抛到脑后,你得学会一个又一个养生小秘方,你得三头六臂十八般武艺全用上。

全民养生时代就这样一路叫嚣着轰轰烈烈地来了。其实,养生是件很好的事,但我们应该记住,它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要让我们的生活为它服务。养生也要找到最舒适的方式,把握好一个度,千万不要为了养生而把自己弄得手忙脚乱、疲惫不堪。

读书养生

文/戚思权

我是一线生产工人,平时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书看多了,知识丰富了,自己就写的“的豆腐块”向报社投稿,偶尔也有文章发表,那种自娱自乐的喜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平日读书看报,我从写作中获得快乐,从写作中得到享受,写作使我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还给我带来了愉悦的身心健康。

我很喜欢从我读书中寻找快乐,读到好句,就会大声地朗读,直到背诵为止,有时候还把它记在上笔记本子上。读书是最能陶冶人的性情,读上一两本好书,人的心胸也会变得博大,思想豁然开朗,周身气血冲和,从而祛病延年,起到药物难以奏效的作用。

我以读书养生,效果还真不错,这几年体检,我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而且我的心性也越来越平和,在我遇到烦心事时,学会调节自己,尽量避免自己少生气,他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其实,读书养生,古已有之。读书如吃药,书是调节心境的灵丹。汉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看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医心疾;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杂文评论,药力猛厚,可以增钙质,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皆可以对症下药,修身养性。凡事都有个度,如果书读多了,搞垮了身体,就显得得不偿失。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还要用脑,而脑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协调和控制全身功能,达到健康长寿。读书还会使人心脑开阔,遇事达观平和,朋友们不妨像我那样,把读书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功夫来修练。

要想人不老,先防脑衰老,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读书看报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读书看报是防止脑衰老的最佳途径,脑子越用越灵活。平时不养生,省钱养医生。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养生书籍阅读,“对症下药”让自己身体永保健康!

陆游的“长寿经”

文/晏建怀

陆游仕宦一生,却屡受排挤,加上兵荒马乱,生活十分艰苦。然而,陆游一生身体健康,精神抖擞,即便是迟暮之年,依然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手不颤。他生于1125年,故于1210年,终年八十六岁。在生活、医疗条件都极差,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如此高寿,与陆游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

陆游的“养生经”大致有几条:一是生活规律。“饮食起居应规律”“小疾深居不唤医”是他的养生习惯,小病小痛也不急于求医;二是适当劳动。“生涯学灌园”“拥杖牧鸡豚”,拾粪、割草、种菜、养鸡、养猪,这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有益健康;三是爱好爬山。“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陆游晚年半隐于山阴,经常带领儿子们游历镜湖周围的山水,八十三岁那年,他还游览了云门、陶山,爬了四天山;四是穷练气功。“饭后自做揉腹功”“吐纳余闲即按摩”,经常按摩腹部、练气功,持之以恒。五是强调素食。“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饮食以青蔬为主,不喜欢浓厚重味;六是家庭和睦。“蓬窗攻读共一灯”“家庭和睦益寿康”,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与家人和睦相处,其乐陶陶;七是调整心态。“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哪怕狂风掀掉了屋顶,大雨淋坏了墙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要吟诗作赋。

其实,陆游长寿虽然与上述原因有关,但归纳起来却只有一条,那就是热爱生活。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宠辱不惊,来去自由,而这样的人,想不长寿都难。

养生宴

文/王绍忠

春从柔嫩柳枝的苞蕾中钻出来,从山丘岩层的石缝里拱出来,从冰雪融化的歌韵中淌出来。当南归梁燕的呢喃催醒山屯黎明的时候,油绿鲜亮的野菜已悄然给山丘堰坎、河滩渠岸、大野阡陌披上了仲春的时装。

溪边畦脊上互相簇拥的是闪着油光的嫩荠菜;乡野沟下迎风嬉闹的是长满绒毛的马兰墩;河滩上一身素白飘散着幽香的是翻白草;山包上一株株支愣着细腻厚实叶片的是琉璃嘴;柳林畔一簇簇扯绿拖青的是大夫苗;还有那阳坡上茂密丛生的灰灰菜、婆婆丁……瞥见这些野生的鲜嫩,我就像看见了久违的故交挚友一般。思绪立时在野菜的清芬中游弋,心境的惊喜顿然舒展、蔓延开来。

不要再说山里人秉性直筒筒、说话土腥味,而今,祖辈世袭的传统提法都注入了时尚的文化元素。譬如荷锄耘田叫“踏青”;去山野沟坎剜菜称“采春”,那么食野生的嫩芽鲜叶则顺理成章的叫“品春”了……

平素,在宅院中爱和吱喳欢唱的鸡仔啦家常、专和温顺柔情的兔崽说笑话的三嫂,为“犒劳”归乡探亲的我和侄女,特意去村郊“采春”。她穿着合身可体的花色衣裤,仿佛是从《诗经·吴睢》“参差荇草,左右流之”走出的俊朗村妇,每发现一簇野菜,便立时弯腰曲背、一如在施鞠躬礼,似在感谢乡间大野慷慨无私地大方馈赠,用山乡野味来盛情款待我这故里会亲的游子。不足两个时辰,沾着天地灵气、吮饱甘霖精华的野菜,就在三嫂的竹篮里冒头外溢了。

分类、掐根、洗涮、入锅,手脚麻利的三嫂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忙碌,色香味俱佳的八菜一汤渐次摆满了餐桌。清鲜爽口的苦菜蘸大酱、柔软醇芳的苜蓿烙鸡蛋、外酥里嫩的油烹山菊芽、脆甜青嫩的砂糖拌扁扁叶、鲜香四溢的荠菜木耳汤……

“全是清一色的山珍野味,”三嫂自语:“开桌吧!”立时杯盘“协奏曲”响起来了,甜笑伴着蜜语在堂屋里飞扬、激荡。任你挥箸伸勺,随意品尝那一盘都会让你味蕾留春、滋唇润舌、消馋解饿。女儿仰脸问:‘三婶,野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能长么?”“傻丫头,这才是地道的天然原生态。野菜跟咱庄户人一样,属‘穷家子’脾性,撂到哪里哪里生,不光不挪不移、还安家落户,繁衍子孙。“三嫂快人快语。”一种野菜一种药性,马齿苋煮熟炖烂可防老寒胃,苦碟子生吃凉拌都能治咽喉炎。“我插话补充道。

我自少在乡下长大,对立春后的野菜情有独钟,这顿饭就吃出了那种返璞归真的天然味道;三嫂却吃出了忆苦思甜的质朴感情。她对侄女说:“灾荒那年三月里,你奶奶不能看着你爷爷空瘪着肚子推车运粪,蒸了一锅灰灰菜面野菜团。晌午,你爷爷收工后,正“骑”着大门槛啃着,从村西头窜来一只饿狗,跳起来就叼跑了菜团子,还扯断了你爷爷半截小拇指。你奶奶是又疼干粮又疼人,坐在地上嚎天哭地的直抹眼泪……”

女儿是90后,她对三婶说:“我从小说里看到,解放前,乡下庄户人说野菜都是救命菜。”“野菜对老百姓有恩德呀,舍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要保全山民的性命。“文革”以前,咱山里社员都夸野菜为度荒菜……”三嫂是个“小广播”,也跟侄女说起那陈年往事。“眼下日子好过了,是不是也该为野菜‘正名’了?”女儿笑着问。

我思忖半天随口说:“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而今吃饭都讲究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吃原生态天然食品。我看野菜无半点污染该当首选。人们都希望吃饭能吃出健康来,叫它‘养生菜’咋样?”三嫂一听满意的直拍巴掌,全桌的人也齐呼啦的“全员”通过。谈笑声、鼓掌声钻出窗棂,惊飞了门外檐下的报春燕……

老宅

文/丁明烨

儿歌曰:老家里,老房子,青砖垒到梁坨子;槐木门,榆木窗,顶梁柱子枣木桩;梨木桌子当门摆,罗圈椅子明晃晃;条几靠着墙根站,衣橱靠着大床帮;嘎勾一声火枪响,关上大门到楼上;东瞧瞧,西望望,原是打兔子的瞎咣当。

中原的老宅,厚重苍古,宅高墙厚,局促严谨。房墙有八、九十分公厚,中由土坯砌成,外用青砖包皮,房间窗小门厚,房子之间用梯子相连,基本上是一个小小的城堡。这样的房子建成期约在清末或民国,那时战乱频繁,把房子建成这种格局,多为防范匪盗和战乱。

老宅的房子相对狭窄,每间房不到十平方米,给人一种闭塞、压抑的感觉。这也与古人的养生观念有关,古时有句话,叫“室大多阴”,医书上说“多阴则厥”。 养生学认为,卧室的大小和人的气密切相关,房子太大,身体的气场不能盈满,就会耗散人的气,时间长了就会患手足麻木的厥逆症。所以,即便故宫中皇帝的寝宫,也显得局促狭小,面积不超过十平方米。

老房子大多都是土木结构,砖石铺地,或者就是土质地面,虽不显得干净卫生,但让人很接地气,人站在上面觉得稳健舒坦。

老宅的规划布局也很讲究,符合阴阳五行。主房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位于庭院的正中,进门为宽敞的客厅,后面有寝室为主人居住。东屋属木,主生发,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一般孩子居住。西屋属金,主收藏,符合老人的养生规律,一般老人在此居住。

古人住宅的建造讲究风水,房屋外观以方正为上,只有方正的房屋才最能采纳四方之气;房屋外环境要阳光充足;门前不能有电灯柱、电线杆、枯树等,这会影响到家庭的财运,或健康上出现疾病。老人相信,通过风水规划,便能激活吉祥之气,化解冲煞之气,营造一个“藏风聚气”的风水环境,保证一家人财运兴旺,身心健康。

老宅古朴厚重,冬暖夏凉,符合古人的养生观点,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是一卷古朴的书卷,也是游子心中永远的乡愁。

做碗热粥好养生

文/李海波

俗话说得好:喝茶在品,喝粥在悟。悟,就是对粥的感悟,感慨。

陆游74岁时在《食粥》一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所谓“食粥致神仙”,是说粥有补脾和胃、清肺强身、疗疾之功。经常有选择地食粥,能使人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

清代着名医家王士雄在他的着作里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药粥62种;清朝还专门出有游《粥谱》,写进了200多种药粥,可见粥的作用之大,深入人心。

其实,煮粥、食粥,粥疗,四季皆可,但在冬季,粥的学问更为突出。

煮粥最好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有调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而其他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所以冬季尤宜食大米煮的粥。

冬季喝粥,不仅暖胃驱寒,让你冬季不怕寒冷,还有其独特的养颜、美容、延缓衰老等功效。

大米红枣养颜粥,具有养胃、补血之功效。材料用大米80克、红枣50克,先将大米、红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小火熬稠粥,加入红糖调好口味,即可食用。

健脾养胃胡萝卜粥,此粥既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又有降压、强心的作用。材料用大米100g,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加入刮去表皮、洗净的胡萝卜丁200g,改文火煮成粥即可。

腊八粥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之功效。材料用大米200g,红小豆100g,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各50g,砂糖300g,加水煮成粥。

另外,还有香蕉粥、梨粥、红豆粥等等。

煮一碗粥,用不了太多的价值,但其营养价值实为不菲:驱寒,养身,健身……所以说,在这寒冷的冬季,为了您及家人的健康着想,不妨多煮些热粥来驱寒补身,以免身体因受风寒而患上疾病。